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温暖的人——亲临榆林文化大讲堂“梁晓声谈文学”有感

波波

<p class="ql-block">2020-1-14</p> <p class="ql-block">己亥腊月,古城一片圣洁,冬雪给这美丽的城市披上了洁白的衣装,也增添了几分浪漫。一场思想与文学的盛宴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在榆林大剧院里,当代著名作家、第十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老师以淳朴的形象,在和观众谈文学,掌声阵阵,人心暖暖。我虽然坐在二楼的座位上,貌似离梁老师有些距离,但是,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他的精彩演说也使我心潮澎湃。我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尽量在小小的笔记本上记下梁老师与我们分享的文学思想与人生感悟。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文字工作者,我应当把自己在这场盛宴里最深刻的感触写下来,以此激励自己,在今后能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以好人文化传递正能量,做一个温暖的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晓声老师被誉为“好人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对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平民代言人”。梁老师谈到自己的价值观时,说到人应该是善良的,懂得爱护弱者,与人友善相处,还要学会自强。我们作为成人,不仅仅是要求自己去做一个善良的人,还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去教育他们,去影响他们也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到善良,我的思绪回到了记忆中,想起几件温暖的小事。记得一个雨天,我在学校附近等儿子放学,遇见一个中年妇女,推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我的正前方有一汪泥水,这是中年妇女的必经之路,我看她准备骑行过去,大概又担心会摔倒,犹豫不决的神情突然使我感到不安。我灵机一动,伸出手,跟她说:“来,你把车把递给我,我帮你扶着,你从旁边阶梯绕过来,孩子不用下来。”她不假思索地把车把递给了我,孩子安稳地在车子上坐着,我们两的脚其实已经都在水坑里了。我小心地扶着车把,她即刻从旁边的阶梯走过来,迅速接过车把,自行车和孩子都很安全,她扶着车子,对孩子说:“快谢谢阿姨,快谢谢阿姨,还是好人多啊!”我听到她说“好人”二字,突然觉得自己心里特别温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是一次放学时间,我准备将车子停在超市旁边,还没熄火,另外一辆小车就停在我的右侧,因为车子太多,那个年轻男子大概抢车位,没有将车子停好,自己无法开车门下车了。他在注视着我,也许想说什么,我赶忙看了一下我的左侧还有点空间,心想:他也许有急事吧,那我让一下他,我把车子倒出去,然后紧挨着左侧空间停下,给他留出开车门的空间,但此刻我已经无法下车了。反正,我在等儿子,不下去也没关系的。我看到那个男子匆匆忙忙进了移动公司,不一会儿他就跑出来了,上了车。我正看手机,听到敲车窗的声音,一看是那男子,我把车窗打开,那男子手里捧着四个红色的苹果,一边说:“太感谢你了,你真是个好人,太感谢你了!这个送给你!”一边把苹果放在车前的工作台上,然后迅速上车、发动车、倒车,走了。来不及回话,望着那四个红色的苹果,我傻傻地笑了,心里却暖暖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不久,我跟儿子一起出去吃饭,因为天气冷,商场都挂上了厚重的门帘,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儿子走在我前面,他揭开门帘,让我先过去,我以为他会跟在我身后走出去,走了几步,感觉后面没有人,我回头一看,他正扶着门帘,让一群集中行走的人一个一个走出去。我望着他,心里感到一阵温暖,他望着我,腼腆地一笑,等那些人都过去了,他赶忙向我小跑过来,我拍了下他的后背,肯定地说:“真棒!”他冲我一笑,感觉自己非常伟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时候跟家人一起探讨,我们身处社会,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好一个个体。其实很简单,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琐琐碎碎中,你若能认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一定能做好。我常常跟儿子说:在正义面前,你永远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是好的,你一定要勇敢地去做,并且要充分地肯定自己。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怎样做才是好人?如何能在生活中体现出好的一面,以此传递温暖。身为一个普通人,能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做一个温暖的人,同时也在传递温暖,这就是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老师跟我们谈到读书,谈到家风,他说:“人的阅读史和人的精神发展、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好书中有良师益友。社会本身是本书,生活本身是本书,父母本身也是一本书。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找一个喜欢读书的伴侣,他们的孩子也一定是喜欢读书的人。如此就可以形成一种好的家风,代代相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让我想到,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教育焦虑症。不知道自己如何来帮助孩子学习,提高成绩。我的身边有很多下大力气陪读的家长,或举家外出,或两地分居,他们认为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到省市一级的好学校,自己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孩子就应该学习好,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设定的目标,面临的就是家庭战争,结果更不解决问题,还将矛盾越来越激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承担的,三者缺一不可。但对孩子而言,首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父母才是教育的先行者。我们有时候要求学校要因材施教,其实,最应该因材施教的人是父母,孩子从小的性格、习惯、特长、能力等等,父母应该是最了解的。当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反省自己。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先自我反省,再找问题,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我是曾经在这个转折点上走过弯路的亲身经历者,所以我特别担忧孩子在这个时候会存在很多问题。人有的时候就是越担忧的事情,越容易遇到。逆反是孩子青春期最明显的问题,功课太多无法全面把握好学习、早恋倾向、沉迷手机等都是造成成绩下降的原因。我也曾因为这些问题焦虑过,有段时间甚至抑郁到无法自拔。我开始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先看教子之类的书籍,再思考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然后改变教育方法,结果令人非常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初一的时候,地理和生物成了整体成绩下降的主要因素。着急、郁闷的人不只是我们做家长的,他自己都觉得困惑,可因为功课突然太多,也无从下手。午夜,我翻开了他的地理书,比我上学时候都还认真地学习,做笔记,思考,企图寻求更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帮助他把这门功课学好。茶余饭后,我们一起探讨地理,相互学习,孩子很快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跟他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他存在的知识漏洞,我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搞懂这些问题,然后再进行沟通学习,最终,地理满分六十分,他能考五十多分。成绩提高了,最关键的是,他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也会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能营造出一种相互学习的氛围,比天天战斗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早恋倾向,我选择了表面不在乎的态度,倾听他的心声,做知心朋友,从而了解他的心理变化。我先搜集了很多书籍,给他推荐那些关于早恋的文章,这要比我天天唠叨早恋的危害性更能影响他的判断力。利用周末时间,我们会促膝谈心到深夜,我做一个倾听者,聆听他的心声,从心灵上给予他关注和温暖,他也会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声,很多问题在沟通的过程中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沉迷手机,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这是一个榜样的力量,你完全可以拿起不同类型的书籍,在孩子面前做一个爱读书的人。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也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方法。你还可以跟他共读一本书,找到共同交流的话题,让他感受到最好的陪伴是共同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不是我们情绪的发泄物,我们因情绪失控而打骂孩子,对于孩子不仅造成了语言伤害,更多的是心灵的伤害。我们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只需要提醒他,让他和自己的过去相比,通过努力,超越自己,这就是最大的进步。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做一个温暖他心灵的人,才能更好地沟通,更好地用自己的思想感染他,教育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一代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气质,需要我们不断地读书、读好书,不断地学习来提升。我们要求孩子要做有文化、有修养的人,自己首先也应该做到。梁老师还谈到我们如何判断一本好书,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是你读完这本书,其中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好比你在生活中,想要和这个人交朋友;书中能找到印象深刻的人物,因为他的某些方面可以影响自己。即使这本书中,写的是一些经历苦难的人,最终从人性中让我们感觉到,即使苦难如此,但也能给我们温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老师还建议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准备一个小笔记本,记下格言警句,好词好句,有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向上。积累的过程就是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大量阅读和积累,是提高写作的重要途径。谈到写作,梁老师说到,真正的写作是用大境界、好境界去写,作品要有影响力,为读者,为社会,为好人而写作。人在现实中不免会表现出胆怯、自私、背叛、虚伪的负面,我们的文学创作,写出来的是人应该是怎样的。万事万物,一切都在变化,而我们应该守住底线的原则,有人性的坚持,相信人性善的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倾听梁老师的文学思想与人生感悟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在肯定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反省自己的缺点。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在肯定自己的写作初衷,思考自己未来的写作方向。好的文章来源于真情实感,能够感动读者的作品,作者一定倾注了他的真情实感,因此才能与更多的读者产生心灵共鸣。正如梁老师所说:“写作,就是诚实地表达我对生活的一种感受。”他的最新长篇小说《人世间》,反映的就是城市平民子弟生活,反映了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他把从前的事讲给现在的人,让我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从而对我们将来的人生有所帮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平民,有自己的生活,人生,有追求,有梦想,并且为之奋斗着,这就是作为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梁晓声老师曾经在央视《朗读者》栏目中提起,曾经,他所有的精神财富是一箱书籍。新时代的我们,什么才是精神财富呢?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有了物质,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