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逢年末的天津,建卫与腊月接踵而至。仿佛这座城市的喜庆被上天刻意安排在了数九寒冬之日。 三岔河口作为天津的孕育之地,此时的鼓楼和宫南宫北大街也将年味调和出了甜蜜的味道。鼓楼作为城市地标在今年也参与到了京津冀跨年活动中,炫彩的灯光设计替代了一百单八杵的钟声,将夜色中的老城点缀出了别样风情。在怀旧的情感中我们接受了新时代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昨天,是农历腊八日。一碗内容丰富的粥食将人们从电子信息化的生活中再一次拉回到了承袭传统文化的日子。玉皇阁殿前老会纷纷献艺,到场的群众大多数都是手捧工作人员赠送的腊八粥,心情愉悦的观看着表演。同时不少人也举起了手中的设备将演出拍摄下来,把幸福的当下保存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天后宫内,来拜祭妈祖的信众络绎不绝的进入大殿。不少人也将自己的愿景记录下来,放进锦囊中。虽然天后宫已经严禁火供,但是人们还是通过有限的方式去祈求和抒发自己的心愿。不知道大殿内的神明是否能倾听到他们的心声呢?</p> <p class="ql-block">如往日,人们希望通过观赏龙腾虎跃的花会来振奋精神,通过祭拜神明祖先为自己带来祥和平顺。而实际中几千年的男耕女织,辛苦劳作,朝代更迭却是不变的生存主题。能留世到今的文化也是经历了层层的筛选,期间必然是初心不再。我们能看见的只有变革中的适者生存罢了。记录当下的每个时刻,每张面孔,将真实的留下来,聚沙成塔的展现给后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