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会是西宁。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三江源”。青海旅游资源丰富,最有名的地方是塔尔寺,其次是环青海湖的湖边景色,西宁市的东关清真大寺也是旅游热点之一。当然还有昆仑山,祁连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尕海等的众多旅游区,但我们关注的却是青海众多的盐湖,其中</span>茶卡盐湖,翡翠湖更是我们自驾游青海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去青海甘肃自驾游已经和同学们温酿过好几次了,这次终于成行。我们三对同学夫妇从广州乘飞机到青海西宁,在机场停车场接收网上租订的汽车,就开始了我们的青甘大环游。这一篇专门介绍在青海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红圈所画即是我们到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西宁市找到订好的旅馆,我们已经饥肠辘辘。马上就上街去找吃的。</p> <p class="ql-block">广州人来到这个产肉的地方看肉价,肯定是看什么都便宜。</p> <p class="ql-block">在西宁就在这个店里吃了青海的烤羊排。</p> <p class="ql-block">西宁街市面上的水果品种丰富多彩,虽然已经吃饱了,但从这里走过,很难不买几种回去品尝。</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景点是西宁的东关清真大寺,俗称骆驼寺。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属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接受各寺藏族,土族,汉族兄弟捐款修葺,特别是将藏传佛教拉卜楞寺和塔尔寺赠送的鎏金宝瓶(经筒)安装于礼拜大殿屋脊和宣礼塔顶,又将于佑任先生书写的“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浮雕置于大寺门楣之上,成为文化融合的典范。主要建筑为礼拜大殿,宣宜塔,南北廊楼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巧来的不是时候,正赶上礼拜天做礼拜,礼拜大殿就不能进去参观了,只能在外围看看。</p> <p class="ql-block">连坐轮椅的老回民也来做礼拜。</p> <p class="ql-block">这是礼拜大殿,门口的可能是阿匍。</p> <p class="ql-block">看大殿的飞檐就知道这个建筑物的水平不低。</p> <p class="ql-block">在附近逛了一圈,好像没有更好的地方玩了,只看到这栋古城楼,算是一景</p> <p class="ql-block">下一个重点是塔尔寺。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60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塔尔寺位于藏族称为安多的文化地区。1949年因国共内战,马步芳曾迁成吉思汗王陵至塔尔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4年,成吉思汗王陵迁回内蒙古伊金霍洛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格鲁派宗师至尊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圣地,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著名丛林之一。自1379年建圣塔,巳经历了六百多年的沧桑,之后逐步建成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一组庞大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进了寺门,里面有个很开阔的广场,叫寺前广场,里面有几个白塔,还有一个像火炉一样正在冒烟的灰塔。</p> <p class="ql-block">白塔称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八宝如意塔。</span>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有些美女在塔周围拍照。</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的活佛系统甚多,据说共有72个活佛系统。每个活佛系统都有自己的府邸,有管家及服侍喇嘛。因而形成了建筑群,以大金瓦殿为中心,依山傍水,藏汉结合,由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9300余间组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从这里进去,参观大金瓦殿。右边是寺内大厨房。</p> <p class="ql-block">里面很多人朝拜,信徒有平民也有喇嘛,他们都虔诚地不断四肢伏地祈祷。</p> <p class="ql-block">看视频更真切。</p> <p class="ql-block">一个典型的女老藏民,刚刚祈祷完离去。</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先有塔再有寺,最先的塔成为了圣塔,被保护在大金瓦殿内,成为金塔,金塔不让拍照,这张照片是误拍的。</p> <p class="ql-block">离去的人随手把每一个转经筒拨动。</p> <p class="ql-block">据说寺内终年都有各种佛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老喇嘛也养狗吗?第一次看见喇嘛遛狗。</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除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外,还是一座文物精品荟萃,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宝库。寺院佛教文化包涵在藏族传统文化“大小五明”学科之内。其中佛学是寺院文化的核心和精髓。</p> <p class="ql-block">每个馆门口都有一块标牌,告诉游客这个馆的有关信息。</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有着精美的小建筑,难道是个凉亭?</p> <p class="ql-block">室内经常看到各种喇嘛,有胖的瘦的,年轻的,也有老态龙钟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老喇嘛溜着个狗,大概他只有这个忠实伴侣了。</p> <p class="ql-block">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所以寺内的结构装饰都富丽堂皇无比,堪与拉萨的布达拉宫比美。</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你如果只想看看布达拉宫内有什么,那么你来过塔尔寺,就不用去西藏了。</p> <p class="ql-block">这只是庙门口的雕花。</p> <p class="ql-block">还以为到故宫了吧? 其实塔尔寺的建筑及文化,包括木雕,砖雕,石雕,佛像,佛塔,佛经,僧服,以及塔尔寺“三绝”艺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壁画,堆绣,酥油</span>)皆属佛教五明学的工巧明学科,非常之讲究,可见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看完塔尔寺我们就驱车进入了青海高原的昆仑山脉。</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们三个同学轮流开车。</p> <p class="ql-block">在青海省人烟稀少,开车很久,时间过午都找不到地方吃饭。终于看到这里蓝烟缭绕,很像是一个市集,就开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也是一个游览景区。</p> <p class="ql-block">围绕这个景点,只有这个建筑物值得拍照,其它除了远处的雪山就没有景点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确实有个市集,有很多卖旅游产品的小商铺,但是却没有餐馆。问题是这里很大风,青藏高原上很冷,六月在广州已经是酷夏了,但在这里却冷得簌簌发抖。看着白牦牛的毛有多长,就知道这里有多冷了。</p> <p class="ql-block">从广州出发带的衣服不多,恰好看见有藏人的披衣卖,看起来很暖和,开价¥280元,还价¥180就卖。买下后才知道这种披衣四处漏风,没有扣子,要另外用皮带在腰间绑起来才稍微暖和一点,但有总比没有好。</p> <p class="ql-block">遇到羊群过路,赶紧拍了点视频,可惜车过去,羊群从车后面过路拍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后来也遇到过牦牛群过路,可惜没来得及拍视频。</p> <p class="ql-block">最终看见路边有个白帐篷,像是做生意的藏人家,就停车进去看看有没有吃的。</p> <p class="ql-block">里面果然是一个藏人开的土特产店,问有什么吃的卖没有?回答我们说可以给我们提供水煮羊排,还有青稞糍粑。</p> <p class="ql-block">店主首先给我们每人倒了一碗热的酥油茶,味道不怎么样,但还勉强可以喝。</p> <p class="ql-block">帐篷里有个孩子,原来这里不单是他们的商店,也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家。</p> <p class="ql-block">以为在门口的是一条黑狗,头长的怪怪的。一问才知道这不是狗,是一条小黑牦牛。店主说,养大一条牦牛能卖几千块钱。</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吃的水煮羊肉没啥味道,青稞糍粑也不合我们的味道。看见这里还有瓶装的青稞卖,就好奇地追问青稞是什么粮食?长什么样子?原来青稞就是一种像麦子一样的粮食,比麦子耐寒,产量比麦子低。</p> <p class="ql-block">我们借主人的帽子来了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最后忽悠女主人为我们跳锅庄舞,女主人看我们买了他们不少产品的面子上,很乐意地为我们跳起舞来。请欣赏视频:</p> <p class="ql-block">途中进入一个青海湖湖边游览区,我们决定在这里停车,进去游一游青海湖畔,或者乘船到湖中荡漾。</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举行过世界诗歌节?</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边有个公园,这是公园边上的雕塑,还有藏民的旗幡,这些旗幡藏民叫经幡,也叫风马旗。因为藏民认为风是马的灵魂,能为人带来吉祥,也会送走苦难。风马旗就是把牧民的意愿托付给风马。风马旗的颜色分白黄红绿蓝五种。民谣中唱道:黄幡象征自现莲,红幡象征雨调和,青幡象征后裔长,红幡插在草坪上如鹿角光耀眼,红幡插在屋顶上如红火永兴旺……。藏民旗子还有西赤,东青,南黄,北绿的宇宙四方之说。还有在藏族人心目中,白色代表纯洁善良,红色兴旺刚猛,绿色阴柔平和,黄色仁慈博才,蓝色勇敢机智。</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的湖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湖边这个供人照相的花框竟有人躺在那里睡觉,太没有素质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相框也有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害别人想照相也只能站在边上。这都是些什么人哪!留此存照示众。</p> <p class="ql-block">本来想到这个码头去乘船到湖中荡漾,然而走到这里一看,游艇码头排队的人有1公里长,只好打消了乘船的念头。就在这里拍一拍青海湖的美景吧,请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走不同的路离开青海湖回停车场,这是路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路边景观不少,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出示了。虽然到了青海湖边,但是没能走近水边,终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青海边上的牛羊,没有人放牧,只有铁丝网围栏隔开公路,正是因为这铁丝网,也让公路上的游客没能走近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在沿着湖边行车的路途中,看到有垮掉的铁丝网。有游客从缺口走到湖边拍照,我们也马上停车跟随其他人走进去。不料有个牧民骑着摩托车来驱赶游客,不让游客们走近湖边。</p> <p class="ql-block">在驱赶声中,我们厚着脸皮走近湖边,终于跟青海湖照了几张照片。看这照片你都分不清这是真海还是湖,可见青海湖是多么的浩渺。</p> <p class="ql-block">傍晚走进一个草场景区,想在这里看日落,发现这里有很多鼠洞,竟然看到不少老鼠跑进跑出。</p> <p class="ql-block">终于等到日落,但这里的日落没有我们想象的美。</p> <p class="ql-block">只有几张逆光照还算得上不错。</p> <p class="ql-block">你觉得这张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有同伴一大清早跑去青海湖边拍日出,认为这张照得最好。</p> <p class="ql-block">来到一个叫U型公路的网红点,因为在网上被炒红了,很多人来到这里都停车打卡。我们也停车下来休息,顺便探索一下这个U型公路有什么特别。其实也就是公路下坡再上坡而已,没什么特别,没来过的不值得来。</p> <p class="ql-block">倒是有人发现了公路两边的沙漠环境挺像月球或者火星表面,在这里玩起了模拟太空秀。</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到达茶卡盐湖景区。“茶卡”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之盐。茶卡盐湖气候常年处于温凉状态,存在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它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曾被世界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景区前面的奇怪造型结构,看了半天才看出来是“茶卡”两字,你看像不像呢?</p><p class="ql-block">里面的蓝色景物竟是盐晶体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大门,还要走很久,以为这个骆驼就是景区了,走近看才知道这里只不过是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走过了商业区,还要乘坐小火车才能到达盐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盐湖分为很多景点,每个景点之间都有相当的距离,基本上都要乘坐小火车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个盐湖景点边上有个游乐园,但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游客租借这种红色的橡胶鞋走进盐水里去,其实走进水里时,引起水面微波荡漾,水底盐层表面粗糙,没有反光功能,在水面根本形成不了镜面,只有从远处来照才能照出倒影。</p><p class="ql-block">有人试图尝试盐水,盐水很浓,又咸又苦。</p> <p class="ql-block">水底的盐层结晶很厚,有的地方游客踩踏后又形成了空洞,而且空洞之下的盐也逐渐溶解,就形成了很深的水底陷阱。我一不小心一个脚踏进陷阱里,结果橡胶鞋进水了,半个裤腿和鞋袜都湿透,之后非常难受,鞋子又湿又滑,皮肤还给盐腌红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叫镜湖是因为湖面广阔,把整个天空照进湖中。</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个同学带了一个拍照用的镜子来,让我用镜子照出了几张效果不错的天空之镜的照片来。</p> <p class="ql-block">要是不说,你能看出这是用镜子照的吗?</p> <p class="ql-block">要是有镜面的话,这镜头一定很美。</p> <p class="ql-block">你就是把心掰开了,影像也是模模糊糊的。</p> <p class="ql-block">还是用镜子更实在。</p> <p class="ql-block">湖区里小火车也是一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火车头是给照相用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临走前看到这个天空之镜的镜框,匆匆忙忙合影后,才意识到应该站在镜框里面才对。</p> <p class="ql-block">透过视频让你见证一下真正的茶卡盐湖景象。通过视频你会发现,只有站在远处拍照,才能拍到真正的倒影,这时候才有天空之镜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下一个景点叫茶卡盐站。这里艺术家们用盐来雕刻出不同的大型艺术形象,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前来欣赏。</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艺术标语。</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镜的立体字。</p> <p class="ql-block">应该是与盐同框吧。</p> <p class="ql-block">这个景区很宽,到各个景点也要坐火车,这是火车道。</p> <p class="ql-block">这块天空之镜的石头,不知指的是哪里,大概镜子已经给打破了,已经做成了盐雕。</p> <p class="ql-block">盐雕远看很美,但觉得有些雕刻还可以更美,例如我把这一条恶龙放到这个盐桥上面,这样看就更美了。</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远看很美呢?就像这些骆驼,走近一点看就觉得比较假,当然不是跟真骆驼比,而是跟盐的雕刻比,看起来像是用水泥做的。还真是!当时让我们给看出来了。经后来查证,大部分盐雕还真是用水泥来做的。</p> <p class="ql-block">盐雕晶莹剔透,雪白纯洁,能给人一种心灵的神往。但与此同时,盐雕也同时具有一项致命的弱点,就是保存时长极短,一般来说,往往完成盐雕后,仅仅个把月时间,其表面挥发就会令其缩小50%,加之雨水的侵蚀,盐雕很容易变形及扭曲。可是游客是持续不断地前来参观的,如果来看不到盐雕或者是看到的是丑陋的雕塑形象,就会引起很坏的效果。为了维护景区的持续发展,这里的艺术家们,把大部分雕塑用水泥来做,外表涂上白色的油漆来充当盐雕。现代人在欣赏盐雕时,往往会通过照片感受其艺术气息,是不是盐雕已经不太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拍的照片超多,还是看视频比较简洁。</p> <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在白色的盐世界里,做出白色的艺术雕像也有象征意义,作为景区也无可厚非。让我们来跟这白色的世界来一张合影吧。</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去就到了大柴旦翡翠湖景区。2023年8月,翡翠湖景区被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翡翠湖深层呈碧蓝色,浅层呈奶青色,形成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色。但令人不解的是,这里不让外国游客进来游览,青海旅馆不让外国人住是有道理,因为穷地方卫生差,怕影响国家的声誉。但美景也不让外国人看,就匪夷所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翡翠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原是化工厂盐湖采矿队的采矿区,是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由于湖水含盐量高,四季不冻。湖内富含不同浓度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由于翡翠湖水比较深,水质清澈通透,透过水面,能清晰的看到湖底的盐层,水面更能形成镜面效果,这里更适合叫天空之镜。</p> <p class="ql-block">湖边浅水的绿,绿得可爱。</p> <p class="ql-block">深水的蓝,蓝得像宝石。</p> <p class="ql-block">蓝绿颜色把湖水深浅区分得一目了然,十分美丽。</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盐湖叫天空之镜,因为盐湖把天空的倒影如实地反映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美图太多了,选几个拼图作罢。</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气阴沉,我们又到了另外一个新开发的湖区,这里走进来不用买票。天空雾茫茫的,映得湖水也失去了颜色。</p> <p class="ql-block">如果天气晴朗,景色也应该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湖水连着一条河。</p> <p class="ql-block">风十分的大,胡乱拍个视频就赶紧走了。看看视频,听听风声就知道这里不能久待。</p> <p class="ql-block">出去在路边找了个景点,拍了张合照。</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来到大柴旦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也叫“水上雅丹”。雅丹地质公园由雅丹地貌和鸭湖湖面构成,湖水发源于昆仑山西段纳凌格勒河谷,千万年来,由于环境变迁,水冲风蚀,使得柴达木北丘陵自然区及西丘陵自然区的结合部雅丹群,形成独一无二蔚为壮观的乌素特雅丹地貌群。这里本来没有水,有年山洪暴发,那棱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形成了水上雅丹地貌。</p> <p class="ql-block">广告宣传颜色太过夸张了吧,跟照片相差太大。这地方也不让外国游客进去看,难道不好意思赚外国人的钱吗?</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水上雅丹。雅丹来自于维吾尔语,意为有陡壁的小山包,即风蚀脊。雅丹地貌就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p> <p class="ql-block">岸上的是雅丹地貌,泡在水里的就是水上雅丹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自己倒是发现了传说中的“日月潭”!</p> <p class="ql-block">途中又发现了一个“翡翠湖”!这是旅行计划中没有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叫“茫崖翡翠湖”,大概当地盐民看到大柴旦翡翠湖那边赚得盆满钵满眼红了,他们觉得他们的盐湖也能跟大柴旦的媲美,于是乎就开发出比大柴旦翡翠湖更大规模的茫崖翡翠湖景区来。</p> <p class="ql-block">这个翡翠湖确实很美,虽然还在开发中,但我们看到其规模确实已经超越大柴旦的翡翠湖了。</p> <p class="ql-block">而且除了湖水,这里还搞出来了一些别具一格的景点来。</p> <p class="ql-block">像这个湖中高台。</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盐湖虽然没有大柴旦的湖水深,颜色也没有那么艳丽。但是朋友们觉得这里比大柴旦翡翠湖更好玩。看看我在高台上录的视频吧:</p> <p class="ql-block">高台上我这个动作是不是很应景?</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气和湖光山色犹如我们此刻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来个过时的“江南style”骑马式吧!</p> <p class="ql-block">女伴们也摆起了姿势,要把这里当成天空之镜。</p> <p class="ql-block">有人玩起了无人机。</p> <p class="ql-block">我也跟随无人机拍了视频,这一段拍得不错,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照片也要拍。</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无人机,这条透明小船就给忽略掉了。</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里的广告词。</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湖水颜色确实很美,照片拍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广告牌也要打卡吗?</p> <p class="ql-block">水里有文字“水映丹霞”。难道这里的山坡也算丹霞地貌吗?与“雅丹”不同,“丹霞”不是来自于藏语,丹霞地貌的定义为“有陡崖的陆上红层地貌”,红层地貌像晚霞,所以叫“丹霞地貌”。红色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按这种定义,水边的山坡似乎可以叫做丹霞地貌呢。</p> <p class="ql-block">这湖中小道很长很长,如果光影适合,在这里拍倒影是最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小道走出,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路上我们经过双色湖,公路两边的湖水一边绿一边黄,我们在公路边停车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来到一个计划中的景点“大地之眼”。原名叫艾肯泉,从空中俯视泉眼与周围土地上深红色环带状的沉淀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瞳孔造型,因此也被称为“大地之眼”或“恶魔之眼”。它是俄国探险家发现的。十九世纪的清朝光绪年间,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穿越青海与新疆探险,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艾肯泉,并将其记录在了《走向罗布泊》一书中,自此,艾肯泉开始出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中。</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眼的泉水富含钙铁硫硼等多种矿物元素,泉水长期流经之处,土地荒芜,寸草难生,蚊虫也近乎绝迹,反而成了家养牲畜与各类野生动物进行消毒避暑的胜地。从艾肯泉中流出的含硫较多的溪水,在流淌过程中会形成一层层类似硬壳蟹黄的物质,并且在溪水内部,还生存着如管状体,甲壳虫之类的生物。</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看看大地之眼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这里必须打卡。</p> <p class="ql-block">在日落时分我们入住了这个青海的小旅馆。</p> <p class="ql-block">并在附近的小餐馆共享了这个地道的青海羊肉火锅。</p> <p class="ql-block">明天将离开青海省,进入甘肃地界。请读者们关注下一集“甘肃自驾游:敦煌,月牙泉,嘉峪关”。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