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马踏花向自由·我的2024

亚拉红

<p class="ql-block">  摄影依然是我的至爱。它如同一朵盛开的向日葵,绽放在我生命的花园里,让我的生活永远向阳。如同一条潺潺的小溪,无论风花雪月,始终形影相随,让我的心灵充盈又滋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直面不足,全心修炼。无论国内国外,荟聚文化精髓的“馆堂庙展”永远是首选。全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教堂、寺庙,观看摄影展、美术展 40余次,聆听摄影讲座10余次,关注摄影主播近10个,阅习摄影画册10余本,制作视频习作39个,采风20余次(不含街拍)。如饥似渴汲取艺术养分,着力提升审美意趣,努力让自己的片子更艺术,更个性,更具思想内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独行静思,由衷表达。越来越认识到历练沉淀的必要与重要,越来越享受沉浸式拍摄的自由与愉悦。摄影是快乐的,创作是严肃的。真正的创作一定是独立的,甚至是孤独的。将自己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看过的电影,爱过的人化做一次次心动的“咔嚓”,拍自己想拍的片子,颂扬与揭示并存,走一条心中的摄影之路,成为从“影”四年越来越清晰的认知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心无旁骛,执念街拍。市井陌巷,芸芸众生,太多的生活值得打捞,太多的精彩值得偶遇,太多的瞬间值得捕捉。没有剧本,毋需票房,唯有不期而遇的惊喜。街拍,总能让我神经兴奋,让镜头燃烧。全年,扫街40多次,拍片逾万张,还跨界扫到日本等国。《素描日本》《美国漫行记》《古巴印象》《寻访俄罗斯》四本拍摄游记(800多张图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逾五万字)</span>可望在三月底前集体出炉。</p> <p class="ql-block"> 素描日本</p> <p class="ql-block"> 美国漫行记</p> <p class="ql-block"> 古巴印象</p> <p class="ql-block"> 寻访俄罗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首个专题,首次“个展”。自2022年初结识李姐和梁大哥,便与郫都大蒜基地东林村结下不解之缘,由此开启第一个专题创作。三年里,往返东林32次,拍下图片近万张(含航拍 ),写下拍摄日记三万多字。通过详实记录大蒜的一生与东林村民的劳动生活,补上了“土地”这堂迟到的人生大课,看到了农村劳动力后继乏人的严峻现实。精心制作的12个展框(共121张图片),把李姐家的茶铺打造成了这一带最文艺的乡村茶铺。不经意间,举办了人生第一个〝影展”(2024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板将于3月底前上墙</span>)。</p><p class="ql-block"> 让画中人〝自己看自己”,听他们抱怨〝咋个没得我呢”,看他们拿到照片时的喜悦(截至目前送出照片158张),成为我专题创作的最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  五、万里长征,步步向前。起步于纪实摄影,钟情于街头拍摄,滞留于具象呈现。多么憧憬那些主观意象,别具一格的高级表达,多么希望自由驰骋在当代摄影的艺术天地。摄影艺术于我无疑珠穆朗玛,即便使尽洪荒之力,恐连登山大本营也不能抵达。聊以自慰的是,我就像一个怀揣梦想的朝圣者,靠双脚一步步走到了“珠峰”脚下,近距离仰望过这座高耸的艺术圣山。</p> <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我要对自己说,努力努力再努力!加油加油再加油!还要悄悄对至爱说声“对不起”。在爱着他的同时,我又情不自禁地出轨“掼蛋”,移情“路亚〞,还每天切出1.5小时给了〝锻炼”,以改变颜值越来越低的体检报告。不过,天长地久,海枯石烂,亲爱的摄影,永远是我的心尖尖。</p> 2025.1.8  成都

摄影

拍摄

余次

东林

加油

茶铺

个展

创作

专题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