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形象》观展记

寒门布衣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日。上海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直面形象》美术展的全称是 《直面形象 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p> <p class="ql-block">  看展题之意,猜测是策展人对画家在美术教学过程的一次研究展览。印象中这位北方的画家年龄并不大,在观展时发现画家竟然已经离世了,顿感吃惊。查资料才知画家在十年前,年仅 51 岁时就已经因病离世。对画家来说51 岁正当年华,天不假年,殊感可惜。</p><p class="ql-block"> 忻东旺的作品曾散见于各种媒介,当时看到他的作品大多是人物肖像画,而且并不是那些画的非常精致漂亮的人物肖像画,感觉其笔下的人物似乎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及至此次观展,展出的作品仍以油画人物画为主,不少作品的图签上不仅标明了题目,绘制年代,有些还有画家对所画人物的简单描述,甚至还附有当时画家在作画时的照片。展览作品中的人物模特大多是普通百姓或朋友、同事或家人。展出的除油画作品外,另有画家早期的水彩画作品,国外写生作品和素描作品等,共有200余件经典代表作品与创作手稿等档案,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此展实在是一次对画家一生的总结回顾展。 </p><p class="ql-block"> 忻东旺(1963年4月19日—2014年1月11日),中国当代油画家。其主要作品有《诚城》、《早点》、《装修》、《适度兴奋》、《远亲》、《武装》、《边缘》、《支书》、《绚日》、《退休劳模》、《龙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中有一幅画家在病房中绘制,却未完成的作品《生命的托举》。</p> <p class="ql-block">纸本铅笔《生命的托举》(未完成)(37.5 x 26.5 cm)</p><p class="ql-block"> (2013年12月29日作于病房)</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中画家的一些风景画和静物写生画以及获奖作品值得一记。</p><p class="ql-block"> 作品《早点》曾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现被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 画面描写了十四位正在吃早点和准备买早点的人物,人物形象生动,环境描写真实,如实反映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画家曾对自己为何创作这幅作品有过阐述, “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动于这种因地制宜和不屈不挠的生活气氛,感动于人们那种满足踏实的神情。 在街边摊上吃饭的人则总有一种隐匿心理,不愿意别人看到他们内需的切望之态,但又不得不忍受路人无意的窥视,因此大都酣畅而尽,完事马上离开,以尽快恢复各自的持重和坦然。”</p> <p class="ql-block">布面油彩《早点》(190 x 200 cm)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  画家创作于1990年的水彩画作品《对弈》入选过“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p><p class="ql-block"> 放羊间歇,两个农村孩童在草地上用小石子在对弈,一位依着一头羊的孩童兴许是赢了,高兴的笑看着对手,另一个孩童则看着棋盘不知所措,而那头羊也似乎盯着棋盘看对弈结果。无论是选择的题意,人物形象的表现,还是画家的技法都无可挑剔。</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对弈》(63 x78 cm)</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回声》创作于1989年。</p><p class="ql-block"> 三头黄牛静静地卧在黄土高原上,一位放牛娃对着远方高声呼唤,远处传来了阵阵回响,放牛娃的举动引起了一头牛的注意,不解地转身望着小主人。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回声》(89 x 71 cm)</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晌》创作于 1992 年。</p><p class="ql-block"> 晌午时分,躺在草垛上的放羊娃被和煦的阳光所温暖,已经甜甜的进入梦乡,身旁的小羊静静地注视着他。翻开的书不知是否已读,草垛下割草的篮子还空着,此刻,放羊娃梦到了什么?温暖的阳光,稻草的清香,宁静的时刻,给人美好的感觉。画家表示,“童年的草垛温暖了我记忆中的岁月,也堆积了心底的爱。 ”</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晌》(85 x 74 cm) </p> <p class="ql-block">  木板丙烯《山窝窝》创作于1992 年。</p><p class="ql-block"> 画家创作这幅画的缘由简单明了,“画中表现的是山窝窝里引进了大花奶牛,孩子们的欣喜化做金色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木板丙烯《山窝窝》(83 x 63 cm)</p> <p class="ql-block">  2012年画家回老家写生完成了这幅名为《村口》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画家认为“村口的老榆树林是耕植在我心田的家乡。”由衷地希望“村口的榆树林啊我希望你们永远地站立!”</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村口》(90 x 70 cm)</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展出的几幅画家的静物写生画也值得一看,蛮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在一起》(100 x 5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桃 1》(40 x 3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桃 2》(46 x 37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石榴 1》(27 x 39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石榴 2》(39 x 23 cm)</p> <p class="ql-block">  在这幅《梨》的题签上,画家的夫人写了一段文字“记得那是2000年,东旺在中央美院高研班进修,奔波于京津两地。一个周末,我带孩子来京团聚,他在灯光下画了这三只梨,一串家门钥匙,一封台湾陈先生的来信。记起,他望着桌上的梨,说:多像依偎着的一家人。东旺的心里眼里,万物有情。”</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梨》(50 x 30 cm)</p> <p class="ql-block">  “白菜,大素也;帮白叶绿如璧似玉。然身价微廉,少人惜之;尽寒月满目皆翠,孰睹寂心。唯百姓越冬众储之。或墙头、或院角,皆肃穆而立,严阵以待。虽日渐蔫萎,但帮茎不辱。悲怜之隐顿袭愚心,生命之脆忍万物皆同;窥物犹人,潜情于画。”此乃图签上一段文字,也是画家描绘白菜的真情实感,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白菜 1》(60 x 50 cm)</p> <p class="ql-block">  《白菜 1》图签上画家手捧白菜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蔬》(60 x 50 cm)</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中还有一些2012年画家在俄罗斯和法国的风景写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布面油彩《苏兹达里的钟声之三》(60 x 5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街心教堂》(61 x 45.5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心灵的光》(80 x 65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永恒的慈笔》(80 x 50 cm)</p> <p class="ql-block">  此展中以人物画居多,画家选用的模特多为普通百姓,熟人,朋友和家人。一些作品的图签上有画家对模特人物的点评,并配有当时写生时拍摄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画家的作品《金婚》曾入选“融合与拓展”油画现代性研究展。</p><p class="ql-block"> 画家以一对步入金婚之年的普通老人为描绘对象。画面中,老先生紧闭着双眼,老妇人头侧向一旁,目光不知停留在何处,两位老人的目光毫无交集,而他们的表情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给人的印象是五十年来风风雨雨共同走过,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个中滋味唯自知。</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金婚》</p> <p class="ql-block">  创作于2007年的布面油画《退休劳模》是画家的主要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 对这位模特人物,画家点评道“这位大爷交叉的双臂是他不经意的习惯性动作,我感到在符合画面形式的同时又意味十足,而他的笑则令我彻底激动了。一方面我激动于这种笑包含着对他身世的淡定与乐观;另一方面我激动于这一笑让我脑海里闪现出汉俑般的朴真和憨俐。”</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退休劳模》(80 x 65 cm)</p> <p class="ql-block">  画家创作于2012年的墙面丙烯画《队伍》是一巨幅作品,原画尺寸达到 403 x 730 cm。</p><p class="ql-block"> 对创作这幅作品,画家表述过缘由, “农民工装修队几乎是每一个市民家庭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的,可谓“爱恨交加”。爱之深是因为他们什么活都可以干,无论是任何专业工种,统统自修成才。恨之切是由于什么活都难以彻底干得好,工程隐患层出不穷。我画中的这支队伍是称得上的训练有素之师,其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活干完了,产生了不舍之情,遂于工作室腾出一面空墙画下这幅壁画,是想把大家留住。”画家对这支装修队伍赞誉之情溢于言表,用手中的画笔把他们留在了工作室的墙上。</p> <p class="ql-block">  墙面丙烯《队伍》(403 x 73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庄严》,作于2012年,画幅巨大,十分震撼。模特人物是一位保安。画家说“我怀着庄严地心情画着庄严的老王。老王的庄严是发自对保安职业的理解,我的庄严是心里酸酸的,控制眼泪打转儿的那种。”</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庄严》(260 x 190 cm)</p> <p class="ql-block">  两位农村女孩成了画家的模特,画家认为 “如今在农村绝少能见到有姑娘们的踪迹,她们的身影出现在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所有比较辛苦的服务行业都是她们的栖身之所,这是涉世未深的她们命中注定的江湖。”</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江湖--盟》(180 x 130 cm)</p> <p class="ql-block">  画家如是说,“画中人是山西师大的两名学生,学校在较闭塞的小城市,学习环境相对沉闷。当我提出来要画他们时,他们脸上掠过一丝难以觉察的兴奋,这就是这幅画的开始。他们正襟危坐,我怀着莫名的酸楚追惜着他们人格中的尊严,他们青春躁动与闭塞较真的目光让我感受到一种憧憬又失落、渴望又茫然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适度兴奋》(140 x 12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求索者》作于2001年。现被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 观展时并不知模特人物身份。回家后看到于小冬《回忆和东旺一起的日子》才知道模特竟然也是北方著名画家于小冬。据于小冬说,当时同学们希望能够全程看画家的油画写生示范,请与画家熟悉的于小东相请,画家请于小冬做模特为同学们写生示范。于小冬回忆“一张几乎等人大的肖像,只用了四个半天。”</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求索者》(160 x 65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客》作于1996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进城找工作的农村小伙子[...]满目新奇交织于局促不安之中。这是自工业文明以来一种广泛的人格尴尬,也将是社会进步之中最后的时代情结。从这幅画开始我以后所有的创作都坚持写生,我兴奋于与对象直面所产生的情感冲击和创作冲动,我想这种真实的交流和表达,是一种创作的最佳境界,所获得的艺术感受是一张照片所不能成就的。—忻东旺”</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客》(140 x 120 cm)</p><p class="ql-block"> (泰康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收藏)</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阿依古丽》(60 x5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悟》(100 x 8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丙烯《戒》(100 x 80 cm)</p><p class="ql-block"> (模特系画家青少年时一起画画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围头巾的农妇》(80 x 65 cm) </p><p class="ql-block"> (模特是画家的堂婶,古风堂收藏)</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明天多云转晴》(150 x 160 cm)</p><p class="ql-block"> (泰康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收藏)</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宏芳》(55 x 45 cm)</p><p class="ql-block">(模特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也是画家的夫人)</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汤姆的朋友》(180 x 130 cm)</p><p class="ql-block"> (陕西艺术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收藏)</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走神儿》(160 x 60cm)</p><p class="ql-block"> (模特系画家小学同学)</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杂工》(160 x80 cm)</p><p class="ql-block"> (模特系家具厂杂工)</p><p class="ql-block"> (古风堂收藏)</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气质》的模特人物系画家的堂兄堂弟,按图签上画家的一段文字得知,画家在为他们写生时,堂兄说了一句话“要画就要画出气质来”,让画家一愣。这也是画家将这件作品取名为《气质》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气质》(160 x 80 cm)</p><p class="ql-block"> (模特是画家堂兄弟)</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朝阳》(260 x 190 cm)</p> <p class="ql-block">  这位模特人物是画家在西藏大昭寺遇到的正在虔诚地磕长头的喇嘛,画家被其虔诚的信仰震撼,在等其完成一天的磕长头后请他做的模特。</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远行的喇嘛》(60 x50 cm)</p> <p class="ql-block">  这位模特人物是日本六十岁的资深海女,画家在日本伊势创作了这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海女》(60 x 50 cm)</p> <p class="ql-block">  纸本铅笔《晓庵》图签上画家夫人的一段文字叙述了画家与晓庵的之间的友情。</p> <p class="ql-block">  纸本铅笔《晓庵》(33 x 22.5cm)</p> <p class="ql-block"> 纸本铅笔《晓庵》图签</p> <p class="ql-block">  作品《龙脉》曾参加“2008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画家介绍了为何要画《龙脉》的缘由,“画这幅画的出发点是这名进城农民老杨的笑脸,我觉得老杨的笑有一种悲壮感,比哭更有力量,在他那开怀与谦卑的表情里隐藏着美好和求善的向往,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的整体心态吗?老杨身后的小伙子专注而庄严,他局促而有力,略显内心空洞,可又信誓旦旦。另外一位青年在充满理想的态势下忧患而抱怨。这就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的身上都折射着社会的矛盾。”</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龙脉》(200 x 19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思绪》(80 x 65 cm)</p><p class="ql-block"> (模特是一所学校的木工,电工)</p> <p class="ql-block">  对选择这两位少年做模特,画家的解释是“家乡县城职业中学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来不及成长就被激烈的竞争淘汰下来了。本来社会也需要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但其背后的潜台词还是低人一等的观念。这两位穿着时尚的小伙子似乎在无耐中也焕发出不甘。这是多少无辜的青春所遭遇的寒冬,他们要想赢得夏日的阳光,必须要具有顽强的心志。”</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少年》(100 x 8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远光》(60 x50 cm)</p><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职守》(80 x 65 cm)</p><p class="ql-block"> (模特系画家单位同事)</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春寒》(180 x 110 cm)</p><p class="ql-block"> (男模特系甘肃北漂一族)</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位内外统一的老实人。这是我在甘肃农村画的一幅农民肖像,他正在关切着门外的孙子和他经营的小生意。明媚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随即又渗入他的心田,但他并不显得安详,他正焦虑地守望着自己的家园。”此是图签上的一段文字,应该是当初画家写生时留下的感想。</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焦望的农夫》(60 x 50 cm)</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诚恳者》(65 x 50 cm)</p><p class="ql-block"> (模特系画家堂弟)</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融冬》(160 x 130 cm)</p><p class="ql-block"> 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  从此次展出的人物肖像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都是写生作品,画家笔下的模特人物形象上大多有一些失真,变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人美景,也是因为画家独特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记住了这位画家。应该说忻东旺以“直面现实、直面生命”的艺术理念,成为中国当代新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性人物。忻东旺是一位有情怀,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画家,是一位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中国社会变迁与个体命运的艺术家。其艺术创作核心在于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是普通人的生命与情感状态。这些“形象”不仅仅是个体的肖像,更是对时代群体精神的真实写照。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深刻的社会关怀与人文精神。用画笔捕捉那些平凡的人的真实瞬间,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平面的模特,而是发掘出人物性格和精神状态,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力量。虽说油画艺术发源于西方,传播至我国时间并不长,但正如画家所说的“如果我们一味地陷入西方文化的陌生境地,那将意味着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园。”无怪乎画家于小冬说“二十世纪最优秀的画家,在我心里头,东旺是排第一的。”</p><p class="ql-block"> 惜乎!天妒英才。</p><p class="ql-block"> 2025.1.5 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