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梅花便不同—寻梅记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昨日接洪国兄电话,说王师邀约明日上午十时出发一起赴梅园赏梅,纵是近些时日有些小忙乱,一个头两个大,但是听到如此消息,仍是心生欢喜,冬日寻梅,最是浪漫不过,终抵不住心中常念这一缕梅香的诱惑,为了明天的腊梅,加班至深夜,早早起来又去办公室赶工至九点半,总算告一段落,可与梅花相见了。</p><p class="ql-block">接上王师和洪国兄,直奔目的地—辛集镇东埠口村,根据导航一路寻来,恰逢小集,是书法家庆国的老家,他已早早候在十字路口转弯处,在他的指引下,向东行驶一段土路,便来到了梅花大棚前。刚下车便嗅得清风送来的一缕混合着牛粪的梅花香味扑鼻而来,入得花棚内,那沁人心脾的花香立刻淹没了你的全身,鼻子里,胸腔里,甚至耳朵里都裹满了香味,深深的吸一口,整个人都醉了。</p> <p class="ql-block">梅园主人,其貌不扬,穿着蓝色毛衣,裤子上一层土,辩不出是褐色还是咖色,头上带着一顶标准的沂蒙山区的蓝色大沿帽,这种帽子盛行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几乎所有稍微上了年纪的男人人均一顶。现在在农村依然还有市场,但是戴它的人一般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了,梅园主人—刘应奎,75岁的年纪,种植管理着十几个大棚,花白的头发和胡须,不说话的时候,妥妥的农民老大哥,但是酒过三巡之后的刘大叔,聊起中医,聊起黄帝内经,聊起红楼梦,滔滔不绝,整段的古文从唇间流淌而出,惊叹于高手在民间,不交谈无论如何你想不到在这花棚里住着这样一位老先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的儿子更是博览群书,藏书堪比书库,且都是孤本和绝版,藏书之丰、之精能让王师都连连称赞,可见一斑。厚厚的眼镜片下是一张憨厚的脸,腼腆而又木讷,肉眼可见的不善言辞,一让提酒,窘态毕现,就是这样的一位青年,通读古今,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洪涛老兄说有问题问他,脑容量堪比电脑,且不用费事搜索,一问便能迅速回答,迅速的不是语速,是全都知晓。真是应了那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俩父子身上我看到了深藏不露的家学渊源。原来这一切果然是有渊源的,刘大叔的父亲刘舒,著名老中医,并写得一手可以传世的毛笔字,恕我对老人的过往一点儿不知,但通过刘大叔父子普通的外表也掩盖不住的文心和文气,便多少能感知到老人的不一般,听庆国老师说,民间文艺家协会正打算给刘舒老人筹建民间个人纪念馆。我不知道像这样隐于乡村的读书人还有多少,不禁感慨中国确实地大物博,奇人异士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p> <p class="ql-block">在梅花棚里喝茶,茶里便有了蜡梅的芳香,小啜一口茶,深吸一口香,让这份香甜从鼻尖进入唇齿再伴随着茶汤一起漫过舌尖入得喉去,这吃的哪里是茶,是满满的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洪涛兄长,也是隐于村间的一位奇人,怪人,狂人。</p><p class="ql-block">他是东篱居人,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有刘洪涛,亦一生视菊如命。在这快速的社会通道里,芸芸众生都被生活裹挟着,推搡着,跌跌撞撞的往前走着,只有他不被干扰,停下来,每日一壶茶,一杯酒,一小碟儿菜,有时候甚者连碟儿都不用,就是一根黄瓜拟或半块萝卜,依然喝的有滋有味,因为有书佐酒,他的小诗总是随着他的小酒儿随口而出,但却味道十足,越咂吧越有味儿。听闻洪涛兄的诗很快就要结集印刷了,很是为他高兴,也很是期待。</p><p class="ql-block">说他是怪人,是因为他识人不用眼看,只用心观。同气相求之人哪怕你是达官贵人抑或坊里乡野之人,他便同你肝胆相照,肝脑涂地也心甘情愿。如果脾气不对付,是绝对不容忍,直面以对。</p><p class="ql-block">他的狂,狂在才情上,狂在性格里,狂在骨血里,也狂在他听不见的右耳上,选择性耳聋是因为他有的是不愿意听的。</p> <p class="ql-block">王师是大家都从内心极其尊重的人,正如蔡院长说的:“文化,文化,以文化人,阳都文化焕新风,因有士新便不同。一手草书体,城中半部诗。士新我的同学,我异性兄弟。他自觉,觉他。他是阳都热土书画文化界的领袖。有他,谈古论今,品酒言诗,艺术欣赏,人文掌故,酒桌是文化;无他,哈酒捞肉,互相吹捧,人声鼎沸,烟熏火燎,酒桌不过一场餐饮而已。”</p><p class="ql-block">所以有王师的小酌就是文化宴饮,正如今日蜡梅花棚里的小聚,除了王师,洪涛兄,梅园主人父子,庆国弟,洪国兄还有谦谦如玉的贺君,也是让人心生敬佩。有幸一起在这寒冬里循着梅花的香味相聚,此来无酒,负了梅花,此来无诗,负了年华。</p> <p class="ql-block">蜡梅如蜡般的晶莹剔透</p><p class="ql-block">她虽未伴雪而来</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年的岁末</p><p class="ql-block">梅香弄影 清幽灵动 坚韧无畏</p><p class="ql-block">蜡梅的香与形,意与境</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代表着中国人专属的极致浪漫</p> <p class="ql-block">寒夜客来茶当酒,</p><p class="ql-block">竹炉汤沸火初红。</p><p class="ql-block">寻常一样窗前月,</p><p class="ql-block">因有梅花便不同。</p> <p class="ql-block">轻嗅腊梅,我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