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华美多彩的文章能够轻易地吸引读者的眼球,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恰当地使用渲染与铺排的手法能够使文章华美多彩、充实有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文学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虽写送别之情,却重在写景。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直切诗题,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二、三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等四句,承接首联,具体描绘黄昏细雨中的景物:细雨湿帆,帆重船缓;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海门幽深,江树水雾弥漫。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共同渲染了离别时哀伤、凄凉的氛围,衬托了作者的离愁别绪,为尾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的直抒胸臆做好了铺垫。可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重笔渲染,创设一个与情感相适应的画面,不仅容易激起读者心中的美感,而且能很巧妙地表达感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铺陈是指详尽地叙述、描写;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因此,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细腻地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述使用了铺排手法,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组句子是一种纵的铺排,突出了兰芝的多才多艺、知书达理、聪明能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乐府《陌上桑》这首诗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层层铺排的手法。先从正面描写罗敷的装扮和服饰,然后从侧面写旁观者的表现,突出了罗敷超凡脱俗的美丽,为下文太守提出无理要求做好铺垫。其中对旁观者的描写尤为精彩,“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因为“观罗敷”,而“相怨怒”,这些描写如同一个个紧密连接的特写镜头,将人们看见美艳动人的罗敷时的仰慕、忘情、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好地衬托了女主人公的美丽。面对太守的无耻,罗敷详尽地叙述了她夫君的优秀、杰出和高贵,从马的装饰到人的装饰,从仕途历程到面貌风度,使荒淫的太守无地自容,只能狼狈而逃。铺排手法突出了罗敷的美艳和夫君的优秀,从而赞美了主人公的坚贞和智慧,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使用渲染和铺排手法要注意抓住对象的特点进行描写和叙述,切忌只为形式上的华美而不顾内容的充实,空洞无物,还应遵循文章的任何部分都应直接或间接地为文章主旨服务这一原则,切忌无的放矢,描写和叙述游离于文章之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刊发于《语文报》,本文为节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图片:来自网络,诚表谢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