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践行马斯洛理论。《美丽人生》350

矫老师

《美丽人生》是一部自传性的随笔集,我希望用简约的文字,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以抽象加具象,细数沿途的风景,记下普通人的一生。写书是与自己沟通,回顾曾经,品味情感,重温自己心路;写书也是与他人沟通,可佐谈资,插科打诨,取悦世人朋友。 <h1>新的一年到了,老人们又长了一岁。生命仅有一次,应该怎样度过?<br>马斯洛以非凡的洞见,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勾勒出人生旅途的路线。他指出,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呈金字塔型。人们会自下而上地追求:1、生理需求,即生存的基础;2、安全需求,即环境的保证;3、社交需求,即情感的交流;4、尊重需求,即自我价值的认同;5、自我实现需求,即生命的完美存在。<br>我信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退休后,自己更体会到,生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走完这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场旅行,这五种需求就是沿途的景点,只有站上全部看台,才能观赏到人生的完整画卷。</h1> <h1>每个人都经历过职业生涯,无论做什么,大多数人的努力只满足了前三种需求。<br>我们工作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生存,要确保基本的生活条件,如衣食住行。这些看似简单的需求,是生命存在的基础。随着收入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生存环境的需求,如职业的稳定,家庭的安全,退休的保障等。接着,我们又产生了强烈的社交与归属需求,渴望并融入某个群体,与人建立各种关系,得到情感支持和安慰,从中获得认同和归属感。<br>退休前,也有少数人追求到更高级的尊重需求,他们或因为职业特殊,如教师和医生;或因为努力+运气,在职场上顺利攀升。但真正跨入自我实现需求层次的人极少,因为那是人生最灿烂的高峰,它无关功名利禄,却需要年龄阅历的积累,心灵价值的升华。</h1> <h1>退休生活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开启了追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大门。<br>自尊是什么?退休前,我们的自尊取决于职业成就和社会地位,它完全依赖外界的认可与评判。退休后,我们才懂,自尊来自内心的满足,个人价值最大化则在于能否活出自我。<br>自我实现是什么?退休前,人们认为自我实现是天方夜谭。退休后,静下心来寻求“我是谁”、“我想要什么”的答案,我们才懂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就是体会生命的完美存在”。于是我们出门旅行、摄影绘画、读书写字、欣赏音乐......这些不就是体会生命的完美吗?</h1> <h1>感悟:</h1><h1>在职业生涯中,我完成了教师-职业经理人-创业的三次角色转换,原认为赢得了尊重,实现了理想,证实了自己的价值。退休后,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并得到从未有过的自由、放松与愉悦,此时自己才认识到,只有在满意的退休生活中才体会到自我实现。为此,曾写过一篇随笔“我喜欢现在的自己”。</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