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2日,星期四,天气雾霾,最高温度7,最低温度0,今日带老婆自由由行。上午去关林庙,洛阳市博物馆,下午去洛邑古镇,应天门,晚上去明堂,天堂旅行。全天徒步计24915步,计18、10公里。</p><p class="ql-block"> 从郑州回来好几日了,一直没空整理游记。想想再不整理,又会拖的遥遥无期,就抽空整理。写游记挺费时间的,搜资料,编排,记录,上传,都要费时费力。为什么要这样费时费力的写游记,只是留在心中的那份热情,把美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保留下来,待我老了走不动了,躺在床上,慢慢去体会曾经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昨日从跟团友老君山后,就在洛阳中途下车,到洛阳十三朝古都游玩。选住桦畔轻奢酒店位于各景点的中心,打出租都在十几元就可达景区。早上8点钟就出来,就近在逍遥李胡辣汤店吃早餐。味道真不错,十元左右就可吃个饱。当地的老百姓都在店内吃,一碗胡辣汤,一个饼或包子,吃的我精精有味。吃完早餐,打出租去计划今天玩的第一个景点,关林庙。</p> <p class="ql-block">这是舞楼(又称千秋鉴楼)、大门、仪门、拜殿、大殿、二殿、三殿、奉敕碑亭、关冢,构成了关林巍峨宏大的建筑格局。其主体建筑上的龙首之多,为中原之最。建于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结构端庄,八角亭彩饰华繁、木雕精美,全为木榫结构,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惊人的创造力。轶事典故。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乾隆巡幸洛阳。他首先祭拜关林,亲制祭文,亲书匾联,其匾为“声灵于铄”,其联为“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匾联今仍悬于关林庙拜殿中。</p> <p class="ql-block">8点43分到达关林,天气挺冷的,广场上有当地老百姓在晨练,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广场,给关林庙罩上了金色的光芒。到售票号一问,军警凭证免费,又让我免费游玩了关林。</p><p class="ql-block"> 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林的建筑规格按照宫殿形式修建,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任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2008年由洛阳市申报的关公信俗,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992 X-85),关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信俗”的遗产地,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2019年,洛阳关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申遗项目遗产点。</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公元219年冬,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大义归天。220年春正月,孙权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将传关羽首级于洛阳曹操处,但被曹操识破,曹操敬慕关羽为人,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 即今关林迄今已有1800余年。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关林庙,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敕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关羽始封“圣”。关林正门。清朝,顺治五年敕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雍正八年(1730年)诏改武庙。清乾隆年间加以修建,形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关林是明清时期皇帝遣官致祭、地方官吏和百姓朝拜关公的场所。1980年在关林设立有洛阳古代艺术馆,陈列古碑志、石刻艺术珍品。2001年3月,关林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05月25日,关林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关林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992 X-85)“关公信俗”的遗产地。2016年,关林景区成为洛阳市智慧旅游试点单位。2019年,洛阳关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申遗项目遗产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门钉,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立于仪门左右重达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六合”匾额为慈禧太后御笔,端庄厚重,弥足珍贵;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御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甬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态,圆润生动,毫无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p><p class="ql-block"> 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地处九州腹地,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欧亚大陆桥东段,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浏览线路。戏楼--大门--仪门(关帝丝竹,关帝骑马像)-–狮子甬道--钟鼓楼--华表--焚香炉--龙、凤柏--张学良碑--月台--拜店(鼓,钟,印)--大殿--二殿(添砖加瓦)--娘娘殿、五虎殿--旋生柏、结义柏--三殿--明、清石牌坊--敕封碑亭--关林(冢)--卦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林的主要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舞楼、大门、仪门、平安殿、财神殿、春秋殿、关林(冢)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它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体现我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大门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中间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乳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高品级的标志。大门东西两边为八字墙,分别篆写“忠义”、“仁勇”4个大字,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石狮御道。由仪门到大殿,甬道长35米、宽4米,两边石栏,36根望柱,104个石狮。此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据碑文记载,现时之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在洛客商捐资,依宫殿式样修建。石狮御道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时的专用步道,百狮百态,惟妙惟肖。因御道甬柱、栏板多为信众所捐修建,祈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故上多雕刻铜钱纹饰,寓意四方来财,故民间又称之为“生财之道”。</p> <p class="ql-block">仪门建于明万历年间,取“有仪可象”之意,是当时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场所。原为明代关帝庙大门,清代改称仪门。门额上的“威扬六合”匾,则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笔,十分珍贵。在仪门东西次间与尽间的五花隔墙上,各镶嵌刻石一方。东侧为岳飞画“关圣帝君像”,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因缅怀关羽的英勇忠义而作。西侧的“关帝诗竹”,为关羽亲手所绘。这幅竹画的全部竹叶点缀成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p> <p class="ql-block">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26米。庑殿顶,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威。正门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说的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拜殿:位于正殿之前,与之相连,是春秋大祭之时百官僚属谒拜之所。殿中悬挂有乾隆御书的“声灵于铄”匾和“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联。平安殿:又称启圣殿,是关林的主体建筑,位于整个庙院的中心,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殿内供奉有贴金关圣帝君像,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二殿五开间,庑殿式,门上悬挂着"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殿中塑关羽怒视东吴像,左侧站着手棒大印的关平、右侧站着手持大刀的周仓。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为张候殿,右为五虎殿。三殿硬山式,面阔五间,规模较小,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像、关羽出行图和睡像,故又称寝殿。</p> <p class="ql-block">二殿又叫财神殿,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关林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之一,殿门悬挂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内塑关公武财神像,关平、周仓捧印持刀分立身后,招财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古往今来,人们多在这里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事业发达。</p> <p class="ql-block">娘娘殿:财神殿东侧配殿,建于明代,供奉关羽夫人胡氏、女儿虎女和儿子关兴。殿内东西两侧绘“祛病祈福图”和“求子还愿图”。民间流传胡夫人能祛病送子,故人们多在娘娘殿前燃香祛灾、诚心求嗣。</p> <p class="ql-block">这棵柏树上方多象龙头,拜拜龙头柏,财富健康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三殿又称春秋殿,也称寝殿,现存建筑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殿前有旋生和结义两株奇柏,殿内塑有关公夜读《春秋》像和关公睡像。三殿(春秋殿)。“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p> <p class="ql-block">林”碑:立于关林(冢)前奉敕碑亭内,碑文记载了关羽生平事迹及封号、建庙等情况,是关林称“林”的重要依据,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奉和对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关林在海内外数千座关庙中的领袖庙宇地位。</p> <p class="ql-block">关冢。关羽灵首埋葬之处,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冢正面南墙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门,门额题“钟灵处”,墓门对联为:“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始于汉末,如今绿草如盖,高峻出尘,虽江山已改,而元冢依然。“关林翠柏”是洛阳“八小景”之一,古柏千章,葱茏回合,每当大雨急住乍晴之时,云气如烟,似袅袅香篆,悠悠绕冢流走,奇幻之景,令人拍案称奇。千百年来,关羽作为忠义化身、道德榜样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敬仰。他的“忠义仁勇”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由此形成的“关公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已成为沟通海内外华人、亲情的桥梁和纽带。每年9月29日在这里举办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届时,海外关庙人士和宗亲组织云集关林,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关林成为海内外华人谒拜的圣域,也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洛阳传世出土的碑志计5000馀方。碑志涉及家族源流、乡里区划、民俗风情和重大历史事件等。如陈列的北魏元怿父子墓志,反映了“宣光之变”和“河阴之难”;护国定远侯墓志,记述了其纵马仗节、驰骋疆场的最后一段人生;唐志不仅再现了成熟的书法之美,也刊刻着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钱俶墓志,则记载了献地纳降的政治军事背景,和北宋朝廷对其超越常理的阶下恩宠。墓志,是集体的载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石坊。宽10米,高6米,三门道。正额题"汉寿亭侯墓"五字,坊上题联甚多,均是歌颂关羽之作,书体皆为明清书法。八角亭。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构筑奇巧,别具一格。亭内有龟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头雕龙,额题"勒封碑记"四字。碑的正面书题"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为历代帝王对关羽的最高封号。1980年经整修,设立了"洛阳古代艺术馆",在两侧廊房内陈列洛阳出土的众多石刻、碑志精品。</p> <p class="ql-block">关冢这个门上有两个孔,传说把硬币分别丢进去,听到有响声,就会带给你健康和财富。</p> <p class="ql-block">结义亭旁的银杏树呈金黄色,蓝天,灰瓦,红柱,黄叶,给关林带来油画般的冬之美。</p> <p class="ql-block">关公的大刀我是举不起来,沾沾仙气,带来好福气。</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虎殿:财神殿西侧配殿,五虎殿是供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殿宇,故称。明万历二十年(1592)重修。</p> <p class="ql-block">关公信俗。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一代英杰关羽被孙权杀害,蜀后主刘禅追盖关羽为“壮缪侯”。220年春正月,孙权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将传关羽首级于洛阳曹操处 ,被曹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南朝陈国皇帝陈伯宗托言“关羽显灵成神”,于光大年间(567-568年)在当阳玉泉寺西北为关羽立庙,在玉泉山为关羽建冢。至隋,关羽的神话传说开始出现,尤其在关羽家乡和他生前生活过的地方,广泛流传着关羽显灵护民的传说。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关羽家乡解州关帝庙兴建。其他地方亦开始建关庙。到唐代,关公信仰基本形成。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关庙,关公信仰进一步扩大。当阳以五月十三日为关羽生日,举行隆重祭祀,远近辐辏。另并渐渐形成清明节拜扫关冢之俗。到唐末五代时,在宫中、在民间悬挂关公神像成为习俗,并盛行下来。关公像。宋元时期是关公信仰的发展期,这时期由于皇帝的推崇、加封,关羽由一名武将变成了一尊神明,关公信仰普及全国。关庙也在封建帝王的政令下,广为兴建。关公信仰在民间日渐深人,每年五月十三诞祭、九月十三秋祭则已成定期且规模盛大。这时期,出现了许多关公戏,如《关张双赴西蜀梦》、《关大王单刀会》等,盛于民间,促使关公信仰深入妇孺。关公戏亦成为关公信仰文化的一部分,传沿至当代。关公信仰文化至明清时期迎来了鼎盛期。关羽的封号经过宋、明、清皇帝的步步加封,最后在清光绪五年(1879年),最终封为“忠义神勇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佑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庙由起初的个别地方修建发展到遍布大江南北,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规格之高空前绝后。关庙或由官府供给香、银或划给“香供之地”。而且把对关帝的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定于每年正月十三日的春祭、五月十三日的诞祭和九月十三日的秋祭,用太牢之礼,皇帝或亲自御书致祭,或遣官到关林致祭,并用太牢。洛阳所辖各县、乡俱如此制。建于东汉末的洛阳关林,便成为远近百姓祭祀关公的重要场所,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十三大祭,香火鼎盛。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从明代开始,关公信仰文化依然延续,并向海外辐射,特别是随着大批华人到海外定居,也把关公信仰文化传播开去,在整个汉文化圈内外发生着巨大的影响。2008年由洛阳市、运城市联合申报的关公信俗,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992 X-85),关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公信俗”的遗产地,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朝圣大典。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影响着中华儿女,广受敬仰。1994年关林成功举办朝圣大典。此后的每年9月29日,海外关庙人士和宗亲组织云集关林,举办隆重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关林朝圣大典已经成为洛阳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林朝圣大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活动从1994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八届。2007年4月被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问祖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来自美国、泰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个朝拜团体共同祭拜关圣人。祭祀仪式最大限度地复原了清朝国家祀典关公的祭祀程式,由乐舞表演转变为更加严谨的祭祀仪式,其中不仅有一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传统祭祀乐舞--八佾舞,同时还有帝王、社稷才能享祀的先秦之后太牢之礼,通过祭祀关圣、传承古礼,团结中华儿女,弘扬华夏文明。关圣帝玉玺。洛阳关林庙汇文楼主人、半龛居士、关圣印社社长、中国书协会员、金石书画篆刻家刘中州篆刻的“关圣帝君之宝”玉玺(590x590x1100cm 重1800余千克)供奉于洛阳关林庙拜殿。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先生赞其为“世界关庙第一印”。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及美国等有名关庙玉玺皆由此印缩小</p> <p class="ql-block">关公是忠义信勇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老百姓几千年的信仰传承,是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和谐的需要。千秋一武圣,万代传忠义!关公大义归天到今天,穿越时空已近2000年。在帝王将相、儒释道、广大民众的共同推崇 ,关公由凡人走向神坛,其浩然正气已成为代代传诵的千古佳话。人们对关公人格魅力的景仰,也从最初的英雄崇拜逐步发展为全体华人的顶礼膜拜,以关公"忠义仁勇"精神为核心的关公文化,一直被发扬光大。时至今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文化的存在。人们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题材、文化形态,来表现和传播千年关公文化。关公文化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关公信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现象,受到国内外关注。今天,中华儿女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传承和弘扬关公文化,有利于提升百姓道德品质,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9点57分,礼拜关林庙出来,打出租车前往第二个景点洛阳博物馆。10点17分到达洛阳博物馆。博物馆最值得推荐一游,只要预约,不收门票,藏品集中,珍品纷呈,要快速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参观博物馆是最佳选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设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0315件,其中珍贵文物5406件。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等。洛阳古墓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现名为洛阳古墓博物馆。占地面积130余亩,建筑面积8200余平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主体部分为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整个地面建筑之间,广植花草树木,设有假山水池,堪称公园式博物馆,1987年建成开放。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的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中国一大绝观。因此,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又是中国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2024年5月,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历史沿革。1958年5月,洛阳博物馆始建,原址位于洛阳洛南关林。是新中国成立后,地市级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当时由于财政紧张,暂定关林庙为馆址,洛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博物馆合署办公,编制14人,关林庙的大殿和厢房辟为展厅。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博物馆工作受到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破四旧”狂飙,内部之争,博物馆正常工作基本陷于停顿。1969年,博物馆工作人员到农村接受再教育,解放军某部接管关林庙。博物馆人员返回后,暂住西关,业务处于停滞状态。1972年,博物馆借王城公园的一座简易花棚,举办《文化大革命时期洛阳出土文物展》,这个花棚也成了洛阳博物馆的第二个临时馆址。1972年,漂泊不定的状况有了转机。洛阳市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批准建设博物馆新展楼。展楼由洛阳市设计院李传泽设计,分期施工建设。1974年5月,展楼一期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洛阳博物馆自1958年成立,经历八年庙内展,三年棚内展,终于有了展览楼,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74年10月,馆址落成迁此。占地积35亩,展览大楼面积2800平方米,文物库房3141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55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近40万件,可供陈列展览文物约3.5万件。1975年,洛阳博物馆负责白马寺的修复,对外开放。白马寺成为博物馆的下属股级单位。1981年10月,根据职能分工,洛阳博物馆一拆为三。分家后,因没有正式的文物库房,除展厅2000多件(套)文物外,全部划归其他单位。2007年,底洛阳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新馆建筑由主楼和附楼组成,于2009年2月建成。2008年5月,洛阳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4月,举办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2009年10月,先后成功举办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国际性大型展览。2011年4月1日,洛阳博物馆新馆开馆并对外试开放。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北临洛浦公园,南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洛阳博物馆老馆。洛阳博物馆以“鼎立天下”为设计理念,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建筑由主楼和附楼构成,长230米、宽140米,附楼以地景手法再现洛阳地理特征,屋顶13部分代表13个在洛建都的朝代。南面建有以“河图洛书”为主题的绿化广场 ,观光塔仿照史书“天枢”比例建造,八棱柱高39米,观光塔顶部雕塑4条站立的龙高9.5米,龙托起的“火珠”直径3.9米,龙和“火珠”均为铜制品。主体建筑。洛阳博物馆采用"鼎立天下"的设计理念,整体建筑外观为大鼎造型,以非对称的空间结构为支撑,借鉴园林手法在方形流线的转折位置设置庭院和采光天井,使空间布局达成动态的均衡。外部建构了大尺度的起伏地形,内部则通过建构相对应的一系列空间的连接来暗示“虚空”的概念主题,并通过屋面开放的13个遗址考古场景的再现,深刻地揭示了洛阳这座千年古都的厚重内涵,将场地特质与建筑概念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在都城文化、遗址文化、河洛文化、园林文化、地理形胜等五个方面中表现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洛阳博物馆设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河洛文明展:洛阳博物馆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是我馆建馆以来举办最具代表性的陈列。展出面积5千多平方米。藏品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瓷器、骨角牙器等诸多门类。从时期上,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和五代北宋时期五大部分。陈列以洛阳夏代都城、商代都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为主线,以洛阳出土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为本,以历史时间为顺序,串联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史迹、重要历史人物、科技发明,等等。全面展示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突出了“河洛文明”是中国文明象征的特殊历史地位。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陈列精品。</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屋顶按功能划分为13个部分,象征在洛阳建都的13个朝代。屋顶连绵起伏,再现了洛阳历史上作为都城的恢宏气象。屋顶设置不规则的采光孔,同时屋顶的拓扑组合,抽象地表现了河图洛书的意象。并在博物馆南面设计了以“河图洛书”为主题的绿化广场。附楼的形体处理采用地景手法,解决了主体与陪衬的形体关系,形象地再现了洛阳城市选址背负邙山、南望伊阙的地理特征。整个建筑由主楼和附楼两部分组成,长230米、宽140米。洛阳博物馆设计在空间布局上充分吸收了园林布局手法,结合展览流向设置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内庭园和采光天井,使游人在参观中始终保持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天枢观光塔。洛阳博物馆前的观光塔,仿照武周时的“天枢”而建。八棱柱高39米,观光塔顶部雕塑4条站立的龙高9.5米,龙托起的“火珠”直径3.9米,龙和“火珠”均为铜制品。天枢,是武则天纪功柱。寓意“天下中枢”,乃武周盛世的标志、世界中心的象征。位居世界三大纪功柱(中国武周王朝天枢、罗马图拉真纪功柱、印度阿育王石柱)之首。全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是武周帝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统领万国、协和万邦的见证。长寿三年(694年)八月,世界各国元首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铭纪功德,黜唐颂周。开元初被唐玄宗销毁。天枢观光塔。洛阳博物馆前的天枢为意向性设计,并非原址重建。天枢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轴线端门以南靠近洛河北岸,经过一千多年由于洛河摆动天枢遗址已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是史前文明。史前时期。主要展出文物当属陶火种器,这是古人用来贮存火种的器具,为中国史前考古首见。夏商周时期。主要展出夏商周时期青铜器、陶器、玉器文物等,著名的有子申父己铜鼎、越王鼫与铜矛、哀成叔铜鼎等。商代,1958年出土于洛阳伊川县。因铜鼎内壁有“子申父己”四字铭文而得名。“子”是商代王族姓氏,据文献记载,商王族多以天干命名,也就是说,这是“申”为他的父辈“己”所制作的一件青铜鼎。</p><p class="ql-block"> 距今约30万年以前,洛阳先民已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并发明了陶器。孟津寨根、偃师高崖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距今8000年前,洛阳地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年至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洛阳地区人口快速增长,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聚落(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星罗棋布,尤其是王湾聚落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的过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河洛地区地处华夏腹地,新石器时代的邦国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从而孕育了中国文明时代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河洛文明。中华文明总城落不断的文明,河洛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洛阳居天下之中。"河山控载:形胜甲于天下",河洛盆地,土地中旗、伊、洛、源、润蒙带其间、气候温润、四季分则,新今30多万年以前,先民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 今1万年前后,河洛地区进人新石器时代。公元21世纪,</p><p class="ql-block">生活在这里的夏氏族,率先突破蒙味的藩论,实现了文明的跨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其后,殷商、西周、东周、东汉、</p><p class="ql-block">曹魏、西晋、北魏、箭、皮、后梁、后唐、后晋相继在洛阳营都建国,历时1500多年,"河洛为王者之里",从他师到涧河两岸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集次落着商都而亳,豆都游郡、汉魏济阳城,隋唐洛阳城,东周王城五大都城遗址,"五都茶洛",气象鼎盛。 CB 山之上,伊河之演矗立省东周工陵,东汉皇陵、曹魏皇陵,西晋皇陵,北魏皇陵,唐恭陵等皇家陵园,形成了最为壮观的"东方金字路"皇陵群。河洛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许多杰出人物在这里生活,许多重大科技发明在这里创造,这里是中华民晨多元一体文化的策源之地,"河阳落书"开启了中华文明智慧之门: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中国宗法社会的最初原则:儒学,理学在这里创立:道教、佛教、抚教、摩尼教在这里交汇、碰撞,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宗教文化遗产、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沟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从这里起航,一串串珠玑辉煌的成谶,映照着河洛历史的天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p> <p class="ql-block">旧石器时代是指从人类起源至农业出现以前这一漫长的时代,是原始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同大自然顽强搏斗的时代。它以使用打制石器作为重要的标志。这一时期发明了骨器磨光技术和骨、石器钻孔技术。上世纪中叶以来,在凯旋路、北窑、(距今约30万年﹣1万年)伊川穆店、栾川等地发现了数十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地点,出土大量打制石器及磨光石器,发现的树木化石、诺氏古菱齿象、梅氏犀化石等,表明在5万年前河洛大地的气候已相当温暖湿润,已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理想场所。尤其北窑旧石器时代聚落(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为我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的交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公元前21世纪)新石器时代是指人类发明并广泛使用陶器及农业的出现这一时代,它是以大量使用陶器作为重要标志。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无器时代久发境子的生产经济。洛阳新石器时代定居聚落(村监个的落,人们聚居的地方)遗址主要分布在河、洛、伊、濂、涧五水的两岸。著名的王湾遗址、妯娌遗址均分布在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是一个纷争频仍的时代,是权力兴起、财富集中、邦国竞争的时代,并逐渐形成了"多元并进,河洛领先"的格局,孕育了文明时期王国的到来。象征着中国文明特征的"河图""洛书"就发生在黄河和洛河一带。仰韶(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地区的新器时代文</p><p class="ql-block">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西地区源</p><p class="ql-block">池仰韶村而得名。仰韶化是原始</p><p class="ql-block">社会的繁荣时期,居民可谷阶地</p><p class="ql-block">上营建聚落(村落),着定居的</p><p class="ql-block">生活。主要从事农业生同时饲</p><p class="ql-block">养家畜,兼营采集、狩捕鱼,</p><p class="ql-block">还进行多种手工业活动,尤其是当</p><p class="ql-block">时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彩陶则是</p><p class="ql-block">当时最有成就的原始艺术,</p><p class="ql-block"> 裴李岗文化时期(距今约8000-7000年)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裴李岗文化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还饲养猪、狗等家畜,兼营渔猎和采集,制陶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使用一定数量的打制石器。</p> <p class="ql-block">"鹳( guan )鱼石斧图"伊川缸葬具。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此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出土。高47厘米。腹部绘有一幅鹳鱼石斧图,左侧为鹳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鹳、鱼很可能代表人们共同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的外形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勾勒出轮廓,斧、鱼身中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妯娌遗址。妯娌遗址位于孟津县煤窑乡妯娌村。1996年发掘,揭露面积3450平方米。发掘房基15座、窑穴60座、墓葬56座,出土大批陶、石、骨、蚌器等。其中的一座墓长5.15,宽4.05米,是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首次发现的大墓。该聚落遗址的发掘,表明这一地区已有较发达的制陶、制石、制骨器加工工艺。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 王湾遗址。王湾遗址位于洛阳市西郊王湾村。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1959年发掘,揭露面积3350平方米。遗迹有房基、灰坑、墓葬等。出土的大批陶、石、骨器表明这一地区的原始居民已有发达的制陶手工业和发达的农业和饲养业。该遗址的发掘,为证实中原地区由仰韶文化过渡到龙山文化时期的传承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45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时期人们仍然过着定居生活,农业较前有了进一步发展,工具繁多,制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人们的饮食生活有明显的改进。这一时期河洛地区已处在原始社会的解体阶段,孕育并最终发展为中国文明的青铜文化。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洛阳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权国家夏王朝在河洛地区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建立在发达青铜文化基础上的王国时期,而后的商和西周均校调以洛阳为国都。洛阳作为三代更替的中心在中国文明早期发展史上占有立儿举足轻重的地位。"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p><p class="ql-block"> 夏商周时代。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极其辉煌的青铜时代,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这一时期王位继承制由氏族成员民主推举的"禅让制"转变为家族内部世袭的"兄终弟及制"并最终确立了 嫡长子继承制"。西周时期,贵族社会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两周之际,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夏、商、西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诸子百家各种思想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学说影响巨大,并在汉以后成为统治中国达二千年之久的正统思想。考古发现表明,河洛地区分布着夏都斟鄂、商都西毫、西周成周城、东周王城、东周成周城五座都城遗址,出土了最典型的青铜礼器,发现了最早的原始青瓷器,为日后中国瓷器成为世界科技、工艺、文化史上的奇葩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权国家夏王朝在河洛地区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建立在发达青铜文化基础上的王国时期,而后的商和西周均校调以洛阳为国都。洛阳作为三代更替的中心在中国文明早期发展史上占有立儿举足轻重的地位。"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极其辉煌的青铜时代,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这一时期王位继承制由氏族成员民主推举的"禅让制"转变为家族内部世袭的"兄终弟及制"并最终确立了 嫡长子继承制"。西周时期,贵族社会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两周之际,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夏、商、西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诸子百家各种思想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学说影响巨大,并在汉以后成为统治中国达二千年之久的正统思想。考古发现表明,河洛地区分布着夏都斟鄂、商都西毫、西周成周城、东周王城、东周成周城五座都城遗址,出土了最典型的青铜礼器,发现了最早的原始青瓷器,为日后中国瓷器成为世界科技、工艺、文化史上的奇葩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夏都斟尋。夏都斟郡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这里分布有夏王朝的大型宫殿建筑群及宫城遗址。其宫城建筑位于二里头遗址东南部,总体略呈长方形,城墙沿着已探明的四条大道内侧修筑(东墙的复原长为378米,西墙复原长为359米,南墙的复原长为295米,北墙复原长为292米),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城内发现包括一、二号大型宫殿为主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外还发现30多处夯土遗存,其中面积超过400平方米规模者达5处。这座宫城是迄今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建筑遗址,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城及宫殿建筑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平原东部,距偃师市西南约九公里,总面积3平方公里,包括二里头、吃铛头、四角楼、案后村和辛庄五个自然村。遗址主要由中心区和一般居生活动区两部分组成,中心由宫殿区、贵族居住区、铸铜作坊、祭祀活动区组成。宫殿区南有绿松石制造作坊:一般居住活动区分布有小型墓葬及半地穴式居住遗址。该遗址发现了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和青铜礼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有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宫殿区围以方正规矩的城垣,宫城内分布着具有明确中轴线的大型建筑基址群,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且与后世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一脉相承的大型都邑,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之先河。</p><p class="ql-block"> 夏朝陶瓷烧造。夏王朝时期虽然大量铸造制作了青铜器及玉器,但是作为一般生活必需品,仍广泛使用了陶器。器类主要有酒器、食器、水器。陶器制作为轮制兼模制与手制。并新出现了造型优美,烧制火候很高的白陶器,尤其是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烧制的原始青瓷器,这一发现将瓷器的成功烧制向前推进了几百年。其选料加工精细,胎质致密 是夏代制陶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夏朝。青铜铸造玉器加工。夏代已大量铸造和使用青铜器,标志着河洛地区率先进入了青铜时代。当时的先民不但能铸造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兵器如戈、刀、锥、镞,而且还使用陶范铸造法铸造了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工艺复杂的青铜容器。这些礼器的铸造由于采用了内外范多次分型,比之以前单范或简单的复合范铸造,在铸造技术上是一次空前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日后中国青铜器铸造的发展。夏代玉器加工工艺是在已很发达的新石器时代琢玉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达到了繁荣时期。二里头出土的玉器品类繁多,纹饰精细华丽,线条流畅圆润,反映了当时娴熟的琢磨、切削、勾线、钻孔、抛光工艺水平。</p><p class="ql-block"> 青铜礼器。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是以礼乐文化为基本特质的,夏代已经奠定了三代礼制的基础。从考古发现看夏代的小墓一般不随葬铜爵及铜铃,有些小墓极为狭窄,死者一无所有。随葬铜爵、铜铃的墓葬比较大,而且有木质的葬具,与之同时出土的往往有玉钺、玉戈、玉刀或玉璋。玉璋、玉刀更是权威性的象征物,是仪仗性的礼器,而铜爵正是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地位所铸制的一种标记物,是铜礼器。夏朝已有自己的礼乐等级规定,且形成了以铜容器为核心,兼有玉器、白陶礼器等的独特礼器系统。</p><p class="ql-block"> 铸铜遗址。铸铜作坊位于二里头遗址南部偏东、宫殿区之南200余米处,面积约在1万平方米以上。这里出土有陶范、坩埚、炉壁、铜渣、木炭及一些小件铜器,从遗址发现的大型复杂的陶范及熔铜炉壁残块看,此时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该铸铜作坊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铸铜作坊遗址。</p><p class="ql-block"> 绿松石废料坑。绿松石废料坑位于二里头宫殿区的南部。这里出土数千枚绿松石块、粒,相当一部分带有切割、琢磨的痕迹,还有因钻孔不正而报废的石珠,石料大多细碎,表面面积最大的可达2平方厘米。</p><p class="ql-block"> 镶嵌绿松石牌饰。礼器,198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该镶嵌绿松石牌饰是先以青铜铸造出主体框架,再用许多大小长方形及不同形式的绿松石镶嵌成突目兽面(与绿松石龙形器首几乎完全相同)。这件铜牌饰镶嵌的绿松石至今未松动一块,可见其工艺之高超。它是目前发现青铜器上最早的特种工艺加工艺术品。类似的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在四川广汉、甘肃天水均有发现,是夏代中原地区与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龙。中国,被称为龙的国度。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中国与天地世间乃至万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第一个国家﹣夏王朝建立后的王室,龙的形象已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陶塑龙、线刻龙、粘嵌绿松石龙等,尤其是绿松石龙形器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器形最大的绿松石龙,可称为"中国第一龙"。</p><p class="ql-block"> 粘绿松石龙形器。2002年春二里头遗址(3号基址南院)贵族墓出土。该绿松石龙形器放置在墓主人骨架之上。龙身略呈波状起伏,中部起脊。龙为巨头、卷尾,以白玉为眼睛,以绿松石及白玉为鼻梁,色彩绚丽。长64.5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嵌粘而成,绿松石原应粘在某种有机物上,其所托的有机物已腐朽。这是目前为止所见形象最为生动、器型最大的绿松石龙形器作品,可称为中国第一龙,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该龙及相关的发现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商朝时期(公元前)600年﹣前1046年)商部落原是活动在黄河下游的古老部族。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易水流域发展到黄河中下游,渗入夏人统治地区。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西毫(偃师商城)。自商汤起,共有十位帝王,大约200余年,皆以西毫为都。商代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活动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夏代,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商都西毫。商都西毫位于偃师市城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地处洛河北岸,与二里头遗址东西相距约6公里。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达1700米,东西最宽为1215米),面积达190万平方米。四面皆有城墙及城门。这座城由大、小两重城郭组成,小城位于外城和宫城之间,宫城内有成组的宫殿建筑区、祭祀区及池苑遗址。是商灭夏后所建的首座都城城址。这里不仅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群,还发现了规模庞大的府库群﹣"国库"及中国最早的人工凿池引水造景的帝王池苑设施。偃师商城布局考究,有严格的对称性原则,是当时最高水平设计思想和王权统治有机结合的真实写照。商都西毫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在我国都城发展史、图林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遗址内域的发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但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偃师商城宫城水池池苑遗址</p><p class="ql-block"> 宫城池苑遗址。宫城池苑遗址位于宫城北部,是目前所知我国时代最早的人工凿池引水造景的帝王池苑设施。由大、小水池和排水、引水道组成的城市循环水系看,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城市人工水利系统。这些发现将我国帝王御用池苑及辟园造林的建造历史上朔到商代早期,对研究我国都城制度、富室制度、园林史、水利史都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伊尹。商代初年的辅政大臣,名伊,尹是官名。传说奴隶出身,原为有草氏女的陪嫁之臣,商场用为"小臣"(官名),后来任以国政。帮助商汤攻灭夏桀伊尹光后辅售商汤及手孙三代的四位君王,死后葬在商都北原。伊尹在帮助商汤稳定内部局势,策划对外用兵,征服夏王朝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商代青铜、陶器工艺。商代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铸造的青铜器数量大,纹饰精美,分布广泛,其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铜器制作主要采用陶范铸造法,依靠活范模与活块范分铸铸接等技术制作形制复杂的器物,铸造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偃师商城铸铜遗址发现的造型、纹样精美的兽面纹大口尊、婴,显示了当时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陶器的烧制使用相当广泛。偃师商城先后发现了大量陶器,与前代相比其种类巨增,胎壁减薄,制作精美。陶质有加砂陶器和泥质陶器两种,器类有炊器、饮器、盛食器、盛储器等。陶器为轮制兼模制与手制,其制陶工艺已达到发达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周族是活动在中国西部泾、渭流域的古老部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朝以平王东迁洛邑为标志分西周和东周。西周王朝建立初,是以镐京(西安长安区)为国都,为加强对中原地区广大殷遗民及东南地区方国的统治,周王朝大规模营建了东都"成周"。使洛阳成为统治中国的一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此西周的东西两都并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实施两都制朝代。西周时期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宗法、分封、等级、礼乐、世袭制度,是继承商代以后中国青铜时代的全盛时期。考古发现表明,洛阳渡河两岸分布着大型王室铸铜遗址、贵族墓地及祭祀遗址,出土大批铸造精美的西周青铜器及罕见的大型原始青瓷器,是洛阳作为东都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西周都洛邑。洛邑"成周"城初你新色"、"新大邑"、"新邑洛"或"东国洛"。是西周王朝的东都。周武王克商后就来到嵩山祭天,向上天祷告将国都定在中国(指洛阳),何尊铭文记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曰:"余其宅兹中国(指洛阳),自之(治)民"。并在洛阳大规模营建了洛邑,举凡在东南的军事行动、汇聚四方贡赋、举行重大祭祀,均以东都为重地,极大的加强对中原地区广大殷遗民及东南 区方国的统治,洛邑成周已成为统治天下的又一中心。今洛阳市东郊濂河两岸大型黄族墓地、大型铸铜遗址、车马琥,帮祀坑等的考古发现表明这</p><p class="ql-block">姓是洛邑成周城所在</p><p class="ql-block"> 西周青铜铸造。西周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的帐煌时期,尤以长篇铭文记裁反映画周站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力面的历史事实为珍贵。洛阳出土的大批西周青铜器如著名的保尊保作册大方鼎、令方彝,矢令蓝、毅托为彝、召伯虎、王妊簋,太保发康伯壶、丰伯剑等,均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铜器。不仅如此,在北密等地还发现了大规模的铸铜遗址表明洛阳是西周青铜铸造业的中心之</p> <p class="ql-block">西周。礼乐制度的完善。礼乐制度是一套维系奴隶制等级制度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西周时期周公在洛阳已建立了严密的礼乐制度。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周礼,是体现等级差别的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主要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不同等级的贵族所使用的礼器,其组合各不相同。这种典章制度史称"制礼作乐"。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西周玉石加工。西周的玉雕工艺是在商代玉雕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玉器数量大,品类巨增。洛阳西周玉器以北窑贵族墓地为代表,尤以各种动物造型如牛、虎、羊、鱼、蝉、蚕等为特色,其中的圆雕玉虎、牛型调色器、圆雕玉鹤、玉刀等更是刀法纯熟,线条柔美,造型生动,选料考究,充分反映了西周玉器的雕琢加工已相当成熟。</p><p class="ql-block"> 玉牛形调色器。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墓出土,长11厘米,宽5厘米,高4.5厘米。玉色青中泛黄,通体磨光。牛作伸首伏卧状,背上有四圆洞,出土时内有朱色颜料。</p><p class="ql-block"> 玉虎。1964年北窑庞家沟出土。长16.5厘米,高3.8厘米。由青色带黑斑块的玉料圆雕而成。玉色滋润,造型生动优美,虎垂头、张嘴露齿,长尾上卷。为西周玉器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青瓷器。1901年格阳北窑西周墓出土,高27厘米,以轻15.2厘米,这 桑在原始育瓷器中可谓收仪者,其最突出的特征是胎体细腻坚硬,施脑均,滋漏,具有显明的玻璃质。青瓷瓮。容器,1993年洛阳西周车马坑出上,口径31厘米,腹径64厘米,高42厘米。釉色青中泛灰,施釉较均匀,有流釉现象,这件西周原始青瓷器,器形巨大、在原始瓷器中独一无二。</p><p class="ql-block"> 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公元前771年,犬戎举兵攻宗周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今陕西临潼)。诸侯们拥立太子宜白继位为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从周平王至周悼王及周报王共十四王,均以王城为国都,即春秋时期。东周后期自敬王因避王子朝之乱迁都成周,至慎靓王共十一王,为战国时期。东周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眼界大为开阔,思想大为解放,适应变革需要的新学术、新思想纷纷涌现。京师洛邑,人文荟萃,是中国礼乐文化的中心和百家争鸣的舞台,这一时期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学说对后世产生极深远的影响。洛阳发现的大批东周时期错金银青铜器玉器,呈现出与前代全然不同的面貌,给人们带来了清新、活泼,生机勃勃的气息,与思想领域中的"百家争鸣"的局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周洛阳城。东周洛阳域有!城和成周城两座城。东周王城位于洛阳市涧河的两岸。上世纪50年代发掘,连域平面略或正方形,四周有夯土城墙,北城墙保存完好长2890米,西城墙南北长3000余米,南城墙部分被毁我存900米,东城墙被毁,城址内北部发现有制陶,制骨和铸钢作坊遗址:城西南分布着宮殿建筑群基址:在建筑群东團分布有粮密区:中部,东南部为王城陵区东周成周城位于今湖河以东瞿泉,金村附近,是在西周城址基础上扩建面成的。两座域作为洛邑的组成都分,多年来有许多闻名中外的考古新发现。在洛阳建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东周王陵。周平王东迁洛邑,历25王,死后均葬在洛阳。其陵墓主要分布在东周王城和成周城内及其城外附近。50多年来经过文物工作者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研究,揭开了东周王陵的神秘面纱,东周王陵分为王城陵区、金村陵区、周山陵区三大陵区。</p><p class="ql-block"> 王城陵区。位于洛阳市纱厂南路东的西工区中心地带、陵墓主要分布在东周王城内及其城外附近,这里发现带墓道的大型长方形竖穴式墓近10座,其中1957年在西小电发现4座甲字型大墓,2001年在第27中学发现亚字形大幕1座,中字形大墓2座,陪葬坑2处。2002年在王城广场发现带墓道大墓及其他墓养600余座、陪葬坑40余座,发现了"天子驾六"车马陪葬坑等遗迹。这一陵区是东周王陵的主体。</p><p class="ql-block"> 东周青铜铸造。东周时期洛阳出土青铜器数量巨大,集中分布在东周王城及东周王陵区。早在民国年间,金村陵区就出土众多极为精美的青铜器,让世人震惊。这些青铜器除铸有各种精美的蟠螭纹外,还出现了人与虎、豹、鹿等兽搏斗场面的狩猎纹图案,特别是错金银青铜器的大量发现及浑铸、焊接、熔铸等工艺的运用,标志着东周时期青铜铸造仍处在一个比较发达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金村陵区。金村陵区位于东周成周城所在地,是周王的另一陵区。1928年一场大雨过后,8座带墓道的大墓惊现,出土大批青铜器、漆器、玉器、银器等等,许多青铜器铸有铭文,最著名的是现藏日本的9件一组"磊氏"编钟。许多错金银铜器及嵌玉铜器举世罕见,尤以错金银狩猎纹铜镜、青铜人物立像为代表。这一陵区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造型之别致,铸造之精工,为世人震撼,显示出周王非同凡俗的气度。遗憾的是这批珍宝出土后很快流散世界各地,有些至今下落不明。</p><p class="ql-block"> 楚庄王问鼎。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齐、晋两国相继称霸中原,位于南方的楚北上与齐、晋争霸,窥视九鼎,欲并周室,取代天下。据记载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伐陆浑戎,观兵于周的边疆,使人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取周而代之。周定王派人严辞以对、楚庄王无奈而归。</p><p class="ql-block"> 哀成叔鼎铭文。哀成叔鼎饮具,1906年5月洛阳市玻璃厂东周墓出土,与之同出还有哀成权钢豆、哀成权律、句各腹内壁铸铭文8行54字,其大意为哀成叔出生于郑,后来游宦到周侍奉康公,当了家臣,该鼎为袁虚叔死后其家人所做的一件钢器,如此长篇的铸铭在春秋战国时期颇为少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青铜铸造工艺。东周是中国历史上诸侯争霸,群维逐鹿的时期,这一时期阳作为姬姓周天子的都城,在列国都邑中,仍保持着一定的宗主地位,代表当时铸造工艺水平的青铜器不断发现,集中分布在东周王城及东周王陵区,早在民国年间,金村陵区就出土众多极为精美的青铜器,让世人震惊。这些青铜器除铸有各种精美的蟠螭纹外,还出现了人与虎、豹、鹿等兽搏斗场面的狩猎纹图案。尤以出土成套的错金银铜容器、车马器为代表。这一时期发明的嵌金、嵌银、嵌红铜等铜器加工新工艺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装饰工艺史上的创举。东周时期洛阳大量青铜器的发现,特别是错金银青铜器的发现及浑铸、焊接、熔铸等工艺的运用,标志着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仍处在一个比较发达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东周,特种错金银工艺。东周时期发明了嵌金、嵌银、嵌红铜等铜器加工新工艺。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装饰工艺史上的创举。洛阳作为国都所在地是当时错金银工艺最为发达的地区,有专为王室制作加工的工场。尤以1928年金村陵区出土成套的错金银铜容器、车马器为代表。不仅如此,这里还发现了目前中国最早出现的鎏金铜、银器。洛阳东周铜器的特种工艺是在夏商特种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特种工艺的中心地区。</p><p class="ql-block"> 东周。春秋时期王器的制作加工甚为普及,战国时期琢玉工艺达到了顶峰。洛阳东周玉器以金村出土的王室玉器为代表,尤以上世纪30年代战国墓出土的双舞女玉佩、金练玉佩及1957年西小屯战国墓出土伏兽玉人为典型,它们技艺精湛、造型别致、图案新颖,具有极高超的环玉工艺水平。</p><p class="ql-block"> 越王与矛。越国兵器,1988年元月洛阳市解放路东侧出土。长27.4厘米,宽5.2厘米,矛呈长叶状,体上错金鸟篆书"越王者旨于赐"6字。"者旨于赐"指越王勾践之子"与",这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越王兵器,对研究东周时期周王室与越国之向的这系具有重要义意。</p><p class="ql-block"> 吴王夫差剑。吴国兵器,1991年洛阳市东周王城战国墓出土。长48.8厘米,剑体上有"吴王夫差其元用"7字,此剑的制作时间应该是夫差在位的20余年期间。吴王夫差剑在洛阳地区为首次发现,是东周时期周王室与吴国交流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镶嵌玻璃珠六山镜。生活用具,1992年洛阳市西工区战国墓出土。直径14.5厘米,该铜镜背上有六山纹装饰,在山字纹中间镶嵌有白色同心圆玻璃珠,战国六山镜极罕见,而这件铜镜上还镶嵌具有西城文化特征的玻璃珠,独一无。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直接见证。</p> <p class="ql-block">东周彩绘陶器烧制。东周时期陶器的烧制使用仍然很广泛,除生活实用外,大量出现了为陪葬专门烧制的陶器,并出现了大量彩绘陶器,洛阳地区尤以西工区战国墓出土的一批彩绘陶器为代表,彩绘线条流畅,色彩艳丽,纹样精美,保存完好,是极难得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东周金属货币。东周时期已经大量使用了货币。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由于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出现了独立的手工业者及商人。洛邑位于秦、齐、楚赵之中,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天子之都。考古发现表明,东周王城遗址内外发现大量金属铸币,包括铜贝、空首布、平首布、圆钱等几类。</p><p class="ql-block"> 东周思想文化。东周时期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各国封建制度纷纷确立。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儒、墨、道、法等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老子、孔子等思想家、教育家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这时的京师洛邑,人文荟萃,成为全国礼乐文化的中心和百家争鸣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老子、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朝的征藏史(管理王室图书的史官)。生活在洛阳达30多年,他博古通今,著《道德经》五千言。《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孔子曾在他三十岁左右,将修《春秋》之时,从鲁国来到洛阳向老子请教古代礼仪。"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芸弘",观先王之遗制,深得教益。他说"吾今日见老子,其尤龙邪",孔子入周问礼,为其创立儒家学说 奠定了深厚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狩猎纹铜壶。酒器,1981年洛阳市西工区战国墓出土,通高39.5厘米,口径10.6厘米。通体饰凤鸟纹及人与虎、豹、鹿、野牛、翼兽搏斗场面的图案。这种图案改变了商、西周纹样那种具有浓郁宗教气息的风格,呈现出活灵活现的现实生活情景,极具典型性。纵横家苏秦。战国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合纵。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也,曾师事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自称"进取之臣"。公元前287年他与赵国奉阳君共同组织赵、韩、魏、燕、齐五国合纵伐秦,迫使秦国除去帝号,归还所侵赵魏土地。公元前284年,苏秦密谋诸侯共同伐齐,几乎灭掉齐国,后因反间活动暴露被杀。著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他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篇,是研究苏秦事迹的珍贵资料。相传洛阳太平庄有苏秦墓。</p> <p class="ql-block">河洛文明第二展厅。汉魏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置洛阳为三川郡。西汉初都洛阳,后迁西安,洛阳成为控制东方的军事重镇。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洛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之一。继东汉而立的曹魏、西晋、北魏王朝均定鼎洛都,历时300多年。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力行汉化政策,洛阳成为民族、文化、宗教、艺术融合的熔炉。考古发现表明,汉魏洛阳城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际大都会,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城市布局上承周秦,下启隋唐,体现出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性、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对称布局过渡的特点,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东汉庄园经济。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常采取田庄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规模宏大的封建庄园。汉代田庄中主要有农、林、牧、渔各业,同时还从事某些手工业的生产,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田庄所生产的产品能够使田庄"闭门成市",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p><p class="ql-block">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图,东汉都洛196年之久。东汉时期是洛阳古都史中最辉煌的岁月。大一统的汉王朝经济、文化、科技和对外交流都空前繁荣和发展,仕族庄园经济形成规模,国都洛阳宫阙壮丽、街市繁华,四方学士云集,名师大儒签翠,许多影响世界的科技发明在洛阳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班超出使西域,拓展了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白马寺"的建立,成为中国佛教传播中3君阳太学为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事,作街发明地动仪、浑天仪,蔡伦发明造原术:泰图作奴书,许慎编著《说文解字》</p><p class="ql-block">等,东汉时期经济 化的繁荣超过你的任何相代,卷阳不仅是东汉时期中、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大都市。</p><p class="ql-block"> 东汉洛阳城。东汉洛阳城大致为南北长而东西短的长方形。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俗称"九六城"。四面共设城门12座,纵横24条大街。城内由若干个宫殿组成,宫殿布局分南宫和北宫,二宫南北对峙,中间以复道相连。南宫是皇帝接受群僚朝贺议政及国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北宫主要是举行天子临朝,百官赐福,宴飨朝议的地方。南、北宫以外城区,为各类官府、太仓、武库、商市所在地和达官贵人住宅。城南郊建有规模宏大的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等重要礼制和教育性建筑。东汉洛阳城两宫制度礼制建筑独立成区的城市布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汉代皇陵。自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东汉都洛196年,前后历经12帝。12帝除汉献帝死后葬在现在的河南焦作外,其他11帝死后都葬在了洛阳,其皇陵均位于都城附近。《帝王世纪》记载汉魏洛阳城西北有5陵,故城东南有6陵。</p> <p class="ql-block">汉代陶器。东汉墓葬随葬陶器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葬的生活器皿往往数量巨大,并有大批式样繁多的陶制建筑明器。这些建筑明器,既有供人居住的宅院和楼阁,也有供储藏粮食的仓房,以及供春米磨面加工粮食的作坊和供姆养家禽家畜的擂合等等。东汉建筑明器形象具体,结构严谨,真实反映了当时建筑的高大,设计的精巧,装饰的富丽,完全是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真实缩影。汉代。1971年洛阳市东关林校汉墓出土。高18.5厘米,长26厘米 由高槛、车厢、杵、確架和底盘各部分组成。风车上部有一个装卸粮食用的长方漏斗形高栏,栏的两侧各有两个斜腿,便于装卸粮食和固定高栏位置。风箱为长方形,左端两壁上凿有圆形孔,用来安装风扇和曲轴。风车正面的中间下部,有一长方形出粮口,近方形启门孔甚大。风箱穴尾无档,是出灰尘糠窝之口。风车前面有米確,其左方为一个外方内圆的臼窝,杵置其中。杵上安有长杵杆,杆的右端被架在杵架上,架后有壁,以便春人依靠。东汉时期风车构造已相当合理,是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机械史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汉代崇尚"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认为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和现实世界是相同的。为了昭显孝道和富有,汉人极力推行"生则极养、死乃崇葬"的厚葬思想。反映在洛阳发掘的墓葬上,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随葬品丰富,大凡生前使用的衣食住行用等各种器皿应有尽有。这些发现反映出汉人注重追求"死后还生"的丧葬思想和对人生的重视和期望,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的现实生活。</p> <p class="ql-block">汉代铜器。汉代铜器崇尚实用,设计取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纹饰趋向素朴简括,造型轻巧又富想象力。洛阳汉墓出土铜器除明器外,有一部分是实用器,形制多样,花纹细致优美,工艺以范铸为多,兼有鎏金、错金、镂孔等特种工艺,反映了汉代洛阳在铜器制作方面仍有精美之作。</p><p class="ql-block"> 铜灯。2002年洛阳火车站汉墓出土。通高12厘米。铜灯由灯盘、铜人和底座三部分分别铸造,而后焊接而成。灯盘扁平状、下有一柄。铜人头微抬,两眼上视,头上长发后垂翘起,右臂伸出擎灯,左臂下垂,手扶膝,单膝跪于案上,案面长方形,下设四足。</p><p class="ql-block"> 王公王母画像铜镜。1955年洛阳市郊岳家村东汉墓出土。直径192厘米。背面浅浮雕花纹图案分内外两区:外区略高,饰云纹带、三角锯齿纹带、栉齿纹带和铭文带各一周:内区饰王公、王母、车马两兽等半浮雕画面。此铜镜是中国北方中原地区罕见的珍品。</p><p class="ql-block"> "驸马都尉"银印。汉代。洛阳伊川江左采集。高21厘米。方形钮,正面篆书"驸马都尉"四字。汉代一官一印,质地有金、银、玉、石、铜等。银质龟钮印,两千石以上官吏皆可使用,"驸马都尉"为汉武帝初置官职,职务掌驸马,秩比千石。这与历史记载正相符合。</p> <p class="ql-block">汉代玉器。玉具有美丽、温润、坚贞、不朽的特质。古人爱玉、崇玉,将玉与人的身份、品德联系起来。汉代"独尊儒学",玉器更成为儒家文化内涵的象征。随着汉代国势的壮大,玉器制作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玉匠选择优质玉料,尽其所能,雕琢出表现其文化底蕴与内涵的作品。纹饰以自然形成的沁色,天然形成的美感,结合巧夺天工的工艺琢刻,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伏人玉环。汉代。1986年洛阳涧西出土。对角长12.7厘米,口径9.8厘米。由白鸡骨玉雕琢而成。外侧刻饰有爬伏四人。伏人脑后饰垂发髻,巨目大鼻,脊背高拱,四肢抱环,双腿呈鱼尾形。玉环在汉代使用较为普遍,或为佩饰,或为手镯,形制多样。这件伏人玉环雕琢手法和工艺造型十分独特,以四人伏于圆环之上,形态质朴,外方内圆,艺术效果十分理想。</p><p class="ql-block">玉握猪</p><p class="ql-block">汉代。1987年洛阳市郊区机车厂汉墓出土。长11.6厘米。长条卧状,圆雕雕出耳、鼻、目、尾等。古人认为玉有灵性,用玉殓尸,能使尸体不腐。"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葬玉之制至迟在西周晚期已经出现,历经春秋战国,至汉代极为盛行。其品种主要有穿在死者身上的玉衣、握于手中的玉握和含于口中的玉含及其它"九窍玉"。</p><p class="ql-block"> 东汉墓室壁画。洛阳汉代墓室中的壁画装饰,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高官显贵或地方豪绅。目前洛阳已发现壁画墓近20座,这些汉墓壁画内容丰富、手法娴熟,更主要的是深刻地折射出汉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趣。早期神灵、仙人内容流行,是汉初黄老思想的折射;中期反映儒家思想的历史故事和神学谶纬意识愈见盛行;至东汉时反映墓主身份和仕宦经历的宴饮歌舞、车骑出行场面的图像逐渐丰富,反映了从西汉到东汉人们由幻想迷信的心理转向现实生活的享受、炫耀,完全是现实的人世间墓主生前生活的再现。</p><p class="ql-block">错金"一刀平五千"钱币</p><p class="ql-block">洛阳汉墓出土。又称"错刀"或"金错刀"。公元7年王莽新铸,面文"一刀平五千",形状像一把钥匙,刀上"一刀"两字用黄金错成,系凹入填金。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铸作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方孔圆钱。王莽篡汉建"新",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复古改制,先后四次币制改革,铸行新钱,"以一当五铢钱五千",使五铢钱遭到破坏。</p><p class="ql-block"> 东汉科教文化。东汉时期洛阳不但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而且文化昌盛,人才荟萃。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兴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规楼宏大的学府"东汉太学 ,其南宫的东观(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所藏图书典籍多达6000余车。这时的洛阳四方学士文人云集,讲授游学,著书立说。杰出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这里撰写出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卓越的历史学家班固在这里完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巨著《汉书》,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在这里创制"浑天仪"和"地动仪",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国都洛阳科教文化空前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科学文化最发达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张衡与地动仪、浑天仪。张衡(公元78-130年),东汉河南南阳人。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先后两次任职太史令,亲自主持和参与了东汉灵台的天象观明和天文研究。东汉顾帝阳嘉元年(公元12年)、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并成功测知水和年(公元138年)千里之外陇西发生的地震。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第台地震仪,比欧州同类仪器早1700多年,它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时代,标志着中国古大文学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仅如此,张衡还创造了世界第一架观幽大象的仪器浑天仪。班固与《汉书》、《白虎通》。后世常把班固与司马迁、《汉书》与《史记》相提并论,向有“班马”“史汉”之称。班固在洛阳还完成了儒家经典《白虎通义》,乃今文经学之集大成者。许慎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p><p class="ql-block"> 魏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317年)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割据,公元220年,槐文帝曾丕代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都洛共46年,公元263年,蜀为曹魏所灭公元205年,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曾魏,建立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以洛阳为国都,前后共52年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贵族生活奢后,人民生活困顿,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却得到长足的发展,魏晋士人普遍崇尚老庄,蔑视礼法,形成了所谓的魏香风度,为后世文人景仰和故仿,三骨,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崖均在洛阳写下华彩名章:马钧发明的楚骨水车、指南车被誉为"天下之名污,而骨皋年战乱不止</p><p class="ql-block">以洛阳为中江的中原汉人不断南迁,成为今天东南海和巷澳台地区客家人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魏晋洛阳城。魏晋时期已经实行了单一宫城制度。曾魏立国之初,复建洛阳宫,一改东汉的南北二宫对峙的分散布局,而采用单一宫制,废弃东汉南宫,在北宫旧址上专营宫城。公元235年,魏明帝在洛阳又大修宫殿,修建主殿太极殿,两侧分别建有东堂和西堂。太极殿与东西堂一字并列,太极殿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等重要礼仪活动的主殿,东堂是皇帝日常处理朝政、召见群臣、进学之所,西堂是皇帝日常起居之所。太极殿前有通向宫城南正门阁闽门的主干大街铜驼街,并由此而形成一条由南而北的主轴线。魏明帝又于城西北隅修建金墉城,具有制高点的作用,既是当时帝王非常理想的离宫暂住之地,又是位置极为重要的军事性城堡。同时整修了宗庙、社稷、街道等,使洛阳城官署府衙齐备,道路系统完整,殿堂楼阁林立,城池坚固高大,恢复了国都皇城气派。西晋时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没有大的变化,仍沿袭汉魏旧制魏晋士族经济生活。</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由于战争,社会动荡,经济和文化受到了很大破坏。西晋南北统一后,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全国出现了一 短暂的和平安定局面。统治阶级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贵族集团腐朽,官僚名士醉心于清谈,士族争相奢侈,在都城洛阳兴建了多处豪华的宫殿和名的园林、成为达官贵人宴乐之所</p> <p class="ql-block">彩绘伏虎形陶帐座。西晋,洛阳蛋师南卷庄砖厂出上,高及5厘米、免作蜡卧状,头向落平待,张卫露法,首股向则有真、胡于两肋 长尾上卷、守营睡起、中间、图孔、供插柠状物语,古晋出上做治较多,但如此统神出藏首法,自都物定整,实为难得。</p><p class="ql-block"> 魏晋科教文化。从东汉至魏晋,国都洛阳一直是文学活动的中心,魏晋时期的洛阳,文化发达,名人名篇辈出。撰《三国志》的陈寿,三曹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都是驰名一时的文人。特别是文学家左思,"构思十年"写得《三都赋》,《三都赋》一问世,洛阳富贵人家争相传抄,致使纸价为之上涨,"洛阳纸贵"后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众多的文学成就留下了"汉魏文章丰洛阳 的美谈。</p><p class="ql-block"> 曹植与《洛神赋》。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数国诗人,沛国渔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文带曹丕之弟,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在离开洛阳返回封地鄄城(今山东鄄城北)时,途经洛水之演,有感于古代洛水之神的传说,遂作《洛神赋》、作品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翻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女神形象,而且更从思想上给人以一种追求理想、执着如一的宝贵启示。曹植的《洛神赋》在描写人神之恋的故事中,隐含着作者对理想君主的追求以及追求失败后的痛苦和哀伤。《洛神赋》表达了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壮志遭挫、理想破灭、怀才不遇的典型情绪,故而成为不朽之作而流传千古。</p><p class="ql-block"> 左思与《三都赋》左思(约公元250-305年),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晋书左思传》载,他曾以10年时间写出《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p><p class="ql-block"> 玄学名士"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中7位名士的合称。包括: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是魏晋时代的学术主潮。7人大都置宅洛阳,常聚集在当时的山阳(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纵酒昏酣,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卑视时政,崇尚空谈,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著书立说,追求洒落放达。</p><p class="ql-block">魏晋民族融合</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止,西北边陲的许多民族,陆续向内地迁移。魏晋统治者为了边防和经济的需要,也常常招引这些民族入塞。居于我国漠北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各少数民族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迁入黄河流域,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西晋末年,世居中原的一部分汉人为避战乱南迁粤、闽、赣、川等省区以及海外,形成"客家人",出现了第一次中原汉人南迁的高潮。这些都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北魏洛阳城</p><p class="ql-block">北魏洛阳城是古代世界上规模载大的一座都城,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北魏洛阳城是以东汉魏晋洛阳城为内城,增修了外郭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组成的,核心为皇帝所居的宫城,宫中正殿为大极殿;其外为内城,其中分布众多官署、贵族宅第、朝廷的祭祠场所与朝延兴建的佛寺(如永宁寺)最外层为外郭城,外郭城平面略里倒"西"字形。城内有广阔的御道,范围极广,内中以居民里坊为主,供老百姓居住,里坊区内还建置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业区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规模设置居民里坊的都越,在城市规划布局上是一次划时代的变化,其后为隋营长安城,洛阳城沂访改文。</p><p class="ql-block"> 兽面纹瓦当。北魏。1999年洛阳汉魏故城间阖门遗址出土 直径14.2厘米。瓦当面主体纹饰为兽首图案,两眼突出,胡胧倒竖,面目狰狞:外饰乳钉纹、弦纹各一圈,边轮宽平。此种瓦当是汉魏故城遗址出土瓦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p> <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公元493年﹣公元534年)北魏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自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都洛共42年。北魏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孝文帝大力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积极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魏洛阳城,并成为国际一流的大都会。北魏时期崇佛之风盛行,迁都洛阳后首先是开凿龙门石窟,其次是修建皇家寺院永宁寺,据记载洛阳城内的寺院就多达1367座之多。考古发现表明,北魏洛阳城总面积已达100平方公里,永宁寺塔宏伟 大,出土的泥塑造型无与伦比。</p><p class="ql-block"> 北魏汉化改制与民族融合。北魏是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建立的王朝。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在服饰、语言、丧葬、通婚、吏治、门阀等制度方面都有相关的规定例如:随迁来的胡人改籍为洛阳人,死后不准还葬原籍;下令鲜卑臣民脱下胡服,一律改穿汉服;提倡汉语,三十岁以下男女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复姓为汉族单姓,如皇室原姓拓跋,后改为汉姓"元";禁止同姓通婚,鼓励鲜卑人按门第与汉人通婚。这些汉化改革措施使北魏面貌焕然一新,国力臻于富强鼎盛。北魏时期在国都洛阳建立了四夷馆及四夷里,以供四方民族和国外来者居住,为各民族提供了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p><p class="ql-block">北魏墓中出土的一些胡人形像及隐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在洛阳城肉活动西成少数民族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彩绘陶昆仑奴俑。北魏。1965年北魏孝文帝之孙元配墓出土。高9.5厘米。俑并腿蹲坐作蜷缩状,右手抱头,左手横置双膝之上,埋头于两臂之间,仅露满头卷发。著红色衣裤,腰束带,足穿长简皮靴,生动地塑造了一低头掩面缩成一团的异族形象,反映的是北朝贵族 僚或富室之家中外族家奴的一种。昆仑奴俑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或南洋、中亚地区黑人的形象,这件俑是公元五世纪北魏洛阳与西北及南洋</p><p class="ql-block"> 胡人舞俑中亚地区交流的见证。北魏元邵墓。北魏元邵墓位于洛阳老城区盘龙塚村。墓主元邵是孝文皇帝之孙,曾封常山王。其墓为带墓道土洞墓,墓内出土墓志、陶俑100余件,主要由镇墓俑、仪仗俑、伎乐俑、庖厨俑组成,簇拥着装饰华丽的牛车和鞍马,重现了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奢华情景,正是北魏贵族骄奢淫逸生活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彩绘陶牛车。北魏。1965年洛阳市老城区盘龙塚村出土。牛高16.5厘米,车高22.5厘米。牛、车呈一体,从车厢前端格子栏下面伸出的车辕套在牛身上。牛呈拉车行走状,脖颈肌肉下垂,身披饰革带,驾一双辕双轮车,车盖呈拱棚状,前后檐外伸,车厢两侧各刻一象征性假窗,车厢前孔呈棂状,后开门,车轮靠在车厢左右两边,牛四肢和车两支柱立于托板之上。彩绘陶牛车造型写实逼真,正是南北朝时贵族盛行的车乘,极富时代特征。</p><p class="ql-block"> 北朝陶瓷器。北朝瓷器有青瓷和黑瓷,釉陶有单色和两彩釉。瓷器注重实用,多以素面为主,缺少装饰,但其造型浑厚,风韵粗犷,体现出北朝陶瓷器鲜明的时代特征。</p><p class="ql-block"> 青瓷鸡首壶。1990年偃师南蔡庄北魏墓出土。通高28.2厘米。盘口,长颈,圆肩,平底。肩部有高冠鸡首流,龙形柄。颈两侧各设两桥形纽。通体施青釉,开片细腻均匀,是北魏青瓷器中的佳品。</p> <p class="ql-block">北魏崇佛之风,与龙门石窟的开凿。印度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繁荣和佛寺的众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北魏王朝崇尚佛法,入主中原后,利用佛教作为其统治手段,把佛教定为国教,广为提倡,形成朝野贵贱皆崇佛的历史局面。洛阳在佛教传播中的中心地位更加显著。都城内外寺院林立,千百万人皈依佛教,佛教的发展在洛阳盛极一时。至北魏晚期,洛阳城内建寺1367所,列刹相望,其中尤以永宁寺和龙门石窟更为豪华壮观。</p><p class="ql-block"> 皇家寺院永宁寺。永宁寺位于北魏洛阳城内城南郊,今白马寺东南约2公里处。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约301米,东西约212米,四周有夯筑围墙。永宁寺中心建筑为九层木塔,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据史书记载,木塔高"四十九丈",折今136.71米。考古发掘表明,塔基高出地面8米,平面呈方形,分为二层,边长38.2米,高2.2米,内为夯土,四壁以青石镶包,台基四面皆置"漫道",以供人上下。据《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西域来洛阳的诸僧,住永宁寺者多达数百人。永宁寺木塔毁于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因雷电引起的一场大火。其塔基是目前我国经全面发掘的唯一一座北魏佛寺遗址。塔基周围发掘出土了大量彩绘泥塑佛、菩萨、弟子和供养人残件,所有彩塑品皆泥质,除少数饰件为模制外,均系手工雕塑而成。这批泥塑形体虽然较小,但塑形之美,比例之准确,情态之传神,塑工之细腻,世所罕见,堪称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 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龙门石窟的开凿。闻名世界的洛阳龙门石窟地凿于北魏孝文带迁都洛阳前后,当时的古阳涧,真阳洞等洞窟是北魏王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集中反映了北做王朝举国佞佛的情况和北四时期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玉辟邪。北朝。洛阳出土。高4.3厘米。卧状,四肢曲伸,昂首,圆腹、丰臀、断尾,五官琢制清晰。造型别致,制作精细,小巧玲珑,是洛阳北朝时期少见的玉器品种。</p> <p class="ql-block">洛河文明第三展厅。隋唐时期。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隋,并于589年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长达169年的分裂局面。隋朝历文、炀二帝,统治全国仅38年,但在典章制度方面却有许多新的创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础。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营建东都洛阳,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洛阳成为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和中心。绵延数千里的大运河,宛如人造天河,堪称 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作为帝国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步入都城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执政称帝期间,升洛阳为神都,修宫苑、造石窟,对外来文化实行开放包容政策,胡乐、胡言、胡服引领着时尚潮流,袄教、景教、摩尼教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各擅圣坛,八方朝贡,万国来使,神都洛阳成为东方世界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隋唐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始建于公元605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隋唐两代,洛阳都城人口百万众,洛阳城"前直伊阔,后据部邙山,左滩右洞,洛水贯其中",娓模宏大,城郭有大小相套的宫城、皇城、外郭域等,其中,外郭城周长27.5公里,有定鼎门等10门,另有圆鬓域、醒仪域、含嘉仓城等诸多小城。帝修国水谷。有快修口连锁王宫殿遍布于洛阳城内外,隋代著名的桃福门通火有乾阳殿,大业殿,唐代著名的有天堂、明堂,上阳宫 外郭城与皇城之间为里坊,所有103坊,唐109坊,里坊之间设市场,共3市,隋唐园林兴盛,晴场合建西苑周长200里,为中国园林之最。塘唐洛阳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洛河雨岸,街道级绩交错,里坊井然,规划严整,为日本等邻国的都域所仿效。2007年唐洛阳城被国家到为"十一在"全国大遗垃保护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二程</p><p class="ql-block"> 炀帝与大运河。隋炀带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与长城同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p><p class="ql-block">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同时开凿大运河,由著名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完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梁、永济渠为"人"字状延伸,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大运河的开通不仅加强了洛阳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成为全国的经济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隋炀帝。杨广(569-618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独孤皇后的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隋开皇元年(581年,杨广被封为晋王、并州总管。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杨广被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广即皇帝位;十一月下诏"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大业元年(605年)三月,任命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大业二年(606年)四月,炀帝由伊阙入洛阳。洛阳成为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炀帝在营建洛阳城的同时,又开辟大运河。前后征调百余万民工,历时六年,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到余杭全长4000里的大运河。成为南北运输的大动脉,是漕运的主要干线,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洛阳成为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含嘉仓城。含嘉仓城位于今洛阳老城西北角,是隋唐两代政府设置的大型粮仓所在。城址为长方形,东西宽615米,南北宽约725米。城内的南北大道和东西大路将城区分为四部分,西北部为生活管理区,东南部为漕运码头,东半部为储粮区,已探出粮窖287座,粮窖多呈口大底小的土窖,窖口直径最大的18米,一般为10-16米,最深12米,一般7-9米。仓窖底及四壁均经防潮处理。含嘉仓规模之大,仓窖数目之多,储粮之丰富,为研究隋唐时期大型官仓储粮制度及粮食保管等提供了实际例证,同时也为研究当时的经济、漕运和租税制度等历史问题提供了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公元772~846年)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 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成乐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并于外郭城履道坊购置了房宅,常赋饮于龙门香山,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 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白园,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 履道坊、白居易故居与白园。履道坊位于隋唐洛阳城外郭城东南部,今洛阳市安乐乡狮子桥村。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一种规划体制,城市由棋盘式的街道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方格,分为居住区的坊与商业区的市,唐洛阳城外郭城内规划有103个坊,分布在洛水两岸,许多皇亲贵戚、达官名人就居住在这里。考古发掘表明,伟大的诗人白居易故居就位于履道坊的西北隅,其宅院呈南北长方形,南半部是以"南园"为主体的园林区,北半部是以前后两进式院落构成的宅第。宅院占地十七亩,由宅、池、岛、竹桥等组成。出土残石经幢题记"开国男白居易造此……"这是国内首次对名人宅地实施的全面发掘。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地,座落在洛阳市城南龙门东山北侧,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p><p class="ql-block"> 则天与神都。武则天,名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上尊号为"天后"唐中宗时为皇太后。公元690年在洛阳登基,改唐国号为周,自立为武周皇帝,上尊号"圣神皇帝",史称"武周",并称东都为神都,洛河为神河。武则天在洛阳期间,修建天堂、明堂、上阳宫等一系列富丽堂皇建筑,同时,在龙门修建香山寺,开凿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达17米武则天在洛阳称帝15 ,这一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均属"大唐盛世"。公元705年退位后改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后"还政于李唐,同年逝于洛阳上阳宫,留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后与高宗合葬于乾陵</p><p class="ql-block"> 唐恭陵。唐恭陵位于偃师猴氏镇滤沱村西南景山之巅,是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李弘(652-675年),字宣慈,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永微六年(655年)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改立为太子。上元二年(675年)李弘与高宗、武后赴东都合璧宫,暴卒,年仅23岁。高宗万分悲痛,追谥为"孝敬皇帝",并亲书《孝敬皇帝睿德记》碑,立于陵前。恭陵,俗称"太子冢",是河南省现存帝王陵墓中规模宏伟,布局完整的一座唐代帝王陵墓。陵园坐北朝南,面积31万余平方米,其神道两侧石刻气势宏伟,雕造精美,形象生动,是盛唐雕塑艺术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隋唐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贸易交往进入鼎盛期。东都洛阳作为国际大都会,三市空前繁荣,客商云集,不仅西亚、欧洲的胡商纷至沓来,并且与朝鲜半岛及日本的交往也日益频繁。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西物质方面的互通,而且促进了中西间文化的交流。中外风俗习惯、服用器物相互渗透,胡乐、胡舞盛行中原,丝织品、茶叶则源源不断输入西域。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16次抵洛,最大的使团达500余人。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并在洛阳城建立寺院。洛阳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657部,扩大了佛教的传播。洛阳大福先寺高僧道璇东渡日本,成为中国赴日本传佛第一人,终为日本华严宗始祖。</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因多施黄、白、绿为基本釉色而得名。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唐代盛行厚葬,不仅达官贵族,百姓也是如此。洛阳是唐三彩的故乡。洛阳唐三彩集中出土在关林、龙门、谷水的唐墓之中,并以数量之多、器形高大、造型优美、釉色亮丽而著称于世。洛阳唐三彩主要盛行于高宗武后的几十年间,其种类主要有人物、动物、器物三大类,以胎质坚实洁白、釉色艳丽、装饰繁缚、器皿较多、人物胖瘦得体,骆驼马体态高大等特色有别于西安,扬州等地的三彩。同时通过丝绸之路也影响到朝鲜、日本及西亚地区,并卫对后代的家三彩、辽三彩和金三彩都产生了陈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镇墓兽。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从考古发现来看,镇墓兽最早见 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唐代镇墓兽多为陶质或三彩,有人面和兽面之分,造型或蹲或立,有的头长独角,身生双翼,背披火焰,竖耳怒目,狞厉可怖</p> <p class="ql-block">豆卢氏墓。豆卢氏,鲜卑人,唐睿宗贵妃。开元28年(公元740年)夏四月甲申卒,享年79岁。墓中出土的陶女侍俑面部丰腴,直鼻朱唇,身穿长袍曳地,脚着翘头鞋,呈站立姿态。造型优美,比例准确,工艺风格与洛阳地区常见的唐代陶俑有较大的区别,推测为唐代东园专为皇家陪葬生产的秘器。</p><p class="ql-block"> 隋唐手工业。隋唐时期国家经济的昌盛以及工商业贸易的繁荣,为这一时期手工业发展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需求,并且伴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成为国家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都洛阳集中了当时全国的能工巧匠,并有政府机构专门管理,制作工艺门类品种齐全,工艺技巧高超。金银器、瓷器、陶器的加工烧制都达到较高水准,尤其是各类特种工艺铜镜的铸造加工代表了中国古代铜镜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隋唐文化艺术。隋唐东都洛阳,经济繁荣,文化晶盛精场合创科举制,以诗赋文学作的选拔宫史的依器,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薛道街号"一代之家"。是隋都洛阳最著名的诗人唐代,洛阳籍诗人杜甫、元稹、刘禹锡、李贺等声名强特,李白、白居易、王维、韩愈等长居洛名篇荟萃东都域的营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唐时期二程学的反映。龙门石窟的开凿则是石雕艺术诗集中体现。隆唐乐舞百戏达到极盛。隋炀帝雅好音承制"九部乐"武则天作《乐书要录》,为中国重要乐律学著作。唐玄宗作《霓裳羽衣电为唐代乐舞代表作,并在东都建"皇家集图弟子"乐舞班子,洛阳人李龟年是其中著名的香乐家、歌唱家。隐唐艺术门类繁多,诸遂良、颜真卿的书满,吴道子的恶都堪称典范。高僧一行为唐代单名科学家,他主持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夜,并政是你街军天假,以水冲转动,写就中家白光整马大时汤</p><p class="ql-block"> 佛教。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在唐代有了更大的发展,主要宗派基本上在这个时期形成,东都洛阳在高宗到武则天时期,佛教发展极为繁盛。武则天为自身政治需要,利用《大云经》神话自己夺取政权,令各州设大云寺,同时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也得以重修扩建,佛教在政治生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洛阳石窟等的开凿营建,使龙门石窟达到鼎盛。</p><p class="ql-block">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国进入战乱频仍、朝代更选频繁的五代时期。统治中原的后梁、后唐、后晋曾先后建都洛阳,后汉、后周则以洛阳为西京。公元960年,宋朝建立,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国南北再度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北宋实行两京制,以汴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洛阳是当时全国两大中心城市之一,文教昌盛,名流云集。程颐、程颢在此创立洛学,奠定了程朱理学的基础;司马光在此著就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成为中国史学上的典范之作。北宋洛阳,名园林立,牡丹广格文人墨客披弦吟诵:"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城市发展引领一代之风骚。</p><p class="ql-block"> 五代北宋洛阳城。五氏洛阳城经唐来兵大之后"城色残破、户不满百",富室"不及故时御相家",后来虽经河南尹张全义竭力算治,重修五凤楼(唐应天门)、朝元殿和清暑楼等,但仍远非隋唐盛况、宋朝定洛阳为西京后 对洛阳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宫城和皇城仍为隋唐五代旧址、宫城周回九里三步,有五凤楼等6门,正殿日太极殿,另有宫殿10余座。皇城周回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有丽景门等7门,外郭城跨洛河两岸,周回五十二里九十六步,并设里坊120坊,超过隋、唐两代西京洛阳城重建的同时,居洛的士大夫们兴起建造豪华宅第园林之风,宋人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记达洛阳有富部公园德乐简等名园19处,而洛阳私家园林多至系经"郑泰因此说"人间佳节惟寒食关下名的重汤阳</p><p class="ql-block"> 五代时期的洛阳。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在藩镇割据的基础上,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时间短暂的朝代。其中三个朝代曾在洛阳建都,后两个朝代把洛阳作为陪都。因此,这一时期洛阳在很大程度上仍不失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梁建国初和后唐明宗在位时,都曾分别采取某些恢复生产的措施。农业、手工业有所发展,雕版印刷业和瓷器制造的成就尤为突出。</p><p class="ql-block"> 五代时期的洛阳印刷业。五代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由政府刻印书籍即始于洛阳。史载,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将长安郑覃所刊石经运至洛阳,"顾召雕字匠人,刻为印板,广颁天下",刻校工作是在洛阳国子监进行的,采用了雕版印刷的新技术。图书传统的手抄,刻石等制作方式,遂为印刷术所取代。也为宋代洛阳图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五代时期洛阳出土的瓷器。洛阳五代墓中出土了许多越窑、耀州窑的青瓷器,同时又有大量的定窑白瓷出土,且质量上乘。特别是带有"新官"款定窑白瓷碗的出土,说明洛阳在一定程度上仍不失为经济中心。五代十国,中原进入一个动荡时期,而江南及边远一带相对比较安定。北人南逃,客观上形成了南北往来、相互交融、互通有无的社会形态,在陶瓷生产方面,瓷窑数量虽略有减少,但制瓷技术及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大的窑场有:越窑、耀州窑和定窑。特别是耀州窑五代青瓷的大量出现,结束了中国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为北宋时期中原制瓷业形成的百花齐放的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北宋文化思想。北宋时期西京洛阳是全国文化中心,洛阳设有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名相大儒多云集洛阳。朝中致仕重臣多居洛阳,仅洛阳籍一代名相即有赵普、吕蒙正、张齐贤、温仲舒等。文彦博、富弼等.人组成"洛阳耆英会",饮酒赋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洛写就《新唐书》;邵雍在洛阳推理演易形成"先天学";司马光历时15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洛阳西京是"洛学"的发源地。程颢、程颐兄弟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世称"二程"。他们创立一套儒家唯心主义哲学理论,并在此讲学传道,称"洛学",后发展为"宋明理学"。二程弟子众多,杨时、游酢冒雪等待休息中的程颐,留下尊师重教的典故"程门立雪"。</p><p class="ql-block">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迁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凍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谏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在居洛阳十五年,埋首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至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成书。《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通过在洛阳编纂《资治通鉴》也让司马光对洛阳城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产生了很高的评价,留下了:"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佳句。邵雍(公元1011~1077年)字尧夫,谥号康节,北宋哲学家,北宋真宗四年(公元1011年)生于河北范阳,仁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嘉花七年(公元1062年),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程颢、张载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花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今洛阳市龙门大道北段安乐窝有邵雍故居,为道光九年因旧址遭洪水而迁至此。</p><p class="ql-block"> 二程。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程颢(公元1032~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二程"。二程同为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宋代洛学的创始人,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顺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二程故居就位于洛阳南嵩县田湖镇。</p> <p class="ql-block">瓷枕。瓷枕最早创烧于陪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北宋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造型多样,种类繁多,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设计独特,制作细腻,在装饰手法上采用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极大地提高了瓷枕艺术性。并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石刻艺术特展厅。石刻馆:洛阳石刻造像时代从东汉、北魏,迄唐宋明清而不辍。造像题材有石刻雕像、佛教造像、造像碑、装饰纹样和神话故事等。造像多用青石、汉白玉石和砂岩石雕凿,突出表现人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或神态夸张,或清奇丰腴,或线条遒劲,或灵巧狞悍。虽风格各异,但比例协调,气韵生动,写意传神。此展览分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建筑及其它石刻三个单元。</p><p class="ql-block"> 石刻艺术是雕塑艺术的一种,是用石质材料雕刻而成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石刻艺术可分为造像、碑碣墓志、建筑构件等几大类,其创作手法多样,有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和刻文记事等。洛阳历代石刻遗存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时代跨越汉唐直至明清,其艺术风格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石刻馆分石刻造像、碑碣墓志两个部分。石刻造像部分展出有东汉石辟邪、北魏石翁仲、隋代石狮、宋代石虎等形神兼备的石刻精品;碑碣墓志部分展出有东汉熹平石经、北魏元怪墓志、唐代张説墓志、北宋富弼墓志等重要碑刻。在这里,既可以领略体量硕大、技法熟稳的单体石雕,也可以鉴赏篆、隶、草、行、楷、魏碑诸种书体,从中商兑蔡邕、欧阳修、司马光等大家的书法风格,感悟石刻艺术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石刻造迄唐宋明。洛阳石刻造像时代从东汉、北魏,清而不辍。造像题材有石刻雕像、佛教造像、造像碑、装饰纹样和神话故事等。造像多用青石、汉白玉石和砂岩石雕凿,突出表现人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或神态夸张,或清奇丰腴,或线条道劲,或灵巧狞悍。虽风格各异,但比例协调,气韵生动,写意传神。展览分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建筑及其他石刻三个单元陈列。</p><p class="ql-block"> 陵墓石刻。陵墓石刻有地上石刻和地下石刻两种,地上石刻主要是陵墓前神道和墓门两侧的石阙、石碑和石雕群,以及象征帝王生前威仪的仪卫性石雕,如牌楼、石柱、石象生等。这类石雕,起源于西汉,到唐代形成系列,明清两代形成固定的规范。汉代石刻气魄宏伟:北魏石刻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唐代石刻面部丰腴,削肩细腰,比例适度;宋代石刻肖形写实,注重细部刻划:明代石刻追求程式化,姿态端庄,神态严肃。地下石刻主要是墓室内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石雕装饰作品,如墓门、画像石棺等,主题大都是青龙、白虎等四神、异禽怪兽、花卉人物等图案,真实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信俗观念及审美风尚</p> <p class="ql-block">宗教石刻。宗教石刻指石窟寺、寺庙以及民间供养的具有宗教色彩的石刻造像与装饰纹样符号,以佛教造像居多。洛阳佛教石刻造像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形式多样,具有印度键陀罗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风格。经幢和佛塔是建筑和雕刻相结合产物。就样式风格而言,北魏造像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北齐佛像身躯如柱,衣饰宽松,无褶纹;隋唐时佛像丰满圆润、气韵灵动。</p> <p class="ql-block">碑碣墓志。秦始皇刻石纪功,始立碑碣,至东汉中叶以还,树碑立碣渐成世风。有墓前的墓表、墓道(神道)上的神道碑:有癌埋墓扩、记载着志主的姓氏、籍贯、系谱和生平履历的墓志,还有寺庙碑、衙署碑、工程纪事碑、典章制度碑、神道碑等。历年来,洛阳出土碑碣墓志近万方,自汉魏隋唐,迄宋元明清而不辍,尤以汉晋碑罕贵。碑碣文体有碑颂、碑记、墓志:书体有篆、隶、魏、、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民族迁徙、家族流变,记录着历史社会演进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 建筑及其他石刻。建筑石刻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的作品,表现了古人的生活和民俗风情。建筑石刻包括古代宫殿、寺庙等建筑物中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石质构件,如石蟾蜍、龙首、柱础、朝阶等。主要表现在帝王宫殿、坛庙建筑体系中的门阙、台基、栏板、望柱、魅头(排水装置)等。洛阳出土或传世的此类作品,集工艺性、象征性和审美意味于一体,极具鉴赏和传承价值。</p><p class="ql-block"> 建筑及其他石刻。建筑石刻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的作品,表现了古人的生活和民俗风情。建筑石刻包括古代宫殿、寺庙等建筑物中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石质构件,如石蟾蜍、龙首、柱础、朝阶等。主要表现在帝王宫殿、坛庙建筑体系中的门阙、台基、栏板、望柱、魅头(排水装置)等。洛阳出土或传世的此类作品,集工艺性、象征性和审美意味于一体,极具鉴赏和传承价值</p><p class="ql-block"> 墓志铭。墓志也称墓志铭、扩铭,是一种埋入亡者墓中的文字石刻。东汉时已有雏形,北魏定型。洛阳出土墓志逾3000方,其中汉晋志较少,北魏墓志书法为佳,唐志数量最多,宋志硕大。内容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族融合、家族源流、乡里区划和民俗风情等。展出的元怪墓志、元瑛墓志、高猛墓志乃魏碑书法精品。魏碑体,又称龙门体、伊阙宗,是介于汉晋隶和唐楷之间的一种新书体,古朴拙雅,方笔凝重,浑厚朴拙,表现出隶书向楷书演变的过渡特征。</p><p class="ql-block"> 碑碣。古代人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碑曲首、身、座三部分构成、碑首也称额,一般有篆书碑头题字,四周盘龙缠绕,碑身前后左右四面均可刻写碑文,内容多是对碑主人或事件的歌颂,皆竖行,自右面左,字体有篆、楷、隶、行、草为主。碑座,又名龟跌,一般雕成善于负重的龙子品质( bixi )形像。碑以寺观祠庙居多。也有记功项德碑、墓碑。在圆首或方首之间及方形石面上刻字叫码。</p><p class="ql-block"> 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命人校订诸体文字的经书,并用隶书体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中国最早的大学﹣-洛阳太学门前,供文人学士抄录校对和学习,这就是熹平石经。到曹魏正始年间,又整理汉石经并以大篆、小篆、隶书三种书体刻立于太学门前,是为正始石经。经书内容包括儒家经典与佛道刻经,洛阳藏石以《尚书》、《春秋》、《左传》等儒家经典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最早官方颁定的教科书。石经现散存于洛阳、郑州、西安、北京、上海和台北、日本、加拿大等地。</p> <p class="ql-block">珍宝馆特展。洛阳,负山抱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王者之里。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兹建都赓续1500余载。文道昌盛,物华天宝,地上地下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宝藏。这些珍若琪璧的艺术品,凝聚着古老东方文化语境下的创造性和审美意识,承载着丰盈多姿的历史记忆,折射着千年帝都的荣光与辉煌。为展示瑰宝风采,我们从洛阳度藏的数十万件文物中撷取一批珍 ,举办《洛阳文物珍宝展》,希望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聆听到华夏文明演进的千古足音。</p><p class="ql-block"> 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夏王朝时期,王族集团已大量铸造和使用青铜器,标志着中国较早进入了青铜时代。当时的先民不但能铸造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而且还使用陶范铸造法铸造了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工艺复杂的青铜容器。这些容器的铸造由于采用了内外范多次分型,比之以前单范或简单的复合范铸造,在铸造技术上是一次空前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日后中国青铜器铸造的发展。夏朝王族集团使用的青铜礼器包括铜爵、铜、铜盂、铜鼎、铜铃等,是中国最早使用的青铜礼器群。这些青铜礼器的组合虽然比较单一,但开创了中国最早使用青铜礼器群的先河,为商周时期使用完美的青铜礼器组合创造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珍宝馆:洛阳,负山抱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王者之里。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兹建都,赓续1500余载。文道昌盛,物华天宝,地上地下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宝藏。这些珍若拱璧的艺术品,凝聚着古老东方文化语境下的创造性和审美意识,承载着丰富多姿的历史记忆,折射着千年帝都的荣光与辉煌。为展示瑰宝风采,我们从洛阳庋藏的数十万件文物中撷取一批珍品,举办《洛阳文物珍宝展》,希望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聆听到华夏文明演进的千古足音。珍宝馆。</p> <p class="ql-block">永宁寺。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院的中心建筑为九层木塔,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木塔位于寺院中心,1979--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废弃的塔基周围发掘出1560余件彩绘泥塑残件,其中以大量人物塑像为主,主要有人面像、身像及影塑形象,包括佛、菩萨、弟子、众僧、着世俗服装的供养人、飞天、动物等。由于该木塔烧毁后这些彩绘泥塑艺术品的身、首均已分离,所发现的塑像无一完整者或可复原者。北魏永宁寺泥塑创造者具有趣人的写实艺术表现力和造型艺术创造力。最突出的是通过其艺术形象的再创造,通过既世俗化、民族化、又生活化、创新化的造型语言辐射出艺匠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了超越自身的境界。洛阳古称天下之中,是世界闻名的古都之一,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连接海陆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与万里茶道的中心枢纽,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尤其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臻于鼎盛。在此期间中国文明和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等异域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促进了亚欧之间不同文明在思想,知识、技术和制度方面全方位的交流和传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经幢为石灰岩质青石制成的八楼石柱,经翰底部已残损,上有景教经文《大非景教官元至本经》和《经幢记》以从完整的十字架图像,其中《大泰景教宜元至本经》是唐朝景教大师景净所造的伪经,是一部中国化的基音各种学本体论论文。《经师记》明记载了立经幢的时间(唐宪宗元和九年)、原费、经过、参加人员等,残石经支可与教拳迪月《招教育元本经》进行补订校勘,此经幢原来立于一位来自中亚、穆居浩阳、后葬于洛阳的"安国安氏太夫人神道",建造者为其"巫家嗣晒"亲手,景教是源自古叙利亚经渡斯(伊间)而连半东海的基誉教东方教会,唐代在长和治阳两京地区传播。</p> <p class="ql-block">天香如绣,王绣牡丹艺术展。国色天香盛世绣色。牡丹傲骨遒劲、花朵雍容,富丽而不妖艳,拔群而不骄矜,历来被誉为"众芳之王"。王绣坚持常年写生,深得牡丹隽逸之风神。她博采广纳,汲取众长,将中国画小写意与西方水彩画表现技法相融合,呈现出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她的作品赋彩明艳、光影相生,独得牡丹雅俗共赏之意趣,也寄寓着她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洛阳丰富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自古有"国色天香"之誉,与洛阳有不解之缘。自唐宋至今,牡丹文化渐成大观,成为中国人精神气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绣青年时求学于哈尔滨师范学院(今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来到洛阳,从业文博,许身艺术。数十年间,她奋斗于工作第一线,从龙门石窟到洛阳博物馆,从发 现场到国际展会,见证了洛阳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王绣不仅是文博事业的见证者,也是牡丹文化的传播者。她融合中西技法,注入人文精神,开创"新牡丹画派"。在她的带领下,洛阳形成了独特的牡丹画文化产业,被学术称为"王绣现象"。王绣的画作被世界各地美术机构收藏,海内外众多艺术场所陈列,成为牡丹文化的使者,洛阳文化旗帜。</p> <p class="ql-block">根植汉唐邂逅牡丹。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华夏文明在此肇兴,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从战国车马坑到隋唐含嘉仓的考古绘图,从西汉墓室壁画的临摹到白马寺残像的修复,王绣的美术技艺在洛阳的文博事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且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养分。1969年春,王绣与牡丹在王城公园初次邂逅,即被深深打动 从此以后,她着意写生,开始探索牡丹的新画法</p> <p class="ql-block">宫廷文物特展。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先后共13个王朝在此定都,始建于东汉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便开始开凿龙门石窟。千百年来,皇家和佛教文化深刻的影响了洛阳地方文化的形成。洛阳博物馆承载着这个千年古都的历史,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搜集、研究和传播洛阳及中国的历史精萃。目前关于织绣佛像最早的文字记载和实物遗存,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供养人基本为皇家宗室,到唐代盛极一时,证明皇家礼佛对织绣工艺发展的推动作用。比如敦煌石窟发现的一件北魏时期的刺绣《佛说法图》即是皇家供养人在洛阳订制的。省金绣作为一门古代皇家和佛教专用的高等级织绣工艺,能在洛阳生根发芽,历经千年而弥新,正是受到了在地历史文化的滋养。本次展览由洛阳博物馆和龙门石窟研究院主办,并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马敏研究馆员给予学术支持。经过精心策划,洛阳雀金绣研究院将近年的扛鼎之作悉数展出,向观众较为全面的展现这门洛阳重要的文化遗产传承的最高水平。展览调出了我馆宫廷馆、珍宝馆的文物,并借展了国家博物馆和龙门石窟珍贵藏品。这些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瑰宝,它们在本次展览中的出现,旨在帮助公众了解雀金绣的起源,展览最后则以雀金绣在当代发展创新的时代新貌作为升华。</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洛阳雀金绣研究院秉持匠心,传承创新,使这门用料珍贵、工艺严苛的技艺,在新时代焕然新生,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观众们了解和尊重我们的文化遗产,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挂屏。清切出现挂屏,多代普画轴在地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锂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乾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插屏。凡屏扇与屏座可装可卸的座屏、砚屏等都可概称插屏,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被归为家具的一种,主要用于建蔽和做临时隔断,大都是接地而设。清初出现的插屏和挂屏,则开始兼有供人欣赏之用。</p> <p class="ql-block">宫廷文物馆:系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博物馆。这批文物原藏故宫慈宁宫大佛堂,多为清代全国各地进贡之品。从种类上看,可分两大类:以宫廷佛教器物为大宗,有各类质地的佛造像及佛龛、法器、供器和礼佛用具等。以宫廷生活用具为辅,有宫廷生活家具、装饰用的插屏、挂屏、字画、瓷器等;从质地上看,有金、银、铜、玉、螺钿、琉璃、象牙、陶瓷、漆木等;从工艺技法上看,有佛教人物、道教人物、山水、花鸟、神话传说等。展览分为三世佛和众佛、一代藏传佛教宗师--宗喀巴、禅祖达摩和众佛、宫廷家具及家居装饰四个部分,展出文物造型多样、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为宫廷佛教和生活用具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的家具收藏全部来自故宫,竟然有借无还。大规模的宫廷文物除了故宫博物院之外,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能见到的,而洛阳博物馆却拥有135件套(2000多件)清代故宫宫廷文物馆藏,并且把宫廷文物馆作为六大常设展馆之一。这一批清代宫廷文物,数量多、规格高,以佛事家具陈设为主,完整、清晰地反映出清代帝后的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洛阳博物馆六大常设展馆之一宫廷文物馆 。相信大家一定会发问,路份如此之高,制作如此精美的宫廷家具不在故宫好好呆着,是怎么流落到洛阳博物馆的呢?事情要从1973年初讲起,据说是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要来洛阳访问,西哈努克本人是佛教信徒,自然要去白马寺参拜,而此时的白马寺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已是有殿无佛,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慈宁宫大佛堂中调拨大批佛像运抵洛阳。慈宁宫大佛堂 。但是佛像之外的家具却源自故宫的另一个地方。据黄明兰先生回忆,当时洛阳博物馆刚建成,接待室还是空空如也,白马寺接待室设备也没有,于是找到了故宫吴仲超院长的秘书冯先铭同志,说洛阳如何困难,想要两套接待室的家具。</p><p class="ql-block">故宫竟打开库房让他们随便挑选,在故宫东路某配殿,各式家具堆积如山。洛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得殿来,就好似阿里巴巴进了“藏宝洞”一样,贪婪地挑选着紫檀木的桌子、凳子、条几和各种挂屏。仅雕花红木椅子就挑选了20把,最后又要了几幅名人字画和明清瓷瓶等,约计120多件。现在想来,故宫博物院应该肠子都悔青了。在博物馆的展厅内,我们再次目睹这批珍贵的文物:佛造像、佛龛、法器、供器、礼佛用具等一件件佛教法物,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均为清代皇室礼佛的御用之物;插屏、挂屏、书画、瓷器等一件件宫廷生活用具,多为皇太后、皇后、嫔妃所用,制作考究;而家具的材质也多为檀木、楠木、海南黄花梨等珍贵红木,造型精美、制作精良,纹饰繁缛富丽,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所藏清代宫廷文物原属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博物馆,主要以官廷佛教法物为主,兼有宫廷生活用具。佛教法物有各类质地的佛造像、佛龛、法器、供器和礼佛用具等,用料讲究,工艺精湛,是清代皇室礼佛的御用之物、宫廷生活用具有家具、插屏、挂屏、书画、瓷器等,多为皇太后、皇后、嫔妃所用,制作考究。其中,康熙皇帝和慈禧太后御书的礼佛对联和匾额尤显珍贵家具的材质多为檀木、楠木、黄杨木、海南黄花梨等珍贵红木、造型优美,制作精良,纹饰繁富丽,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洛阳博物馆展出的清代宫廷文物数量多,规格高,真实再现了清代帝后的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起居场景。</p><p class="ql-block"> 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万历年间因火灾重建,清代继续沿用,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数次修葺,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寝殿后移。明代慈宁宫为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李太后、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居所。顺治、康熙、乾隆三朝经常在慈宁宫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p><p class="ql-block"> 大佛堂。即慈宁宫后殿,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因其是清宫众多佛堂中体量最大者,俗称为"大佛堂"。佛堂面阔7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殿前月台陈设香炉、香筒。殿内装修考究,佛龛、供案、佛塔、佛像、经卷、法物、供器等陈设众多。其中,元代干漆夹贮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艺术价值最高,为传世塑像中的精品。殿内悬挂康熙皇帝御书匾额"万寿无疆"和乾隆皇帝御书对联两副"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千蓓卜闻清净妙音"、"人天功德三摩地,龙象威神两足尊"</p> <p class="ql-block">礼佛大堂。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佛造像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的两千余年里,在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改造下,佛像艺术逐渐褪去印度文化的色彩,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这里展出的是各类质地的汉、藏礼佛造像,它们代表着清代皇家佛造像的最高水平。凝固着汉、藏两地宫廷造像工匠们的心智和汗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艺术结晶。它表现出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艺术神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凝结着各族人民智慧和汗水的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 观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p><p class="ql-block">自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其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在佛教中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并称"西方三圣"。中国寺院中的观音雕像常作女相,女相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因为人们对佛教知识不了解,听到佛中有个"寿"字,便以为膜拜它可以添福添寿,故而香火甚旺。在很多地方,人们常将阿弥陀佛的"佛装"像称为"阿弥陀佛",而将他的"菩萨装"像称为"无量寿佛",其实都是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佛教的起源。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公元前6世纪来,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2世纪中叶,佛教向东传入中原,9世纪密教传入西藏,这两种路径不同的佛教,都受到了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佛教造像开始于何时。佛教造像产生于印度。在阿育王大兴佛教的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佛足、菩提树等象征之物来表示佛陀的存在和对佛陀的缅怀、尊敬,这大概就是佛像的初形。</p><p class="ql-block"> 佛教造像的内容。中国佛教美术源于中亚和印度,从造型上来看都是佛教经典内容的形象化表现。早期都是以佛本生故事为表现题材,当大乘。佛教传入中原一带后,则是以《法华经》、《维摩诘经》等大乘经典为表现题材。中国佛教造像中"古制"的造型,是来自于印度、键陀罗,佛像的形制、比例、肉酱、面像、手印、身光等特征都严格依照佛教经典而制作。三方佛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译成中国语是无量寿),结跏趺坐,双手垒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三世佛是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正中是现在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过去的迦叶佛(也有是燃灯古佛),右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三身佛是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的身。正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智慧的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p> <p class="ql-block">佛教是佛陀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佛像鉴定。古代佛教造像,由于长期供奉,久历人间烟火,所以不管是鎏金的铜造像还是木雕、瓷雕,经过日月的侵蚀,其颜色光洁度必受影响。如鎏金的铜佛像,其外表虽金光闪闪,但其整体颜色透着暗淡,在光线的反射下,折射回来的光线较柔和。而新的鎏金铜佛像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其颜色在光线的反射下,折射回来的光线较刺眼。木雕佛教造像的鉴别较为容易,经过长时间的侵蚀,木质较腐朽,其外表的颜色没有光泽,而仿制品外表的颜色有光泽,木质也比较结实。</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佛塔——紫檀木九级浮屠,三层金丝楠林塔,这样级别的家具我们通过照片就能感受到其相当的震撼力,并且在故宫都不一定看得到如此精美的家具。慈宁宫中的紫檀木九级浮屠 陈列在洛阳博物馆的紫檀木九级浮屠 ,白马寺中的三层金丝楠林塔 ,陈列在洛阳博物馆的三层金丝楠林塔 。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西元1536年),清代时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慈宁宫大佛堂,为慈宁宫后殿,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因其是清宫众多佛堂中体量最大者,俗称为“大佛堂”。以龙床为中心,以嵌螺钿长几、黄花梨大柜、镶螺钿雕花龙椅、大理石圆桌、20余把雕花椅、各类花几、方几、圆几、木雕挂屏以及慈禧御笔“大圆宝镜”匾等组成一个较大但较为松散的太皇太后及太后们礼佛的休息场景。清代是我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宫廷生活家具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多为皇太后、皇后、嫔妃所用,而家具的材质也多为紫檀木、楠木、海南黄花梨等珍贵红木,造型精美、制作精良,纹饰繁缛富丽,清代宫廷家具的木工工艺多与雕花、錾花、镶嵌等工艺相结合,形成清代宫廷家具的创新风格和主要特征,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时期正式确立了清式家具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菩萨是巴利文的音译"菩提萨场"的简称。梵文是"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堰"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菩萨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具有的深切人情味,便逐渐转以古代印的服饰装。</p><p class="ql-block"> 宗喀巴与格鲁派。(1357-1419年)是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祖师,头脱黄色机形尖顶借帽是他重整减规、复兴戒律的标志,固传佛教招他位非常导亲,家唱巴被弟子敬称"第二释国",他在1402年到1406年其间创立了格鲁深的教义理论,1409年在拉萨东北兴建了材丹寺,并自任主持,这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活佛转世制度的确立是格物豪走向兴国的转折点,清代格鲁派形成达赖,班桥,章喜语佛(内蒙古)、暂布尊丹巴(外家吉)四大店佛转世系统。格鲁派"格鲁"一闻汉通康深为善是,格告添创建于1409年,是暑名的察售改革皮宗巴在银 宗教改革过程中国的教票,是藏持保教中形成思的一个教派,由于此素黄色蛋帽,故父称为首养,格靠派有严密的管理制应,很快后来居上,成为眼传保教的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莲生妙相。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受佛教盛行的影响甚巨,有些朝代帝工尊崇佛教,对用织绣饰金礼佛的风气推动更甚,织绣佛像用金银尤多。帝里赏赐高僧的袈裟,多饰有满密的金缕,甚至缝组宝看。官修经书的匣封、经面,寺院中的经翰、佛幡等也常以饰金丝绸制成。北魏《洛阳伽蓝记》里有记载水宁寺"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腿,绣珠像三想,金织成像五躯。作功奇巧,冠手当世",唐代宫廷常以绣珠、金缕织像,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晚期织金锦、盛金绣残片均是皇家用来庄严佛像的。又如明代宫廷没有部用监佛作,专事佛像造作。古代皇家礼佛风气对民间影响颇大,布施之物递越精珍细美,致使民间桥像亦多有用饰金者。唐人诗"自盘金线绣其容"即是金线绣佛像的证明。除饰金之外,供养人还常缝缓珠宝以庄严佛像,盘金和甜宝多用手佛冠、璎路、袈装和法器之处。白居易营赞美刺绣观音像:"创针缓彩,络金蛋珠,众色彩施,诸相具足"。早在吉时,绣像不仅用手供率,共精美程度已是其备现赏性的艺术品了:</p> <p class="ql-block">文人雅趣。观赏性织绣尤以临摹书画著称,独立成幅,题材可分为法书、释道、花鸟、花卉、鞍马、翎毛、人物、山水,一直沿袭至今。唐以后,受刺绣佛像技艺的影响,摹绣名人字画蔚然成风,绣和刻同时在宋代达到兴盛,各类题材齐备。明代力追宋风,技艺上有进一步发展,民间出现了专门制作刺绣和刻丝的作坊,织绣名家辈出,她们多通文墨,以历代名作为稿本,也有原创稿本,其文化修养与审美趣味备受文人重视,将女红技艺提升至艺术创作的高度。其作品比肩文人书画,为文人士大夫珍视的宝藏,并常被载入书画史集。北宋时,出于"摄习三代遗文旧制以行于世"的目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开始流行收藏和研究古器物、碑刻之风,且"此风遂一煽矣"。这源于对古代礼制与道德追慕的崇古观念,文人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格调趣味融入其中,玩古遂成雅逸之事,《宣和博古图》等众多金石学著作渐次修成。因士大夫收藏之风颇盛,织绣博古图于明代开始兴盛,多表现古代礼器、</p> <p class="ql-block">宫廷御用。饰金丝绸自古便是皇家贵胄的专属品,由魏晋文献可知,当时已有金银饰缕的丝织物,应源于西亚,较早的实物见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织金锦、蹙金绣残片。织绣饰金工艺有织金、刻金、绣金、销金等。刻丝是丝绸中的高贵品种,通经断纬,小梭挖织,一件袍服或一幅小品,经岁终成。元代刻丝最高水平的代表为织御容和织佛像等大尺幅的皇家造作。明中期之后,宫廷有专门的刻丝匠织造御用品,如定陵的刻丝帝王衮服,用时13年之久方成。除刻丝外,宫廷常使用各种织绣技法和材料叠加,以求层次丰富、质感华丽。民间绣工输入宫廷,使宫廷刺绣荟萃了各地绣种的精华,技法多样,配色华美。发展至清代,皇家刻丝不仅补绘,还加绣,集刻、绣、绘于一身,富丽堂皇。袍服冠带织绣的饰金方法在古代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元代的王公贵胄对织金锦的痴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服饰用金糜费。明初,礼部便在饰金上禁止僭越,奏定皇后、太子妃、亲王妃、皇妃可用织金加金绣,一至四品命妇可用金绣装饰,五至七品命妇仅可销金,七品以下不许饰金,庶民男女衣服不得僭用乞。如帝王生辰的万寿金绣,规格高下彰显无遗。饰金也是宫廷御用品白</p><p class="ql-block">万寿"补子,悬挂"寿节时,内廷更换陈设,宫人皆更换应景袍服冠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时代新貌。新时代对工艺美术从业者提出的要求是复杂的,不仅要像艺术家那样,在继承文脉的基础上,打破对权威的畏惧和对复古的崇拜,将自己的人格、才华和思想解放出来,通过自觉的积累经验和文化滋养,致力于拓展人类的精神空间,增强历史发展的文化动力还要承担起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将古代贵族享用的奢侈工艺品中核心的美与道融入大众消费品的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器用之道"的精髓融入适于现代生活的形式中。当代省金绣是多种织绣工艺的集大成者,将织绣技法、艺术水准和审美格</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馆特展: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两京地区的多彩低温釉陶器,20世纪初最早在洛阳邙山的唐墓中发现,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而得名。唐三彩是唐代陶工在汉魏单彩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创烧的多彩釉陶新品系,呈现出的是一种瑰丽多姿、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在唐代陶瓷发展中独树一帜。洛阳唐三彩以高岭土为原料,胎质洁白细腻、器类丰富、造型优美、釉色艳丽,代表了中国多彩釉陶的发展高峰。洛阳唐三彩主要发现于隋唐洛阳城的四周,时代多属武则天至玄宗的盛唐时期,主要作为陪葬明器使用。这些唐三彩包罗万象,绚丽斑斓,从不同维度再现了唐代东都洛阳地区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社会生活图景,体现的是一种昂扬进取、开放多元的盛唐气象。</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两京地区的多彩低温釉陶器,20世纪初最早在洛阳邙山的唐墓中发现,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而得名。唐三彩是唐代陶工在汉魏单彩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创烧的多彩釉陶新品系,呈现出的是一种瑰丽多姿、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在唐代陶瓷发展中独树一帜。洛阳唐三彩以高岭土为原料,胎质洁白细腻、器类丰富、造型优美、釉色艳丽,代表了中国多彩釉陶的发展高峰。洛阳唐三彩主要发现于隋唐洛阳城的四郊,时代多属武则天至玄宗的盛唐时期,主要作为陪葬明器使用。这些唐三彩包罗万象,绚丽斑斓,从不同维度再现了唐代东都洛阳地区丰富多彩、欣欣自荣的社会生活图景,体现的是一种昂杨进取、开放多元的盛唐气象。</p><p class="ql-block"> 惊世发现。洛阳是唐三彩的最早发现地。1905-1909年,清政府修建陇海铁路汴洛段工程时,在洛阳北邙山的唐墓中发现了大量多彩釉陶器,这就是世人前所未见的唐三彩。唐三彩发现之初,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民国初年由古董商运至北平(北京)琉璃厂后,引起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重视,唐三彩遂蜚声中外,流落世界,为国内外公私机构及个人所收藏。至今,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除中国著名博物馆收藏外,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如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均有收藏。</p><p class="ql-block"> 地不爱宝。波兰鲁过国福桥梁工程视师的恩夫斯卡尔贝克,在参与汴落铁路修建跨过期中,扫落了大量铁路商工和月仙风情的照片,其中部分照片拍摄于休息街阳此中心,唐代诗人白居言"北印家墓高嵯顺 、铁山大量被发露,出土了大量多彩和陶雕型,由此唐三启第一次进人人们的招野也满忽地表明了洁阳是唐三彩的最早发现地。</p><p class="ql-block"> 慧眼识珍。唐三彩喝一问世,由于史随中没有明确记载,其价值最初并未被世人所识,直至流入北京璃厂古重街后被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罗振玉发现,并在其《僵庐日札》(1908年)一书中,肯定了这种多彩釉陶器的价值:(唐北方古家中明﹣﹣其器之上绿色粗釉,现金银光采者,价尤昂,卷谓之金银釉。"这里的金银釉指的就是唐三彩釉色。在其1916年《古明器图录》一书中也收录有唐三彩,唐三彩逐逐渐进入学界和收藏家的视野,开始被世人所珍。</p><p class="ql-block"> 人文风采。洛阳唐三彩人物俑造型比例准确,形象细腻生动,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反映了唐代不同社会阶层的"角色",是唐代社会人文风采的生动剪影,堪称唐代雕塑艺术品中的杰作。透过这些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唐代社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人物风情画卷。英姿风发文武俑。"项目机发,判若生人",三彩男俑的里造蕴合看独特的时代特征,文官佣一般温文谦恭,武士你店期险成武,其形象刻画退真,神态表达生动。造型上的瞬间定格,将每个人物的身份等级、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神充气足,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丝路印记。唐代秉持开放、包容的国策,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洛阳作为唐代的东都和女皇武则天武周政权的神都,许多外国使节、留学生、僧侣及客商纷纷云集于此。洛阳地区出土的大量三彩胡人俑、三彩骆驼、三彩马以及异域风格的三彩器皿等,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期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商贸繁荣、胡汉交融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简介。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位于洛阳南郊龙门东山北麓,1981年4月发现。其葬保存完好,随葬的唐三彩多达50余件,是洛阳地区出土唐三彩数量较多、保存完好的墓葬之一。该墓出土的唐三彩胎体洁白,施釉匀润,色泽鲜艳;造型生动活泼,装饰繁褥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骆驼、马、镇墓兽、天王俑等三彩器形之大、造型之美、釉色之亮丽堪称中国唐三彩之最。安善是西域昭武九姓安国大首领的后裔,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随父归顺大唐,因其骁勇善战,保卫唐朝边疆,被封为五品京官和定远将军。安菩生前为唐立下赫赫战功,死后魂归大唐,受到唐朝廷的优待,墓中享用大量的三彩随葬。安菩夫妇墓有明确纪年(公元709年),充分印证了唐三彩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已达到成熟,为洛阳唐三彩的新代分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墓中随葬的三彩胡人俑、身负驼囊和丝绸的三彩骆驼俑、叉腰握拳尽显威武阳刚之气的天王俑中充满了丰富而浓郁的异域风情。</p><p class="ql-block"> 精神家园。唐代社会自信、开放、多元,传统信俗与多元宗教相互融和。中国本土的道教、印度传入的佛教、西方的景教、袄教、摩尼教等在唐代社会和谐共存。洛阳地区出土的唐代三彩天王俑、三彩镇墓兽以及琳琅满目的三彩器皿,从器物造型、纹饰图案及随葬作用等方面,除了体现传统丧葬信仰,包含浓厚的多元宗教信仰元素</p> <p class="ql-block">天王俑。天王俑来源于佛教中帝释外将的四大天王,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祗,分别以护国、增善根、净天眼、扬福德为主职。盛唐时期,天王俑的形象受佛教文化影响,又与唐代武士形象互相渗透,一般头戴兜盔,身着华丽的"明光铠甲",或足踏卧牛,或脚踩小鬼,叉腰握拳,英气逼人。</p> <p class="ql-block">美器安魂,唐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丧葬信仰,使得洛阳地区唐墓中出土丰富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壶、尊、瓶、盘、碗、杯、罐等三彩器皿,其中多数为专用陪葬的明器。三彩器皿的种类、造型、纹饰和色彩等方面,不仅受到多元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折射着唐人对生者、逝者的人文情怀。</p> <p class="ql-block">黄冶窑位于浴阳东部、港河下游的巩义市,2002年至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对巩义黄冶窑进行4次考古发掘,发现了烧制三彩的窑炉,出土了唐三彩器、各类瓷片、素烧器、窑真等,三彩器与洛阳出土同类器你造型风格相同,由此确定了洛阳唐三彩的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彩天工。唐三彩胎体多为模制,经素烧成型后施釉,釉料所含微量金属元素在二次入窑烧制过程中发生窑变,使其呈现出流光溢彩、莹润斑驳的艺术效果。考古发现已充分证明,巩义黄冶窑是洛阳唐三彩的重要产地,其烧制的唐三彩不仅供给东都洛阳,还供给长安,或通过隋唐大运河北上南下,出口海外。尤其在丝绸之路沿线和海上交通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唐 之后,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并未消歇,而是发展出了辽三彩、宋三彩、金三彩等新形式,对后世多彩陶瓷的烧制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治世出精品,盛唐出华彩。在中国古代明器(陪葬器)制作史上,唐三彩独具匠心,使陶器披上了灿烂夺目的盛装。唐三彩作为盛唐时期最具特色的工艺新品种,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外交流频繁的真实社会图景的诠释。透过这些饱满规整、神完气足的三彩精品,可以领略洛阳作为唐代东都的京华之地、丝路与大运河的交汇点、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会时期所呈现的独特人文风情与时代风貌。</p> <p class="ql-block">三彩今天。历史的变迁,文化的递进促使三彩艺术不断地升华。三彩发展到今天,涵盖"唐三彩"及其它三彩艺术,体现三彩这一艺术体系地理属性与历史演变过程的"洛阳三彩"学说应运而生。今天的"洛阳三彩",从工艺形制上分为三彩釉画、三彩陶塑和三彩环艺等,色彩也从数十种创造出无可比拟的万彩,"艳、亮、透、流"的丰富釉色当之无愧的站在了三彩历史的至高点。"洛阳三彩"的传承与创新,造就了今天三彩的气象万千,映射出极具浪漫的盛世光华。</p> <p class="ql-block">驱邪镇守。镇墓俑是中国古代雕塑中的一个独特品类。古人相信,将镇幕傅置于墓中可以守护亡灵安宁。唐代镇幕俑在北朝基础上迅速发展,体型硕大,笃匠着力刻画其凶煞狰狞的面貌,艺术表现力极强,镇嘉在墓中分布有一定规律:镇墓兽、武士俑(或天王俑)以及其他得类前后依次置于墓室前部,迎门布列,起到镇墓驱邪 作用。</p> <p class="ql-block">特产展厅。洛阳博物馆正门前东西两侧的一层附属建筑为牡丹花都特产展厅,面积约3600平米,主要汇集了河南省内尤其洛阳的知名特色食品、牡丹食品及农副产品“河洛之光”数字馆该数字馆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借助VR技术、幻影投像、AI换脸、多媒体互动等数字技术,打造出国宝之光、智慧之光、礼乐之光、四季更迭、开拓之光等八大主题区域,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洛阳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洛阳博物馆集中收藏有洛阳地区出土的上自史前、下迄明清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尤以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汉唐陶俑、唐三彩和宋代瓷器等,藏品数量较大,种类丰富,富有地域特色,在中国文物界占有一定的地位。馆藏文物20315件,其中珍贵文物5406件。真是不虚此行,推荐参观。下午一点多从博物馆参观出来,老婆讲有点累了,博物馆四周没啥好吃的,又打出租车回宾馆周围吃午餐,吃完午饭回宾馆休息一个多小时,下午15点09分午休后,从宾馆出来,打出租车前往第三个景点洛邑古城游玩。下午15点35分打出租车到达洛邑古城。</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不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面除了文峰塔是原建文物。</span>街面许多都是新建的防古建筑,有的还在修建,并在完善。但也挡不住旅游的热潮,新多穿唐装的游客在这里打卡留念拍照。据说晚上华灯初上的时候,这里更是挤满了赶新潮穿唐装拍照的美女帅哥。好再这里军警免票,可凭证入城参观。</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九都路柳林街口的国家AAAA级古城景区,总面积为2平方千米,其中总规划面积约0.91平方千米,是集游、玩、吃、住、购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观光区。洛邑创建于西周初年,洛邑即雒邑,西周成王时由周公主持加以扩建,称成周城;战国时改称雒阳;三国时改雒为洛;后经过隋、唐的兴建,洛阳城池的规模日渐扩大,而洛邑古城正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里坊区。洛邑古城,作为洛阳市的老城区,自2017年4月开园至2024年8月,共包括一期项目文峰塔非遗文化园区和一期续建项目两个部分,景区范围东至新街,西至金业路,南至南护城河,北至中州东路,包含文峰塔、河南府文庙、妥灵宫、四眼井、金元古城墙遗址等多个历史时期保护建筑,并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建筑风格为建设主基调,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结合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综合业态,综合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城。截至2024年8月,景区已接待游客超过4000余万人次。2021年,洛邑古城被评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2年,洛邑古城被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授予“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3年,洛邑古城获得抖音全国汉服打卡TOP榜首以及美团评定的洛阳汉服必到打卡点荣誉;2023年,洛邑古城入围“洛阳十大文旅新地标”;2024年,洛邑古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获评2024年度“全省十佳消费新场景”洛邑古城于2017年4月开园,建设伊始便围绕唐代新潭、宋代文峰塔、金元城墙等地标,融合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运用“一步一景”“一街一景”“一区一景”的设计手法,塑造穿越式场景,再现古城古韵。重要景点。洛邑古城包含文峰塔、河南府文庙、妥灵宫、四眼井、金元古城墙遗址等多个历史时期保护建筑,是集游、玩、吃、住、购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观光区。</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的旧貌新颜。文峰塔,坐落于老城区洛邑古城内,始建于北宋,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塔高约30米,是洛阳市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该塔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呈四方形。塔基由方形青石砌成,边长6.8米,高3.3米。塔身有九层,由青砖砌成,第一层至第八层向北均有一扇拱门,第九层则四面各开一扇拱门。旧时,塔内供奉的文昌星和奎星是读书人的守护神,人们建造此塔祭祀二神,并为其取名“文峰塔”,旨在祈盼洛阳文化昌盛,多出状元。此外,该塔还有军事功能,塔顶四面开门,若遇战争,可在塔顶设岗放哨,居高临下,四面瞭望,便于守城。2006年6月,文峰塔被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坐落于老城区洛邑古城内,占地0.047平方千米,2017年4月10日正式开园。园区以唐代新潭、宋代文峰塔、金代城墙为地标,共10个主题场景。"洛阳有座文峰塔,离天只有丈七八"。文峰塔,始建于北宋,明朝时毁于战火,清初重建,是洛阳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建塔之初,塔内供奉有文曲星、魁星,古人修建此塔有企盼洛阳文化繁荣、人才辈出之意。按照"留住老洛阳底片,建好新洛阳客厅"的要求,园区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整顿周边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让这座千年古塔重换新颜。</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潭,始建于隋朝,南接通济渠,东接渡河。新潭面积颇大,"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盛唐时期,新潭至漕渠间的水道可泊漕船万艘,那时,"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是隋唐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码头,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商业物流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原有的新潭码头约有3000亩,如今复原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p><p class="ql-block"> 金潭旁就是金元洛阳故城遗址是。金元洛阳故城始建于金,历经金、元、明、清四代,是洛阳历史上规模最小、最朴实的城池。原城墙共有4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京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此段为金元洛阳城东南城角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丰富了洛阳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解决唐宋以后洛阳城址建造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201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产业园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基调,是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园区复古建筑全部使用砖木结构,并且大量使用从各地回收来的古砖块进行建造。此外,园区还举行“非遗文化节”,以“非遗百展”为主题举办各种非遗展览。</p> <p class="ql-block">四眼井。洛阳老城东南隅的四眼井,在清《河南通志》卷五十二中,称郟鄏(jiá rǔ)井、武库井。西周时,周公营建的洛邑,位于瀍河两岸。在瀍河两岸发现了大量的西周墓葬和规模宏大的官营铸铜手工业作坊遗址。洛阳老城东南隅在西周洛邑城中,郟鄏井就是在公元前11世纪开凿的,截至2024年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洛阳的重要标志。四眼井在1956年被覆盖,在其上修建了四眼井街。2016年,古井位置被重新找到并启动复原工程。</p> <p class="ql-block">妥灵宫,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东南隅文明街东端,是曹操祭祀关羽之所。曹操在这里建寿亭侯祠,又称关公庙。该庙历代重修,先后被称为武安王庙、关帝庙,清乾隆皇帝定名为妥灵宫。妥灵宫是最早的关公祭祀建筑群,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帝庙”。新潭遗址。武则天时,洛阳通济渠水路异常繁荣,为疏通河道拥堵,武则天命人在皇城东城的东南方向,挖了一个大水坑,这就是新潭。它南接通济渠,东接瀍河,为来洛舟船提供了一个可以停靠、装卸、交易的大港湾。市文史学家赵跟喜说,武则天开新潭,毁掉了立德、归仁两坊南侧的一部分,以里坊长度450米计算,新潭东西长应千米以上,整体形状并不规则。从五代到北宋,新潭被逐渐损毁荒废,至金后基本不存在。开元年间进士的王泠然在《新潭赋》中称“由其地势多美,所以潭名永新”,道出了新潭之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16点24分从洛邑古城游玩出来,直接打出租车前往今天计划游完的第四个景点应天门游玩。下午16点44分到达应天门。原本看抖音介绍,近期应天门景白优惠免门票,没想到入园还是要买票,讲要先预约,有预约上的才免票。真不大气,真不如福建武夷山,也是大名鼎鼎的5A景区,说免门票就免门票。不分本地和外地。买了门票,也只能参观应天门的一部分,要到楼顶看演出,还要另掏几百元。千里来洛阳,来都来了,掏钱买门票入园,但演出票没买,看看应天门的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定鼎南路23号。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所处位置:紫微城正南门。紫微城,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皇宫),别称紫微宫,是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唐代实行东西两京制。东都洛阳,是长安之外的另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至高之处,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前后沿用530余年,成为九朝理政之所, 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名,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尤其经武则天增修明堂、天堂后,成为世界奇观。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被誉为“万宫之宫”。应天门所处位置:紫微城正南。应天门南与皇城正门端门、郭城正门定鼎门相对应,北与明堂、玄武门、龙光门相对应,处于隋唐洛阳城南北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投资约2.1亿,由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先生主持设计。2019年9月,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底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大厅内修的金碧辉煌,大唐盛景扑面而来,古城遗址保护的很好。游客可站在参观廊内,观看古时留下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按时间节点,有舞蹈互动演出。穿上唐服的美女,古代的皇家贵族生活真是奢华无比啊。</p> <p class="ql-block">等乘电梯来到二楼,华灯初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月亮挂在五凤楼上方,</span>雄伟的应天门在月光和灯光的照射下,更显神密威严。</p> <p class="ql-block">楼的两侧有洛河门风主题展,用文字和图片详细展示了应天门的前世今生,以及同年代世界各著名的城楼。对了解应天门有很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入门定鼎,洛邑王城。西周初期,洛邑(洛阳的古称)为"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之地,周成王"宅兹中国"之处,是为成周。后来的东周王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共计十二门。如南有圉门,北有乾祭门,东有鼎门等。《水经注谷水》中记载:"……其城东南,名曰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九鼎象征九州,《尚书·禹贡》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梁、雍、豫。铸九鼎寓意治天下,历代推崇。《旧唐书》载,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夏四月,铸九鼎成,置于明堂之庭",鼎上图写本州山川物产之象。鼎制成后,武则天令南北卫士十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曳之,从紫微城北门玄武门入。她还亲自创作了《曳鼎歌》,令所有人传唱。曳鼎歌[唐]武则天。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西出玉门,功成归洛。</p><p class="ql-block"> 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公元62年,31岁的班超随母亲和哥哥班固来到洛阳。后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长达三十一年,期间收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感慨"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年七十一,葬于洛阳郎山之上。班超的祖居地班沟村(洛阳市孟津县),东汉班氏兄妹,大哥班固和小妹班昭,是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二弟班超,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门三杰,辉映史册。</p><p class="ql-block"> 洛阳纸贵,门庭若市。左思(约250-305),西晋文学家,出身寒门,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山众,可惜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后耗费十年心血写成《三都赋),在名人作序推荐下,很快风靡京都洛阳,人们竞相传抄,卖纸的店铺门庭若市,一下子使纸价出了儿倍,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来抄写这篇平古名赋,这便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乐天宅园,门下谈诗。白居易。唐太和三年(829年),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告病回到洛阳,购得洛阳外郭城履道坊宅院,"买履道宅价不足,因以两马偿之",作为自己的退老之地,白居易经过精心设计,将其改成为一座通伊水、可它居、集池岛桥于一体的园林。晚年的白居易与洛阳的社会名流们在眉道里宅院欢聚、谈诗论赋,并时常游历于龙门一番,以"因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无数佳作诗篇诞生在履道坊门下,龙门白园中。</p><p class="ql-block"> 伊阙佛光,龙门得名。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兴建洛都。(元和郡县图志》载,杨广带着群臣,登上邙山之巅,眺望伊阙之塞,大发感慨:"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很多大臣面面相觑,有一个名叫苏威的大臣站了出来,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隋炀帝龙颜大悦。宇文恺象天法地,大建洛都,建好的都城正门正与伊闽相对,颇有"龙门"之势。</p><p class="ql-block"> 上东门外,惜别感怀。汉魏时期洛阳城上东门,上东门,是汉魏洛阳城东垣北起第一门,从此门进城后就是洛阳城的主要大街,道路宽阔,街市繁华,这里又靠近北宫,上朝、出城都很方便,因此也是事件多发之处。上东门汉灵帝绘像劝学。高彪,东汉道家,文学家,家境清寒,有文才但不善言辞,所著赋、颂、文章受到汉灵帝的称赞。出京做官时,皇帝命令官员在洛阳上东门为高彪饯行,并下召为高彪画像,作为学习的榜样。高彪到官任上,施行德政,取得一些成绩,后卒于官任上。</p><p class="ql-block"> 上东门悬节。东汉末年,董卓操纵朝政,欲换皇帝,袁绍表示反对。董卓根本不把袁绍放在眼里,傲慢地对袁绍说:"天下之主,应选贤明之人。刘协似乎还可以,我想立他为帝。如果不行,刘 后裔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袁绍一听,横握佩剑,对董卓说:"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吗?"说完横剑长而出,出上东门离开洛阳,还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上东门上,表明不与董卓同流合污。</p><p class="ql-block"> 驱车上东门。[汉]佚名。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p><p class="ql-block"> 唐代洛阳城上东门。唐代洛阳城东北路城门,亦称"上东门",靠近邛山,道路两旁多种植杨柳。上东门是当时送往迎来的主要城门之一。证圣元年(695年),取道海路赴印度南海求法二十多年三十余国的高僧义净,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则天亲至上东门外迎接。还有众多名人雅士也多在此吟诗作赋,抒发离别感伤,使上东门成为著名的"惜别之门"。</p> <p class="ql-block">宜阳窑。宜阳窑窑址分布于洛阳市宜阳县三里庙、锦屏山、红窑村等处。该窑为宋,金时期瓷窑。烧瓷品种以酱釉瓷为主,兼烧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划花及三彩釉 等。</p><p class="ql-block">新安窑。新安窑窑址在洛阳市新安县。该窑烧瓷时间为宋至元代。目前发现窑址10余处,多烧钧窑系瓷器,亦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红绿彩瓷及耀州窑系的青釉印花、刻花等瓷器品种。</p><p class="ql-block"> 应天门遭址发现了大量陶瓷器,包括二彩釉陶、青瓷、白腔雨、多为全宋会时间、陷阳网近宝灶交制、从繁丽的团花雪草,目禁三的天青珠白,且应天口花大唐东都到北宋西京的历 存证,也是洛阳地区名愿学奇斗艳。看墨登场的豹之一斑。唐宋时期。以络阳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国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巩义富、专安(宜阳)谣、新安窑、登封图等一批名窑。</p><p class="ql-block"> 巩义窑。巩义窑位于今河南省巩义市。该窑创烧于隋代,唐代有很大发展,以烧白瓷为主,也烧造三彩釉陶及黄绿釉、蓝釉陶器。唐开元时期这里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贡瓷。</p><p class="ql-block"> 登封窑。登封窑窑址在河南省登封市。该窑始烧于唐代,终烧于元代,宋代是极盛时期。登封窑盛烧珍珠地划花瓷器,刻柳斗纹钵也是该窑具有特色的产品。此外,还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黑釉、绿釉及三彩器物。</p><p class="ql-block"> 唐玄宗诗勉名臣。张嘉贞(666~729),唐朝开元名相,才干过人,治政严肃,不治产业,深得当政者器重。张嘉贞赴任定州刺史时,唐玄宗亲自赋诗勉励,并命百官到上东门外送行。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唐]王昌龄。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p><p class="ql-block"> 程门立雪,尊师重道。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进士,喜欢钻研学问,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杨时慕名来到洛阳伊川书院拜见著名学者程颐,透过窗户看见程颐在休息,不忍打扰,就站在门外边等着。这时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杨时却一直在雪中肃立静候。地上已然积了一尺来厚的积雪,程颐方醒,杨时才敢敲门,进屋时如同一个雪人。后来,杨时成名,"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学界尊重老师的佳话。伊川书院原名伊皋书院,位于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由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在宰相文彦博的资助下创办。伊川书院作为程颐晚年"讲易传、授理学"的地方,求教者日夕盈门。"程门立雪"的故事即发生于此地。</p><p class="ql-block"> 门中苦耕,资政宏篇。司马光。</p><p class="ql-block">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光,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住在洛阳尊贤坊的独乐园。在这里,他为洛阳留下了诸如"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等大量的诗歌名篇,更是十五年如一日,呕心沥血、笔耕不辍,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与《史记》并称的伟大史学著作《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残稿,司马光手书,前一部分约二十九行,四百六左十五字(残稿有多处改动涂抹),记载东晋元帝永昌元年一年的史实。后一部分是司马光手书的谢人惠物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门之装饰。门上的装饰类型众多,包括门匾、门钹、门簪、门钉、门狮、抱鼓石等,这些造型、功能各异的构件增加了门的装饰美,同时蕴含着丰富而深远的人文内涵,为我们打开了一幅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表现了中华民族颇有"门道"的民俗、民风和民间艺术。门扇。是一扇或者两扇甚至多扇可以关启的门板。门钹。又称为"铺首",其上配门环,叩环有声。宫廷与富贵之家的大门上的门钹造型多为双凤、 头、虎、狮、璃等兽头,猛兽怒目,露齿衔环,气势威严。门簪,用来锁合中槛和连播的木构件,其形状与功能类似古代妇女头上的发簪。门楣,正门上方的横梁。古代,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门之上标示门楣,挂门匾。成语"光大门楣"即与门楣有关。匾额,是中国古典建筑之门独特的装饰形式,也是文学、书法和建筑的结合体。门钉,用于固定拼合城门木板的钉子,使城门坚固牢靠。门钉的数量有严格的要求,北京故宫中的城门都有横九排,竖九排的门钉,清代《大清会典》规定王府的门钉数量是七九六十三个,公侯家是七七四十九个,普通百姓不准使用门钉。门槛,紧贴地面的一条木板或石板,它与左右的门框相连或插在左右门枕石的石槽中。抱鼓石,放在大门两侧用来支撑或稳固门槛、门框和门扇的石头,古代武官用鼓形抱鼓石,文官用箱型抱鼓石。门户越大,相应的抱鼓石也越大。门前双狮,石狮一般是成双布置在建筑物大门两侧,雄狮居左,雌狮居右。雄狮右爪下踩绣球,象征权力;雌狮左爪下戏幼狮,象征着子嗣昌盛。石狮既作为守卫之神,又能为建筑添加艺术装</p> <p class="ql-block">中原财商,门楣增辉。位于老城区九都东路的洛阳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是当时在洛的晋、陕两地商人筹资修建的经商、聚会、社交场所。会馆主题建筑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前密后疏,建筑错落有致,由仪门、琉璃照壁、山门、舞楼、拜殿、正殿等建筑组成。琉璃照壁位于两座仪门之间,呈"凸"字形,高7.6米、宽13.2米,自下而上由青石座、壁身、绿色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山门与琉璃照壁呼应,面阔三间。正殿是会馆最后一重殿,为悬山式建筑,而阔五间,琉璃覆瓦,别具一格。洛阳山陕会馆山门,一正门,两侧门,均为青石拱券门。门前建有琉璃照壁(建于清代雍正年间)。照壁,古称萧墙,可在门外、门内,是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影壁可用于烘托门前的壮观气氛,转换、屏蔽空间,增加私密性,减少大风的直灌。</p><p class="ql-block"> 同心抗敌,御守国门。八路军驻洛办事地归址大门。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位于浴肝市南关的事巷,是一座车前向北的清代庭院式建筑,古朴典雅、宁静确道,这是我党表军子认盟1942年间在国民党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池﹣﹣洛阳没立逸一个士开的统战机构 莫主要任务是:开展国民党第一是区上的统进工作、掩护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交通护送、信托搜集工作巷、食间、刘少奇、朱德、彭能怀等多次来烟洛人办指导工作第一任洛八办主任刘向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旧址,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作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互相联络的一个重要枢纽,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统一同心合作、共御国门的伟大时刻。</p><p class="ql-block"> "洛水照千门,千门碧空里"。和煦春风拂过盈盈洛河,她们见证了河洛大地上宫阙家宅千门万户的开放与含蓄,见证了门前门里人们持家兴业的平凡与笃定。城门下那些异彩纷呈的洛都记忆,那些彪炳史册的英杰名士,为今天的人们开拓了生生不息、绚丽多彩的新境界,推开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不断迎接新时代、新挑战的新大门。</p> <p class="ql-block">应天合地。邦国象院,华宇高姆,纵览古今中外,凡建城、立都、兴富,无不穷土架梁、高筑城门,或后高骤远,或影墨礼仪,壮国家形象之帆,尊至高权利之崇,那些应承天时、广谢地利的都城、富禁之门,构建了世界高品级建筑历史的演进体系,具有非同凡响的文化象征意义和时代典型价值,中国暗唐东都洛阳宫的应天门,既作为中国古代宫师规制定型的重要标志,影响华夏千年,至与众多凝颗人类智翠的古典建筑一起,彪炳史册,挺秀于世:成为世界文明长卷中着干睡目沌脚之一,中国古代宫城城门,代表着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和完整规格。战国两汉,高闽分列宫城正门前左右,可居高瞭远;魏晋隋唐,宫门建筑升高,左右双阙向前伸展,呈倒"凹"字形结构。以应天门为代表的"两重观,双向三出阔""五凤楼"的形制,成为中国古代宫闽规制定型的重要标志,传承至明清时期,影响过千年。</p><p class="ql-block"> 东亚地区的城门受到中国的广泛影响,日本朱雀门模仿唐代建筑风格,韩国崇礼门遵循着明代中原地区的建筑等级制度,越南顺化皇城午门以清代北京午门为蓝本。在欧洲,古希腊卫城山门是通往雅典娜神庙的入口;古罗马凯旋门上记录了帝国皇帝的丰功伟绩;中世纪坚固的城堡大门是守卫城市安全的保障;随着火器时代到临,传统抵御式城门逐渐消失、城门成为象征性的纪念建筑。</p><p class="ql-block"> 关于宫阙的诗句,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面敛之--《周礼·天官·太宰)注:宫门外的一对"间"又被称为"象图"</p><p class="ql-block">顾瞻恋城阅,引领情内伤。--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p><p class="ql-block">太微营室,明堂布政之宫;白兽苍龙,象魏悬书之法。-﹣唐.杨炯(少室少姨庙碑)先秦考工。从聚落、邦国到国家形成,坚城、门阙、阔路、深壕,成为城市空间的标识,作为政治中心的都城以及统治核心的宫城,"门"从防御功能基础上逐渐突出礼仪性,夏启先河,周礼制式,宫城之门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更多自然象征与政治寓意。</p><p class="ql-block"> 夏商宫殿。夏商时期,都城已经过一定程度的规划,形式比较简单,以防御和实用为主。城市外围修建有宽深的壕沟或高大的城墙,在壕沟或壕沟未连接的地方建造城门。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先进的版筑技术,城门更加牢固,防御能力显著。从下而上,水道、城门通道、木质门具、门道两侧的门塾或门卫房、城门楼等设施在都城城门上基本已成定制。</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城市不仅有了较快的发展,宫城的建设和城门的设置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周礼·考工记》中说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中所描述的王城,都是每面9里的方形平面,而王宫居中,并依南北与东西的中轴线,于每面城垣中部对称开辟三门。这种平面制式,在不同程度上为后代多数帝都所沿袭。《左传》与《礼记》中叙述了周王宫有五重宫门,即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其中的雉门,建有双阙,可能是宫城正门。雉是一种羽毛斑斓的鸟,后人将其比为朱雀,而朱雀是位于南部方位的天界四灵之一,能够给人子长生。</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7世纪古西亚伊什塔尔门</p><p class="ql-block">巴比伦城,在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约公元前634年﹣前562年)统治时期是两河流域地区最壮丽最繁华的都城。巴比伦城有100 铜做的城门,又被称为"百门之都"。伊什塔尔门是巴比伦内城门之一,高达12米,有前后道门、四座望楼,蓝色的城墙上镶嵌着狮子、公牛和神兽浮雕。每到祭祀等重要活动之时,皇帝都会穿过伊什塔尔门,到神庙进行祭祀。</p><p class="ql-block"> 神邦之门。远古时期人类以神话来解释自然世界中的奇异现象,统治者们自称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接受众人的膜拜。为了寻求神的更多的庇护,古代皇帝在构筑城市或官殿时,都要将祭祀的神庙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甚至直接以神之名来命名重要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卫城山门。古希腊时期的建筑多采用柱式结构,在卫城、神庙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最早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战时则发挥堡垒作用。卫城山门是卫城的人口,其设计因地制宜,主体建筑采用象征男性的多立克柱,显得高大挺拔,庄重神圣;内部采用象征女性的爱奥尼柱,装饰华丽难美。</p> <p class="ql-block">汉魏规制,秦风汉韵,宫阙万间,繁华当时,到汉代更是大兴宫殿建筑,都城内重要宫门外树立双阙以彰宏伟。"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或为东汉洛阳南北宫门巍峨之景。魏晋时期,唯有宫城正门设立双阙的制度基本确立,其崇高的象征性更加集中。洛阳闾阎门遗址发掘出迄今为止最早的宫城门阙,为研究宫城门阙的形制、结构和建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p><p class="ql-block"> 汉代长安城。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疆域扩大,汉代城市规模逐步扩张。汉代初期修建的长乐宫,宫城四面各设一座宫门,东门和西门是主门,两门外都有阙;之后,又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未央宫,四面建宫门各一,东门和北门有阙;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城西修建章宫,其东门和北门有阙;这三座宫城都以东门为主门,且都建有宫阙,又被称为"汉家宫阙",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东汉画像砖上的双阙拓片。宫阙,是成对地建在宫门外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阅。宫阙高于城门,可远观,具有军事防御的功能;也是天子悬示教令之处,表示威仪等级。文献记载西周时已有阙,现存最早的关于阙的实物与图像资料均出自汉代。</p><p class="ql-block"> 汉魏洛阳城。汉魏洛阳城位于今洛阳城东15公里,在西周洛邑和西汉雏阳城的基础上建造起来。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此定都,其后曹魏、西晋、北魏皆以洛阳为都城。魏晋时期,宫城南门名为闾阖门,是宫城正门,始建于三国曹魏初期,西晋、北魏沿用。闾阁门主体在宫城南墙上,两侧前方建有巨大的阙台,阙台东西对称,相距40余米。城门与阙台围合成宫城门前广场,为迄今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双阙楼式宫城门址。</p><p class="ql-block"> 邺南城。邺南城为东魏、北齐(公元534﹣公元577年)两朝的都城,遗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公元534年东魏自洛阳迁都邺城,经过设计规划,在原来的邺北城之南修筑新城,即邺南城,其布局模仿北魏洛阳城,甚至建筑材料直接取自洛阳。邺南城内的里、坊、市分布有序,以南城正门朱明门到宫殿的连线为城市的中轴线,对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产生了直接影响。朱明门为邺南城南墙正门,形制宏大,根据考古发掘得知朱明门有三个门道,由门墩、门道、向南伸出的东西墙和东西两个单阙组成。</p><p class="ql-block"> 帝国之门。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年),是古代欧洲最强盛、疆域最大、影响力极深的国家。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取得的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又进行了广泛创新。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丰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豪华、壮观的城门也是罗马帝国时期建筑风格的直接反映。</p><p class="ql-block"> 古罗马凯旋门。凯旋门最早建于古罗马时期,最初作为真正的城门,后来脱离于城墙而单独建造,成为一种为庆祝战争胜利而建造的纪念性建筑物,是罗马人炫耀武力和功绩的标志。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凯旋门,建于</p><p class="ql-block">公元315年,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这是一座三拱门式的凯旋门,高21米,面阔25.7米,进深7.4米。凯旋门上方的浮雕记录了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p><p class="ql-block"> 古罗马城门。普拉托利亚门,位于意大利奥斯塔城,建造于公元前25年,是进入古罗马时期奥斯塔城的主要道路。城门有三个入口,中间的入口用于车辆通过,两边的门供行人使用。</p><p class="ql-block"> 隋唐达盛。隋唐时期都城空间结构在紧凑中追求统一,宫苑区和官署区集中到城的北部,而以宫门南出的大道作为全城的中轴线。东都洛阳与西京长安的宫城正门两边设置对称的双阙,以廊道与城门相连,形成三面围合的倒凹字形平面,宛若五凤升腾,故又称"五凤楼",为宫门建筑典范。雄伟华美的造型和气势,体现出天子之威、国家之重,宫城正门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宣礼扬威场所。</p><p class="ql-block"> 丹凤门。丹风门是唐长安城大明宫的正南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有五个门道,上面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与北面的大明宫大朝正殿﹣-含元殿相对。丹凤门以南,开辟有宽约176米的丹风门大街,是长安城中最宽的南北向街道。丹凤门规模宏大,历史内涵丰富,是研究唐代建筑技艺和宫城城门形制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应天门为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官正南门,南与皇城正门端门,郭城正门定前门相对应,北与明堂、玄武门、龙光门相对应,处于隋唐洛阳城南北中轴线上,是第一处经过考古发掘确定为五风楼形制的官门。</p><p class="ql-block"> 含元殿。公元582年,隋文帝建大兴城(唐之长安城),吸取了北魏洛阳城和东魏、北齐邺南城的规划理念,大兴宫(唐之太极宫)的正南门广阳门(唐之承天门)延续了闾闾门和朱明门的形制,在城门前两侧置双阅。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建成的含元殿,是唐代西京长安大明宫正殿,左右两阙分别是栖凤阁和翔鸾阁,殿阁之间有回廊相连,成"凹"形。含元殿是举行大朝礼仪的场所,"九天间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旋",描写的就是在含元殿举行大朝会的盛况</p><p class="ql-block"> 隋唐两京玄武门。玄武门是唐代宫城北面的主门,接近皇帝居住的后官,挖制了玄武门就可以控制内廷,从而控制皇帝。历史上在唐代长安与洛阳两地的玄武门都发生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长安: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官北门一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从而扫除了成为皇帝的最大障碍。洛阳:公元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束之、弯台侍郎崔玄璋等带领羽林兵500多人占领洛阳紫微宫玄武门,又从玄武门闯入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斩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即位,复唐国号,史称"神龙政变"。</p><p class="ql-block"> 东方之门。从隋唐时期开始,中国建筑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的两个半世纪内,日本先后向中国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唐代建筑风格传到日本,并不断创新发展。明清时期,朝鲜、越南作为中国的藩属国,长期保持着与中国的交流贸易,在营建城市与宫殿时也借鉴了中国的建造技术与理念</p><p class="ql-block"> 8世纪日本朱雀门。朱雀门位于日本奈良市西郊,是日本奈良时代(710年﹣794年)京城平城京宫城南侧中央的城门、即宫城的正门。正对此门为宽阔的朱雀大路,直抵京城南端的罗城门。当时的日本热衷于模仿唐文化,平城京即模仿长安和洛阳而营造,但因为日本土地狭小、物力紧张、所以城市规模和建筑规模都有所缩小。如今的朱雀门为现代复原建筑。</p><p class="ql-block"> 19世纪越南顺化皇城午门。顺化皇城,位于越南承天顺化省顺化市,是越南阮氏王朝的皇城,也是越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于1804年开始建造。皇城为正方形布局,采取中轴对称的平面布置,皇城的周围由护城河环绕。顺化皇城南侧的午门模仿清朝北京皇宫午门,平面为凹字形,城台开五个门道,城台上建五风楼。</p><p class="ql-block"> 14世纪韩国崇礼门。崇礼门位于韩国首尔,是公元1395年朝鲜李氏王朝开始建造新都汉城的南大门,1398年落成,1447年改建,2008年为大火烧毁,后又重建。崇礼门曾经是首尔历史最悠久的木造建筑物,下部有一个砖构券顶门洞,上方城楼采用重檐庑殿顶。朝鲜王朝建立后,一直向中国明朝进贡,国王按中原政权下辖的藩王级别,其城市、城门规制也比照中原天子之下的等级规制建造。</p><p class="ql-block"> 宋元延祥。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市文化繁荣,封闭的"坊""市"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此时宫城都安排在都城正中心的位置,向心型的规划格局更加凸显了都城之于国、宫城之于都的政治象征。而城市的核心所在,无疑是宫城正门。洛阳应天门五凤楼的形制在汴梁、大都延续、发扬,呈祥于世。</p><p class="ql-block"> 宣德门。《宋史.地理志》记载:"东京,汴之开封也。梁为东都,后唐罢,晋复为东京,宋因周之旧为都。建隆三年(962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由这记载可知,宋东京宫城是按洛阳宫殿所画的图而修建。北宋宫城南正门为宣德门,又称宣德楼,由主城门、两朵楼及两阙组成,平面呈"四"字形,五凤楼形制,《东京梦华录》(宋)记载:"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镌镂龙凤飞云状"。宣德门是帝王重大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筑威严壮丽,也是整个城市中轴线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金中都应天门。金中都的宫室制度来自北宋。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迁都燕京(今北京),即金中都。完颜亮命令尚书左丞张浩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主持营建金中都。《金图经》记载:"亮欲都燕,遣画工写京师宫室制度、阔狭修短,尽以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修之。"其宫城正门应天门仍然延续了五凤楼的形制。</p><p class="ql-block"> 崇天门。元大都(今北京),是元朝的首都,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元代宫室建造形制继承金中都和北宋汴梁的规划,宫城正门崇天门采用五风楼形制,并有所创新。</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隋唐洛阳紫微宫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四"字形巨大建筑群,是隋唐两代举行登基、改元、大叔、宴会及接见万国来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丹凤门。丹凤门,是唐代大明宫的正南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有五个门道,城门上建有城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呼应,构成大明宫的中轴线。丹凤门是唐代举行各种活动、仪式的重要场所之一。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唐]李益。大明曈曈天地分,六龙负日升天门。凤凰飞来衔帝篆,言我万代金皇孙。灵鸡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宸居穆清受天历,建中甲子合上元。吴穹景命即已至,王事乃可酬乾坤。升中告成答玄睨,泥金检玉昭鸿恩。云亭之事略可记,七十二君宁独尊。小臣欲上封禅表,久而未就归文园。</p><p class="ql-block"> 宣德门。宣德门,是北宋东京官城正南门,本为唐汴黑城胜角门,开两门道,宋太祖时扩建为三门道。政和八年(1118年),宰相蔡京误将天子五门当作五个门道,改宣德门为五门道。宣德门上承应天门形制,平面呈"凹"宇形,由主城门、两朵楼及两阙组成,是中国古代宫城城门形制演变中的重要一环。</p><p class="ql-block"> 正月望夜侍宴宣德门呈昭文富丞相[宋]宋痒。帝闽开金狄,仙與下玉京。建春天上斗,不夜海边城。佛火依山出,星榆夹道明。清尘随汉畔,紫气护轩营。皓月楼前近,鲜风仗里经。烟云供瑞色,箫鼓献欢声。梵宇千花落,祠光众雉惊。启仪收宝扇,台座冠朝缨。客守宫门燎,鸡传徵署更。皇杯频嘱劝,应为泰阶平。</p><p class="ql-block"> 崇天门。崇天门,是元大都宫城的正南门,底都有五个门道,上有城楼,两双为回廊与朱楼相连,自东西朱楼向南各有魔虎延伸,突出宫城之外的阙是三重子母阙,子阙是刚在母阙外侧依次缩小的两个刚属建筑。即采用了与应天门相似的五风楼形制。崇天门朝贺(元)傅若金。辇路尘请列羽林,侍臣星向肃森森。风含风吹青冥阔,日射龙旗紫极深。两庑佩趋临水玉,九门诏出映泥金。从来汤武须传业,更在伊周老尽心。</p><p class="ql-block"> 午门。午门,是明请常怅城正南门,沿会了这天门的五环思影制,午门正中开三门,两倒各有一座银门,中楼左右右钟验卒、皇奇街大朝,则鸣钟然以为节,亲祀坛庙出午门,随医辱,祭太场则以效、车门之前, 颁期、宣旨及百官常调,供售于此。御午门受俘藏</p><p class="ql-block">情]花岗。鸥首霍古来月襄,领心素坦款天圆理官数问宁须试,器骑穷追实可威西海水清武大定,午门三御典昭详。从今更愿天斯事,你养吾民共乐康</p><p class="ql-block"> 威禁之门。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欧洲处于中世纪时期,此时国王、贵族和骑士等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彼此间的争斗也带来频繁的战争。欧洲各国的贵族们修建了大量城堡,城堡都拥有高大坚固的城墙、精心设计的城门、高耸的塔楼,以抵御外敌入侵,保护内部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12世纪英国爱丁堡城堡大门。爱丁堡城堡位于苏格兰,是英国最古老的城堡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纪,从公元12世纪到16世纪一直是苏格兰皇家城堡。爱丁堡城堡入口采用石质券门,两侧分别矗立着一尊人体雕塑。城门上方的红狮在英国皇家徽章中代表苏格兰。"犯我者必受惩"是爱丁堡城堡入口门楣上的话,体现了苏格兰人顽强不屈捍卫国家的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明清大成。明朝初期建造的官城参考了元大都宫殿的制作样式,正门遵奉五风楼形制,以午门命名,并一直沿用至清代明清时期的"午门"城台仍然采用传统的双观前引做法,由三块矩形相结合而成,平面简洁规整,更显皇权国咸的庄严大气。保存完好的故宫午门,为今人追应天门之盛、探五风楼之源提供了直接证据。</p><p class="ql-block"> 明代午门南京午门。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改元洪武。其新官营造时,天下尚未大定,南京宫城的建设仅历时九个月,"制度朴素,不为雕饰",且仅筑宫城而未筑皇城。宫城南门被称为午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宫城正门正式称为"午门"。洪武八年(1375年)又对都城进行改建,增设午门左右两阅,使午门呈现五凤楼形制。</p><p class="ql-block"> 中都午门。1369年,朱元璋在临濠(今安徽凤阳)兴建中都城。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落成,午门当在此时建成,它的布局和南京午门一样。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丁已,"诏罢中都役作",下令停建行将完成的中都工程。</p><p class="ql-block"> 北京午门。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决定迁部,将北平改为北京,同时改建城坷,修建宫城,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据《明太宗实录》记载:"营建北京,凡庙社邹祀、坛场、宫殿、门间,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明北京紫紫城的午门同样建造成"五风楼"样式</p><p class="ql-block"> 清代午门。现存午门为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建,形制仍旧。据《大清会典》:"紫禁城四门,南即午门。……午门三阙,上覆重楼九间,南北彤扉各三十有六。左右设钟鼓楼,明廊翼以两观,杰阁四耸。左右各一阙,西向者曰左掖,东向者曰右掖。"清代午门的功能</p><p class="ql-block">"礼门"功能:午门的核心功能,通过设置出入午门的种种礼节和礼仪,达到规范君臣关系、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朝门"功能:清王朝 午门前举行的进春、颁朔和凯旋受俘三项典礼活动,以显皇权、展国威。"成卫"功能:清王朝建立了与八旗制度相适应的宫城、宫门护卫体制,用于保障皇帝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明三暗五。午门墩台下正面有三个门洞,两侧各有一个掖门,共计五门,俗称"明三暗五"。按清制,中间的门洞主要供皇帝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从中间门洞进入一次。殿试考中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出来时可以从中间门洞走一次,以示恩宠。文武大臣出入走东边门,宗室王公走西边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举行大朝会时,文东武西,分别由左右掖门出入。</p><p class="ql-block"> 明清故宫午门。午门是明清皇宫的正南门,其平面继承了隋唐以来宫城正门双阙向前伸展的凹字形,高大的城台上方正中是一座九开间重檐庑殿顶的正楼,正楼两侧有钟鼓亭,两翼各有廊庑十三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午门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上,南部为端门和皇城正门天安门,这种层层递进的布局受到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突显出皇宫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的特点,生动地体现了东方文明的精髓和成就。</p><p class="ql-block"> 仪礼之门。15世纪开始,用黑火药制造的火炮已经可以轻松击穿坚固的城堡,从此西方建筑很少再考虑防御功能。人们不必禁锢在狭小的城堡中,使得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大门随之消失,宫殿大门多建得美轮美奂,更重视其具有的礼仪和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 15世纪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崇敬门。托普卡帕宫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最初由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60年至1478年间建造面成,是奥斯曼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这座宫殿主要分为四个庭院,主轴由南至北,最外面的庭院(第一庭院)在南端,其他的庭院向北伸延。崇敬门,是第二庭院的人口,两侧有各有一座八角形尖塔。帝国官员及外国使节过崇敬门时都要下马,只有苏丹才可骑马通过崇敬门。</p> <p class="ql-block">在应天门的右边参观完洛河之门展览边,又到应天门的左边参观书画展。</p><p class="ql-block"> 前言。再过几日便是大雪节气。"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真正的冬天已如期而至。冬天总使人涣散紧缩而不能舒展,然而人总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向往与寄托。自古以来,中国人骨子里的坚韧与傲骨会在冬日严寒中抖擞出来,逆风而行,凌寒而为。在冬日凋敝的衰落与萧条之外,方能显出英雄本色,预示希冀与美好。孔子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于岁寒中卓尔不群、砥砺自强的精神所在也由来久矣。魏晋的洛阳城里已有咏松柏之诗。左思曾写道:"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建安七子的刘桢也有诗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p><p class="ql-block">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到了南北朝时的名士鲍照《中兴歌》中云:"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此时虽将梅、竹、松一并提出,而对梅当时还并不以为然。直至唐代,诗人们开始真正赞扬梅之凌寒傲雪,张调诗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而"岁寒三友"概念的正式提出已至南宋。老哥仨儿真正进入"三友"之列,传诵千载,经典永传。新的时代更具新的意义。我个人尤爱"三友",较之"四君子""岁寒三友"更具傲骨与气节,不屈而坚定,不媚俗尘,自修其身,高洁而孤勇,是历来励志奋发、自励自强的写照与寄托。隆冬已至,由应天 址博物馆、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北京明怀文化三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岁寒三友﹣﹣当代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便源于"岁寒三友"这 命题新的自省与自觉。"岁寒三友"之始亦为绘画而生,为文人之喻。今广集全国丹青名家 手,以松竹梅为唱酬,尽显"岁寒三友"之不同风采。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而独放。松丑而文,竹瘦而寿,梅寒而秀,三者亦韧、亦坚、亦傲,气节凛然,风骨赫赫。每一幅作品中都表达了对松竹梅的不同。解读与表达。梅秀灿烂而不谢,松劲独标而亭亭,竹伫风雪而婆娑。清欢自知,淡泊沉静。"松竹霜后翠,梅动雪前香"。</p><p class="ql-block">寒意袭人却有冬日暖阳。让我们在巍巍应天门里,共同领略这"岁寒三友"的清风傲骨,笔墨风神,文人逸彩;感怀松之坚韧不拔,竹之君子若谷,梅之冰清傲霜,在这料峭渐寒的冬日带来一派正气凛凛,一隅翰墨清风,期盼春风洛城。张建京甲辰小雪后三日于洛阳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8点25分从应天门参观下来,就没有上应天门的楼顶看演出了,走在应天门的广场上,回望雄伟宏大的应天门,深感中华民族那种自强不息,努力创造文明的那份力量。如今中国的国运昌祥,面临着再次崛起在世界之林的关键时刻,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繁星聚霄汉明寰宇。高阙应天瞰地,镇御安民,中原定鼎;广门吐纳乾坤,光耀扬威,凯旋神归!纵览古今中外象征国体、国礼的伟大建筑形象,无不是宣圣意、树君威,凝民意、聚民心的有形载体,或彰显列国君权神授,或展示东方率土荣光,成为国之地标、城之精魂;屹立在这些建筑前方的巍峨门户,既是一尊护佑山河无恙、祈福传祚永隆的功勋丰碑;也是一位承启文化脉络,见证沧桑巨变的人间智者。今天登高远望的我们,拜读丰碑的陈表,聆听智者的箴言,忆往昔,看今朝,笑纳文化的馈赠,传唱文明的强音。</p> <p class="ql-block">许多美女不顾寒风,在广场上拍写真照,穿上古装,还真的楚楚动人,让人赏心悦目,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类就是在追求美的同时,不断创造美,让人的生活更美好和谐。</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明堂,天堂我还是想去参观。这种特种兵式的旅行,老婆身体受不了,可我还是乐此不疲,好不容易出来旅行,总想把景点打卡一遍,因为我知道,中国的美的景点太多了,一生能去一次都逛不完,洛阳再好,也许游过这一次,下次不会再游了,珍惜当下,且游且珍惜。由于篇幅的限止,天堂,明堂的游记在第二篇续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