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國沉缸红麯酒博物馆2025.01.07

Dream

<p class="ql-block">  1月7日,新罗区文联携属下十四个协会(研究会、艺术团、促进会)主席、秘书长等三十余人一同走进中国沉缸红曲酒博物馆。在这里进行2024年年度工作总结会,总结2024年文联工作亮点及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进一步理思路、明方向、促提升。</p><p class="ql-block"> 会上,还召开了区文联警示教育会,与会人员集体观看教育警示片,进一步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营造崇德尚艺、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最后,举行了新罗区文联“文艺两新”实践聚集地授牌仪式,为中国沉缸红曲酒博物馆授牌。区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即兴在现场进行题字与书写春联的活动。书法家们挥洒自如,笔墨酣畅。书协主席挥毫写下“龙岩沉缸酒,美名天下扬”,秘书长则题就“龙岩绝品香飘远,沉缸佳酿誉满扬”……他们为沉缸红曲博物馆书写一幅幅富有特色与美好祝福的题字、春联,现场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文艺星火,生生不息;新岁序开,共赴新程。展望2025年,让我们乘着新时代的号角启程!不忘初心,缪力同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罗文艺新篇章,为我区当好“三个排头兵”、建设“三个区”贡献文艺力量。</p> <p class="ql-block">中国沉缸红曲酒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风味的传统酒品,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沉缸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三年(1738年),当时的龙岩州志就有记载,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沉缸酒源于福建省龙岩县小池山沟,最初酿造的是糯米甜酒,后来经过不断改良和发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沉缸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酿造工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料选择:沉缸酒以当年颗粒饱满、单宁含量较高的大冬糯为原料,选用优质的山泉水进行浸泡和酿造。</p><p class="ql-block">- 酒曲使用:酿造过程中使用了二十多种祖传药曲和天然酵母菌,以及闽西祖传的药曲(加入30多味中药材)、散曲(中国传统糖化用曲)、白曲(南方特有的米曲)和古田五龙红曲(龙岩地区酿酒工艺中的必加之曲)。</p><p class="ql-block">- 三沉三浮:沉缸酒因其酿造过程中要经历“三沉三浮”而得名。在发酵过程中,酒体会三次下沉,酒糟会三次上浮,最终酿成沉缸酒。</p><p class="ql-block">- 其他工艺:沉缸酒的酿造还包括浸米、蒸饭、淋饭、落缸搭窝、加酒、翻醅、养醅熟成等十几道复杂工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风味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色泽:沉缸酒色泽红褐,清亮明澈,有琥珀光泽。</p><p class="ql-block">- 香气:沉缸酒芳香幽郁,兼具小曲酒香、红曲香和中药药曲香,香气协调丰满。</p><p class="ql-block">- 口感:沉缸酒入口甘甜,无稠粘之感,糖、酒、酸之味感协调,风味独特,余味绵长。酒度为14.5度,常饮有滋补强身之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文化寓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沉缸”二字不仅描述了酿造过程中的一个现象,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乐生迈进、刚强弘毅、豁达勇敢、坚忍卓绝的闽人文化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荣誉奖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沉缸酒在多次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得国家金质奖章。例如,1959年被评为福建省名酒;1963年、1979年和1983年,在第二、三、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得国家金质奖章;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金杯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现代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沉缸酒博物馆于2021年建成开放,展示了沉缸酒的历史和酿造过程,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p><p class="ql-block">- 沉缸酒作为福建省非遗项目传承酒,不仅保留了传统酿造工艺,还通过专业化的生产保证了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中国沉缸红曲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独特风味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酒品。它不仅在口感上令人陶醉,还承载着闽西文化的精髓和闽人的文化精神。</p> <p class="ql-block">中国沉缸红曲酒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强平是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龙岩沉缸酒)的杰出代表,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背景与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承地位:陈强平是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龙岩沉缸酒)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承载着这一古老酿酒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重任。</p><p class="ql-block">- 家学渊源:他自幼对沉缸酒充满好奇,自1983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酿造沉缸酒,至今已有近40年的酿酒经验。作为沉缸酒酿造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他潜心研究,如痴如醉,致力于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技艺与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独特工艺:沉缸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而著称,其中“三沉三浮”是沉缸酒独有的工艺。陈强平熟练掌握了这一技艺,通过精挑细选上等原料,严格遵循古法旧制,使酒醅在酝酿过程中不断投曲、催化发酵,最终形成了沉缸酒不加糖而甜、不着色而成琥珀色、不调香而芬芳的独特气度。</p><p class="ql-block">- 品质提升:在陈强平的带领下,龙岩沉缸酒不仅保留了传统风味,还不断研发新品,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他领衔企业的技术骨干,在保留原有沉缸酒风味的基础上,研发了干型、半干、半甜型等多种沉缸酒,深受消费者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陈强平不仅致力于沉缸酒的生产与销售,还积极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他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方式,向更多人传授沉缸酒的酿造技艺和历史文化,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荣誉与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荣誉认可:陈强平在沉缸酒领域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所在的龙岩沉缸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沉缸酒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成为展示中国传统酿酒技艺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社会影响: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龙岩沉缸酒作为龙岩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陈强平作为传承人,积极参与文化旅游活动,为当地的旅游业增添了无限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陈强平作为中国沉缸红曲酒省级非遗传承人,不仅熟练掌握了沉缸酒的独特酿造技艺,还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他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研发新品、传承文化等方式,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