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纪念殷之光 摄影/ 撰稿 :程玉玲

程玉玲

上图来自手机截屏 2025年1月9日,晨,在朗诵群里看到一则消息:<br> <br><br>沉痛怀念! 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去世。<br><br>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记者从艺术家瞿弦和处得知,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著名艺术家殷之光,2025年1月8日因呼吸心跳骤停,在河北燕达医院逝世,享年90岁。<br><br>殷之光,1934年出生于上海,是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任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演艺专修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委员。<br><br>殷之光既是朗诵艺术家,也是朗诵艺术的倡导者、实践者,是朗诵艺术一面旗帜,为朗诵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辞世是朗诵界重大的损失。<br><br>翻开新中国朗诵事业史就会发现,朗诵史上的多个“第一”都跟殷之光有关:<br>他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以诗歌朗诵为专业的艺术团体;<br>他第一个在首都文艺舞台上创办“星期朗诵会”这一品牌艺术节目;<br>他第一个连续10年自掏腰包为老百姓举办朗诵艺术大赛……<br>诗坛泰斗臧克家称其为“诗歌朗诵的一名功臣”;<br>诗界前辈贺敬之誉之为“人民朗诵艺术家”;<br>人民群众则把他比作为祖国和人民歌唱的“千年诗国的云雀”。<br><br>瞿弦和表示:“殷之光老师是我的好朋友,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学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专业委员会表示沉痛哀悼。望家人韩玫老师、儿子殷望节哀顺变。<br> 看到这则消息,痛感中国朗诵界又失去了一名艺术大家。作为一名朗诵艺术的爱好者和摄影师,有关殷之光老师的点点滴滴也浮现在我的眼前。<br><br>2016年3月26日,在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专程从北京赶到上海的殷之光先生,在大会上朗诵了岳飞的《满江红》。我清楚地记得,殷老师没有用音乐伴奏,而是让工作人员抬上来一个大鼓。他甩开双臂,用两只手掌用力地交互击鼓,为自己的朗诵首先击响序曲。鼓声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接着,殷老师一边朗诵,一边用鼓声为自己伴奏。舞台上声音洪亮、鼓声激荡。现场观众的情绪也被调动得热情高涨。<div><br>用大鼓的声音为岳飞的《满江红》伴奏,我是第一次听到,而且殷老师是自己击鼓自己朗诵。那气势,那情绪,以及那活力四射的感染力,紧紧地抓住了每一位现场观众的注意力。有幸的是,我用镜头记录下了当时殷老师击鼓的瞬间。<br><br></div> 再一次听殷之光老师朗诵,是半年之后。2016年11月12日,上海朗诵协会高峰论坛召开,殷老师再次专程从北京赶到上海。<br>记得筹办那次会议时,对即将到会的高龄艺术家们都提前安排了一对一的专人陪伴。当时我是被安排陪伴曹雷老师的,而殷之光老师也是专门安排了朗诵协会的男会员陪伴。<br> <div><br>我清楚地记得,会议之前,我看到准备到贵宾室休息的殷之光老师,虽然有工作人员陪护,但是依然可以看得到他的行动有些迟缓,步态有些缓慢,给人一种廉颇老矣的感觉。当时听说他已经八十多岁了。然而,当殷老师登台朗诵时,他立刻变得判若两人。他步伐矫健地走到舞台中央,朗诵著名的长诗《人民万岁》。演出时的他,情绪饱满、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手势动作刚健有力。</div><div><br><br></div> 《人民万岁》这首诗本来就写得大气磅礴,诗中一连串的排比句的运用和交响乐的伴奏,加上殷之光老师豪放风格的声情并茂、发自内心地倾情演绎,给人一种激动人心,排山倒海的震撼感觉。当他用洪钟般的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喊出“人民万岁”而结束演出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每一个人都被他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我也曾在舞台上朗诵过《人民万岁》,我也曾学习借鉴过殷老师的艺术手法。我能体会得到,舞台上情绪的过渡投入,是要耗费非常大的能量的。对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甚至于可以讲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而好心人的这种担忧其实殷老师早就考虑到了。<div><br>记得当时有一个人曾经转述过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他这一辈子喜欢朗诵,如果他最后的离开是在舞台上,那是没有遗憾的。</div><div><br>今天想起来,我依然为殷之光老师对朗诵艺术那种刻骨铭心的挚爱,而致以深深的敬意。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殷老师最后的告别,真的是在舞台上。<br></div> 那年我作为会议的工作人员之一,利用工作的便利,抓拍了很多朗诵艺术家们台前幕后的珍贵瞬间,其中就有殷之光老师的照片。那些珍贵的资料一直保留在我上海家中的硬盘里。此刻在撰写这篇文稿的时候,我虽然身在故乡,无法调取更多得资料,但是从手边现有的资料里面,依然找到了殷老师的珍贵影像。其中有会场中听会的和蔼画面,有后台备稿时的认真神态。<br><br>如今,斯人虽逝,影像永存。艺术家虽走,朗诵仍在。<br><br>殷之光老师,你走了。年过九旬高寿的您,人生无憾。<br>你曾经的精彩的演出,已经深深印刻在上海观众的记忆里。<br>相信在去天国的路上,你那洪钟般的声音,一定会响彻新的世界。<br><br><br> 上海市朗诵协会会员 程玉玲<br> 2025.01.09 14:29 于安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