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昨日温情重现

<p class="ql-block">  偶然间我觉得阅读除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体味多种人生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好处,那就是让你在文字的引领下会突然冒出一种不可言喻的温情流动。就像有被刚刚好的电压输出的电流贯穿你的全身,让你顿觉酥麻,全身充满暖流……那种感觉奇妙的不可言语。然后脑海里闪现出多年前那些早已被遗忘的某个温馨场景。这种感觉用现在年轻人的词应该就是“唤醒记忆”吧?</p><p class="ql-block"> 就譬如读《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在伏几盹睡,梦醒后定睛看时,书中一句“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虽然只有短短几字,但场景感极强。一下将我带入童年的夏日,那种不用上学的暑期。那时候的日子很静,静到只有蝉鸣;那时候的日子很闲,闲到可以一个钟地蹲在地上斗觅食的蚂蚁;那时候的日子很长,长到可以数芍药花的花瓣。无事可做的小孩,将一切可想到的闲事都一一做完,屋前院后早被跑过数遍。最后无聊地蹲在一荫凉处发呆,听着虫鸣鸟叫、看着蜂飞蝶舞,突然一抬头便见不远处芭蕉叶在烈日的照耀下闪翠绿的光。彼时总觉得那种日子很长很长,长到永远不会天黑,长到自己永远也不会长大,正如书中一词所描述“炎夏永昼”。</p><p class="ql-block"> 也不记得是看哪本书的哪个片段,看着看着,突然让我想起我中学时闲暇假期。爸妈带着我们家周围邻居几个小伙伴(90年代串门机会比较多)一起做那种现在想起来是极耗时又极费力的手工。就是先将那些没用的年画裁剪成细长的三角形纸条。将细铁丝做成中间直两边呈细钩的形状,然后将细长三角形的纸条涂满胶水缠绕在铁丝的中间竖直部分,就做成了一个个梭形的小件。就这样重复的操作,做成上百个,几百个,再将他们勾连起来,变成了美丽的门帘。如今,人的审美观早让这种物品过时而淘汰了。但那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舍得耗时费力地去做。还有将塑料瓶从瓶口到瓶身剪成许多条状,然后在弯到瓶底处做成花篮。还有到野外找来“蛤蟆珠子”(方言,书名不知)收集、挑选、打眼、穿成手链……如今再也舍不得将时间花在这些闲事上面了,而我们的时间却总感觉过得飞快,但又一天天一事无成,庸庸碌碌,匆匆忙忙。中年人的步伐将时间一笔带过,而又毫不留痕迹。</p><p class="ql-block"> 猛然间一日过去了,一周过去了,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此时此刻,我再也忍不住想同朱自清先生一样,问问各位看官:“亲爱的,请告诉我,我们如今的日子都去哪里了呢?为什么它去得那么快而没有留下痕迹呢?”</p><p class="ql-block"> 也许我们真的要放慢步伐。让生活,让生命慢下来。</p><p class="ql-block"> 感谢书籍!让我能重温昨日的温馨!让生命中曾经的温情可以再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