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日游

赵胜昌

<p class="ql-block">这次来海南一个多月了,昨天(2025年1月7日腊八节)趁天气较好,和老伴去海口市游了一天。上个月在大丰镇办了澄迈县的老年卡,又去海口市办了老年乘车证,出行乘座公交很方便且免费。这一点很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海南人民对我们这些侯鸟们的关照!</p><p class="ql-block">早饭后,在小区门口乘澄迈县的公交车3站至海口综合保税区转乘海口市公交59路约1个小时车程至农庄1号,再转乘k37路车,本打算直接去骑楼老街,但西海岸窗外美景吸引着我们,车上报的站名滨海大道假日海滩,使我们不由得不下车,去海边玩了半个多小时。琼州海峡一望无际,海滩细沙松软,游人不少,年轻夫妇帶着幼小的孩子玩的兴高采烈,老人们在晚辈的陪伴下望着大海蓝天白云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些女同志舞蹈起各种姿势撩起纱巾迎着风小跑为得是留下难得的倩影。此处紧邻帆船训练基地,远处五颜六色的帆船滑动着刹是好看。大海对我们北方人确实是有吸引力的,此时此刻,我也脱鞋挽裤下水玩了玩。</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我们在海口钟楼下车,钟楼位于长堤路,依街傍水,朴素优雅,却是海口市的标志之一。左眼看见了钟楼,右眼就看到了骑楼的入街口,好似姊妹俩谁也离不开谁。</p><p class="ql-block">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过道。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的海南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侨乡地区。传入中国华南地区后开始称为“骑楼”。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楼街建起了第一座骑楼,由从东南亚返乡的琼籍商人所建。海口骑楼老街是中国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天后宫处入街,沿逆时针从左边街步行前行。衔道两旁一般为 2-4 层建筑,建筑多采用 “下店上居” 或 “前店后居” “前厂后厂"的形式,商住合一,内部空间布局紧凑。柱廊相连、骑楼相依,形成绵长的步行长廊,既扩大了居住和商业面积,又为行人提供了遮阳避雨、纳凉休憩的空间,适应了南方沿海地区日照强、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p><p class="ql-block">我们还去了骑楼旁的邱宅,这里是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参观瞻仰了琼崖老一代共产党人孤岛奋战、艰苦卓绝、23年红旗不倒的美雄气概。</p><p class="ql-block">如今,海口骑楼老街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步行街,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感受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骑楼里的商铺和摊点售买的物品以吃穿用为主,种类品种众多,既面向游客也面向市民群众,价格还比较亲民。还有书店等文化产品,我们观看了一处当地美术工作者的速写作品展,挺好看的。</p><p class="ql-block">骑楼老街融合浓缩了建筑文化、南洋文化、儒释道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商贸文化等诸多文化内涵。还有在骑楼中传承的各种民间艺术和琼味美食,体现了海口作为港口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 </p><p class="ql-block">我们在骑楼西内街处吃了碗海南万宁后安汤粉,就着烧饼连吃带喝的,味道还挺鲜美,原以为是万宁人开的店,但听口音又不像,一问才是江西的一对年轻夫妇。改革开放了,饮食业更是百花齐放了,海南汤粉店不一定是海南人开的,西安羊肉泡馍馆也不一定是陕西人开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已不足为奇。</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五公词"。五公祠又被称海南第一楼,系为纪念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位历史名臣而建。雷琼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主持重修苏公祠的同时督建五公祠。该楼坐西朝东;宽17米,深13米,通高11.5米,是一座木质结构,单式斗拱的古建筑,共二层,整个建筑不用一钉一铁,其梁柱椽、檀等交接部位,全都用榫卯扣合,互相牵拉,起到牢固的作用。它的附属建筑物有学圃堂、观稼堂、五公精舍和东斋。之所以被称为“海南第一楼”,既不是因为它是当时海南最高或最大的楼,也不是因为它是当时海南最早的楼,而是因为这座建筑奉祀的是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共五位先贤。他们心怀家国,忧国忧民,正气凛然,虽身处逆境却失意不失志,在贬琼期间为海南人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促进了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功德无量.可见,称之为“海南第一楼”,精神层面的因素是主要的。</p><p class="ql-block">展厅中专门提到"贬官文化”一词,其实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官吏的褒贬升降乃至流放坐牢杀头都不是稀奇事,而那时的海南岛远离大陆,交通极其落后原始,孤岛荒野落后,正是贬官流放的最佳之处。贬官并不都是庸官贪官,其中不乏极其优秀者,北宋政治活动家、大文豪苏东坡年过花甲被朝庭贬至海南儋州,虽然只呆了3年时间,但他初心不改,依然赋诗作画,著书立说,开办学堂书院,广交朋友,推广农耕和医疗知识,极大地推动了海南的文化教育发展。五公祠内第一展厅就是详细介绍苏东坡的展厅。我们参观时恰好遇到苏东坡故乡四川眉山博物馆一行人正在此拍摄视频,邀请海南大学教授讲解苏东坡在海南的故事。因此理性解读贬官文化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再观时下,贬官中也有很值得民众称道的。红塔集团创史人褚时健,业绩显著贡献巨大,任红塔集团董事长,既是企业家也是正厅级官员。但因些经济问题在71岁时坐牢数载,保外就医后,74岁的褚时健与妻子奔向山野,在玉溪市新平县哀牢山承包荒山种橙开始第二次创业。2012年,85岁的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褚橙品质优良,常被销售一空。褚时健成为“中国橙王”。后褚时健当选云南省民族商会名誉理事长。还曾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去世,享年92岁。褚时健一生坎坷,但始终锐气不减,善谋善干,受到民众和企业家们的高度评价,堪称人中豪杰。山西省长于幼军因境内“黑砖窑”事件被免闲赋在家,远离政坛中心,一心扎进图书馆,读书览史,与友人黎元江写出140万字的《社会主义五百年》一、二、三卷巨著,填补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的空白。试想如果于省长当年继续干下去,那本书可能现在还不存在。因之说贬官文化还真有挖掘和研究的必要。</p><p class="ql-block">从五公祠后面小湖过桥就是海口博物馆和美术馆,我们又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其中展示的椰雕使我们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从五公祠出来是下午4点,即乘座公交至海口东站,再乘G59路和澄迈11路公交返回,到华西芙蓉海小区已是晚上6点半了,愉快的海口一日游划上圆满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