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仓街记忆‍‍ ‍~房管所新公房

难看吴头

<p class="ql-block">  盐仓街是一条承载着无数老嘉兴人回忆的老街。盐仓街几易其名,为纪念抗战胜利,曾改名为凯旋路;解放后,因记念红船之地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命名为南湖路;</span>文革后期短暂叫过湖滨路。但街上的老居民们始终习惯性地称呼它为盐仓街。原老街两旁明清砖木结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天然水墨画卷。</p> <p class="ql-block">  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在二邨出来的马路口左手边,也就是米店隔马路对面,曾经陶先生的配种场地块空地(以前介绍过)上,县房管所新建了幢青砖水泥楼房,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老街的传统风格有所不同,给整个盐仓街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些住在老木板楼里的房客们,更是对水泥房中的人家羡慕不已。屋内明亮整洁,让人舒心。此楼房</span>东西走向,共二层八户人家,房型布置巧妙,二个楼梯,楼上人家由北面上楼,楼下居民进出于南门,错落有致,互不打扰。</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公房楼上有我同学沈茶花和王胖子、还有当年嘉兴的风云人物潘菊英以及她那“五朵金花”等人的家。王胖子有个“乃乃(他家奶奶的家乡方言读音)”,对他尤其溺爱。王胖子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壮实,我至今还纳闷为何会给他如此的绰号。记得王胖子在小学二三年级时就转学了,至于他的大名已模糊不清了。</p> <p class="ql-block">  茶花同学家兄弟姐妹不少,有个哥哥叫和林,在民丰厂上班,讨个老婆就是原来勤俭路产院马路对面那座华侨人造的花园洋房主人的后代,那别墅可是以前嘉兴标志性建筑。十分可惜,后因建造工商银行大楼而被折除。虽说这话有点跑题,但确实值得一提。</p> <p class="ql-block">  潘菊英的小女儿王剑锋我记忆深刻。她聪明能干又漂亮活跃,读书时作文水平特别好,常被老师当作范本,学校举办的作文竞赛必获奖。南中毕业后,王剑锋接替母亲的工作,进了绢纺厂,与我妈妈成了车间同事。如今,退休多年的她,业余时间紧跟王云祥大哥做志愿者,服务嘉绢记忆馆,致力于弘扬绢纺精神。</p> <p class="ql-block">  楼下住户的子女们有个挺有意思的情况,好多从事机关、金融相关工作。朱进、倪红娟和刘晖,都手捧算盘供职于银行系统,让人羡慕不已。朱进凭借出色的能力,成就非凡,做了大行长;英俊帅气且多才多艺的刘晖据说因为身体原因早早享受退休人生,不知现在身体状况可好?倪红娟在嘉北信用社做行政工作,她弟弟新福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叔叔,也捧上炙手可热的金饭碗。</p> <p class="ql-block">  整幢楼房的西墙边与马路中间空地,则是孩子们的天下。这里成了我们小时候幸福的乐园,每天放学后,小伙伴们会聚集在一起,男孩子们玩着打弹珠、扳菱角的游戏,女生们则开心地跳着像皮筋,嬉笑声此起彼伏,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比的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