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尹林平(1908—1984),原名先嵩,又名利东、林平。江西兴国县人。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游击队独立大队副大队长、红军独立第三团团长等职。1933年任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员兼军委书记、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长。1935年任中共厦门临时工委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中共南方工委军事部长兼外县工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中共东江特委书记,中共前东特委书记、广东军政委员会主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政治委员、中共广东省临委书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中共港澳工委书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副书记兼粤赣湘边区党委书记、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原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华南军区、中南军区党委常委、干部部长,中南区公安军第二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华南分局委员兼交通部部长,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 1944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美、英、苏等同盟国军队展开了全面的战略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日军为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败,发动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行动。</p><p class="ql-block"> 为应对局势的发展,争取抗日战争胜利,1944年夏,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从八路军、新四军中抽出部分主力挺进到新的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将对日作战由内线转向外线。同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对东江纵队发出指示,指出敌打通粤汉路势在必行,东江纵队应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之方针,加紧进行工作。凡敌向北侵占之地区,只要有久占意图,即应派得力干部或武装小队至该地区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尽力发展抗敌武装斗争。8月,广东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在大鹏的土洋村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由省临委书记、东江军政委主任兼东江纵队政委尹林平主持,省临委、东江军政委、东江纵队负责人参加。会议研究贯彻中央指示,根据全省面临全面沦陷的形势,决定游击战争向全省推开;同时恢复和加强全省党组织活动。会后委派干部分赴前东、后东、粤北、南路、西江等地,大力组织和发展武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抗日武装斗争。</p><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1日,中共中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巩固华北、华中,发展两翼”的战略方针。为了执行向华南发展的任务,由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等部队组成独立第一游击支队,以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委,于11月9日从延安出发,进军华南,目标是在湘、赣、粤边建立抗日根据地。在此之前的10月25日,中央在电报中曾指示东江纵队“沿粤汉路向北谋求发展”。接着,中央鉴于抗日战争局势变化,10月26日又在《给东江部队行动的指示》中指出:“目前战局重心在桂……我广东游击战争应以向西发展为目前主要方向”,“应从东江纵队抽出得力军政干部经过中路游击队协助向西江加紧发展抗日武装,推广游击区域”。为了执行中央这一指示,东江军政委员会与省临委联席会议于11月11日决议:“即派梁鸿钧和三个连级军事干部到中区,周伯明到三角洲,两个营级军事干部到南路,并准备再选拔营连排级军政干部继续前往,迅速开展西江和南路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会议制定了党的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贯彻中共七大决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对广东工作的指示,同年7月,广东党组织在博罗的罗浮山召开扩大干部会议,会议由尹林平主持,东江纵队和广东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会上学习了中共七大会议文件,总结了全省抗战以来的工作经验教训,明确今后的斗争方向。根据中央的指示,会议决定撤销广东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成立广东区党委,由东江纵队政委尹林平任书记,统一领导广东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斗争。</p><p class="ql-block"> 会议期间(7月15日),接到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创造湘粤赣桂边根据地的指示,称:“我们曾电告你们,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向粤北、赣南、湘南的五岭山区,建立湘粤赣桂边(以五岭为中心)根据地,迎接八路军南下部队,合力创造华南新阵地,配合华北、华中我军,进行对日反攻作战,并于日寇消灭后,能够对付国民党必然发动的内战。”</p><p class="ql-block"> 8月4日,中央又发电报给广东区党委称:“王震、王首道率三千人七月从鄂南出发,现到湘潭、衡山间,一个月内可到达湘粤边。文年生、张启龙率六千人现到河南,四个月内可到湘粤边。你们应立即加强北江及小北江各部之兵力及领导,并从东纵派出一有力支队,由一得力同志率领,附电台及大批地方工作干部,于半月至一月内到达湘粤边宜章、乐昌地区,准备与二王会合,开创湘粤边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东江纵队派出北上五岭部队,由林锵云、王作尧、杨康华率领,于8月15日从博罗县出发,挺进粤北迎接八路军南下支队。后因形势变化,日本法西斯宣告投降,同时,国民党又调集十多个师对南下支队形成包围态势,八路军南下支队奉命北返,东江纵队北上部队未能与之会合,留在当地坚持斗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