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月山原老村图 张根书画</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声一呼雷》是由月山原村几位晚辈为缅怀父辈而撰写的书稿。始于2021年6月,即建党一百周年前夕,原计划于2022年底出版,未曾想校对与资料完善竟耗时两年之久,远超预期。如今的《三声一呼雷》与最初的构想已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三年多来的编纂和校稿经历,点点滴滴,有苦有甜,宛如一场漫长的旅程,充满了曲折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声一呼雷》封面初稿</span></p> <p class="ql-block"> 《三声一呼雷》最耗时的部分当属“同声篇”。大伯张同声是月山原村最早接触革命并率先投身革命的“领头雁”,也是“三声一呼雷”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人生经历最为坎坷,所谓的“历史问题”也最为复杂。</p><p class="ql-block"> 关于他的生平记事从《张同声传略》《大伯张同声》到《张同声其人》,一直都在探寻最能代表他人生经历的文章,最终决定三篇文章合并成一篇,采用《张同声其人》的题目。</p><p class="ql-block"> 最初的《张同声其人》对大伯的所谓“三条命案”,尤其是对在他任中共洛宁第九区副区长时,辖区内发生的“张虎事件”进行了详细阐述,还原了事件真相,澄清了所谓的“历史血债”。但鉴于种种因素,最终删除了这部分内容,仅保留了对“张虎事件”的注释。</p><p class="ql-block"> 大伯曾三次受到处分,被遣返回家劳动改造,皆与所谓的“三条命案”有所关联。在组织部门的“复议结论”中,大伯任联保主任时涉及的两条命案已被否定。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张虎事件”予以交代,还原其历史真相,以纠正人们对此事的错误认知。</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耗时超过一年,从发现问题到修正,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沉淀与修订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伯手稿《给县委的一封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影像图片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给县委的一封信》是大伯首次被清洗回家后写给县委的申诉材料,原命题目《我的申诉》,后为缓和语气改为《给县委的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该文涵盖了大量历史史实与个人经历,在最初抄录时,由于原文是拍摄的图片,有些字迹模糊及对当时语言运用环境认知的差异,部分字词存在变动。在校对过程中,我不断与原文对比,发现问题便予以还原,但始终未能彻底。直到2024年8月,在表弟泽武的协助下,我们仔细对比了原文与抄录版本,最终还原了原文。这篇文章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p><p class="ql-block"> 《给县委的一封信》是大伯遗留在世间的珍贵墨宝,不但涵盖了大伯人生的重要历程,历史贡献,也体现了大伯耿直朴实的性格。此文所具资料对研究陈吴地区革命史乃至中共洛宁党史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该文结构严谨,叙事清楚,语言朴实,简练利落,其体裁虽不能尽显大伯文采,但扎实的文字功底从中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月山原就在弯月的怀抱里</span></p> <p class="ql-block"> 《平反纪实》摘录了我父亲在大伯平反过程中历时三年的日记,殊为不易。《平反纪实》近万字,是本书中文字最长的一篇文章,见证了父亲的不易,也见证了长辈一代人血浓于水的亲情。</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饱经沧桑,在他所有的手稿里,我没有发现父亲用过感叹号。不论是反省、检讨、申诉、怀念的文字还是日记里,从不用感叹号,体现出了他温和通达的性情。有人读完《三声一呼雷》书稿,称父亲睿智。起初,我因父亲一生忠厚老实,觉得“睿智”二字于他并不相称。但后来一想,父亲在“三声一呼雷”四人当中得以幸存并高寿善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呢?再联想到父亲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确是文如其人。父亲豁达包容的心境,值得晚辈们用一生去学习领悟。</p><p class="ql-block"> 《平反纪实》中涉及大量汇报、申诉、信函、决定、通知等文件,以及众多人物和阶段性用语,如“造反派”“反右”“右派”“四清”“文革”“三青团骨干分子”“整风”“整风运动”“镇反”“镇反运动”等等诸多,这些词语散见于正文、通知、书信与口语中,令人眼花缭乱。以我有限的文字水平校对此文,只能尽力而为,自评仅仅及格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月山原村大队部</span></p> <p class="ql-block"> 《恒声篇》中父亲的几篇日记和文章涉及较多注解,需要查阅许多资料,也颇为费事,但相较《同声篇》还是容易一些。</p><p class="ql-block"> 《振声篇》与《虎林篇》较为简洁,校对内容集中在记述的事件和时间需与个人《大事年表》以及历史史实相契合。对此,也需要查阅许多资料,才能确定他们的经历是否准确。在查阅有关的历史文献时,内心一直都充盈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为长辈青春如火却英年早逝而惋惜,为长辈忍辱负重走出了阴霾而感动。</p><p class="ql-block"> 《虎林篇》中的《特殊岁月》记述了虎林爷在“整风运动”被错划“右派”时的一段往事,涉及对1945年陈吴地区历史背景的描述,也展现出了1957年“反右运动”扩大化的历史现状,在定稿时考虑诸多因素没有录入,令人惋惜。</p><p class="ql-block"> 《附篇》收录的文章,文字上都很干净整洁,正常校对程序,没有牵扯太大精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个人《大事年表》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个人简历部分却颇费周折,简介、简历、大事记等尝试多次均不满意,最终在泽民兄建议下采用《大事年表》的形式,清晰列出长辈们从出生到去世的每年经历,包括月份,令人一目了然。大事年表完成后,又对书中所有文字进行了详细校对,以保证内容严谨。</p><p class="ql-block"> 书中涉及到的人物名字二百人左右,有的人名在多人的文中多次出现,有的人还有化名或字号,在所有文章中要确保每一个人名字的正确和统一。其中对80余名人物做了注解,此工程量亦不小。如:张缄三、张秉圭、段继高、段文杰、雷雨亭、张芝胜等诸多人都没有档案可查,能把他们的生卒时间以及人生经历做出注解,实属不易。有时候为了一个人的生卒或入党时间,会花费很多功夫,如李仁民,颇费周折才联系上了他的后代,明确了他的去世时间,也给以后的地方史志留存了资料。</p><p class="ql-block"> 在调查过程中,泽民兄和泽武弟给予了我极大帮助。泽民兄作为洛宁地方史志的研究者,他对老家陈吴乡的史志情有独钟,对《三声一呼雷》的编写热情关注,审稿校正,提出建议,给予了诸多关键性的指导和帮助,十分感谢。泽武弟为舅家之事尽心竭力,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火石坡,月山原人的精神图腾。</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编写校对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史志方面的知识,发现了一些洛宁地方志上的疏漏或错误,对此,在书中做出了一些注解或说明,冀以给后人留下考证资料。</p><p class="ql-block"> 《三声一呼雷》的校稿过程漫长又崎岖周折,作文时是个体,收录后要考虑全局,在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查阅调查大量资料。问题不断出现,内容不断填充,思路也在不断拓展,迟迟交不了稿,大家都很着急。许多人都说我太过认真,说这类文章又没有多少人看,不用为细节问题太费精力。但我认为有关史实的事不能敷衍。保持严谨的态度,即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每一个已逝长者的敬重。例如在给雷振都做注解时,介绍其简师毕业,后代指出学历是县立师范而非简师(县立师范是中等师范学校,学制有三年和四年。简师即简易师范,是当时国民党政府为了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免费开办的一年制简易师范学校)。类似这些问题真是马虎不得。</p><p class="ql-block"> 东辉弟说:咱要出书,就得像一本书。我赞同这个观点。有朋友看我辛苦得没有头尾,就问我:你后悔吗?说老实话,我真没有后悔过。为长辈们写书,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虽苦尤甜,今生不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柿子树下观夕阳</span></p> <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众人的鼓励和支持!也非常感谢泽民兄和瑞民兄在审稿时给予我前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以上便是《三声一呼雷》文稿编纂的历程,历时漫长,令人疲惫,甚至产生了“审美疲劳”,难免会有疏漏。</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8号,终于完成了文字校对工作。目前由东辉弟负责排版,愿一切顺利,早日付梓,完成心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月山原后山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通往火石坡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俯瞰月山原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