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带近渊去拜谒麻栗坡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路上我吟诵了前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先生的《谒烈士陵园》一诗:“三千壮士成雄鬼,十万旌旗奏凯回;清明白发断肠处,绿满春山啼子规”。到陵园果然见到了石碑上刻着这首诗。原省书协主席李群杰先生的书丹。云南的官员中,我最崇敬令狐安和丹增两位先生。他们是当代的读书人,都有着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文学才华。他们的诗文好多我都熟读铭记。</p> <p class="ql-block">适逢有单位在陵园团建活动,我们也一同聆听了讲解员讲述英雄的事迹。静默中,大家脸上都是泪光闪闪。有一男性在一墓前敬献了鲜花饮食,眼里噙着泪水,不停地点燃香烟放在墓碑上,久久驻足不肯离去,看那年龄,估摸是烈士的战友,抑或是兄弟。有一中年女性在墓前逐一行礼致敬,另一女性则提着一袋香烟,在墓前逐一点烟致敬。让人肃然起敬。我看到每座墓前都放着两颗糖。近渊在园顶的亭子里默默坐着,我看他很有感触,也上去陪他一起坐了一会。走时我们又再次向烈士们行礼致敬。近渊感慨说最小的烈士牺牲时才十六岁。有人专门拿糖果来敬献,说烈士中很多牺牲时都还是孩子。我不由想起龙陵县松山战役中牺牲的那些孩童兵。近渊说霍去病将军墓前也有人去敬献糖果,觉得将军去世时也还年少。近渊在江苏上学时去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回来时也跟我讲了他的感触。我们家世代忠良,重视教育。看着很多人家把孩童教育成黄皮白心,纨绔不谙世事,我是深深戒惧。从小就注意孩子的三观教育,让他了解耿氏家族的历史,知晓从商代耿氏先祖祖丙“西殷御鬼方”开始,一直到近现代耿氏族人参与戡乱平叛、抵御外侮的事迹。今天看到烈士陵园我又想起越南这个国家自古就是一身反骨,毫无信义,历史上经常反叛,我们的入滇始祖耿兴将军在明代率军征交趾(今越南)时牺牲在乂安府,当时是五十多岁,世袭镇守乌撒卫的十代祖先中,基本没有长寿之人。滇东北明清至现代的历史,都是叛乱与平定叛乱的历史。翻开族谱,一代代祖先的事迹,都充满着斑斑血泪。我曾对近渊讲,外敌入侵来袭,别人可以逃跑、可以投降,但耿家的儿郎不能,因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生活的人,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国,退无所退,避无所避。我要他了解霍去病、李广、郭子仪、岳飞、辛弃疾、戚继光、左宗棠等前辈的英雄事迹及治军方略,并要求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科都要全面学习、了解。好多技艺学识,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为愿子孙都能做太平儿郎,但家族的文化传承不能断。我们今天能成为广土巨族的国家,屹立东方,令世界瞩目,乃是有无数先烈们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后人自觉承续努力所致。近渊说,我们的民族是自尊心很强的民族,仗打赢了,不骄矜,史书廖廖几笔带过,仗打输了,则浓墨重彩,详细记述以为合族举国耻辱,要后人时刻铭记。我说是啊!《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出了我们民族的性格,那种自立自强、坚贞不屈之气,从未断绝。</p><p class="ql-block"> 生于中华,我辈之幸。</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6日</p> <p class="ql-block">查阅烈士名单,我们宣威耿氏一脉有富源县大平支系的耿光爱烈士。映证了从古至今卫国戡乱战争中耿氏子孙从未缺席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