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汇报正方向,深耕科研重实效--刀尔登中心小学

蓦然回首、聆微凉

<h3>一、背景与目标<br>  彩珠算盘作为一种创新的计算工具,旨在结合传统算盘的计算原理与彩色珠子的直观视觉特性,为低年级学生启蒙数学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群体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易用性的计算辅助手段。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研发出一套完整的彩珠算盘教学体系,并验证其在提高计算能力、数学思维培养等方面的有效性。<br></h3> <h3>二、阶段性成果<br>  <br>(一)产品设计与开发<br>  <br>1. 完成彩珠算盘原型制作<br>  经过多次设计修改和手工制作尝试,成功打造出初代彩珠算盘实物模型。该算盘在结构上继承了传统算盘的基本框架,包括横梁、档柱等,但将算珠替换为彩色珠子,每种颜色代表特定的数值范围,方便使用者快速识别和操作。同时,对算盘的尺寸进行了优化,使其更适合儿童和特殊教育学生的手部抓握与操作习惯,在便携性方面也有考虑,便于在课堂和家庭环境中使用。<br>2. 功能优化与拓展<br>基于原型的使用反馈,进行了功能优化。例如,增加了算盘珠子的拨动流畅度,减少卡顿现象;在算盘的边框上标注了清晰的数位标识,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数位概念。<br></h3> <h3>(二)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br>  <br>1. 编写彩珠算盘基础教学手册<br>  组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团队,共同编写了彩珠算盘基础教学手册。手册内容涵盖彩珠算盘的基本结构介绍、珠子颜色与数值对应关系、简单加减法运算的操作步骤以及利用彩珠算盘进行数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建议等。教学方法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儿歌、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熟悉和使用彩珠算盘,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br>2. 开发配套教学PPT资源<br>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制作了一系列彩珠算盘配套教学PPT。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展示,方便不同年龄段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理解和跟随学习。目前已完成了基础加减法运算、数字认识等部分的PPT制作,后续将继续开发乘除法运算及更高级数学概念的教学PPT。<br></h3> <h3>三)实验与测试<br>  <br>1. 小范围教学实验开展<br>在刀尔登中心小学选取了2个班级作为试点,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彩珠算盘教学实验。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彩珠算盘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定期的数学测试和课堂表现观察,收集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课堂上更加主动参与互动和提问。<br>2. 用户反馈收集与分析<br>在教学实验过程中,积极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对彩珠算盘的使用体验、教学效果的看法以及改进建议。对收集到的反馈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大多数用户对彩珠算盘的创新性给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增加更多难度层次的教学内容、优化珠子的颜色搭配以提高视觉辨识度等。这些反馈为后续的改进和教学方法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h3> <h3>三、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br>  <br>1. 教学适应性问题<br>部分教师在将彩珠算盘融入现有教学体系时遇到了困难,反映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培训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了多次教师培训工作坊,邀请教育专家详细讲解彩珠算盘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应用技巧,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演示和模拟课堂操作,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彩珠算盘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和适应性。</h3> <h3>四、下一步计划<br>  <br> 扩大教学实验范围<br>与更多村小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彩珠算盘的教学实验范围,涵盖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群体,进一步验证其在数学教育中的有效性和通用性。<br>2. 完善教学体系建设<br>  继续编写彩珠算盘的进阶教学内容和课程教材,开发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游戏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彩珠算盘教学体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持和学习体验。<br>  <br>综上所述,在彩珠算盘的产品研发、教学方法探索和实验测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通过积极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信心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彩珠算盘项目,希望为低年级学生计算带来一种创新、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方法。<br></h3> <h3>撰写:康诺涵<br>审阅:陈国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