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特掘扫墓一一石门龙母村</p><p class="ql-block">位于上林县西北部,是上林县各乡镇群众公认的壮族“龙母”的故乡。这里曾经是明朝时期广西八寨起义最南端的重要关隘,当时的石门叫石门堡,属于八寨中的剥丁寨,同时又是珠江流域龙母文化和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源头。其民族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文化瑰宝,也是壮乡人民独特的文化体现。</p><p class="ql-block">在上林,每年三月初三”特掘”都回来给母亲扫墓,民间有:“三月三,狂风刮,特掘扫墓回到家”的说法。据考证,广西上林县塘红乡石门一带流传的龙母与“特掘”故事是龙母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上林塘红乡始终坚持以龙母文化为名片,不断丰富龙母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扬慈孝文化。</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当地人民都会以独特的方式纪念龙母,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石南海</p><p class="ql-block">位于石门村板老庄,是珠江流域龙母文化和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的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围绕“石南海”建设了610米长的水泥护栏</p> <p class="ql-block">人们所说的“石南海”,其实是一汪小水潭。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水潭,它却藏着数不清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石南海考古探秘</p><p class="ql-block">石南海与地下河相通,深不可测,是地下河露出地表的一个“天窗”。当地人说这地下河来自镇圩瑶族乡佛子村。潭水常年清澈,不增不减,潭边竹林翠绿,与周围的青山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1972 年 4 月,村子遭遇大旱。村民从石南海中抽水灌溉农田,不想从水潭中发现了一个远古的遗址。遗址长达 20 米、宽 8 米,文化层厚 80—120 厘米。出土文物包括铜刀,铜锹,上刻水波纹、凹弦纹的灰陶片(有的陶片施青黄釉),细绳纹陶片及磨光的石斧、石杵等石器;另外还发掘出了鹿、牛、猪、象、犀牛、狗、熊、山羊、龟、豪猪等动物的遗骨。根据出土文物判断,考古学家认为此处应为古人类活动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战国时期。2012 年 4 月,石南海遗址被确定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石南海遗址对研究当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历史有重要价值,说明上古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居住和生活,为龙母文化的产生奠定了深远的历史基础。千百年来,石南海边一直流传着龙母和断尾龙特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2012年4月25日,石南海遗址被列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龙母传说:断尾龙感恩报母</p><p class="ql-block">关于龙母和断尾龙特掘的传说故事,上林有多个版本流传。这是其中流传最广泛的一个。相传,古时候龙母一个人住在石南海边。有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时有一条小蛇游进水桶来。她忙将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这条小蛇三番五次地游进桶里。她只得把小蛇带回家,养在水缸中。</p><p class="ql-block">当她孤独愁闷的时候,小蛇很懂人意,总绕在她脚下,亲热得像她儿子。当她切猪菜时,小蛇一边在旁边玩,一边用尾巴帮她把散出去的猪菜扫回来。一次,龙母在切猪菜时不小心将小蛇的尾巴切断了。从此,她把小蛇叫作“特掘”,当作儿子来疼爱。</p><p class="ql-block">日子一天天过去,特掘渐渐长大,长得同柱子一般粗了。屋子住不下,他先住在村前的水塘里,然后又住到石南海中。他看见母亲生活太清苦,便每天在石南海里捉鱼回来奉养龙母,晚上则蜷缩在母亲身边陪伴她。特掘就这样赡养龙母,一直到她去世。</p><p class="ql-block">村民们看到特掘如此知恩图报,无不为他的孝心而感动,以特掘为榜样孝敬父母,常讲特掘的故事来教育孩子。直到今天,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社会风气在石门村乃至整个塘红乡都相当浓郁,慈孝家庭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明朝时期广西八寨起义最南端重要关隘,当时的石门叫石门堡,属于八寨中的剥丁寨,同时又是珠江流域龙母文化和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石南海广场</p> <p class="ql-block">三月三祭龙母:惊风雨特掘扫墓</p><p class="ql-block">在石南海旁边,有座山叫“岜仙”(岜,壮语意为“山”),即仙山;半山腰那个山洞叫“敢仙”,即神仙洞。这里说的“仙”就是指龙母,故此山又称“龙母山”。</p> <p class="ql-block">因为“特掘”在人世问的时候爱吃他“母亲”做的糯米饭,为了纪念“特掘”,所以当地人都按照“特掘”身上的花纹做成了“五色饭”。</p> <p class="ql-block">龙母庙登山入口</p> <p class="ql-block">从山脚到圣殿修建有盘山小路,叫“慈孝路”,长达488米。</p> <p class="ql-block">中途有“慈孝亭”可以歇脚</p> <p class="ql-block">近观群山环绕着田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龙母山山峰陡峭,常年云雾缭绕,让人感到无比神秘。</p> <p class="ql-block">到达了第二处“慈孝亭”</p> <p class="ql-block">远观山峰连绵起伏,峰峦叠蟑。</p> <p class="ql-block">传说龙母去世的那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特掘看到母亲去世后,不想劳累村里人,就腾云驾雾往北方飞去。大约一个时辰后,特掘就随风刮回一个红棺材,细心收殓好母亲。接着,整个石门村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待天地恢复平静,特掘已把棺材送上岜仙山的山洞里,挂在山洞前上方的峭壁上。后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石门村一带都会刮起一阵大风。人们说这是特掘回来给龙母扫墓了。</p> <p class="ql-block">从2006年开始,上林每年“三月三”都在石门村举行龙母节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数达数万人,至2024年,已举办十六届石门龙母文化旅游节。</p> <p class="ql-block">《上林“壮族龙母节”》传承基地,于2013年11月列为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p><p class="ql-block">2014年,上林壮族龙母节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龙母圣殿</p><p class="ql-block">珠江流域的许多地区敬奉着一位共同的女神——龙母,从广州、佛山、肇庆、德庆,到梧州、岑溪、藤县,到武鸣、上林,鼎盛时,龙母享庙达 300 座。</p> <p class="ql-block">供奉着龙母</p><p class="ql-block">相传,龙母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位女首领,有“利泽天下”的德行,是壮族重要的人文始祖之一,在中国及海外华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每逢初一、十五人们都来朝拜,求雨乞福,每求必应。</p> <p class="ql-block">背后这是传说中的“神仙洞”</p> <p class="ql-block">下山来到了龙母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龙母文化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当地会举办盛大的龙母文化节,期间会有九龙祭母仪式、龙母歌圩、民俗竞技游戏等多种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p> <p class="ql-block">龙母戏台</p><p class="ql-block">龙母文化节:传美德乐善行孝。包含了母爱、感恩、孝行、济民等精神内涵的龙母文化在塘红乡一直盛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塘红乡都会在石门村举办“龙母文化节”,感怀龙母的恩德,弘扬母慈子孝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位于戏台两侧矗立着二十四孝内容的石刻牌</p> <p class="ql-block">《埋儿奉母》</p> <p class="ql-block">《亲尝汤药》</p> <p class="ql-block">据考证,上林县塘红乡石门龙母慈孝文化是环大明山及整个珠江流域龙母慈孝文化重要源头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