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 摄:晓燕</p><p class="ql-block">文 案:晓燕</p><p class="ql-block">美篇ID:451454</p><p class="ql-block"><br></p> 瑞士之行,令人对这个国家的自然之美深深着迷:雄伟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清澈宁静的湖泊、纯净的冰川与雪场、田园诗般的山坡与谷地,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勾勒出了瑞士的绝美自然风光。<br>而瑞士的城市,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怀抱中如同珍珠般散落,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展现出独特的城市气质和人文风貌。<br>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瑞士的旅程穿过了日内瓦、洛桑、伯尔尼、因特拉肯、琉森、楚格、圣加伦、苏黎世等城市,走进这些城市,沉浸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之中,感受这里独有的安全、宁静、松弛的状态,不仅开眼界、涨知识,愉悦身心,也增进了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br></p> 琉森(卢塞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有天堂,这里就是天堂的入口”,说的就是琉森。</p><p class="ql-block">这个城市有两个中文名字,琉森和卢塞恩,感觉琉森这个译名颇具民国风。那个时代的文人更追求翻译的“信达雅”, 翻译城市的名字不仅仅是音译,而是注重与城市的风格相匹配,比如徐志摩就把佛罗伦萨翻译成“翡冷翠”,——文艺的城市,名字也要有文艺范儿😅</p> <p class="ql-block">这座瑞士的历史文化名城有800多年的历史,旖旎的湖光山色与匠心独运的古老建筑浑然天成,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示着瑞士的国际形象,也深受世界各地的文人雅士和旅行爱好者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琉森承载着这个国家的历史,被认为是瑞士联邦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1291年,乌里州、施维茨州和瓦尔登州(分为上瓦尔登州和下瓦尔登州)的代表在琉森湖畔的吕特利草地(Rütli)宣誓结盟,这被认为是现代瑞士联邦的起源。这一事件标志着瑞士人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开始,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族群结成同盟,与奥地利统治者作战,捍卫他们生长于斯的土地的独立与自由。</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代对应着中国的元朝,就是剧作家关汉卿创作了他流传至今的代表作《窦娥冤》的那个朝代。同样是在这个时代,1215年,英国国王与贵族们签订了限制国王权利的宪法性文件《大宪章》,为英国走向法治社会奠定了基础。</p> 瑞士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威廉·退尔就出生在琉森湖畔。<div><br>威廉.退尓这个名字听起来耳熟吧?至今在许多交响音乐会上,我们都会听到罗西尼的《威廉.退尓序曲》,<br>《威廉.退尓》是德国诗人和戏剧作家席勒的重要剧作,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根据席勒的作品创作了歌剧《威廉·退尔》,这也是罗西尼的代表作,属于其艺术的巅峰作品。<br>两位伟大的艺术家令这位英雄的名字广为传扬。<br></div> <p class="ql-block">其实威廉·退尔的事迹更像是一个传说:威廉·退尔是瑞士乌里州的一位猎手和出色的射手,因拒绝向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的帽子鞠躬而被捕,被迫射中放在他儿子头上的苹果以换取自由。后来,他在风暴中逃脱并射杀了残暴的总督盖斯勒。</p><p class="ql-block">威廉.退尔被称为瑞士的国父,是瑞士人反抗暴政、争取独立自由的精神象征,也是瑞士联邦起源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p><p class="ql-block">琉森湖及其周边地区作为瑞士联邦的发祥地,承载着瑞士人争取独立自由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琉森虽然只是一个8万人口的小城,却是瑞士的心脏,其中跳动着瑞士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搭乘著名的黄金列车前往琉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金列车(Golden Pass Line)是一条著名的景观列车线路,它连接了瑞士中部德语区的琉森和西南部法语区的蒙特勒,中间还会停靠因特拉肯等瑞士中部精华路段。全程约191公里,这条线路由三家铁路公司分段经营,列车轨幅不同,走完全程需要换车。</p> 因为我们前一晚住在阿德尔博登,这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小村庄,从这里需要乘大巴前往迈林根车站搭乘火车——就是琉森与因特拉肯之间的布伦迪线(Brünigpass),红白车身,巨大的透明玻璃观景车厢,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美景。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好像穿行在宫崎骏的电影里,引得旅友们惊呼连连。 在瑞士旅行是很费银子的,看看迈林根火车站一间小小快餐店的价目表,一个芝士汉堡10个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82.3元,当时一个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是8.23元。. 琉森火车站,一看就是个大站,客流量很大但秩序井然。<br>走出琉森車站,能夠看見一面很大的拱門 ,上面写着欢迎來到琉森 Willkommen in Luzern。<br> 拱门的另一面面向琉森湖,门上的雕塑名为【Zeitgeist时光之神】,出自瑞士著名雕塑家Richard Kissling之手,拱门上悬挂的钟是瑞士 铁路系统的标志之一,被称为“国铁钟”。 <p class="ql-block">卡佩尔木桥,琉森的地标性建筑,建于14世纪,是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廊桥之一,桥两侧的栏板上常年装饰着鲜花,看似一座花廊,又称作花桥。廊桥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幅彩画,共有110幅,开始绘制于17世纪,记载着琉森的历史风貌和人物的故事。</p> 廊桥旁边的水塔和卡佩尔桥一样,都是早年琉森防御工事的一部分,有500多年的历史。 两座漂亮绿色圆形拱顶的耶酥会教堂是瑞士第一个巴洛克式宗教建筑,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 我们乘坐了琉森湖游船,船上还有中文广播,船长大叔也很亲切友好。他把麦克风借给同行的朋友唱了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和着船上欢快的音乐,多才多艺的旅友还帅帅的跳起了踢踏舞。 秋天的琉森,湖光山色间,落叶与湖波共舞,金黄与碧蓝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琉森湖边美丽的建筑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湖水中,优雅静谧,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琉森的双尖顶教堂叫做圣莱奥德伽尔教堂(Church of St. Leodegar),也被称为霍夫教堂(Hofkirche)。</p><p class="ql-block">有着1200年历史的霍夫教堂有两个高耸的塔尖,是典型的双塔哥特式建筑,呈现文艺复兴晚期的建筑风格。奥黛丽赫本就是这座教堂举办婚礼的。</p> 琉森湖边的梅根霍恩城堡(Schloss Meggenhorn)建于1868至1870年间,设计灵感来源于法国卢瓦尔河畔的尚博尔城堡(Châteaux Chambord) 湖边的小型码头,由此上岸可以步行至梅根霍恩城堡 Art Deco Hotel Montana,是一家位于琉森的四星级酒店,中文名字叫“蒙大拿艺术装饰酒店, 琉森皇宫酒店 Palace Luzern Hotel 琉森全国大饭店(官方中文名)的英文名是 "Grand Hotel National Luzern" 琉森施威霍夫酒店(Hotel Schweizerhof Luzern) <p class="ql-block">湖边的耶稣像,雕像的作者与著名的狮子纪念碑是同一位雕塑师。</p><p class="ql-block">雕像下的长椅上坐着休闲的游客,开心地与游船上的我们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琉森街头,可以进入到那种因为有安全感而带来的松弛状态。整洁舒适的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奠定了这个社会安定的基调。</p><p class="ql-block">一位团友在使用商店的洗手间时把背包挂在墙壁的挂钩上,离开时忘记带走了,两个小时之后领队竟然接到商场工作人员的电话,提醒领队去取回遗失的背包——他们在包包里找到了领队的联系方式。</p> <p class="ql-block">其实瑞士曾经是个小而且贫穷的国家,阿尔卑斯山脉占了国土的三分之二,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地形不适合农业生产。而且瑞士雪季特别长,每年九月山区开始下雪,持续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都是雪季。为了生计,这些体魄强健的阿尔卑斯山民成为周边欧洲强国的雇佣兵,因为他们的骁勇善战,在当时中世纪的欧洲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但即使是受雇于人的雇佣兵,瑞士人也做到了极致。</p><p class="ql-block">有两个事件屡屡被世人提及。</p><p class="ql-block">1527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率领两万军队攻入罗马城,直指教皇驻地梵蒂冈,意图抓捕教皇。瑞士近卫队为履行职责掩护教皇撤离而进行了惨烈的战斗,189名士兵中有147人阵亡,余下的42名士兵成功掩护教皇安全撤离罗马。从此,教皇卫队被正式改组为“瑞士卫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个就是琉森地标性的雕塑作品,位于冰川公园的“垂死的狮子”雕像: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濒临死亡的雄狮背上,狮子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著盾牌和长矛,两面盾牌上分别刻有象征瑞士的十字徽章和法国王室的香根鸢尾。</p> <p class="ql-block">作品由丹麦雕塑家巴特尔·托瓦尔森设计雕刻而成。在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意为“献给忠诚和勇敢的瑞士”。</p><p class="ql-block">这是为了纪念在法国大革命中为保卫王室而牺牲的瑞士雇佣兵而建造的。</p>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瑞士雇佣兵被法国波旁王朝最后一任国王路易十六雇佣来保卫王室。尽管他们的合约即将到期,但这些瑞士雇佣兵依然选择忠诚地履行他们的职责。 <p class="ql-block">根据历史记录,路易十六曾经下达口谕,允许这些瑞士雇佣兵在阵地无法守住的情况下可以离开宫殿撤回军营。然而,他们选择留下来坚守他们的岗位,最终在1792年8月10日的巴黎市民攻打杜伊勒里宫的事件中,大约786名瑞士雇佣兵为保卫国王和王后而战死。即使波旁王朝覆灭在即,即使合约即将到期,他们仍忠于职守,为履行合约付出生命的代价。</p><p class="ql-block">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赞颂这座雕塑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信守契约、坚韧忠诚,是人类最宝贵而又稀缺的品质之一,“垂死的狮子”成为瑞士国家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象征 。</p><p class="ql-block">大概这也是世界上的政商名流会把钱存在瑞士银行的原因之一吧。</p><p class="ql-block">据估算,瑞士银行所管理的资产占全球私人总资产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原因自然是源于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稳定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专业的金融服务等因素,而瑞士的信用显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楚格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距离琉森32公里的城市(相当于从广州的CBD珠江新城到碧桂园凤凰城的距离)虽然知名度远不如琉森,却也是一个挺特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楚格(Zug)是瑞士最小的州——楚格州的首府,面积为21.7平方公里,仅有一条商业街,人口大约3万多。——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人数相当于国内一个超大型的住宅小区吧?面积呢也就是广州海珠区的琶洲街道面积的1.4倍。</p><p class="ql-block"><br></p> 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却是瑞士一个州的首府,也是全瑞士乃至全世界最富有的城市。<br>OpenAI显示,楚格的人均GDP大约在16.3万美元以上,相当于119万人民币,我国人均GDP的14倍。<b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楚格被称为瑞士的避税天堂,此地税率全国最低,只有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此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了许多公司和高收入居民,不少从事贸易行业和金融行业的跨国公司都将总部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楚格的“总部经济“成就瞩目:政治稳定、经济自由、税收低、管理机构高效清廉、交通便利、还可以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诸多优势形成了知名跨国公司的集聚效应——财富逐渐积累,经济稳步发展,楚格繁荣也就顺理成章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午来到这个湖畔之城,丽日蓝天,蓝蓝的湖水泛着清波,映照着四周的群山,人们悠闲地坐在街边的长椅上,享受着美好的秋日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子在演奏一种独特的乐器</p><p class="ql-block"><br></p> 阳光洒落的午后,微风拂过,带来山野的芬芳,湖边的垂柳轻轻摇曳,似在编织一幅静谧的画卷。楚格不仅是商业的心脏,更是文化的摇篮,这里的博物馆、狂欢节闻名遐迩,音乐与艺术在此交织,成就了一种独特的韵味。<div>这种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之美和人类文明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体验到瑞士独特的魅力。</div> 有学者认为楚格代表着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不追求规模和速度,历史和现代良好共存,利用并保护自然环境,传递给人们一种安静又有活力,享受又有节制,珍惜过去并着眼未来的生活态度。 <p class="ql-block">瑞士是个可以给人带来很多思考的国家。</p><p class="ql-block">这个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地不大,物不博,却是联合国评出的全球最幸福国家、世界经济论坛评定的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还多年荣膺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永久中立国为自己创造了难得的和平环境,他们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选择了通过协商和妥协而不是动武来解决所有问题。</p><p class="ql-block">瑞士自1515年马里格拉诺战役后开始奉行中立政策。从那时起,瑞士在长达6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坚守中立国的立场,没有参加一场对外战争,令这个饱受四面夹击的小国成为欧洲各方势力的缓冲地带。</p><p class="ql-block">这种选择不仅令自己的家园不再受战争的荼毒,为经济发展赢得空间,造福了本国人民,也减少了周边国家的摩擦,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进而被全世界所接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瑞士的中立是以强大军力为基础的“武装中立”,奉行“刺猬战略”,即瑞士不会主动进攻,平时瑞士仅保留约3500名职业军人,主要负责训练和指挥民兵。但遭到侵犯时,可以在48小时内动员超过35万受过正规训练的陆、空军民兵部队,因为所有20至42岁的男性公民都服过兵役,从而形成强大的军事力量。说通俗一点,就是不惹事,也不怕事。 <p class="ql-block">瑞士旅游局的网站上,会介绍瑞士的“直接民主制度”。</p><p class="ql-block">瑞士实行联邦制,治理结构分为联邦、州和市镇三级。</p><p class="ql-block">瑞士政府最高机构是联邦委员会,由七名联邦委员组成,每名委员的任期为四年。在这7名委员中,每年会选出1人担任联邦委员会主席,任期为一年,不得连任。主席负责对外代表瑞士。</p><p class="ql-block">由于联邦委员会主席只能任期一年,导致许多瑞士人不记得他们的名字。瑞士也没有国家元首,最高决策的是联邦委员会的7个人,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权单独做决定。这种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模式与中央集权的制度结构是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听起来也很有趣。</p> <p class="ql-block">瑞士的直接民主制度还有一个“法宝”,就是全民公投,夸张一点,就是一言不合就全民公投。比如:要不要加入联合国、要不要加入欧盟,后者就在全民公投中被否决了——不同意加入欧盟的公民居多——那好,咱们就不加人欧盟😅</p><p class="ql-block">—— 还真是挺好商量的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瑞士在2016年的一次全民公投更有意思,关于向每位成年公民每月发放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6万元)的无条件基本工资。旨在让所有瑞士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以缓解贫富分化。</p><p class="ql-block">结果75%的人投下反对票。</p><p class="ql-block">发钱都不同意,这让围观的吃瓜群众情何以堪啊😜</p> ……<br>篇幅所限,故事就此打住。<br> <p class="ql-block">昨天,家里的年轻人说,健身教练用一句“人生是旷野”就取消了她当晚的健身课,开车出去玩去了。</p><p class="ql-block">原来,人都会对旷野充满好奇和向往,因为旷野有无限的可能,走向旷野,不仅仅在于目的地的到达,更在于旅途中的成长与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万里路犹如读万卷书,看看不同的世界,感受不同的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远方的旷野教会我们谦卑,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渺小,也让我们的心变得浩瀚无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