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咱孝义地界,有个名叫刘家庄的小村子,村里有俩出名的人物,一个叫老稀,一个叫老稠。老稀这人,做饭那叫一个稀,熬出的稀饭稀释释的,能 “映祖宗”,做的汤菜稀淋卜落,清汤寡水;老稠呢,做饭就爱做得稠牛牛的,尤其是他做的小米和子饭,稠得能厥成一挠,吃到嘴里肉崴样的。</p><p class="ql-block"> 这俩人一直不对付,都觉得自己做饭的手艺才是顶呱呱的。有一天,村里要办个大宴席,邀请了四方邻里。老稀和老稠都想在这宴席上露一手,证明自己才是村里的厨神。</p><p class="ql-block"> 老稀自告奋勇要负责熬粥和做汤。他心里琢磨着:“我这稀粥和清汤,那可是清爽可口,大家肯定爱喝。” 于是,他早早地起了床,往锅里添了满满一大锅水,然后慢悠悠地抓了一小把米扔进去,就像在一口深井里扔进去一颗米似的。做汤的时候,他也舍不得多放菜,老大一个锅,就飘着几片小树叶一样的菜叶子。</p><p class="ql-block"> 老稠呢,负责做主食和一些浓稠的炖菜。他撸起袖子,干劲十足,心里想着:“我这稠饭和炖菜,吃起来那叫一个扎实,保管让大家吃得肚儿圆。” 他做小米和子饭的时候,放了好多小米和擦尖,把锅都快装满了。炖菜的时候,也是各种食材放得满满当当,炖得那叫一个浓稠。</p><p class="ql-block"> 宴席那天,乡亲们都来了。开席后,大家先尝了老稀的粥和汤。刚喝一口粥,有人就皱起了眉头,这粥稀得跟水似的,一点米香味都没有。再尝尝汤,清汤寡水的,啥味道也没有,大家都觉得没啥吃头。</p><p class="ql-block"> 接着,轮到尝老稠的饭和炖菜了。大伙一吃那小米和子饭,哎呀,太稠了,噎得人直翻白眼。炖菜也是,浓稠得粘在嗓子眼儿,咽都咽不下去。</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村里有个机灵的后生,看着桌上这稀的稀、稠的稠的饭菜,突然灵机一动,说道:“要不咱把老稀和老稠做的饭掺和掺和?说不定能中和一下,味道就好了。” 大伙一听,觉得挺新鲜,纷纷点头。</p><p class="ql-block"> 于是,有人把老稀的稀粥和老稠的稠小米和子饭倒在了一个大锅里,搅拌起来。说来也神奇,这一掺和,原本稀得没味的粥变得有了些米香和稠度,而原本稠得噎人的和子饭也变得顺滑了许多,入口刚刚好。再把老稀的清汤和老稠的浓稠炖菜混在一起,炖菜的浓郁汤汁融入清汤中,清汤变得有滋有味,炖菜也没那么浓稠粘腻了。</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尝了这掺和后的饭菜,都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老长辈站了出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这就对喽。老稀啊,你这饭稀得过头了,吃了不顶饿;老稠呢,你这又稠得过分了,让人难以下咽。可把你们俩的一中和,就刚刚好。这做人啊,就跟做饭一样,要讲究个恰到好处,相互包容,取长补短,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老稀和老稠听了,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老稀做饭不再那么稀释释的,老稠也不再把饭做得那么稠牛牛的。俩人还经常互相交流,琢磨着怎么把饭菜做得既可口又合大家的口味。打这以后,刘家庄村的宴席那是越来越丰盛,越来越美味,老稀和老稠也成了村里人人夸赞的好厨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