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心诚意是往圣绝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被黄宗羲誉为心学先驱的曹端对心学做出了什么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曹端的心法,可凝练为诚、敬、静、乐“正心四法” 。这与他心端、貌端、言端、行端的“修身四端”相映照,共同构建起一套深邃且完备的个人修养体系。</p><p class="ql-block">诚,堪称儒家心法的首要秘诀。实际上,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世间所有宗教,皆对“诚”这一心态推崇备至。诚,涵盖了坦诚、忠诚、虔诚与真诚等诸多美好品质。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拥有赤子之心,秉持至诚之道,践行知行合一,此乃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有志者,事竟成”与“心想事成”分别代表了人类古代心术的两大重要派别:励志派和巫术派。远大的理想与美好的梦想,都具有唤醒人类无尽潜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敬,蕴含着敬畏、敬重、恭敬、谦虚、谦让之意。它既是一种内在的心态,又外显为一种行为礼仪。曹端一生秉持敬的态度,敬重先贤、孝敬父母、尊敬同僚、关爱百姓,甚至对自己的学生也同样彬彬有礼,始终以敬重之心相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静,在古代的心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曹端的学生为他奉上“静修”这一谥号,此“静”代表着聚精会神与心平气和的状态。静能生慧,当人进入入静之境,便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达到物我两忘、时空皆忘的境界,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坐忘”。这不仅是养精蓄锐的上乘之法,更是实现高效学习与工作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乐,亦是曹端心法的关键构成部分。曹端所推崇的是孔颜之乐,这种乐包含以苦为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以及乐在学中的精神内涵。即便身为“勤苦斋”主人,生活或许清苦,但他的内心却充盈着莫大的快乐,常常能够沉浸在愉悦的心流体验之中 。</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附:心学传承<div><br>正心诚意是往圣绝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br><br>这里所指的心学,不涉及哲学思辨的范畴,而是指人的心态建设。<br>《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它很早就提出了关于心态建设的名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圣人以此洗心”。洗心即调整心态,自强不息,这是最早的励志强心理论。易经蕴含了四种易之精神:变易,即改革创新精神;不易,即矢志不移精神;容易,即化繁为简精神;交易,即互利双赢精神。<br>科圣墨子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br>至圣孔子说过“君子坦荡荡”“不忧不惧”,这是较早的君子心态。<br>宗圣曾子在《大学》中提出了儒家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正心、诚意二目是心学的正式开启。<br>述圣子思在《中庸》中讲道:“赤子之心,至诚之道,知行合一,彼岸之桥。”赤诚心态为根本心法,是所有人实现理想的元心态。<br>亚圣孟子讲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意即,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总是不偏离纯洁、真挚的心。赤子之心至真、至善。既是童心的体现,又是不加掩饰的坦白心境。孟子还提出养浩然正气的具体心法。孟子的大义凛然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84岁,是先贤大儒中最高寿者。<br>后圣荀子同样强调:养心莫善于诚。后蜀诸葛亮名言: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div><div>范仲淹提出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r>北宋大儒张载提出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r>实圣王安石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明代心学开始复兴,曹端是明初理学之冠,更是明代心学先驱。他提倡诚心敬意,并且对入静和孔颜之乐颇有见地,静能生慧,乐而开心。他身体力行,创八鳌五桂教育佳绩曹端推崇的心法,大大提高了霍州学子的智力。曹端以身为范,以德服人,先让人心悦诚服,再教人专心致志,学生敬其师,信其道,这是八鳌五桂科举佳绩背后的另一原理。曹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规律:德高一尺,智增一丈。志达则智开。堪称明代心学启明灯。<br>90年后出生的王阳明继而提出“此心光明”,强调知行合一。他也试图为所有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安置一颗良心,引发善行。无论何人,良心发现,如吉星高照,即是前途无量。没有良心,轻则害人害己,重则祸国殃民。王守仁文武双全,开院讲学、百战不殆,遂成心学践行成功的第一榜样。<br>又过60年后出生的袁了凡著《了凡四训》,则明确提出恪守谦虚,行善积德,心上做文章,行上下功夫,由此方可逆天改命。<br>明末出现了洪应明的《菜根谭》与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到了清代出现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他们更是把儒释道修心大法融汇贯通,讲得通俗、通透、通达、通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至此,心学落入寻常百姓家,点亮众生心灯,照亮修行道路。<br>曾国藩谓王阳明功不在禹下,他对心法也很重视。其心法推三条。第一敬肃:端正衣冠、端正举止姿态、如旭日东升,光彩照人。第二静坐: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第三戒骄:庸人败于懒惰,才子败于骄傲。</div><div><br>心学从哲学思辨和道德说教落实为正心之法和诚意之术,便于普通学者传承把握。所谓心法心术就是调整端正心态的方式方法。<br>我们现在说“心态决定一切”,也是明确了心学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最终是心态的较量。先贤的具体知识和思想可能已经过时,但他们的心态却真的值得我们传承。</div><div><br>往圣绝学不过聚精会神,超凡脱俗只是心平气和。心理优势是所有古今大能们成功的终极秘密。<br><br></div> 心学实乃往圣绝学,需要我们继续用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方法深入研究。正如屠呦呦在本草纲目中发掘出青蒿素一样,我们要揭示赤诚之心感天动地的原理。<br><br>创造了普通班“40个学生,22个上清北”教育佳绩的孙维刚,何尝不是让他的学生都有了一颗赤诚之心。<br>李金池、王金战的激情教育和励志教育,静能生慧之外,激能生慧。分别造就高考奇迹,也证明了心态对于开发智力和提高精力的作用。<br>现代心理学创造了情商、志商、爱商及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一系列心态概念,心态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言行的综合。良心就是高尚的情操:言行中体现强烈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和幽默感。<br><br>据研究,带有竖心旁和心字底的汉字共有358个,这凸显了“心”字在汉字中的重要性。然而,遗憾的是,思想和情感的产生实际上源自大脑而非心脏。正如历史上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一样,心脑功能的讨论也持续了数千年。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大脑是思维的器官。直到16世纪,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与古代经典相悖的观点,认为脑是元神之府。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对《黄帝内经》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大脑才是思考的器官。古罗马的盖伦通过一个粗糙的实验,证明了大脑是一切意识和感觉的中心,是智慧的源泉。心理学的根基实际上是脑科学。<br>人类的高级智慧集中于大脑,大脑的血流图揭示了高级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均是大脑外皮层的功能。入静,即放松低级中枢,能够激发高级中枢神经的兴奋,这解释了为何静能生慧。而真诚的心态则表明左右脑和大小脑从分裂对立的状态走向协同一致,即高度的统一性。所谓“激能升智”“志达智开”,是指激励和激活了主管梦想、理想和志向的大脑前额叶。<br>心学以赤诚为宗旨,以静专为根本,以敬乐为本源,以“坚、强”为关键。<br>笔者提出一个猜想与假设:高尚的情操能促使前额叶分泌大量脑白金(β内啡肽)。这种快乐激素不仅让人身心愉悦,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智力和精力。求真、审美和行善是君子之乐,是对个体进化努力的奖赏。<br>相对于快乐,笔者提出了“慢乐”这一概念,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即人类高级精神中枢前额叶能促进脑内吗啡β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精力和智力,可称为脑内神药。快乐分泌多巴胺,而慢乐则分泌内啡肽。内啡肽这种激素类似于镇静剂,也能在经历痛苦后激发分泌,因此慢乐又被称为先痛后快。许多大师都曾经历过风雨磨难,激发了内啡肽的大量分泌。<br>好之不如乐之。当人们从事自觉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如追求真理、审美和行善,为科学、艺术和宗教理想奋斗,或为集体、民族做出牺牲奉献时,大脑就会分泌慢乐激素,这是上帝的奖赏,促使人类个体推动文明进化。而赋予意义正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br>老子之乐是慢乐,“知足常乐”。孔子和颜回之乐也是慢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之乐包括家庭和睦、兄弟无恙;对天无愧,对人无悔;教育天下英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范仲淹之乐是慢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雷锋之乐是慢乐,“助人为乐”。心流之乐是慢乐:乐在其中,物我两忘。曹端之乐是慢乐,勤苦斋里磨穿石,以苦为乐。<br><br>幽默是慢乐,委婉的笑话中蕴含真、美、善。化干戈为玉帛,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化险为夷。笑谈真理,先让人笑,再帮助他发现真理和错误。笑让人放松,放松才能解放思想,才能超常发挥。赞叹福生,一流之搞笑是赞美众生,精神关怀。超级搞笑则是圣贤的人格魅力,大德大能让人心悦诚服,一句话就能让人大彻大悟,五体投地。人需要神,需要神话,创造奇迹是人类终极追求。<br>人生十境:逆境、囧境、困境、难境、穷境、险境、败境、危境、绝境和顺境。君子不屈不挠,不离不弃,不忧不惧,不烦不恼、不骄不躁,不慌不忙,不偏不倚,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