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泉州,我是慕名而来,因为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我国古代最早通商的口岸之一。我想拜访通商古迹,也欲体验市井民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以为会有古老的通商港口的遗迹,但没发现。后来知道浔埔村多少留有些许痕迹,可惜错过了。我觉得,这除了和我攻略做得不到位有关外,还和当地宣传不到位有关,网上找到的泉州推荐旅游景点几乎没有此地,或者很靠后,很容易被人忽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或许那里本来也没什么,只是一个小渔村,寻不到什么古迹,所以,推荐的人较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泉州,我又一次体会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我竟不知泉州有近900万人口,还有,现由台湾省管辖的金门县竟属于泉州市,正如当地出租车司机所说:泉州,很大的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啊,泉州很大,也很古老,它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依山傍海,山峦起伏,地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下辖3个县级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秦时期,泉州的原住民为古闽越族人,西晋末年开始,北方战乱,大批中原士族百姓南迁入泉,带来许多中原文化和民风民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宋元时期,泉州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各种中国物产由此出海到世界各地,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真乃国人引以为傲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住的民宿,就在清源山脚下,办完入住,房东当晚就要带我们去看清源山的老君岩。我们计划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去古街巷西街逛逛,顺便吃些当地特色,第二天再去清源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街于唐开元年间形成,后有改扩建,现全长1700米。西街基本保留了古有的原始风貌,街道两旁有很多小店铺,大多是小吃店,客人大多是游人。这里很有繁华闹市的氛围,著名的开元寺就位于西街的176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下车地点就在开原寺门口,便先走进了开元寺。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初年间,原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更名为开元寺。宋元时期,随着泉州地位的不断上升,开元寺的官方地位也更加凸显,伴随着进一步扩建,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万历年间,泉州遭遇八级地震,但开元寺的主要建筑都经受住了考验。明末至清代,开元寺得到了进一步修缮和维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寺内的镇国塔和仁寿塔,是泉州地标性建筑,位于开元寺居中的大雄宝殿两侧,为宋代所建,两塔高皆超过了40米,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寺院的最里面是藏经阁,始建于元代,后遭焚毁,明洪武年间重建,内藏北宋政和雕板《毗卢大藏经》残本四十二卷。藏经阁的东侧,为弘一法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弘一法师李叔同,可谓近现代的传奇人物。他集音乐、美术、书法、戏剧、诗文大家于一身,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他的《送别》至今为人们传颂,广为流传。那凄婉忧郁的音调,惜别惆怅的词语,每每响起时,都不禁让人怅然若失。弘一法师不同于一般僧人出家是为了清净,他以著名的“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佛觉,表达出拳拳的爱国之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开元寺出来,天已经全黑了,通过大众点评找到了一家主打当地特色的网红饭店,要了一份姜母鸭套餐,实实在在地饱餐了一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利用位于清源山脚下的便利,第二天,我们不到七点就来到了清源山,因为七点之前进山免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源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型,同时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藏传佛教的活动踪迹,为多教兼容并蓄的多元化名山。山脚下有一座道教始祖老子的石雕造像,山中留有大量的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石室、岩洞和摩崖石刻,看得出此山不大,但名气不凡。上世纪末,通过修坝蓄水、再建殿阁、完善步道,使景区更有观赏价值,12年前被国家正式确认为5A级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教的老君造像是由一整块天然花岗岩雕刻而成,高5.6米,宽8米,厚6.8米,是现存最早最大的老子石雕,被巧妙地誉为“老子天下第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台岩,因儒教的魁星阁、道教的三清殿和佛教的大雄宝殿在岩上一字排开而被誉为三教合一的典型景点,体现了当地宗教的多元和包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源山海拔400多米,相对而言并不大,但山中众多景点分布零散,全部游走下来也很消耗体力。综合多种因素,我们选择了老君造像、天湖、弘一法师舍利塔、南台岩等几处比较顺路的点位,在山上转了一圈,回到原地也用了4、5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没吃早餐,我们在清源山上,品尝了当地小吃面线糊,下山之后,又找了家当地小吃店,点了海蛎煎、山药饼和地瓜粉团等充饥,感觉海蛎煎太油,地瓜粉团味道一般,只有山药饼挺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完午饭,我们散步到了泉州博物馆,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站。泉州博物馆设置在泉州府文庙大成殿,府文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介绍了远古先民休养生息的痕迹以及丝绸之路的繁荣、第一大港的鼎盛,作为在水一方的滨海城市,其变迁与国运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泉州城与其它古城一样,开始只是一座供王侯之家居住的小方城,后因商贸的发展,城区不断扩大,有身份地位的士大夫们和为生活奔波的商贾农家不断增多,城郭之外,旷野之上,逐渐布满了能够遮风避雨的各类宅院,整个城区不断扩大,一直扩建到了晋江岸边。直到宋元的鼎盛时期,得益于开放的海上贸易,泉州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从泉州的金门出发的,二十多年后,泉州人大将军施琅,又从想要独立的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的手里夺回了台湾。这块雄鸡脚下的弹丸之地,真是让古往今来的国人操碎了心,现在也不能安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没发现有表现丝绸之路第一港的可供人们怀想的遗迹,但想来也正常,那么长的海岸线,没必要拥挤在一处出海,只要船只能到达,陆地运输方便,许多地方都可以是出海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博物馆出来,漫步在泉州街头,浓云遮住了太阳。博物馆对面的泉州西湖失去了原有的美丽,似乎被沉沉的阴郁压住了,喊不出来也动弹不得。出游的好心情没有了,只想尽快离开这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是一座堪比东北最大城市的大都市,但名气并不算很大,人们并不知道有什么全国闻名的东西。街路上人很少,看不出有近900万的人口,街道两旁也看不到高档写字楼与繁华的商场,可能是我们走过的道路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泉州的GDP接近福建省会城市福州,远高于名声很大的厦门,其它经济指标也与这两座城市相差不多,是怎么做到的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来,这是一座历史久远却非常低调的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