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昵 称:左合高</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830922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湘西的崇山峻岭间,隐藏着一片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土地一一凤凰凉登古村。那是一个需要你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感受的地方。初冬的一个早晨,群主深林小溪带领我们一行22人,4台小车,踏上了前往凤凰凉登古村一日游的旅程,大家的心中都充满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隨着车辆缓缓驶入蜿蜒的山路,窗外的风景逐渐变得原始而古朴,仿佛每一次转弯都能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抵达凉登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土屋,它们静静的伫立在蓝天白云之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和谐,仿佛是大地的一部分,讲述着千年古老的故事。这些土屋,是凉灯古村最直观的历史见证者,它们的构造独特,融合了土、石、木、瓦等多种元素,展现了一种原始而质朴的建筑美学。</p> <p class="ql-block">土屋是主要的材料是黄土,不知是哪个朝代,就用木板做成一个长方形的木合,把木合装满黄土,用力压紧,就形成一块块的土砖,然后请工匠把土砖砌筑到墙上,就形成了坚固的墙体,这些黄土墙体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斑驳而厚重,每一块泥土都仿佛承载着过往的纪忆。而墙体的下部则用大小石块砌成,既加固了房屋的稳定,又赋予了其粗狂的美感。木是土屋的灵魂,屋顶的梁架,门窗,甚至室内的家具,都是由当地的木材精心打造,散发着淡淡的木香,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气息。至于屋顶,则覆盖着青灰色的瓦片,它们在雨水的冲刷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为土屋曾添了几分宁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在凉登古村,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土屋。这些房屋仿佛是古人智慧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依山势而建,既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能够享受到绝佳的视野。走在蜿蜒的小径上,抬头仰望,只见那些土屋如同悬浮于半空之中,让人不禁感叹于古人的勇气和智慧。在众多的土屋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黑旗教头客栈”。相传,在清朝末年,这里曾是一位黑旗军的教头隐居之地,他武艺高强,行侠仗义,深受当地百姓敬仰。客栈保留了许多当时的痕迹,无论是墙上的兵器架,还是那些刻有历史故事的木雕,都让人仿佛穿越了一回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份属于武侠世界的豪情与义气。</p> <p class="ql-block">凉登古村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有幸拜访了一个苗族武术世家。这个家族世代习武,传承着苗族古老的武术技艺,他们的武术不仅注重实战,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走进这个家族的院落,只见几位身着苗族传统服饰的年轻人正在练习拳脚,他们的动作矫健有力,每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家族的长者向我们讲述了武术世家的历史,从祖辈如何在乱世中保护家园,到如今如何将这份技艺传承给下一代,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苗族人民对武术的热爱与坚持,以及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离开武术世家,我们来到凉登古村的另一处文化地标一一山那边影视基地。这里曾是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风貌而备受青睐。走在影视基地的巷子里,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场景彼巧妙地还原,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之中。影视基地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影视拍摄过程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传播凉登古村文化的新窗口。通过影视作品,凉登古村的历史风貌、民俗网情以及那些动人的故事得以被更多的人知晓,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隨着傍晚的临近,凉登古村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吠和远处车辆的轰鸣打破了古村的寂静。坐在客栈的院子里远望,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无限感慨。凉登古村的土屋,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记录了民族的记忆。在这里,我们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感受到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纯粹。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仿领略了凉登古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但愿这份力量延续下去,继续激励我们去探寻、去保护、去传承那些属于我们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左合高(网名:浅唱),男、湖南省网络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怀化市作协会员、湖南省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怀化市摄协会员。1956年12月出生于湖南溆浦县城,1972年2月下放溆浦县畜牧场劳动锻炼,1976年12月由县畜牧埸知青招工回城工作。先后在国内《参花》《雪蜂文化》《边城晚报》《中国作家网》《原创散文网》《湖南红网》《美篇》发表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