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匠气

行健厚德

<p class="ql-block">今天中午独坐在教学楼下的办公室里,我在思索,什么是教学中的“自我”?这“自我”并非个人的简单私欲,对教师而言,它或许是执教生涯中不自觉形成的一种匠气与执拗。</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曾经是这样的老师,授课时精准地按照教案推进,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首诗词、每一篇文章的讲解都中规中矩,也不容学生有丝毫偏差,这是“匠气”的自我;还有的老师,执着于成绩的提升,用大量的习题和严苛的要求,试图塑造出标准的高分学生,这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真正的教育,必定是师生共同成长、心灵相通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教育,应似那潺潺溪流,润泽每一颗求知的心灵,绝不能用固定的模具去塑造千篇一律的灵魂。当我们长期坚持自己的教学模式、评定标准时,我们就是在践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做事认真、细心、执着求真的精神,每一位优秀的教师身上都有“工匠精神”的影子,要想在教育这行有所建树,尤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做工匠型教师,匠心是教育人成功的硬核。</p> <p class="ql-block">回想往昔,初登讲台的我,急于展现自己的才华与知识储备,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问题希望学生们能顺着我的思路,完美地回答出每一个问题,赞叹我的教学精妙。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们眼中的迷茫与无措,让我开始反思。我逐渐明白,教师的匠气绝不是教师的“个人课堂秀”,而是要放下那些表演式的设计与虚荣的“自我”。</p> <p class="ql-block">在语文课堂上,文学的世界广袤无垠,每一篇经典之作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洞察。我们不应局限于字词的解析、段落的划分,而应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温度,去触摸那些跨越时空的灵魂。当学生们对一篇文章有独特的见解时,我们不应急于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而是要放下身段,与他们一同探讨,一起在思想的碰撞中找寻教育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课堂教学就如同在春日里播种,我们只需精心呵护每一颗种子,给予它们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而不只是引导他们生长的方向和形态。展现出教师“匠气”的自我,让教育回归自然,我们才能与教育的本真相拥,培育出那一片生机勃勃、各具姿态的知识花园,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