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0日我与三位好友,参加安徽省中国旅行社上海分社北非摩洛哥、突尼斯20天游。这张图是在摩洛哥的行程图。摩洛哥第一站卡萨布兰卡,最后一站也是卡萨布兰卡,所以游记中会有二次描述。</p> <p class="ql-block">搭乘阿联酋航由上海经迪拜至卡萨布兰卡,机场门口即景。其实摩洛哥我是第二次来了,在2017年3月我随一个所谓的摄影团来过,当时卡萨布兰卡只到过哈桑二世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到达卡萨布兰卡的第一站——哈桑二世清真寺,该寺位于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也称海上清真寺。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关系。哈桑二世国王在位30多年,国王品德高尚,勤政爱民,国泰民安,在人民中极具威望。国王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真主的指引,因此他决定要在摩洛哥这个穆斯林世界的最西部修建一座大清真寺,以感谢真主,并将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至于清真寺为何建在海上,据说是缘于国王的一个梦,梦里国王曾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分主体大殿和露天广场两部分,全部占地面积9公顷,殿内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主体大殿内可容纳2.5万名穆斯林祈祷,广场上可以容纳8万名穆斯林同时礼拜。</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分三层,楼上有祷告室,-楼大厅,地下层为大净、小净室。</p> <p class="ql-block">主体大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正门重35吨,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p> <p class="ql-block">在主体大厅透过玻璃可看见地下净室</p> <p class="ql-block">地下层的净室</p> <p class="ql-block">走出清真寺沿海边可以看见大海将寺围成半岛状</p> <p class="ql-block">为了体现海上清真寺,可爱的地导小伙子,为完成我上次没看成的心愿,特让司机开车15分钟,带我们去看隔着大西洋的海上清真寺,太感谢他了!</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广场是卡萨布兰卡城的中心枢纽,其政治地位相当于天安门,但面积却只有天安门广场的百分之一,广场上最引人注目地就是有成群的鸽子自由飞翔,这里也被形象地称作鸽子广场。</p> <p class="ql-block">穿着柏柏人传统服饰的人在向游客邀约花钱拍照,我也花了一美金打了下卡,我是第一次来鸽子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次行程去了摩洛哥好几个第一次去的城市,了解了一些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知识。我现在很厌恶参加所谓摄影团,拍几张摆拍照,对古城、古建筑、古遗址啥也不解说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的海滩名为Tahiti Beach,位于安法区(Anfa)。 Tahiti Beach以其清澈的海水、轻拂的海风和充足的阳光而闻名。我们在此溜达拍照。</p> <p class="ql-block">岸上竖了一块电影《北非谍影》的广告牌</p> <p class="ql-block">到达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入住宾馆。</p><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是该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这里不仅有重要的纺织业和建筑业,还是全国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首都。</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王宫:位于市中心,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里亚德宫最为宏伟壮丽。这张踏入主干道拍的,被卫兵吆喝了,马上就离开。</p> <p class="ql-block">是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主要官邸和办公地,所以不对外开放,我们只能远远的望一眼。不允许踏入链条之内。</p> <p class="ql-block">用长焦吊了一张守卫值勤照片</p> <p class="ql-block">王宫对面是皇家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哈桑塔和穆罕默德五世陵寝实际就在一个地方,从这扇门进去,左边为哈桑塔,右边为五世陵寝。</p> <p class="ql-block">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据说毁于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p> <p class="ql-block">哈桑塔保存较好,占地单边长16米,高44米,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洛哥传统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为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逝世于1961年。其墓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墓室当中为穆罕默德五世、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并建有陈列馆,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画像和五世遗物及其统治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献。</p> <p class="ql-block">墓左侧建有清真寺,再左侧为讲经台。</p> <p class="ql-block">陵寝正门对着哈桑塔</p> <p class="ql-block">从侧门出去,过马路有一个平台可以拍一下拉巴特城市景观</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的穆罕默德六世现代与当代艺术博物馆(Mohammed VI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这座博物馆以其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著称,外形流畅且富有动感,仿佛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矗立在城市之中。</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塔(Rabat Tower),也被称为“尖塔”(The Pencil)。它是一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以其独特的细长外形和蓝色玻璃幕墙而闻名。这座塔不仅是拉巴特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摩洛哥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市区</p> <p class="ql-block">乌达雅城堡是一座古老的堡垒,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拉巴特的著名景点之一。由土黄色的砖石建造的城墙,具有典型的摩洛哥建筑风格,城墙和城门都展现了古代防御工事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乌达雅城堡是电影《碟中谍5:神秘国度》的取景地。在影片中,阿汤哥的飙车戏,直接从城堡的台阶飞车入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乌达雅堡内部有狭窄的街道、白色的房屋和美丽的花园。在这里朋友从送货人手里买了一个(类似中国西安的锅盔)面饼,大家分而食之,很香很香。</p> <p class="ql-block">柏柏尔人的民居和街道</p> <p class="ql-block">站在乌达雅城堡的平台上可以看到大西洋,还能俯瞰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萨累市全景。</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地导和司机还闹了误会,旅行社订的餐厅就在城堡边上的海边,从集合点走过去只有5分钟,地导非要司机开车过来接送,摩洛哥的道路都是大转盘,结果司机只能兜个大圈才把我们送到餐厅,到了门口,我们都大笑起来了,开车还不如走路快。</p> <p class="ql-block">餐厅窗外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享用了一顿美味的海鲜,鱼和虾很新鲜,螃蟹汤和冰淇淋🍦也美味,这是我上次摄影团既没看过的景色也没享受过的美食,一路吐槽哦。</p> <p class="ql-block">阿席拉小镇又音译为“艾西拉”,位于拉巴特至丹吉尔途中,大西洋岸边 。</p><p class="ql-block">这座美丽的海滨小镇受地中海文化影响,建筑多为蓝白相间,因城内墙壁上色彩鲜艳、艺术水平极高的涂鸦彩绘而驰名世界 。</p> <p class="ql-block">1978年,两位本地知名艺术家与他们来自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11位朋友一起,在小城各处的墙壁上画满了彩绘。这些作品色彩鲜艳,艺术水平极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狭窄的街道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外墙上都布满了彩绘,彩绘与整个建筑巧妙结合,门窗都成了壁画的装饰。艾西拉也因此被誉为大西洋边的“艺术之城”,而从那时开始艾西拉就一直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每年八月,艾西拉都会举办壁画节,届时各国壁画艺术家齐聚此地,在老城的墙壁上充分展示艺术的魅力。而在这之中,只有最好的才会被保留下来,但也仅保存一年,到下一年的壁画节来临时,又会被新的作品取代。所以,每年到访的游客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壁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群本地小孩在做游戏</p> <p class="ql-block">在南美看到了太多的涂鸦,到阿席拉我没去找更多的涂鸦,只是沿海边的小街巷直直的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每走一个门洞就有不同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终于领略到了,像明信片一样好看的阿席拉!</p> <p class="ql-block">非洲洞位于摩洛哥丹吉尔市区北侧濒临海边的山上 ,也被称为大力神洞 。</p><p class="ql-block">其洞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马达加斯加岛都有,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已有4000年历史 。</p> <p class="ql-block">我特地从网上下了张非洲地图与下图比较一下,像不像?</p> <p class="ql-block">为了像,我特地把拍的照片180度反转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实景图马达加斯加洞在左侧,这张像不像一个史前人像?</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的斯帕特尔角灯塔(Cap Spartel Lighthouse)。</p><p class="ql-block">斯帕特尔角灯塔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矗立在悬崖之上,背景是广阔的大西洋。灯塔主体为淡黄色,顶部是白色的灯塔结构,周围有棕榈树等绿植环绕,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灯塔对面,隔海相望的陆地即是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为早一点赶到丹吉尔,所以我们没留此地等日落,想想很美但没办法,总有取舍,想去看阳光下的舍夫沙万只能舍弃今天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到丹吉尔老城区正是夕阳西下时,老城区美的无法形容!</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的老城区位于城市的北部,靠近海岸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007系列电影《幽灵党》的取景地 。此外,还有谍影重重、碟中谍等电影也曾在此取景 。</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此行的摩洛哥地接,一个阳光小男孩,独自闯荡摩洛哥8年,在摩洛哥读大学并留下来工作。</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观景平台拍港口</p> <p class="ql-block">如《一千零一夜》里所描绘的景象:房屋密集,式样千姿百态,街巷交错,满目是店铺、摊点和手工作坊,一天到晚人山人海,喧哗热闹。是了解本地人生活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宝蓝天空下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入住丹吉尔酒店</p> <p class="ql-block">早上在酒店门口拍的,金色阳光下的丹吉尔城市一角</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穆哈玛迪(MOHAM-MAD)广场。穆哈玛迪广场是得土安的交通枢纽,周围的街道四通八达。广场四周分布有德土安市政厅等政府机构和非洲银行、电话大楼等各种白色建筑。</p><p class="ql-block">得土安又译徳图安,公元9世纪开始有阿拉伯人居住;14世纪由马里尼德王朝设防并建要塞,后被西班牙人摧毁;16世纪安达卢西亚摩尔人居此;1860年和1913年两度被西班牙占领,城市建筑、饮食、生活方式等都留下西班牙风格印记 。</p> <p class="ql-block">广场边唯一的一座黄色建筑尤为醒目。这是一座天主教堂,也是西班牙文化与阿拉伯文化融合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老城景观。画面中可以看到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这是个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从穆哈玛迪广场往前走不远就是哈桑二世皇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盾形图案被称为“法蒂玛吉祥之手”,但它实际上就是摩洛哥国徽,也曾经是摩洛哥王徽,只不过没有色彩。国微图案上面一轮光芒四射的金色太阳正普照阿特拉斯山,山前的红土代表沙漠及火焰般灼热的烈日。盾徽两侧各绘有一只向着徽顶王冠攀登的雄狮,勇猛而威严。在国徽基部的金色饰带上,用阿拉伯文书写着《古兰经》中的一句教诲:“如果你们相助真主,他就相助你们。”</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国王在全国各地有多处行宫,在得土安也有一座,门前有卫队和警察全天候守卫。</p><p class="ql-block">得土安皇宫始建于17世纪,是典型的安达卢西亚风格建筑 。皇宫位于皇宫广场东面,不对外开放,四周围着铁栅栏 。我们也就在边上溜达溜达、拍拍照。</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共有7个大门通向老城,这是其中一个大门,城内有众多清真寺和礼拜堂。老城有堡垒、带栅栏的墙壁、清真寺、喷泉等古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地官导</p> <p class="ql-block">老城内部的街道呈十字形交错,通向清真寺、商铺、旅店、浴室等各种商业场所和宗教场所,并与不同的大门相连。在大街尽头的狭窄小巷中,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民居。民居中无数的过道和凉棚,让老城充满了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旧货市场</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集市中,许多历史建筑和老工匠作坊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使德土安在建筑和艺术层面上独具特色,既有历史的痕迹,又带着迷人的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的商铺一家挨着一家,门对着门,摆满了陶器、地毯、漆木、皮革等手工艺品,熙熙攘攘非常热闹。住宅区则位于小巷之中,幽深而寂静无声。漫步在古城,面对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当地居民,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10点45分官导就把我们带到了老城中餐厅,准备吃午餐,为了早些到舍夫沙万。</p> <p class="ql-block">餐厅装饰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有穿民族服装的人在演奏当地的音乐</p> <p class="ql-block">在下午一点我们赶到舍夫沙万,这次住在老城外,山脚下的一个旅馆,听地导说舍夫沙万在旅游季一房难求。放下行李跟着地导,去爬舍夫沙万的老城。</p> <p class="ql-block">先爬这样的楼梯,有4个哟!爬的气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再爬过长长的斜坡</p> <p class="ql-block">先到达舍夫沙万小镇门口唯一的一个四星级酒店,上次摄影团我曾住过一晚,也是上个行程中唯一亮点,只是要自己拖行李箱爬坡半个多小时,第二天凌晨三点,又拖行李走半个多小时,到大巴直赴卡萨布兰卡机场,整个过程让我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城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蓝色在舍夫沙万不仅是视觉上的装饰,更是居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据说,最初将小镇刷成蓝色是为了防蚊。后来,人们自发地将门板、台阶、楼梯、窗台、花架、邮筒等所有能触及的地方都涂成了蓝色,蓝色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国家地理杂志曾这样描述:“摩洛哥小镇舍夫沙万的街道弯曲而梦幻,仿佛笼罩在一片蓝色的迷雾之中。”</p> <p class="ql-block">2010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19年被国际网站“Espresso”评选为世界十大最美城市之一。2019年被英国权威旅游杂志《Wanderlust(流浪者)》选入全球十二座最美城市。</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老城在阳光的加持下,分外迷人。</p> <p class="ql-block">民宅门口、阶梯、墙壁都被涂绘成明亮的天空蓝,就像童话中的世界。这里的蓝色,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色调,深蓝、湖蓝、钴蓝、浅蓝交汇相织,很有层次感,给人一种很清爽的感觉,每一处都洋溢着浓郁的地中海风情。</p> <p class="ql-block">上上下下,穿梭在不同打卡点,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一个纯粹而浪漫的小镇,在这里,我放慢了脚步,倾听历史的呼吸,感受蓝色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穿行至老城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看看古城墙,仿佛穿越了时空。</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舍夫沙万。余生慢慢的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