<p class="ql-block">再访《鲁迅纪念馆》有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昵称:雲中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14138393</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网络和美友自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歌曲:《为了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美篇话题《跟着书本去旅游》迎来成立三周年之际,上海及附近地区的美友们齐聚一堂,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下活动——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一次对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深切缅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近上海鲁迅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典雅的建筑。马头式山墙高耸,筒瓦白墙映衬着蓝天,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纪念馆坐落于鲁迅公园内,四周绿树成荫,环境幽静,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让人不禁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纪念馆的庭院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保留了原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风格,同时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马头式山墙、筒瓦白墙,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鲁迅先生当年的生活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融合古今的设计,不仅让纪念馆更具观赏性,更让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都似乎在讲述着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他的思想、他的作品、他的人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和延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鲁迅故居前,我仿佛能听到鲁迅先生激昂的笔触,感受到他深邃的目光。他的作品不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更唤醒了民众的觉醒,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刻,我深感震撼,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上海鲁迅纪念馆,仿佛步入了一座充满历史气息和文学韵味的殿堂。这里,不仅是对鲁迅先生生平的展示,更是对这位文学巨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纪念馆由鲁迅故居、鲁迅墓和鲁迅生平陈列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鲁迅故居:生活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故居,这座保留了当年生活场景的房屋,仿佛时光倒流,将我们带回了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屋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每一件物品都透露着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活品味。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日常的点点滴滴,他的思考、他的创作,仿佛都在这些平凡的物件中得到了体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鲁迅墓:永恒的缅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故居,便是鲁迅墓。这座位于鲁迅公园内的墓地,是人们缅怀鲁迅先生的重要场所。墓碑上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庄严肃穆。在这里,无数前来瞻仰的人们默默祈祷,表达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和怀念。鲁迅墓不仅是一座坟墓,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鲁迅生平陈列:文学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鲁迅生平陈列馆,仿佛进入了一个文学的世界。这里以专题划分展区,分为“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和“华夏民族魂”五个部分,详细展示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历程。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在讲述着鲁迅先生的故事,他的思想、他的作品、他的人生。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巨匠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活动仿佛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让我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9年至1983年,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度过了难忘的大学时光。那时,鲁迅纪念馆坐落于虹口公园内,是我常常前往参观和学习的地方。如今,虹口公园已更名为鲁迅公园,这座公园以鲁迅的名字命名,无疑是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大师、思想家和艺术家最好的纪念。鲁迅早年常居虹口区,他的生活与创作都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因此,这座公园的名字更替,仿佛也是历史与文化的自然选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隔四十多年,再次踏进鲁迅纪念馆,我的心情依然如同年轻时一样激动。纪念馆的外观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庄重而典雅。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的雕像,他目光深邃,仿佛在凝视着远方,思考着人类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展品,包括鲁迅的手稿、书籍、照片和生活用品等。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现了鲁迅的一生:从他在绍兴的童年经历,到留学日本学习医学,再到后来弃医从文,投身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展馆的陈列品中,可以看到鲁迅最多的是他的作品。我从中学到高中,语文教材里最多的文章就是鲁迅的。他的作品如《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等,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鲁迅的文字犀利而深刻,他的思想独到而前瞻,他的情感真挚而热烈。他是我最熟悉、最可爱的作家,也是我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呐喊》中,鲁迅通过《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篇目,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民众的麻木不仁;在《彷徨》中,他通过《祝福》、《伤逝》等作品,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而《朝花夕拾》则以温馨的笔调回忆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展现了鲁迅柔软的一面。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我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源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深受鲁迅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他敢于直面旧社会的黑暗,勇于揭示人性的弱点,他的批判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成为了我们那个时代的榜样。鲁迅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文学本身,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他的童年经历了家族的衰败,这对他的成长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2年,他赴日本留学,最初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救国。但在一次观看幻灯片时,他看到了中国人被日俄战争中的士兵杀害的场面,而周围的中国观众却无动于衷,这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意识到,救治国民的精神比救治身体更为重要,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国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任教,后辗转来到北京。在这期间,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此后,他陆续创作了《阿Q正传》、《彷徨》等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缓缓走过每一个展厅,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仿佛在与鲁迅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在纪念馆的角落里,我发现了鲁迅曾经使用过的书桌和椅子。这些简单的家具见证了鲁迅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创作。我静静地站在书桌前,仿佛能感受到鲁迅的气息,听到他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那一刻,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与鲁迅并肩作战,为真理和正义而呐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展品之外,纪念馆还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鲁迅的生活和创作场景。我观看了一部关于鲁迅的纪录片,片中详细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和成就。看着屏幕上的鲁迅,我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力量。他的一生都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参观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年轻的游客。他们或是学生,或是文学爱好者,都对鲁迅充满了敬仰之情。我与他们交流了对鲁迅的看法和感受,发现虽然时代在变,但鲁迅的精神依然深入人心。他的作品依然被广泛阅读和研究,他的思想依然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我都仿佛能听到鲁迅那振聋发聩的声音,看到他那锐利而深邃的目光。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敢于直面社会的黑暗,勇于揭示人性的弱点,他的批判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成为了我们永恒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鲁迅的雕像前,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文学爱好者,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鲁迅的精神,用我们的笔触去揭示社会的真相,去唤醒人们的良知。鲁迅曾经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在文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的一生都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他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鲁迅纪念馆,这座文学的殿堂,将永远在我心中闪耀着光芒。它不仅是我文学朝圣的地方,更是我心灵深处的圣地。每当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时,我都会想起鲁迅那坚定的目光和深邃的思想,它们将永远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鲁迅的精神仿佛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了我灵魂的一部分。这次再访鲁迅纪念馆,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和文学的启迪。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和启迪,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60mac9" target="_blank">师者之光,照亮游学之路</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