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家始祖老子】</p><p class="ql-block">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p><p class="ql-block">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p><p class="ql-block">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施罗德(德国总理)</p><p class="ql-block">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普利高津(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0年,一说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史记》《后汉书》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苦县(今鹿邑)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p><p class="ql-block">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p><p class="ql-block">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p><p class="ql-block">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p> <p class="ql-block">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老君山)”。</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p> <p class="ql-block">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老子则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大”在“三才”之上增加了道,就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了一个极其高远、极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间。</p><p class="ql-block">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的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这种现象,被老子加以哲学的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p><p class="ql-block">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时也是支配天地万物之最根本规律,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天地万物之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就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亦是“道术”,是侯王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侯王之“王”天下、治天下,亦当以道为法,“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p><p class="ql-block">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同时,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p class="ql-block"> 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朴,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有道,一切都自然而然。不标榜仁义,而自有仁义。等到以仁义相标榜,则意味着仁义已不复存在。由此老子提出“绝智弃诈”“绝巧弃利”,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与,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一种复古思想。与这一社会理想相适应,老子还主张贵柔处弱,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进而主张“上善若水”,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有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处众人之所恶”,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坚忍负重,居卑忍让。</p> <p class="ql-block"> 老子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古朴、稚拙之外,老子也很推崇恬淡,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p><p class="ql-block"> 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雅斯贝尔斯在提出“轴心时期”理论之后,又在《大哲学家》一书中将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列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并把老子列入“原创性形而上学家”。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逍遥游-庄子】</p><p class="ql-block">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一说为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一说为山东省菏泽市东明,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p><p class="ql-block">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p><p class="ql-block">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p> <p class="ql-block">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空间、人的心灵氛围的角度去投视“道”。</p> <p class="ql-block"> 在庄子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道“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故具有永存性;“道”遍及六合四方,“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又具有普遍性;“道”还具有无为性,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而兴起而消失,道运作万物而自身却永不消失。要达到生命的绝对自由,就必须深刻体悟“道”这个基本的范畴。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就用不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p> <p class="ql-block"> 在庄子看来,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便是宇宙我的体现。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庄子则反对推崇圣贤。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p><p class="ql-block"> 庄子认为儒、墨、名、法等各家过多的执着于“是非”“分别”问题,崇其所善,各执一端。而应该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p> <p class="ql-block"> 庄子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p> <p class="ql-block">【逍遥游读后感--寸草心1】</p> <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庄子给了我们答案——逍遥游: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p><p class="ql-block"> 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的常道,而驾驭六气的变化,乘万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还要等待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然而,信息发达、功利横溢、人心浮躁的今天,人在重重的生活压力下,在人际关系越发复杂的环境下,离逍遥游的境界已越来越远了。本该无羁无绊的人的本性,却总被外物(或被别人)所役使、所左右而难以得到真正的释放。</p>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百足之虫”的故事:当青蛙问蜈蚣“你走路时最先迈出一百只脚的哪一只?”时,蜈蚣“啪”的一声顿在那儿,不会走路了。</p><p class="ql-block"> 不是吗?让人眼花缭乱的现代社会,我们不正在一点一点地失却我们的本真而不断在增添我们的一只又一只脚吗?我们不正因为抛却不了太多太多的负累而迷失我们的方向吗?</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一双向外和向内发现的眼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可惜的是,我们用于外在的发现多了,对于内心的理解却少了。因此,“功利”的喧嚣笼罩我们的耳际,“得失”的尘埃蒙住我们的双眼,世界没有变大,而内心却越发浮躁。</p> <p class="ql-block"> 《庄子·外篇·在宥第十一》讲述了云将遇鸿蒙的故事,在云将的多次请教下,鸿蒙告诉了云将“游”的精髓:心养:“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悻淇。”——用更多的心智去体会大自然给你的一切,做到“解心释神”。而心养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p> <p class="ql-block"> 心养就是养心,今天的时髦话大概叫“宁静以致远”。吾等非“至人、神人、圣人”,很难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就是“宁静”了也未必能“致远”。于是,我们也许只好退而求其次,做到“静心”。“水静犹明,而况精神”,水是安静的时候,才能照出天地万物,人没有“心静”,何以参破世间至理?</p> <p class="ql-block"> 明白了“鹪鹩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的道理,也许就会少了不少追逐和无功的忙碌奔波,知足而常乐,获得心态上的“达生”和“达命”:“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逐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也不去追求命运中无法达到的目标。拿得起,放得下,进而也许就能进入“心头无事一床宽的”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庄子告诉我们,人不仅会“丧己于物”,还会“失性于俗”。“小人”在我们背后说的几句“坏话”,甚至会搅得我们一夜都睡不着觉。信息时代,花边新闻多了,好八卦的人也多了,世俗的言论,世俗的眼光,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喧嚣的世界里,我们的耳边听到太多的言论,太多的道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消息。不热衷、不逢迎,然后“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沉默是金,也许我们就能“守住心灵宁静的阵地”。</p> <p class="ql-block">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现实中,痛苦总是不请自来,快乐却常是那么短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我们该有的心态。快乐不长久,悲伤有尽头,得意时不贪恋,失意时不气馁,用心于平常,安心于平淡,甘心于平凡,我们的心海就不会总被外界掀起太大的波澜。</p> <p class="ql-block"> 耐不住寂寞的时候,要学会享受孤独。想想屈原因孤独而有《离骚》,司马迁因孤独而有《史记》,爱因斯坦因孤独而有《相对论》,贝多芬因孤独而有了《命运交响曲》……,孤独时正是伟大的人物伟大的开始。凡夫俗子至少还要安慰一下自己“小人物成就不了伟大,但至少有了更多的冥想和思考。”——孤独时可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孤独时可以有深深的思念,孤独时还可以有对未来的更多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为什么呢?因为“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生与死只不过是一种生命形态的变化。因此,当我们唉叹“人生苦短”的时候,也用不着去赶时髦和凑热闹,更不必争分夺秒地想把人生的一切荣华富贵尽享。记住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好多事情都由不了自己,我们的心也许就会安宁。</p> <p class="ql-block"> 淡泊了名利,在世俗中“外化而内不化”;看破了红尘,在喧嚣中保持“人性的本真”;明白了生死,在浮躁中感悟“天地人合一的真谛”。我们离“静心”已经很近很近。静下来的心,也许就能被安上了“游”的翅膀,使我们能够在思想的无穷意境中尽情地遨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