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4日上午我们告别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带着满满的美好回忆,又 踏上了新的旅途。</p> <p class="ql-block">途径昆明转机。</p> <p class="ql-block">当日晚20点50分,飞机平安降落在腾冲驼峰机场,开始了“东北户外”组织的为期15天旅居活动。</p> <p class="ql-block">领队大永亲自到机场迎接我们,入住和顺古镇依山郡花园客栈。</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传统风格的客栈,位于和顺古城中心。</p> <p class="ql-block">客栈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修精美,设施齐全。</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居住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哈哈!还有“伴手礼”呢!”这是一种温馨的传递方式,让接收者在收到礼物的同时感受到真挚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11月15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掀开夜色的帷幔,美好的一天,从微笑和问候中悄然绽放……</p> <p class="ql-block">朝霞映日~开启和顺旅居的好兆头!</p> <p class="ql-block">老伴用手机定格快乐时光,留住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极边第一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著名的侨乡。</p> <p class="ql-block">600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和顺古镇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原名“阳温墩”,意思是“阳光普照”,后来因为和顺的读音相似,名字也就传开了。这个名字象征着这里的和谐美好。</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片粉墙瓦黛、古老建筑的屹立。</p> <p class="ql-block">徜徉于古镇,不仅能感受书香气息、体验非遗传承,从简单游玩到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走入烟火人间,真正体会到古镇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双虹桥是进出和顺古镇的主要通道之一,相传为明朝“桥头老爷”寸玉倡导兴建。</p> <p class="ql-block">街道纵横交错,仿佛时光穿梭,带我走进古代的市井繁华。</p> <p class="ql-block">短视频:《和顺古镇双虹桥》</p> <p class="ql-block">黛瓦飞檐,木制的门窗散发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自哈尔滨的18名驴友如期相聚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每一块石板都记载着岁月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沉淀着时光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故乡客栈是一处古色古香的住所,木质结构和青砖灰瓦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书香门第。</p> <p class="ql-block">客栈高高的外墙就很引人驻足观赏了,踏斜坡和石阶入店更有高门大户之感,院内别开洞天,整体木制结构的建筑彰显主人的品味。</p> <p class="ql-block">故乡客栈在中央电视台专访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客栈的设施和服务都得到了肯定。</p> <p class="ql-block">它还是一个有着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进士”府邸。</p> <p class="ql-block">客栈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主人的匠心独运,无论是雕花的木门,还是青石板铺就的小径,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悠远的年代,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这里给人一种心安的感觉,处处洋溢着祥和自在。当你来到和顺就会发现,其实你想追寻的诗和远方并不遥远。</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远离城市喧嚣,寻找内心宁静的美好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与时光相遇,与历史对话,感受到了生活的安逸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休闲垂钓。</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这个藏匿于云南边陲的宁静之地,仿佛是一幅细腻的水墨画,缓缓铺展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search_image]<徐霞客>曾在他的游记中提到:“三水合为一,是为大盈江,由城西而南,过二桥,坠峡下捣,其深十丈,阔三丈余,下为深潭,破峡西南去,经和尚屯,又名大车江。”这段话描绘了古镇周围的自然风光,真的是美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2003年和顺古镇还被《中国国家地理》和《时尚旅游》杂志,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柔软,让人忘却尘嚣,只想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这个被《国家地理》[search_image]<《国家地理》>推荐为宝藏小城的腾冲市郊的古老村落,真的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和顺古镇,有座96年历史的和顺图书馆,这是当地华侨为了振兴乡村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的。</p> <p class="ql-block">原来因为和顺地处西南边陲,一百年前,一份从上海寄出的报刊需历时数月才能到达这里。</p> <p class="ql-block">1924年,崇尚读书开智的和顺先贤,商议开办阅书报社,感知外界信息。阅书报社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闻名于世的和顺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6日上午和17日下午我和老伴二次来到这里参观。</p> <p class="ql-block">大门梁上写有“大清光绪十八年岁次壬辰清和月吉旦·合乡土庶等同建”字样,记录其修建于1892年。进门后地势抬高,</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现有藏书13万余册,在不足8000人的边陲小镇上,近3000人在图书馆办理了借书证。</p> <p class="ql-block">“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起群黎”,这是和顺图书馆主楼对联。</p> <p class="ql-block">此联暗藏“机巧”,上下联前四字交互着读,得来“书报来自云海外边”之意。这是和顺图书馆早期馆藏来源的真实描述。</p> <p class="ql-block">管理员在借阅窗口内安静地守护书架。</p> <p class="ql-block">走进和顺图书馆阅览室,报刊整齐摆放在木桌上,桌椅的边角被磨掉了漆,借书窗口的脚踏台一踩就吱呀作响,处处可见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和古镇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个来到“极边之地”腾冲、走进和顺古镇的游客,都会慕名探访这座乡村图书馆,感受厚重质朴、历久弥新的和顺文化。</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八角亭设计的屋顶,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它是镶嵌在古老边陲小镇中的知识殿堂!</p> <p class="ql-block">11月1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位于古镇的艾思奇纪念馆(故居)。纪念馆大门上悬挂楚图南先生题书的“艾思奇纪念馆”匾额。</p> <p class="ql-block">走进故居院落,迎面是艾思奇手握书卷,目视远方的立姿铜像,可敬的学者风范。</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纪念馆为中西合璧建筑结构,环境清幽典雅,馆内以图片、实物、文字展示艾思奇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还有毛泽东的题字:“学者,战士,真诚的人”,给于了艾思奇高度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是将马克思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他毕生以传播马克思哲学为己任披肝沥胆,是我党理论战线上忠诚卫士,令人敬仰的哲学导师。</p> <p class="ql-block">1935年,也就是艾思奇25岁这年,他把《哲学讲话》修改后以《大众哲学》的名称出版,这一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此书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艾思奇也因此被认为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最普通、最生动的事例,把“新哲学”介绍给当时的劳苦大众和广大学生的“大众哲学家”。</p> <p class="ql-block">《大众哲学》引导当时无数青年投身革命、奔向延安。</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的一生留下了大量光辉著作,连续出版《新哲学论集》《思想方法论》《民族解放与哲学》《哲学与生活》等著作,还著有《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及有关哲学论著多篇。</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部分手稿。</p> <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艾思奇纪念馆,看展品,听介绍,详细了解艾思奇为党的理论宣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作出的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故居,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和顺镇水碓村,占地面积2290平方米,建筑面积625.87平方米,陈列面积300平方米,布局坐东向西,二层木楼,四合院,一层设陈列厅共3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故居建筑较为精巧,高屋大院,串楼通栏,点缀西式小品阳台,正房前厅有一石砌圆形拱门。故居前临元龙幽潭,后枕凤山。</p> <p class="ql-block">1980年2月,艾思奇的夫人王丹一及其亲属将艾思奇故居捐赠给腾冲县政府。</p> <p class="ql-block">经修缮后于1984年10月以“艾思奇纪念馆”向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孕育了“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p> <p class="ql-block">宗祠,是人们供奉、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家族荣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由于姓李,所以对和顺古镇里的李氏宗祠独有情钟。</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建于1920年,矗立在和顺古镇的最高点,地势高峻、视野宽阔。它背靠山、面临水,拥有最上佳的风水。</p> <p class="ql-block">李氏家族曾产生了云南辛亥革命元老李曰垓、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李生萱)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p> <p class="ql-block">11月24日下午我和老伴来到这里拜访。</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是古镇八大宗祠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宗祠。</p> <p class="ql-block">它以布局宏伟、地势高峻、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民国元老谭延闿题写“声垂无穷”匾额。</p> <p class="ql-block">中堂神龛中立有李氏定居和顺始祖的红底金字牌位。</p> <p class="ql-block">数百年来,和顺李氏宗族兴旺发达,人才辈出。宗祠是李氏家族的象征,记录了家族的荣耀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刘氏宗祠位于和顺刘家小树园黑洼子脚,与李氏宗祠相邻。</p> <p class="ql-block">刘氏宗祠,建于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宗祠正前方是半月形荷塘,筑双孔石桥通达月台,月台上建有精美的牌楼式大门。</p> <p class="ql-block">月台上重檐歇山顶的牌楼式大门豪华气派,斗拱飞檐雕刻精美、彩绘富丽堂皇。201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祠堂内依次建有过厅、厢房和正殿。</p> <p class="ql-block">进入宗祠,建筑依山势布局错落有致、步步高升。</p> <p class="ql-block">存有乾隆时的“永免钱粮”、“保我子孙”古碑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碑。</p> <p class="ql-block">正殿供奉和顺刘氏始祖牌位,刘氏始祖刘继宗,原籍四川重庆府巴县梁滩里刘家坡人氏,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奉命南征云南,入滇到腾戍边,充南甸招刚(土司武官),选充总旗官,因喜好和顺风光,遂留居腾冲,落籍于和顺。</p> <p class="ql-block">在腾冲市方圆17平方公里,居民不过2000余户的和顺古镇,分布着寸、刘、李、尹、贾、张、杨、钏8个姓氏的宗祠。</p> <p class="ql-block">寸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是和顺修建最早的私家宗祠,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门外有两层月台,临门月台高于环镇主道;环镇主道下又有一个更大的月台,前有荷池一方,面对老龟山和马鞍山之间的低处,视野开阔、风光秀丽,可谓是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寸姓人才辈出,历史上出过举人、进士,近代有翡翠大王、抗日名将、教育名家等。</p> <p class="ql-block">正殿神龛内供奉始祖牌位,两旁山墙上悬挂着十六字家训,是族人做人之准则。</p> <p class="ql-block">寸氏宗祠依山而建,自下而上,具有步步高升之势。</p> <p class="ql-block">张氏宗祠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由和顺张氏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代裔孙始建大殿和东西厢楼及大门。</p> <p class="ql-block">面楼和正厅兴建于1930年春。</p> <p class="ql-block">张氏宗祠不仅是张氏后人寻根溯古、叙事道情的场所,更是和顺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位于和顺贾家坝村前,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670平方米。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大门紧闭 ,只能在外面看看。</p> <p class="ql-block">八个宗祠,我们只看到了5个,还有2个没有开放,不能参观。</p> <p class="ql-block">宗祠的建筑风格或古朴典雅,或气势恢宏,或中西合璧,祠内匾额、对联比比皆是,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体现着各个家族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祠堂就像是一直流淌在血液里的遗传因子,形塑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宗族的象征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延续着优秀家风的血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i>摄影:蝶澈、文哲及部分驴友</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i>短视频制作:蝶澈</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i>美篇制作:蝶澈</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i>2024年12月6日三亚</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