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游·伊萨菲厄泽

沧浪濯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3.伊萨菲厄泽Isafjoerdur</b></p><p class="ql-block"><b>8月19日</b></p><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多,灵感号停泊在冰岛西部峡湾的伊萨菲厄泽。</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自费项目有两个。一个是观光巴士看西峡湾全景,看丁坚地瀑布Dynjandi,访渔村。一个是骑自行车游览奥肖拉尔灯塔。</p><p class="ql-block"> 我上次来冰岛,在伊萨菲厄泽自驾过。当时听网友介绍,西部峡湾的海水美得无与伦比,于是我就开车走峡湾,找海角。不巧的是,天气阴沉,海水灰暗。海角没找到,倒是壮着胆子走峭壁一车宽的土路,硬着头皮,穿过浓雾,爬上了Bolafjall山。那是第一次驾车走陡峭的之字登山路,心惊胆战,印象刻骨铭心。上到山顶,北大西洋海域进入视野,壮阔无比。但黑云流雾像一个阴暗的网罩,把海景朦胧得模糊不清。因此,没能看到期望中的美丽的海水。</p><p class="ql-block"> 但是,峡湾的景色大致浏览过了,这次无须参团再游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决定沿着峡湾水边公路独自徒步,练练腿,散散心。</p><p class="ql-block"> 上次来时,飞抵机场,接着提车自驾,没到过码头,也没逛过小镇,只是在空中俯瞰,有个大致印象。</p><p class="ql-block"> 这次,船停码头,完全是一种新鲜的感觉。没等下船,先拍一圈码头景色。</p> <p class="ql-block">  艾拉尔山和柯克尤博尔山,以七、八百米高的陡峭山坡,环绕出一个峡湾。伊萨菲厄泽,这个西峡湾经济和行政中心的最大小镇,就坐落在峡湾之中,背山面水,容光焕发地迎接今天明艳的阳光。​</p><p class="ql-block"> 走出邮轮,沿着码头的堤岸漫步。各色小艇静静地泊在港湾,太阳洒下温柔的暖光,邮轮小艇亮起柔和明丽的神采,水面映照得霞光耀眼……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暖洋洋、光亮亮的。</p><p class="ql-block"> 一群游客兴致勃勃地和水边的小艇合影。他们离去之后,这港湾又恢复了静谧甜美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堤岸垒石的缝隙,探出几株小草和野花,稀稀落落,孤零零的。但坚毅挺直,灿然绽放,为倔强的意志力和刚强的生命力,树碑立传;在严酷决绝的环境之中傲视环宇。</p><p class="ql-block"> 我爱这些野花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到堤岸的尽头,转向岸边的公路。骑行观景的船友们,从身旁闪过,看来我们走的是同一条路。</p><p class="ql-block"> 路边的彩色房子,儿童玩具般地矗立着,把思绪带入童话世界的美丽画面。</p> <p class="ql-block">  水边一处滩地,支着木桌木凳,大概是为骑行者和徒步者设置的。这里是看峡湾山水最佳的观景点,行者在这里整理一下装束,就正式起步了。</p><p class="ql-block"> 摆上相机,替我打卡,留下这已知峡湾云水变幻的美景,留下我二次幸临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滩地盛开着一片白车轴草,仿佛绿丛之中,活跃着大片的蝴蝶群,白光闪烁,碎银点点。对比旁边干冷枯寂的碎石,这里真称得上繁茂兴盛的密林,生机勃发,激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水中有大型的养殖网箱,吸引着海鸟在空中盘旋,在礁石上伫立。当黑色的海鸟排队成列,闪电般划过水面,不禁为它们在宁静世界自由翱翔而感动。那矫捷的身姿,那流畅的飞速,美得动人心弦。当然,这种美来自于宁静,来自于自由,无须旁观的眼神和好恶的褒贬,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一座简易的灰色小屋,其貌不扬。可是,它门前的原木木桩却奇特得吸引眼球。在不产木材的火山岛,用如此粗的木桩做栏杆,实在是奢侈得没边;用原木,不加修饰,不刷油漆,未免有些不讲究;但每个木桩都戴着各种造型的头套,看似搞怪,实则很有用心。</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这是不是冰岛人的一种生活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漂浮木),尽量保持自然环境的一致性,并用心保护资源和美化环境。不知这是不是一种主观臆测。</p> <p class="ql-block">  伊萨菲厄泽地处伊萨峡湾西部南侧,北纬66度。城区也有树,城外多是苔藓。山上的化水沿山坡沟缝流淌,划出道道细流和小小迭瀑,汇聚到山脚路旁,成一汪清澈的沟水,滋养着水草精精神神地绿着,小花风风光光地开着。</p><p class="ql-block"> 水边路旁一个可以停车、可以观景的台地,毛头鬼伞挺起绒球似的蘑菇头,薯草高擎起茂盛的花伞,不知名的扇豆竖起雕塑般的豆夹,在花草丛中,独秀其俊朗别致之美。</p><p class="ql-block"> 这些在大陆司空见惯的野花草,因其细小朴实、繁乱野生,难入赏花的法眼。但在这荒芜的寒岛之上,却名花珍草般地吸引眼球,抚慰心灵。</p> <p class="ql-block">  细细观看,悠然欣赏,身心放松,怡然自得。就像徜徉在花繁草盛的植物园,一个个欣喜的发现,一阵阵欢愉的快感,让我获得了荒岛寒地难得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才能体会到植物生命绽放的魅力。它们虽小,不起眼,但却能活出个自信、坦然、充分的自我,</p><p class="ql-block"> 看手机,已经走了八千多步了。于是折返,走向市区。</p><p class="ql-block"> 老远就看到埃拉尔陡峭的山坡上,有一条木栈道,直达50多米高的瞭望台。</p> <p class="ql-block">  有点累了,可是有景哪能错过呢。</p><p class="ql-block"> 登梯上山,边走边看山下景色,太美了。</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在冰岛,第一次看到这么明媚秀丽的自然风光。碧蓝的海水,苍翠的松柏,五彩的建筑,宁静的港湾……一幅仙境般的世外桃源,如诗如画,展现眼前。</p><p class="ql-block"> 背靠苍凉的山壁,脚踩乱石,眼观绝佳美景,你会由衷赞叹,这是人神共建的人间天堂,是高纬度西峡湾的奇迹风光。</p> <p class="ql-block">  走下观景台,进入镇中心。中心广场一座非常醒目的建筑,是建于1924年的旧医院,现在是伊萨菲厄泽的“文化之家”。楼的斜前方,立着“渔民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渔业是伊萨菲厄泽经济的主力支撑。十六世纪始,伊萨菲厄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港口,使之成为冰岛西峡湾的贸易中心和古老的定居中心。现在,渔业仍然是主业,这座渔民纪念碑,就有着崇尚、遵循、光大的非凡意义。</p><p class="ql-block">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伊萨菲厄泽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活跃的美术馆,独特的博物馆,都是文化底蕴的闪光点。因时间和体力所限,没能一一参观,只是路过时,扫上一眼。</p> <p class="ql-block">  中心广场的旁边,就是C型的海湾。站在岸边,可以看到两侧山脚下,沿岸建造的漂亮的房子。倒影水面,清晰如镜。</p><p class="ql-block"> 海湾里,游艇云集,桅杆林立。水面上,各种小船停在波纹或倒影之中,小巧别致,如舞台独秀,赚足了痴迷欣赏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二点半,遵照规定,返回船上。今天一共走了19000多步,很累。但看到了美景,轻盈了心态,很值得。</p><p class="ql-block"> 三点钟,灵感号启航,前往185海里之外的第三个停泊点。观赏进入了航海模式。</p><p class="ql-block"> 驶出码头,终于看到了西峡湾湛蓝的海水,蓝如宝石,如玛瑙,如水晶,蓝得纯正、纯粹,蓝得光泽闪烁,醉眼迷心。想起冰心散文中描烩大海的极致之美,大概就是现在眼前的美景吧。</p><p class="ql-block"> 巡逻的小艇在海上飞驰,划出滚动的白色浪线。埃拉尔山亮相陡峭的山壁,展示雄壮的山体。其山脚下的一线公路,就是我上午徒步过的地方。想象当时的画面,我小如尘埃颗粒,连影子都找不到。</p><p class="ql-block"> 唉,人哪,以渺小的蝼蚁之躯,享受宏大的自然养育,知足吧。若能以智慧和能力,创造美好,过好一生,就应该满足而自豪了,是吧。</p><p class="ql-block"> 船渐行渐远,伊镇越来越小,各种云造型飘舞而来,为我们送行。拜拜了,美丽的小镇,美丽的峡湾风光。</p> <p class="ql-block">  西峡湾的地形成爪型。陡峭的山脉,分叉伸向海域,形成弯弯曲曲的海岸线。陡坡峭壁的山脚下,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建筑,昭示着人类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刚强的生命力,就像生长在堤坝垒石中的野花小草。</p><p class="ql-block"> 飘舞的云,驻足山头,亲密相拥。给光秃秃的山脉,披绒戴裘,垂幔飘纱,制造一抹灵气,一种生动温润的场景,让你忘掉高纬度山地的荒芜和苍凉。</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还有海鸟伴行。振翅翱翔,翩然起舞,做自由潇洒的表演,画优美丝滑的流线,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晚上九点,有幸看到了海上落日。</p><p class="ql-block"> 近十点,看到夕阳落入老云,我们准备乘电梯回房间。赶来坐电梯的老外游客,告诉我们,这会儿的晚霞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重返甲板,看到了奇异而又瑰丽的落日景象。落日把老云烧得通红,如血液喷溅,如岩浆流淌。红的浓重,红的喷张,红的稀奇,红的诡异。平生难得看到这么奇特的晚霞。</p><p class="ql-block"> 尤为怪异的是,落日上空射出一道通天的红光,不知是什么物理现象。在巴尔干半岛,也曾看到这样的天象。我假想,也许落日上方的云层,有一个透光的通道,把红光拘囿成了一道光束?</p> <p class="ql-block">  夜里醒来,窗外的圆月,如发光的宝镜,明晃晃地耀眼。光辉射向海面,铺出亮闪闪的银色光道。夜空幽蓝,澈澈空灵。海水深沉,微澜波动。</p><p class="ql-block"> 这景象,一下子拨动了沉睡状态的交感神经,明亮的月光,如清凉的泉水,清醒了眼睛、大脑、心田。一时兴奋的不能入睡,索性拿起手机,拍下这迷人的海上月光。</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朦胧睡眼,没等对好焦,就匆忙按下了快门。不过,也是那月亮太大、太圆、太亮了。随便一拍就是实的,只是窗玻璃上的光点太清晰,有干扰;水面的光波虚了,不够亮,导致这实景拍摄效果弱化,十分可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