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 者:山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374546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配 图:山河/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南省西部边陲的保山市龙陵县,向来有着“滇西雨屏”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这儿是滇西抗战的主战场。无数龙陵的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解放,前赴后继地投身到抗战的洪流。在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朱家璧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其中。他以五十余载的革命生涯,倾尽心血,披肝沥胆,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朱家璧镌刻下了不朽的英名,被人们敬称为“云南边纵名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朱家壁(1910.11-1992.1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彩绘:山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10年11月,朱家璧出生在龙陵县象达镇朱家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四岁时父病逝,全家仅靠母亲一人艰难维系。1925年5月30日,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爆发,“五卅惨案”的宣言和告同胞书寄到象达象贤高等小学,正在此校就读的朱家璧第一次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7年7月,朱家璧前往昆明,投奔时任龙云部下第三师师长、讨逆军第十路前敌副总指挥的叔父朱晓东。朱晓东将他与自己的儿子一同送入滇军开办的军官团接受训练。1930年,朱家璧凭借自身努力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深造。1932年3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并入南京主校,统称为黄埔军校第八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3年底毕业后,朱家壁回滇军任职,历任排长、连长、中队长。 1938年2月,他辗转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先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中央组织部党员训练班学习,并留在延安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他主动打报告提出回云南工作的请求。1940年9月,中央组织部指派朱家璧回云南开展工作。到重庆时,周恩来就他到滇军中开展工作作了具体指示。1941年1月,他按照党的指示,利用社会关系进入滇军,先后任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以此为掩护,对滇军中上层军官和地方实力派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对日后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长春率部起义、卢汉在云南起义起到重要作用。1946年7月,因身份暴露,朱家壁离开了滇军,被组织临时安排到缅甸隐蔽,任党特支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年轻时的朱家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7年底,为配合全国解放战争,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在全省发动大规模的武装斗争。1948年2月29日,按照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朱家璧从缅甸回国后来到弥勒西一勒克村成立了民兵临时指挥部。随后,朱家璧带领民兵多次与反革命武装展开激战。勒克村民兵指挥部暴露后,为了减少村民的损失,朱家璧决定从阵地战转向外围游击战,并把指挥部和民兵训练场转移到勒克村相邻的西一中和铺、西三马龙村等地,边游击边消灭敌人。在路南(今石林)圭山、弥勒西山发动起义,组建云南人民游击武装主力部队,并迅速壮大队伍,建立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任司令员。之后转战到弥勒西山片区诺糯四头山秘密组建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对外称“一支人民的军队”,打响了云南人民反蒋武装斗争第一枪,吹响了人民武装反击国民党反动派武装的号角。</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9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桂滇边工委和中共云南省工委合并,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组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简称“边纵”),庄田任司令员,朱家璧任副司令员。同年的秋天,他率部挺进滇西,迂回转战8000余里,切断敌军西逃缅甸的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9年11月,朱家璧率领滇桂黔边纵队西进部队到达龙陵与匡沛兴的边纵七支队会合。11月19日,宣布龙陵县城和平解放。22日,在象达晓东中学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宣布龙陵县临时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49年底至1950年春,朱家璧组织指挥“边纵”部队一部和部分昆明起义部队配合野战军参加滇南战役,为云南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朱家壁(左一)和边纵战士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南解放后,朱家璧获一级解放勋章,并先后担任昆明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云南省公安厅厅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参谋长等职,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80岁高龄的朱家璧外出调研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和伤病顽强抗争两年后,于1992年10月27日逝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