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日,离船,游览尼罗河西岸帝王谷,观看卢克索古迹中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建筑群—卡尔纳克神庙。穿越撒哈拉沙漠,夜宿红海之滨赫尔格达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行程路线图,开罗进,从北经科孟坡、阿斯旺、卢克索、至南部赫尔格达,再飞开罗离境,飞伊斯坦布尔。然后,土耳其境内走小环县:伊兹密尔、棉花堡、孔亚、卡帕多奇亚、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为期十五天。</p> <p class="ql-block">每天都是披星戴月的起床、赶路,今天行程比较紧张,要去帝王谷和卡尔纳克神庙,晚上得赶到赫尔格达(红海边)。</p> <p class="ql-block">大家将行李集中酒店大堂,尽快吃完了早餐。</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游轮生活十分惬意,一路上尼罗河的美丽风光让人印象深刻,今天结束了,应该会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司机和小苹果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尽责,得到大家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去往帝王谷途中,途径从卢克索神庙到卡内克神庙之间这条长达3.5公里古埃及的“神道”,也叫“公羊甬道”。</p> <p class="ql-block">这一条宽阔的大道连接着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这便是“公羊甬道”,也叫“司芬克斯大道”,据称是世界最早的人行大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叫“公羊甬道”,是因为整条大道两旁,都矗立着公羊面孔和狮子身体的壮观雕像。这里的公羊,象征着阿蒙(太阳)神。只是可惜现在都差不多丢失或风蚀掉了。</p><p class="ql-block">(该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市郊,也能够看到大片富庶的黑土地,滋养着这片土地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也是飞升热气球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以尼罗河为界,东岸以神庙为主,是神祇所在地,而西岸则以陵墓为主,是亡灵所在地。所以,卢克索居民大多选择居住在尼罗河东岸。</p> <p class="ql-block">景区总是有军警哨所</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是位于埃及尼罗河西岸、古埃及首都底比斯对面的一片山谷,以埋葬古埃及新王国时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贵族而闻名,由两个山谷组成:东谷和西谷。东谷是主要的墓葬地,而西谷则是贵族和其他高级官员的墓葬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后,还得搭乘景区电瓶车,沿着底比斯卫城北端陡峭的环山公路到达帝王谷。</p> <p class="ql-block">因为修建金字塔耗费了国家太多的财力,古埃及新王朝的法老不再修建金字塔,而是选择了一座山陵挖掘陵墓,山陵的外观酷似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每天太阳从塔尖升起,再到另一边山谷落下。法老们认为葬在这里也如同葬在金字塔中。所以,古埃及新王朝的许多法老和贵族都选择葬在了这里。于是,“帝王谷”便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小苹果依然很认真地讲解。</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目前已经发现62座陵墓,遗憾的是发现时绝大多数都被盗墓,陵墓中的陪葬品全部偷盗一空。唯有图特卡蒙法老的陵墓没有被偷盗,于是,他那满是宝藏的陵墓和他的黄金面具已成为埃及古老文明的重要象征。他在19岁的时候就神秘死去,留下千古疑案。</p> <p class="ql-block">图特卡蒙法老面具由金箔制成,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面具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张门票可以包含观看三个墓室。我们首先进入了拉美西斯四世墓室。</p><p class="ql-block">墓室最前面的这张游客涂鸦,是公园前278年由科普特人留下的,画了两个小人。</p> <p class="ql-block">埃及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帝王墓是图塔卡蒙的坟墓。1922年11月26日,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在帝王谷发现了图塔卡蒙的坟墓,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p><p class="ql-block">图塔卡蒙是埃及最年轻的法老,他的坟墓中珍藏着包括黄金面具在内的精美陪葬品。墓中有一处铭文写道:“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p><p class="ql-block">呵呵,也不知那些盗墓者的结局怎样。</p> <p class="ql-block">陵墓全长70米,从入口处一直向下,最深处为地下15米。尽头是墓室。</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的墓室里,你会发现壁画才是真正的亮点!色彩鲜艳,情节生动,真可谓是一幅幅沉睡了几千年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陵墓两侧的壁画描绘了150列象形文字,还有拉神(太阳神)74种不同的形态。</p> <p class="ql-block">陵墓尽头的墓室中摆放有巨大的石棺,拉美西斯四世的木乃伊就是从这里运出去,现保存在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个壁画的大概意思是:亡灵重生之前,需要经过一道严格的“讲真话”的检验。如果说谎,立刻就会掉进中间陷下去的“幽冥间”,被眼镜蛇吃掉,永远不得重生。</p> <p class="ql-block">穿越千年,漫步帝王谷,感受历史的永恒魅力!用心感受这座尼罗河下的“豪宅区”,埃及的历史之旅定会成为你终身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九世陵墓,建于公园前1127至108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的商朝晚期。</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九世的陵墓在所有陵墓中保护得最好,走道还配置了玻璃隔离墙。</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认为,太阳可以东升西落循环不息,那么人也可以生死往替。太阳每天经过天空女神努特体内重升(白天生出太阳,夜晚吞下太阳,周而复始),太阳生出后必须由圣甲虫推到天空中去,所以,甲壳虫也是古埃及人的图腾之一。古埃及人认为,太阳每天就是如此循环。</p> <p class="ql-block">最底层的墓室大门上画着大祭司,双手高举,托着莲花。</p> <p class="ql-block">每天,太阳都由天空之神吞下又拉出,这也意味着死亡只是下一个新生命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法老死亡后,能否重生呢?这就需要经过死神的判定。他们将法老的心脏和“真理羽毛”放在一座天平上进行比重,若心脏轻于或等于羽毛,说明生前是有道德之人,能得以重生,反之则不能重生,得下地狱。</p><p class="ql-block">这幅图就表达了法老通过了心脏比重,法老跟着圣甲虫与旭日共同醒来,得以重生。</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三世陵墓</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三世陵墓是帝王谷最大的陵墓之一,也见证了古埃及最后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拉美西斯三世父亲所挖,但后来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隔壁的陵墓,于是便放弃了。但拉美西斯三世登基后看中了这个陵墓,拐个弯继续深挖,于是陵墓长达188米</p> <p class="ql-block">通道两侧的象形文字是《死亡之书》。</p> <p class="ql-block">壁画色彩之热烈丰满,着实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这幅图案,代表着法老在以太阳神“拉”为首的众神护卫下,乘坐太阳船,穿过幽冥界。</p> <p class="ql-block">壁画意思同上。</p> <p class="ql-block">壁画中还有很多普通生活场景的描绘。比如这幅图表达了一位弹竖琴的人,很有名。</p> <p class="ql-block">后厅的八根大方柱,描绘了法老向众神献祭供品。</p> <p class="ql-block">路边一个小摊位边的木雕,嘴里叼着冒烟的香薰,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再坐景区电瓶车,前往海普苏特女王神雕。</p> <p class="ql-block">这是埃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普苏特女王和她父亲图特蒙斯一世建造的神庙。它坐落在危崖环伺的谷地中,两道长阔的斜坡将三座平广的柱廊建筑串联起来,整体造型简洁明快,显露出不可一世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哈普苏特女王将自己的陵庙建在峭壁上,以一种优雅的效果显示其统治的长治久安。</p> <p class="ql-block">哈普苏特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女王,也是古埃及唯一一位女法老,是世界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王。据说极少有人见过她本人,她的真实相貌和她的传奇故事一样神秘。</p> <p class="ql-block">陵墓位于底比斯地区巴哈利山谷中,陵墓兼做神庙,是台阶式的崖墓和崖庙结合体。分成两个大平台式的阶梯,远远伸出前面,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该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当年成排的狮身人面像,在历史长河中或被破坏,或被搬离,或被风蚀,现在看到的这左右两座,也只是考古修复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在哈普苏特丈夫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她作为太后,为年幼的图特摩斯三世处理朝政,之后自立为女王。她甚至穿男子服装,戴法老式的假胡须;她注重贸易,通过和索马里地区的贸易往来,来获取香料。这些场面也反映在葬祭殿的壁画上。</p> <p class="ql-block">(该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作为女法老,哈普苏特有强硬的政治手腕,与其养子、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争权。在她去世后,图特摩斯三世采取了报复行动,将陵庙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都毁掉了。</p> <p class="ql-block">现存于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女王雕像。</p> <p class="ql-block">由于破坏严重,女王神庙中并无多少内容可观看,这张报纸保留了神庙中曾经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大的黄岗岩高台,据说是当年用来做木乃伊的手术台。想象一下小苹果所介绍的,木乃伊首先用钩子从鼻孔里伸进头部,取出内在物体的场景,有些不忍久待,快速离开。</p> <p class="ql-block">由于女王的继子图特蒙斯三世破坏了所有关于哈普苏特女王的痕迹,所以,眼下看到的这座神庙主体,是由埃及政府配合波兰的专业人员,用了25年才修复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女王神庙的周围,处处可见被盗墓后的残留痕迹</p> <p class="ql-block">景区休息处,可购物、喝咖啡,氛围营造得不错。</p> <p class="ql-block">去往卡尔纳克神庙途中,又经“公羊大道”(即神道),远处依稀可见卢克索神庙那根巨大的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卡尔纳克神庙全景模型图。</p> <p class="ql-block">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因其浩大的规模而闻名世界,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北5公里处,整个建筑群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p> <p class="ql-block">神庙前著名的公羊甬道。</p> <p class="ql-block">小苹果说,他身旁的这几块石头是整个神庙中最薄的。</p> <p class="ql-block">小苹果还用这幅画面的原理解释了金字塔修建的原理。</p> <p class="ql-block">象征神明最高权利的狮身羊面像。</p> <p class="ql-block">每至羊面狮身像都护卫着一位法老,法老将自己当做小孩,以表明对太阳神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卡尔纳克神庙的主体部分,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始建于三千九百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此后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断增修扩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门楼、三座雄伟的大殿。</p><p class="ql-block">这是卡尔纳克神庙第一塔门。</p> <p class="ql-block">经过这个巨厅便到了第二塔门。</p> <p class="ql-block">第二塔门有拉美西斯二世站立像,他的脚下是他的爱妃,永远与他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卡尔纳克神庙的原型图</p> <p class="ql-block">这座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p> <p class="ql-block">这座碑身全高29米,重323吨,是当时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为了应天顺人,女王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和儿子,以此证明自己承继大统的合法性。</p> <p class="ql-block">感谢古埃及文字的破译者,使得我们在3400多年以后,还能够读得到方尖碑上的铭文:“她为她的父亲阿蒙——两片土地王座之主,建造她的纪念物,为他用南方的坚硬花岗石建造了两个大方尖碑,它们的表面镀上了全世界最好的金子。当太阳在它们之间升起时,从尼罗河的两岸看去,它们的光芒照耀着大地。”</p> <p class="ql-block">图特蒙斯三世登基后,在全国范围内对女王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统统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筑统统毁掉。</p><p class="ql-block">极其有意思的是,图特莫斯三世没有摧毁女王在尼罗河西岸为自己建造的神殿,也没有推倒女王在这里建造的两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墙把它们遮挡了起来,只在最顶端留下了4米高的一段,上面刻的是歌颂阿蒙神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结果是,高墙的遮挡反而更好地保护了女王的方尖碑,当后来高墙倒了以后,人们发现,女王的方尖碑没有风化,没有破坏,几乎完好无损,而且在顶端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高墙遮挡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法老时代的文字。历经沧桑的卡纳克神庙最让人着迷的是刻在柱上、墙上、神像基座上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走在神庙中轴线(神道)上。</p> <p class="ql-block">沿着东西中轴线,经过了第五塔门和可以直达圣坛,那是古时候只有祭司和法老才能进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六塔门是当年的圣湖,圣湖旁边有个圣甲虫雕像。</p> <p class="ql-block">据说,围着圣甲虫雕像走6圈就会带来好运。于是,大家都借这吉言,转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小苹果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算表格”,从上至下用法老数字排列,结果明明白白,准确无误。</p> <p class="ql-block">尽管由于年代的久远,神庙已破败不堪,但残存的部分仍然恢宏、壮观,透露出神秘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卡尔纳克神庙主厅,长366米,宽11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厅,134根石柱,分成16排。</p> <p class="ql-block">中央两排的柱子最为高大,其直径达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径为2.74米,高12.8米。</p> <p class="ql-block">卡尔纳克神庙中最主要的就是大柱厅。该厅长366米,宽11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厅,134根石柱,分成16排。</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落在这座神庙的巨石上,那金碧辉煌的景象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帝国时代。</p> <p class="ql-block">在柱顶的柱帽处,可以安稳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卡纳克神庙的巨大石柱间,你会被这里的壮丽景色所震撼。高耸的石柱、精美的浮雕、神秘的殿堂,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处处遮挡着人们的视线,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虽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致使神庙已破败不堪,然而,透过那仅存的部分,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和想象到卡纳克神庙当年的宏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历经沧桑的卡纳克神庙最让人着迷的是刻在柱上、墙上、神像基座上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有战争的惨烈,有田园生活的幸福,有神灵与法老的亲密……这是石刻的历史,连环画似地告诉你一个遥远而辉煌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不仅是古埃及宗教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卡尔纳克神庙之所以如此著名,不仅因其规模宏大,还因为它的建筑元素(立柱和轴线式的布局)对希腊建筑甚至世界建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地上看神庙,地下看王陵”看完卡纳克神庙,埃及之行的主要目的完成了,对古埃及,应该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收获颇丰。虽然这些神庙陵墓都已经是断垣残壁,但它们给人带来的震撼,会深深地根植于心底。</p> <p class="ql-block">在埃及,但凡能够看到绿植的地方,就能够让人感觉欣慰,卡尔纳克神庙是最大的神庙,周边环境治理得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将行车四小时至赫尔格达,红海之滨。</p> <p class="ql-block">这位穆斯林女性,步履坚定、昂首挺胸,充满着自信的样子。真心希望穆斯林国家的所有女性,都能够如她,坚定而自信。</p> <p class="ql-block">尼罗河游船码头,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出出进进,同时,也经常聚集着很多乞讨者,他们会一哄而上,嘴里碎碎念onedoller……(1美元)</p> <p class="ql-block">难得卢克索会有中餐馆,取名“王朝中府餐厅”。</p> <p class="ql-block">光影下,黑人与玫瑰花,挺般配的。</p> <p class="ql-block">中餐的味道有些勉强,但地处非洲埃及,大家还是很包容的。</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Luxor),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开罗以南670多公里处的上埃及尼罗河畔,位于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遗址上。卢克索省首府。</p> <p class="ql-block">再次路过卢克索神庙,依然感觉到它的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是古埃及的杰作之一,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像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该图来自我2017年1月在法国巴黎协和广场所摄)</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高度不等,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古埃及的方尖碑后被大量搬运到西方国家。由于近代的文物掠夺,如今方尖碑的故乡——埃及只剩下5块方尖碑了,其他的方尖碑都散布在世界各地。比如,法国巴黎协和广场和土耳其</p> <p class="ql-block">斯芬克斯神道,即公羊甬道,从阿蒙神庙到卡尔纳克神庙之间,3.5公里。</p> <p class="ql-block">再次路过,但也应是永远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卢克索,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有着“宫殿之城”的美誉。尼罗河穿城而过,将其一分为二。</p> <p class="ql-block">由于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同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东岸是壮丽的神庙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河的西岸则是法老、王后和贵族的陵墓。“生者之城”与“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两个世界的永恒循环的圆圈。</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已成为一座现代旅游城市,位于市中心的庙宇神殿给卢克索打上了特殊的标记,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文字真像艺术字体</p> <p class="ql-block">中途休息时刻</p> <p class="ql-block">从卢克索到赫尔格达,需要穿过撒哈拉沙漠。埃及的国土面积中,沙漠占比96%,真是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从卢克索出发,向东行驶约4个小时,穿过撒哈拉沙漠,才能抵达红海边的赫尔格达度假村。这段旅程大约需要4-5小时。</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荒凉的山地、戈壁滩和沙漠,苍凉壮丽。</p> <p class="ql-block">沿途真是寸草不生,一片荒漠,毫无生命迹象。</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了一个加油站,距离赫尔格达应该不会太远了吧。</p> <p class="ql-block">一个军警哨所,也意味着快要进入城区了。</p> <p class="ql-block">漫长的近六小时车程后,终于入住赫尔格达AMC酒店。</p> <p class="ql-block">该酒店无论是四星或当地五星,豪华程度超出我们的预想。</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再次来到酒店大厅转悠转悠,浓浓的埃及特色。</p> <p class="ql-block">酒店对面的清真寺,夜色中绿光莹莹,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辛苦的一天结束了,美美得睡一觉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