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水线介绍:.三水线为深圳户外徒步的经典线路之一,起点位于大鹏新区坝光白沙湾,终点位于坪山区水祖坑,全长约18千米,串联水祖坑(水)、三杆笔(木)、火烧天(火)、土地庙(土)、金龟村(金),地名正好涵盖了金木水火土,被驴友称作“五行线”,是深圳最经典、最知名的挑战级徒步穿越线路之一。沿绵延十余千米的山脊线前行,仿佛行走于山与天的交界之间。在这里可探索深圳最具挑战的徒步穿越线路,感受鬼斧神工的自然力量。三水线串联起沿线延绵起伏的108座山峰,有名的有33座,无名有75座,包括深圳海拔第五的大笔架山和第七的田心山,累计爬升达1600米,也因此获得了“深圳户外毕业线”之称。</p><p class="ql-block">我在2024年之前,攀爬了四次三水线途中的大笔架山,海拔717米(深圳的第五高峰),每次都是往火烧天、蝴蝶谷方向下撤的,根本不敢挑战穿越三水线全程,我在想:七(七娘山)大(大雁顶)望(望郎归)东(东涌沙岗公园)都可以穿越,应该可以穿越三水线全程,因此挑战自我,狠下决心体验穿越三水线全程,在2025年的第一天(1月1日),徒步穿越三水线全程,新年的第一天徒步穿越三水线具有特别的意义,很是挑战性,当天虽然天气预报是阴天多云,但在山上途中还遇上了阵雨,喜欢爬山的我,不畏艰辛还是走完了全程,我由于多年来登山锻炼,觉得这次行走完三水线,也不觉得很累,加上阴天下雨,风景并不是很好,决定在2025年1月5日(周日)再次穿越三水线,挑战自我,拍点风景照,自娱自乐搞个小美篇。</p> <p class="ql-block">深圳葵涌坝光白沙湾公园。</p> <p class="ql-block">从这绿道前方200多米就可以到达三水线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三水线起点~白沙湾公园。</p> <p class="ql-block">深惠沿海高速公路高架跨度桥。</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高山就是三杆笔了,三水线的第一座山峰。</p> <p class="ql-block">途经谭仙古庙。</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片老荔枝树林,户外活动团队在树上挂了多条路标彩带,从这老荔枝树林小道前行攀爬三杆笔峰。</p> <p class="ql-block">过了第一个废弃的电线杆塔,沿着这路标牌上山。</p> <p class="ql-block">在登山途中见巨石阵。</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一小时的攀爬,终于到了三杆笔第一笔峰,山顶没有什么标志,只是石头形成了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三杆笔第一笔峰巨石上欣赏周边美丽的风景并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眺望远方的惠州小桂、深圳的坝光白沙湾海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杆笔的二、三杆笔笔峰。</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三杆笔主峰,海拔568米,在这里拍个照留念,这也是三水线的第一个有名的山头,要想达到达三水线终点,还需爬32个有名山头,这里也是三水线全程的十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登顶三杆笔纪念证书。</p> <p class="ql-block">眺望远方的惠州小桂景区。</p> <p class="ql-block">三杆笔山峰的侧面都是悬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前面的最高山就是大笔架山顶峰,左边山峰是火烧天,右边是三水线往葵涌坳(土地庙)的山脊线。</p> <p class="ql-block">途中几处险要巨石。</p> <p class="ql-block">周末、节假日很多驴友们在穿越三水线,今天还遇上两步路户外活动团队组织的三水线越野赛。</p> <p class="ql-block">经过翻山越岭来到了电线塔下的第一个补给点,如果累了就在这里休息一会补充点能量,我没休息,继续前行攀爬大笔架山。</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笔架山陡坡处回头眺望三杆笔峰及周边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位驴友小哥背负太重,在这石头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上的巨石是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山峰就是火烧天。</p> <p class="ql-block">三水线大多数没有树荫庇护,驴友行走在山脊上。</p> <p class="ql-block">经过翻山越岭登上深圳第五高峰大笔架山(海拨717米),在这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驴友在登顶大笔架山顶轮流拍照。</p> <p class="ql-block">登顶大笔架山纪念证书。</p> <p class="ql-block">从大笔架山顶下陡坡又上陡坡,来到了这个巨石,石上用红油漆标注有“石头岗〞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远眺从三杆笔至大笔架山的山脊线。</p> <p class="ql-block">站在石头岗巨石上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登顶火烧天纪念证书。</p> <p class="ql-block">深圳坝光白沙湾。</p> <p class="ql-block">经过翻山越岭快到葵涌坳(土地庙)的小山头远眺惠州大亚湾石头河水库。</p> <p class="ql-block">在不断上坡下坡,根本不给你缓和的机会,就这样的不断向前冲,站到山顶回看来时的山路时,好似人生路一样,崎岖不平,时而顺利时而又遇逆境,偶尔到了山顶停下来歇歇脚喘喘气,欣赏一下周边的风景,望着巍巍的群山,感觉自己的那么渺小,想想自己在谷底,有坚定走下去的信念,前面肯定有更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经过翻山越岭终于到葵涌坳(土地庙),这里是一个补给点,也是一个下撤点,离53号界碑(坪头岭)还有2.5公里,我休息了一会又继续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瞧.驴友们正艰辛的攀爬。</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最后的一个补给点,对面山顶就是53号界碑(坪头岭)了,标志牌显示行了三分之二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坪头岭顶,也是一个下撤点,53号界碑处有一个两步路三水线越野赛的补给点,对面山峰是石牙头山。</p> <p class="ql-block">龙岗坪山53号界碑。</p> <p class="ql-block">攀爬石牙头山下坡后,回头一望,山坡真的很陡,有一位驴友不小心下陡坡摔倒,下陡坡真的要严加小心。</p> <p class="ql-block">登顶坪头岭纪念证书。</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树了块木牌,是田头山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前面的高山就是田心山,这里的是三水线最陡坡,也叫绝望坡。</p> <p class="ql-block">驴友们经过翻山越岭,体力有所下降,一步一步地慢爬绝望坡。</p> <p class="ql-block">前面这个山头才是绝望坡的顶点。</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看不出来绝望坡有多陡,有多绝望,自己体验一下就知道了,其实前面走过的那么多山坡都是那么陡峭,遇到绝望坡,也没有那么绝望了,总觉得过这绝望坡就平坦了,其实不然,过了绝望坡还有多个上下坡。</p> <p class="ql-block">在绝望坡的标志牌上,驴友们在轮流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登顶田心山纪念证书。</p> <p class="ql-block">过了绝望坡有段山脊路是比较平坦的,我趁机放慢脚步欣赏已经走过的群山风景,真的山山相连。</p> <p class="ql-block">瞧,从远处的山脉三杆笔、大笔架山蜿蜒绵亘山脊到火烧天、葵涌坳(土地庙)、十二栋、坪头岭、石牙头的名山,还有数座无名山,真不敢相信自己是怎么样爬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平坦的路上,闭眼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气息,再睁开眼看看面前的群山美景,如同进入人间仙境,这是真正爬山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来个群山风景全景照。</p> <p class="ql-block">回头一望刚攀爬过的田心山和田头山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过了绝望坡,上下几个陡坡,就来到白石老山,山上的巨石也是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本以为走过了绝望坡,就走过了整条路线最难的地方了,殊不知过了绝望坡,才是绝望的开始,几公里的连续上下更大的陡坡路。</p> <p class="ql-block">经过绝望坡后又上下几个坡,终于看到了希望,坪山坑梓的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到了这里,体力有所下降,上坡下坡都是慢摇的。</p> <p class="ql-block">能看到水库说明快要到山底下了,但是还是要不断下陡坡。</p> <p class="ql-block">下了一坡又一坡,特别容易打滑的陡坡,小心翼翼的下坡,已经数不清下了多少个陡坡了,每次下陡坡时,都能听到别人说快到了,就快到终点了,然后还是下一个陡坡。</p> <p class="ql-block">不知下了几个陡坡,走了多久才看到了一个凉亭,据別人说到了这个亭子就快到终点了,我见有一个驴友在凉亭坐着休息,我觉得不是很累,还是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树立一个标示牌,终于到了三水线水祖坑终点的出口,我快速跑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山脚,继续走了近2公里的水泥路才到终点,本来到这个牌子打卡就在8小时内完成三水线的,但是我第一次来不知道终点在什么位置,停留在这个位拍照休息近20分钟,结果还慢摇到三水线标距柱牌YSS36号才结束两步路,但我认为能完成全程已经很不错了,又不是比赛,挑战自我,锻炼了身体,还观了美丽的风景又拍了不少照片存念,这样的穿越三水线才是真正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里树立的牌子是三水线的终点水祖坑,但三水线最后一个标距柱牌YSS36在距离终点这里还有300多米处的路口,我在这标距柱牌的地方才结束两步路的轨迹,结果显示耗时超过8小时。</p> <p class="ql-block">在三水线终点的位置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坪山区坑梓水祖坑客家围屋。</p> <p class="ql-block">在水祖坑客家围屋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三水线白沙湾公园起点YSS00号至三水线终点水梓坑YSS36号的标距牌。</p> <p class="ql-block">穿越三水线两步路轨迹。</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日穿越三水线没有打卡,这次才在十万朋友里学会打卡三水线,这是《打卡纪念证书》。</p> <p class="ql-block">穿越三水线感言:2024年之前,几次行三水线都是从火烧天、蝴蝶谷下撤,听到别人说完成三水线多么多么的艰难,所以从来不敢穿越三水线全程,2025年1月1日,我下决心穿越三水线全程,当天天气预报阴天多云,结果途中还下了阵雨,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三水线的全程,感觉这次穿越三水线全程途中有雨,风景不是很好,加上走完后觉得不是很累,不像绝望坡那块牌子上写的“不来不死心,来了死的心都有”,所以再次在2025年1月5日(周日),穿越三水线全程,一周内两次穿越三水线全程,很有成就感,不但欣赏了风景,而且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挑战了自我,特别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三水线,这条充满魅力的户外毕业线,必将在自己的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自己的户外传奇;我挑战自我挑战三水线,并不是以8小时内完成三水线毕业为标准,目的只是欣赏沿途的美景,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享受户外运动的全过程,三水线,我还会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