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包车游平潭岛,在游览过长江澳去北部生态廊道的途中,司机小林师傅说岛上有一家昨天刚开放的博物馆距此很近,问我们是否感兴趣去看看,我和老伴儿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整体外形采用了大跨度的波浪造型,与海岛风光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是一处集考古发掘、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展厅面积共3800平方米,位于福建省平潭县苏平镇上攀村。</p><p class="ql-block">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于2024年12月16日开馆。</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是临时决定故没有预约,在入口处用手机现场预约。可能刚开馆知道的人不多,几乎鲜有人来。</p><p class="ql-block"> 偌大的展馆大厅就我和老伴儿两个人,像是包了“专场”。迎面的巨大版塑带着浓郁的地域风情向我们扑来!</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设置:“向海而生——平潭史前文化”、“风好扬帆——南岛语族航海术与文化”、“南岛艺韵——宝尔博物馆珍藏”三个展厅,面积共3800平方米。以“源”“流”“彩”为主线,全方位展示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独特文化。</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部也很新颖,无论建筑设施、展台布置、顶部灯带、地面通道等都采用流线型设计,如流水般丝滑顺畅;浓淡深浅的蓝色更彰显出大海的色彩,冷色调的运用不仅使空间有扩张感,还能营造出沉静的氛围,有助于让参观者静下心来认真赏析。</p><p class="ql-block"> 柔和的灯光洒在每个角落,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平潭,又称"岚岛",地处福建闽江出海口南侧,东濒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联接内陆地区,为福建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考古研究表明、早在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延绵:西营、祠堂后山、壳丘头、东花丘及龟山诸遗址的发掘、构建起平潭7500~3200年间较为完整的考古学年代框架和文化谱系,揭示出平潭悠久的史前文化与丰富的物质遗存,展现了先民们傍海而居、向海而生、拓海而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形态,也孕育了先民们以舟为具、激浪前行、探寻未知的史前海洋文化的生动故事。</p><p class="ql-block"> 考古探源,传承文化。本展览全面展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以期呈现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和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精彩画卷。</p> <p class="ql-block">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从考古学和历史学角度来说,进一步验证了大陆和台湾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和背景,赋予了平潭岛壳丘头遗址群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为推动两岸进一步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p> <p class="ql-block">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是福建省乃至中国史前海洋文明的重大考古发现。考古专家发现,平潭、台湾两座岛屿在文化遗址上有着共同的风格,台湾称为大坌坑文化,平潭称为壳丘头文化。</p><p class="ql-block"> 平潭位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一120°10',坐落于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个经济板块的连接点。平潭主岛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68海里(126千米),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为太平洋西岸航线南北往来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通过对浙江井头山、福建平潭岛壳丘头遗址群等遗址展开系统考古学研究,不断完善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揭示了我国南岛语族祖先人群的文化特征、生计模式、社会结构变迁,反映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深耕大陆、开发海洋的文化特征,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p><p class="ql-block"> 平潭拥有中国沿海面积最大也最典型的海蚀地貌景观,东侧海岸线曲折,港湾、半岛、岛屿众多,地质构造以花岗岩为主,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剥蚀丘陵、侵蚀剥蚀台地、滨海滩积平原和侵蚀淤积海岸。</p> <p class="ql-block">平潭海域"蓝眼泪"景观</p><p class="ql-block"> 蓝眼泪是由夜光藻和海莹等海洋浮游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如波浪拍打、船只经过等)发出的蓝色荧光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每年夏季,平潭的海域就会出现这种神秘而美丽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平潭岛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多台风、大风天气。土壤多以耕作风沙土和滨海盐土为主,适宜块根块茎作物生长;植被种类少,群落结构单纯;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水产资源丰富,是福建三大渔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 福建南部的东山岛向东有一低缓的山脉一直延伸至澎湖列岛。近180万年以来,多次冰期的发生,台湾海峡大部分露出海面,该山脉成为古人类、动物群通往台湾岛最便捷的通道,俗称为"东山陆桥"或"海峡陆桥"。"东山人"和"海峡人"化石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在冰河时期,台湾海峡大部分成陆,是远古先民繁衍生息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 壳丘头遗址是南岛语族重要遗存,实证闽台两地同根相连、福建等沿海地区是南岛语系早期人群形成和向太平洋岛屿扩散的重要出发地。</p> <p class="ql-block">" 东山人"古人类化石 </p><p class="ql-block"> 1987年,东山岛渔民打捞出一批哺乳动物化石,经鉴定,其中1件为古人类右肱骨化石残段,属晚期智人,被命名为"东山人",距今1万年左右。这件肱骨化石及大量动物化石的发现,应是末次冰期台湾海峡大部分露出水面成陆时期,古人类及动物群在此生存活动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 壳丘头遗址群包括西营、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遗址,构建起平潭距今7500年到3200年间较为完整的考古学年代框架和文化谱系。是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23年,考古专家在西营、壳丘头遗址发现了水稻遗存,被证实是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结合出土陶片上稻、粟、黍的痕迹,及器物残留物分析发现的稻、黍、粟、豆类等农作物淀粉粒,考古专家推断,稻、粟等农作物出现在平潭岛上的时间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植物考古研究表明,稻和粟在距今4800~4600年前传入台湾地区。西营、壳丘头遗址的新发现,不仅揭示出各时期东南沿海海岛史前人群的农业生产活动,也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确凿证据。</p> <p class="ql-block"> 考古专家还在西营、壳丘头遗址发现了人骨遗存。其中,西营遗址发现了3座墓葬,墓葬中发现了保存完整的人骨M1,其牙齿清晰可见,两颗中门齿疑似被拔除,体现了当时特有的海洋族群风俗。而针对多个人骨遗存样品的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人骨年代可达距今约7400年,初步研究表明,平潭史前人群和中国南方及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此外,壳丘头遗址群还发掘出与台湾大坌坑文化存在相似性的陶器遗存,显示了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关联。</p> <p class="ql-block"> 壳丘头遗址群,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苏平镇南垄村东北的一处山麓坡地上,距城关约15公里。</p><p class="ql-block"> 壳丘头遗址群自南向北分别包含了壳丘头遗址、东花丘遗址和龟山遗址3处遗址点,总面积超1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壳丘头遗址群是福建沿海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也是台湾海峡西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壳丘头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1985年,福建省考古队,对壳丘头遗址进行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遗物200多件。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壳丘头遗址距今约6500年。</p><p class="ql-block"> 1989年1月,遗址名称确定为“壳丘山遗址”。</p><p class="ql-block"> 199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考察后,定名为“壳丘头文化”。</p> <p class="ql-block"> 壳丘头遗址群是典型的贝丘遗址,主要文化层的堆积物80%以上为贝壳,居民采集食用的贝类有19种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为丽文蛤。壳丘头遗址群是福建沿海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也是台湾海峡西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里如同一把钥匙,开启通往远古时代的大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带着独特的纹理和造型,陈列在展柜之中,让人仿佛看到,数千年前的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立体三维动画逼真地再现了东山人的制陶过程。</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考古中国"重大课题﹣﹣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在福建东南沿海尤其平潭岛上探源寻根,揭示了南岛语族先民的文化特征、生计模式、社会结构变迁及发展规律,史前器物藉由其古朴的形制和神秘的纹饰,向我们昭示着当时礼天敬地、宗先事祖的思想观念和远古记忆。</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万物乾坤。数千年前,先民们自中国东南沿海启航,搏浪击涛,历尽艰辛,在南太平洋诸岛落地生根,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在广阔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在新的融合发展机遇下,恒久地展现着中华文化精神的韧性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fcwe3h" target="_blank">东海仙境——仙人井</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c3yao2" target="_blank">星辰大海·镜沙</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c2mne8" target="_blank">平潭岛上的68海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9ni4kf" target="_blank">一个人的海湾</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8t09b7" target="_blank">最美的岛上公路在苏峰山</a></p> <p class="ql-block"> 2024.12.17 拍摄于福建平潭岛</p> 谢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