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石一枫散文《从生活里来,往时代中去》

绿色之洲

<p class="ql-block">石一枫的创作感悟散文《从生活里来,往时代中去》是一篇充满思考与启迪的佳作,值得学习借鉴。</p><p class="ql-block">从立意角度来看,文章紧扣小说创作中的人物塑造这一核心主题,深刻地探讨了文学与生活、时代的紧密关系。作者深知写小说难在人物的捕捉和塑造,通过自身的创作经历,阐述了理念与形象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对创作难点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敬畏之心和不懈追求。同时,作者将目光聚焦于生活中的人物,强调好的文学人物从生活中“捡”来,体现了文学源于生活的真谛。无论是商场里送孩子上课的家长激发的创作灵感,还是互联网时代不同代际人物的困惑,都彰显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这启示我们在创作中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关注时代变化下的人物命运和情感,让作品更具深度和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在结构方面,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开篇即点明小说创作中人物塑造的难题,引发读者的思考。接着通过具体的小说作品《逍遥仙儿》和《一日顶流》中的人物举例,阐述生活如何为创作提供素材,以及这些人物如何反映时代的新变化。随后,作者探讨了文艺作品的衡量标准,引出对北京作家创作挑战的思考。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融入北京、继续创作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使文章的逻辑严密,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这种清晰的结构布局,让文章的脉络更加分明,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p><p class="ql-block">语言表达上,作者的文字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既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又能准确地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例如,“有时理念已经成型,并且感到是有那么点新意的,但不能用一个鲜活的形象表现出来,于是理念漂浮在空中,总也落不了地。”这句话生动地描绘出创作中理念与形象不匹配时的困境,让读者感同身受。同时,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我尽力像一点水融入海洋那样融入我所熟悉但还应该更熟悉的北京”,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融入北京进行创作的决心和态度。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风格,以及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从情感内涵来看,文章充满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努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这种对文学的热爱贯穿全文,感染着读者。同时,作者对北京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情感,通过描写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态和气息风貌,展现了北京的复杂与真实。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为北京的文学画廊增添新的人物形象,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令人敬佩。我们在创作中也应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对所描写的对象怀有深厚的情感,这样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此外,文章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反映了这些变化带来的困惑和思考,引发读者对时代的反思。同时,作者对文艺作品衡量标准的探讨,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商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同时,不能忘记文艺作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真心喜爱。这让我们认识到文学作品应关注现实,反映时代问题,为读者提供思考和启示。</p><p class="ql-block">总之,石一枫的《从生活里来,往时代中去》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散文。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文学创作和时代关系的窗口,无论是在立意、结构、语言还是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生活里来,往时代中去》原文</b></p><p class="ql-block">作者:石一枫</p><p class="ql-block">(此文刊登于2025年1月3月《人民日报》副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小说的都知道要有人物,然而难也难在对人物的捕捉和塑造。有时理念已经成型,并且感到是有那么点新意的,但不能用一个鲜活的形象表现出来,于是理念漂浮在空中,总也落不了地。还有时眼前倒是有那么一两个喜笑怒骂、绘声绘色的人物了,但写出来却真觉得不够,甚至怀疑为什么要写他们,于是人物本身也失去了魅力和说服力。我在 2024 年的创作和思考,当然还是围绕着人物进行的。我想这也是小说永恒的课题。</p><p class="ql-block">有的时候好的文学人物,还真是从生活里“捡”来的,比如我的小说《逍遥仙儿》中的北京拆迁户王大莲、海淀高知妈妈舒雅纹,这些形象就是我在商场里看到那些送孩子上课的家长时,突然有了写作的感觉。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大城市里,不管是本土居民还是高素质的外来人口,不少人已经摆脱了经济上的困窘,生活富裕起来。在经济上,他们过得很自足,但在诸如孩子教育等问题上,不少人又陷入新的困惑。这种新困惑的产生,有着社会与文化双重的因素,而这正是一个小说家可以深挖的领域。</p><p class="ql-block">同样的例子还有伴随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出现了以前没有过的“网络一代”。并且回头看去,中国的互联网社会已经成形二三十年了,那么网络一代也有了他们的后代。我在 2024 年完稿的长篇小说《一日顶流》,写的就是一对这样的北京父子。父亲是论坛时代的老网民,儿子是直播时代的新网民,网络已经塑造了他们的生活,虚拟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他们却在这时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有类似困惑的人物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我想,他们也能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性,新人物之所以新,还在于他们存在于日常生活,同时反映了时代的新变化。</p><p class="ql-block">虽然今天对于文艺作品的衡量标准多种多样,可能有学术的、市场的、长长期的、短期的,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老百姓是否真心喜爱。拿小说为例,北京的前辈作家给读者留下了骆驼祥子、那五、张大民这些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我能不能在这条人物的画廊里再增添一个或几个新形象?我想这是对北京作家最大的挑战,如果能做到,也是一个北京作家的殊荣。为了实现前面所说的创作目标,我能做的除了笔不停,同时还有眼不停,脚不停,心不停。我是写北京的北京人,写过二环路里的胡同,写过长安街边的部队大院,写过脱胎于工厂宿舍的麦子店,写过新老北京人交融杂居的中关村,现在正在创作原来是农村、后来迅速融入新城区的回龙观和天通苑。为了写出这些地方独特的居民生态和气息风貌,我尽力像一点水融入海洋那样融入我所熟悉但还应该更熟悉的北京,相信能够写出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北京,也是独特的今日之北京。</p><p class="ql-block">希望2025年,我能够与更多有意思、有意味的人物在文学中相遇,而通过这些人物,我愿意和读者一起认识我们的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