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读《理想国》,想探究的就是:“理想国”是什么样的?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认真读了内容简介,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道,两部探讨理想社会构建的作品,虽然在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但因为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制度及创作背景的不同,有太多的不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理想国》,成书于奴隶制走向衰败、民主派掌权的时期,反映的是柏拉图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反思;主张实行公有制和哲学王统治,强调智慧与公正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柏拉图认为理想社会应由哲学家来领导,以实现公正和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由英国哲学家托马斯·莫尔创作的《乌托邦》,成书于资本主义生产萌芽时期,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反映了莫尔对当时社会不公和“羊吃人”圈地运动的批判。莫尔提出了一个理想社会,其中人们按需分配资源,从事劳动,生活美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难看书,托马斯·莫尔描绘的理想社会,更接近我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p> <p class="ql-block">读着读着,又对“苏格拉底式对话”很感兴趣,还静心思索该如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想国》中,对话以“问”为主导,对话通过“提问”组织和推进,是典型的问题引导型对话。这种对话方式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想国》的第一卷就扔出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苏:那么,什么是正义所给的恰如其份的报答呢?给予什么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玻:苏格拉底,假如我们说话要前后一致,那么,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这是他的意思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玻:我想是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讨论探究到最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讨论中,每个被提出来的界定又会在追问中陷入矛盾的漩涡里,不仅找不到那个普遍的“全称判断”,相反,谈话双方还落入“困惑”的漩涡之中。最终得出的结论,往往也并不是对于某个问题的最终定义。就像书中色拉叙马霍斯所恼怒的那样,他们只是提出问题,互相反驳,互相屈服,没有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语文中的阅读与作文,也是很主观的,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要注重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品析与鉴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读中的语言品析与鉴赏,同样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语文老师能在课堂上采用“苏格拉底式对话”,来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文本中的一词一句,深化认识,并在此基础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导学生学会语言赏析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创造性地理解,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还会对引导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把握语言赏析的实质,将课文中的语句内化为已有,极有好处吧!</p> <p class="ql-block">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里有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引导体会“抽”字用得好不好,确实有些费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些老师只告知孩子们:“语言生动形象”的“套话”,也有“有经验”的老师,知道会考这类题,就给孩子们抄抄笔记,背一背,就算过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语言的“生动形象”,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语言最细微处,结合生活实际去感受、体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次阅读课上,做课内阅读短文时遇到这道题,孩子们的答案是: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了。看似正确,但没有结合语境分析具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又问孩子们:“‘抽出’为什么就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了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年级的孩子们答不上来了,我并不心急,再追问:“如果不用‘抽出’,你们会用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树木长出新的枝条。”“树木发出新的枝条。”孩子们抢着答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为什么不用你们说的这些词呢?我们得想想‘抽’与‘长’‘发’有什么不一样。”我一边问,一边做了个“抽”的动作,再问,“‘妈妈打了我一巴掌’和‘妈妈抽了我一巴掌’有什么不同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比划比划,又想了想,说:“有,‘抽一巴掌’比‘打’更有力量!”“‘抽一巴掌’速度更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作者没有用你们说的那些词,而用了‘抽’就是要写出春天树木长枝条时的什么特点?”我继续追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出春天树木枝条快速、有力地生长!”孩子们很兴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这才是生动形象的具象化。我们得体会出作者把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了。高手用词就是如此讲究。那我们刚才是怎么一步一步分析出来的呢?”肯定了孩子们的答案后,又追问下去了。最终,引导孩子们进入到总结方法的环节。</p> <p class="ql-block">可见,语文学习中语言的品析与鉴赏,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关键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引领学生体验并陶醉于咀嚼语文的美好滋味,品味文字里的深沉情感,真正地走进文本,才能真正在日积月累中去提升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上浅尝辄止,只抄抄笔记,要求学生们背一背,记一记,考试时学生或许能答对几道题,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恐怕只能成为空谈或口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语文老师,不能总想着赶进度,赶着学生走,首先自己要把课文读“深”,还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情做出有效、生动、灵动的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是深入研究如何把“苏格拉底式对话”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贴着文字语言去教学,一定能真真实实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读文章,品味语言文字内蕴的魅力,思考探究语文问题,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肯定能提升。</p> <p class="ql-block">十一月,忙忙碌碌,每天空闲时间太少,确实不适合读《理想国》这样思辨性极强,需要深入思考的哲学书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断断续续地阅读,随文字而浅思,也咂摸出一点儿读哲学书籍的益处,不仅能提供知识,帮助我们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提供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跳出常规思维框架,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理想国》,还得找个相对集中的整块儿时间,深入品读,不然,只能是不求甚解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好友@暖风拍摄于长白山雪岭</p><p class="ql-block">文字:清风拂面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