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元旦期间,位于南宁市共和路民族大道路口的南宁文旅新地标——钟鼓楼亮起了灯,且首层广场面向市民开放,重现百年邕州古城钟鼓楼风采,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随着钟鼓楼广场的对外开放,南宁市民也将新增一处游览打卡胜地。</p><p class="ql-block">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能够在现代都市中感受到如此浓厚的历史氛围,实属难得。</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旧时南宁的钟鼓楼又称平楚楼,建于明代,为南宁著名古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南宁钟鼓楼建于明代,由南宁卫明威将军军政掌印指挥佥事王佐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铸造一口大铜钟,并将其悬挂在平楚楼上,因此更名为钟鼓楼。钟鼓楼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报时和报警,铜钟每日早晚敲响,每次三十六响,共计一百零八响,钟声洪亮悠长,成为南宁城内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图为目前唯一存世的南宁钟鼓楼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南宁钟鼓楼,位于南宁市中山路,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楼上为三层亭阁形,下大上小,形似宝塔,三层瓦檐均为青色琉璃瓦,每层瓦面四角的雀尾均雕塑着栩栩如生的飞龙;楼下的东南西北面为四个拱门,有题额四块,分别为东面的“宣和”、南面的“通明”、西面的“应候”、北面的“拱辰”。</p> <p class="ql-block">三层亭阁形结构,下大上小,形似宝塔,巍峨挺拔,散发着历史的气息,走进钟鼓楼,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耳边似乎还能听到昔日的鼓楼钟声。</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原名平楚楼,是南宁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该楼建于明代,位于南宁旧城北门与南门的轴线上,为鼓楼街、盐埠街、宣和街和府前街的交汇点(今朝阳路、民族大道、共和路及中山路交会处),并与青云街端点的孔庙相呼应。明嘉靖十年(1513年),主统南宁卫明威将军军政掌印指挥佥事王佐铸铜钟1口,重约2000斤,悬于楼上,故更名为钟鼓楼。1932年开拓马路时被拆除,铜钟现存于南宁市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拆除前的钟鼓楼 图片来自《南宁百年图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南宁人根据钟鼓楼的钟声提示早出晚归,其所在的中山路也是南宁城内最繁华的街道之一。2022年,南宁市启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项目,重建钟鼓楼正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一大亮点。2024年2月,钟鼓楼已经基本完工;6月,中山路钟鼓楼项目完成验收流程,标志着这座备受瞩目的南宁地标性建筑正式完工。钟鼓楼的底座呈正方形,高度24.5米,建筑面积2549平方米。楼上为3层亭阁形,下大上小,形似宝塔,3层瓦檐均为青色琉璃瓦,每层瓦面四角的雀尾均雕塑着栩栩如生的飞龙;楼下的东南西北面为4个拱门,有题额4块,分别为东面的“宣和”、南面的“通明”、西面的“应候”、北面的“拱辰”。钟鼓楼巧妙地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承载着南宁的文化精髓,成为南宁市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p> <p class="ql-block"> 在南宁历史中,曾有一座建于明朝的钟鼓楼。但很少有人知道,王阳明、王佐与南宁钟鼓楼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南宁人民公园镇宁炮台下,静静的摆放着一口铜钟,这就是南宁曾经存在过钟鼓楼的直接物证。当我们细细观察这口铜钟时,依然能够清晰看到上面铸造者和捐献者的落款,其中最为醒目和重要的一个人便是——南宁卫明威将军军政掌印指挥佥事 王佐。</p> <p class="ql-block">当时南宁的军政大权暂由由王佐接任,继续完成战后的善后事宜。多年来与王阳明共事,也使得王佐深受儒家心学熏陶。在邕期间,王佐深感南宁“无报朝暮之时”的钟鼓,起居办公甚为不便。便决定“名列主缘,募缘义官”,筹款铸造铜钟,并选中了位居古城中部的平楚楼,将其改造为钟鼓楼。此消息一出便获得了南宁各地乡绅官吏的捐款支持,大家皆希望经历多年兵灾的广西,能够劫后重生,百姓安居乐业。便将这一美好愿望,刻成了铜钟上的八个大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铸造铜钟之人,竟是来自于江西的工匠洪资。可以想象,当时广西并无铸造大钟的能力,唯有求助于外省的能工巧匠。而外省之中,王佐、王阳明在江西任职与平叛的时间较长,也较熟悉江西的铸造水平与工艺,所以当南宁要铸造铜钟之时,王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邀请江西工匠前来南宁铸钟。并在铜钟之上,铭刻了铸造的时间,捐款官绅的名单,以及王佐自己的官职和名字。铜钟上所铭刻的嘉靖十年(1531),也仅是铸造时间。</p> <p class="ql-block">铜钟命运多舛 </p><p class="ql-block">1932年因拓宽共和路,钟鼓楼被拆,据共和路一名百岁老人回忆,铜钟暂时存放于南门,仍然照常鸣钟。万国酒家老厨师曾师傅说,日军战机轰炸南宁时,还听见大铜钟响起报警。 1939年11月南宁沦陷之前,广西省立博物馆把铜钟等一大批文物水运至桂西的田东后,收藏于德保的山洞。1940年11月南宁光复,广西省立博物馆奉命搬去桂林,于是铜钟随文物从右江水运经南宁再沿西江至梧州,转入桂江到达桂林。1944年6月桂林局势吃紧,广西博物馆往平乐、贺县转移。由于运输困难,一些大件、沉重的文物不得不丢弃,铜钟留在了桂林。 后来不知为何铜钟流落至武汉(据说是日军往武汉撤退时带走,打算运回日本,但是来不及了)。1950年代广西博物馆工作人员出差武汉,看见熟悉的铜钟,便收购回来,安放在南宁市人民公园镇宁炮台。流离颠沛十几年的铜钟终于回归南宁。</p> <p class="ql-block">由于钟鼓楼消失在南宁人的视线中已有近百年,留存的史料仅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设计师们通过对照片以及《南宁史料》中的文字记载进行详细研究,成功将钟鼓楼进行了复刻。如今,这座重建的钟鼓楼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元素,更在细节上进行了精心打磨,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游览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及钟鼓楼,那口大铜钟自然不可或缺。据南宁史料记载,旧时的钟鼓楼上有一口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1000公斤的大铜钟,上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口铜钟曾被转移到百色、柳州、武汉等地。解放后,被广西博物馆的同志在武汉发现并将其收购回来。现这口铜钟安放在南宁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内,成为了另一处值得一看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暂存在南宁市人民公园镇宁炮台的大铜钟</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层的空间里,四周安静而祥和,我仿佛能看到古代的人们在这里活动的身影,能听到钟鼓敲响的声音在白天同样回荡。</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建成开放后,与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邕江边的畅游阁,仓西门,隔“道”相望,成为一道极具韵味的古邕州文化场景。</p> <p class="ql-block">每当晨曦初露或夕阳西下,钟鼓楼的影子拉长在街道上,仿佛一位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南宁,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不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南宁在恢复古建筑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令人瞩目,值得高度赞扬。</p> <p class="ql-block">逍遥楼</p> <p class="ql-block">仓西门</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对面的三街两巷,同样也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除了其历史价值,钟鼓楼还是连接古城风貌与现代生活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金狮巷</p><p class="ql-block">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老字号”,如南宁城隍庙、邓颖超纪念馆等,它们见证了南宁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银狮巷</p><p class="ql-block">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南宁的历史文化,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与风情。</p> <p class="ql-block">这里汇聚了南宁的各种传统美食和小吃,游客们可以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南宁的市井气息和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中华大戏院</p> <p class="ql-block">民生路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朝阳商圈霓虹闪烁,热闹非凡。钟鼓楼上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屋檐周围装扮上金黄色灯带与红色、灰色的城墙交相辉映,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夜晚,灯光亮起的那一刻,它瞬间成为了这片古老城区的新地标。现代的灯光技术和古老的建筑完美结合,在夜空中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南宁古城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不仅是南宁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此次钟鼓楼的重建和开放,不仅为南宁市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游览胜地,更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未来,期待更多的历史建筑能够得到保护和修复,让南宁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