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明五彩的演变之路颇为有趣,就像一场色彩的接力赛。从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那里接过了色彩的棒子,开始了自己的精彩表演。宣德年间,矾红彩闪亮登场,它和青花、矾红一起装饰着器物。到了成化朝,斗彩变得很流行,不过它和青花总是形影不离,青花勾勒出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里填上釉上颜色,红、黄、绿、紫再加上青花,五种颜色有时候也就两三种颜色。</p><p class="ql-block"> 嘉靖、万历时期的彩瓷更加丰富多彩。除了白地红彩等单色釉上彩和素三彩,还有两类彩瓷特别引人注目。一类是以红、绿、黄为主的纯粹釉上五彩,还有的带着各种色地的五彩;另一类是青花五彩瓷器,它把釉上多种彩和青花结合在一起。而嘉靖、万历的五彩瓷,特别是万历瓷,就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舞者,以图案花纹满密、色彩浓深而闻名。它主要用红、淡绿、深绿、黄、褐、紫及釉下蓝色。这些颜色,彩色浓重,红色特别突出。因为图案花纹几乎布满了整个器物,所以看起来浓翠红艳的。到了万历时期,这种风格更是发展得特别典型。</p><p class="ql-block"> 万历五彩以大红大绿、施彩繁缛为基本风格。它有着明显的特征,就像一个人有着独特的外貌。瓷土淘炼不精,使得它略显粗糙,胎体厚重,还有歪斜和不圆的现象,大器多为砂底,修胎也不规整。釉面不像嘉、隆时期那么莹润,后期釉面稀薄且显青白色。色彩上大红大绿,红色更重,对比强烈,很多器物用青花作图案的一部分。很多器物上采用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所绘图案线条细腻,但繁密过之而气魄不足,青花勾线上所填的彩,常常漫出双勾线,使得纹饰显得精率模糊,所画人物上下比例失调。图案炽烈取胜。</p><p class="ql-block"> 民窑彩瓷在明代后期有了很大发展。到了嘉靖、万历时期,烧造既多且成绩显著。从传世的实物看,当时的民窑五彩器,除了按照相同时期官窑青花五彩品种外,主要是以红色为主的釉上彩和鲜艳的五彩制作为多。它的胎质稍厚,制作稍粗,有的釉层较厚且有乳浊失透现象;在色彩上很少用青花和紫色,多用红、绿、黄色,更以红色为主。图案装饰有花、草、莲池、鱼藻、人物、山水、云间楼阁,也有戏曲、小说故事为题材的画面。这一时期的民窑彩瓷,还仅供应民用,也有宫廷膳房和王府定制。</p> <p class="ql-block"> 这个陶瓷杯色彩斑斓,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世界。它仿佛在诉说着大明五彩的故事,独特的色彩风格。在这个杯子里,似乎能看到从宣德到成化,再到嘉靖、万历的五彩发展轨迹。每一抹色彩都像是历史的印记,记录着那个时代的工艺和审美。它不仅仅是一个杯子,更像是一本用色彩写成的史书,让人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明五彩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这个五彩花杯上装饰着红色背景的人物图案,稍微数了一下竟有二十八个人物,也许还没数清楚,它就像一幅古老的画卷,如同一片热烈的火焰,人物图案在火焰中若隐若现。它就像是万历五彩的一个缩影,红色为主,色彩浓重,图案炽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