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出神入化说隆兴</p><p class="ql-block"> 正定隆兴寺备珍,花溪竹径帝园逡;</p><p class="ql-block"> 丹墀饰玉临仙蕙,藻井垂珠伴碧茵。</p><p class="ql-block"> 鸱吻屋尖杰栋伟,悬鱼檐下雅楼宸;</p><p class="ql-block"> 摩尼殿峻安千手,慈氏阁奇弥勒亲。</p><p class="ql-block"> 菩萨福容修妙相,如来大觉度金身;</p><p class="ql-block"> 题诗点易何能诵,紫馆瑶台信入神。</p><p class="ql-block"> 2024年中秋(平水真韵)</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是中国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山东路。隆兴寺以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而著称,寺内有多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其中包括:被梁思成先生誉为“罕见珍例”的建筑孤例摩尼殿;摩尼殿中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坐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隆兴寺的建筑和雕塑艺术,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点。寺内的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像,是北宋时期所铸,高21.3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铜铸观音像。此外,寺内的摩尼殿、转轮藏阁、毗卢殿等建筑,都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隆兴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于寺内铸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寺内大兴土木进行扩建,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便相继告成。金、元、明各代对寺内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曾两次奉敕大规模重修,寺院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帝王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赐额“隆兴寺”。清朝末叶至民国年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战争频仍,隆兴寺也随之颓败。</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兴寺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保护,使古刹逐渐恢复其风貌。寺院建筑南北纵深,中轴线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等十几座殿阁,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隆兴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1961年3月4日,隆兴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隆兴寺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