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小儿推拿-2-小儿的生理常数 五行学说及应用 </b></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小儿的生理常数,那么这些生理常数呢,其实就是一个标准,但是小孩儿的辩证论治并不完整,它只是一个参考,如果说孩子的后天发育的比较好,那么身高可能就比别的孩子高,或者脾胃功能比较好,吃的比较多,那么体重也会重。这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常数,而且这也不是我们日常的常见病的主要内容,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b>小儿的生理常数</b></p><p class="ql-block"><b>1.1. 身高的常用公式</b></p><p class="ql-block"><b>· 身高(长)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b></p><p class="ql-block"><b>· 3岁以下卧位测量身长;</b></p><p class="ql-block"><b>· 3岁以后站立位测量身高;</b></p><p class="ql-block"><b>·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高峰;</b></p><p class="ql-block"><b>· 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b></p><p class="ql-block"><b>· 第1年身长平均增加25cm,上半年比下半年快;</b></p><p class="ql-block"><b>· 第2年约增加10cm;</b></p><p class="ql-block"><b>· 2周岁后至青春期增长平稳,每年约7cm。</b></p><p class="ql-block">身高:我们经常说身高的一个公式,三岁以下孩子就躺着测量,两三岁以上可以站立位的去量。我们来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这个是不是前面我们讲的纯阳之体,我们说的周期蓬勃对吧。那么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高峰,这是身高的两个特点。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平均为50cm。咱们不说父母的遗传因素,我们只讲一个大概的一个参数。第一年平均生长25厘米,上半年要比下半年长得快。上半年为什么要比下半年长得快?我们要学小儿推拿,就要把握住“天人合一”这个点儿,在一年四季里面,其实有几个高峰的,春天万物复苏,那我们的生长发育呢都会跟快起来。所以小儿推拿如果是在春天的时候做呢,其实有助于我们的孩子长个儿,或者脾胃功能,或者是后天的一些发育的。第二年约增长十厘米。两周岁以后基本上趋于平稳,每年大概七厘米。2~12岁时,一般都是年龄×7+70的计算法。</p><p class="ql-block"><b>出生体重常用公式</b></p><p class="ql-block"><b>·代表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最易取得的重要指标。儿科临床给药、输液等也常按体重计算。</b></p><p class="ql-block"><b>·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第一胎较轻),性别(男较女重)及母亲的健康状况有关。</b></p><p class="ql-block"><b>·平均出生体重3公斤(2.5~4公斤),实际上,据统计材料显示,男孩平均为3.2 ± 0.4公斤。女孩3.1 ± 0.3公斤,均超过3公斤。</b></p><p class="ql-block">我们看一下体重,一般新生儿的一个体重呢,跟性别或者父母的健康情况、早产儿等有关。平均出生体重一般是5~8斤,有胖的、有瘦的、有早产的,男女会稍微有一点儿差异。大家来了解就好了。</p><p class="ql-block"><b>按一下公式粗略估计:</b></p><p class="ql-block"><b>·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b></p><p class="ql-block"><b>· 7~12个月:体重kg等于=7+(月龄-6)×0.5;</b></p><p class="ql-block"><b>· 2~12岁:体重kg=年龄×2+8 </b></p><p class="ql-block">如果按体重来说,半岁以内的体重,一般是出生体重,加上月龄乘以0.7;在一岁以内一般都是7加上月龄减6,再乘以0.5;2~12岁就是年龄乘以2,加上8。这是在我们的小孩儿的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体重。 </p><p class="ql-block"><b>1.2 小儿年龄分期 </b></p><p class="ql-block"><b>胎儿期:受孕~分娩约40周 </b></p><p class="ql-block"><b>新生儿期:出生~28天 </b></p><p class="ql-block"><b>婴儿期:出生后第28天~1周岁 </b></p><p class="ql-block"><b>幼儿期:1~3周岁 </b></p><p class="ql-block"><b>幼童期:3~7周岁(学龄前期) </b></p><p class="ql-block"><b>儿童期:7~14周岁(学龄期)</b></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一下小儿的年龄分期,很多人会问说:“老师,想去推拿,适用于多大的孩子呢?”,其实0~12岁是我们的一般范畴。从我们的这个年龄上的分期来说,14岁以上就不属于儿童了,小儿推拿可以用12岁来作为界限。 </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胎儿期是在母体内的时间;新生儿时期是出生~28天,在新生儿时期会容易得新生儿皮疹、黄疸、吐奶等疾病;在28天~1周岁,也是容易高发吐奶、腹泻这一类的疾病;1~3岁,你会发现孩子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出现肺系疾病,比如说发热、咳嗽、肺炎等;在幼童时期,我们来看幼童时期3~7岁就学龄前,这个时候呢,脾胃系的问题就彻底出来了,因为稍微大一点儿的孩子呢,他开始口味呢,就慢慢的开始挑食(能知道一些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的),他可能会有一些食物的偏嗜、偏食。比如就偏嗜喜欢吃甜的、腻的等等,这些问题就会出来了,一些脾胃系疾病的问题。比如说有的胖了,有的瘦啦,肥胖病啊,或者脾胃不和呀,或者腹泻呀,或者便秘呀等等,在这个阶段呢,会容易出现,就是学龄前。那么在学龄期的时候,就是我们7~14岁的时候呢,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孩子的一些多动,或者他的情感问题,或者我们说的一些早熟的问题呢,那么现在孩子儿童多动症也是比较多的,在这个年龄段。这是我们要说到的分期与常见于这个年龄段的疾病,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b>1.3. 小儿病因的特点 </b></p><p class="ql-block"><b>· 先天因素 </b></p><p class="ql-block"><b>· 外感因素 </b></p><p class="ql-block"><b>· 乳食因素 </b></p><p class="ql-block"><b>· 情志因素 </b></p><p class="ql-block"><b>· 其他因素 </b></p><p class="ql-block">那我们来看看小儿的病因特点,一般小孩儿的疾病呢,一部分跟先天因素有关,比如说新生儿黄疸或者病理性黄疸。这个黄疸肯定是跟母体的一个湿热是有关的,对吧?所以有一定的先天因素;还有外感因素,什么叫外感?就是外来的一些邪气,比如说风、寒(就是我们经常说感冒风寒风热)或者是湿等,都会有一些外感的原因;再有呢,就是乳食的原因,这也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外感原因就是很重要的一些肺系疾病,一般都有这个原因。乳食原因尤其重要,因为你的饮食不节或者喂养不当出现的问题。情志原因,这个大家也得知道,因为我们中医上会讲五行、五情,情志之类的疾病需要大家了解。因为小孩经常会有被一些白天的惊吓、晚上发热、呕吐等等问题,我们都会提到这个情志原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阴阳学说</b></p><p class="ql-block"><b>古人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对抗运动中不断地滋生和发展着。</b></p><p class="ql-block"><b>阴阳既代表自然界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同时也代表着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进而发展成为人们探讨和阐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阴阳学说。 </b></p><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讲一些中医的一些理论基础,首先我们提到了阴阳学说,我们来看看阴阳学。这里面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小儿推拿的一个指导内容。因为如果你做小儿推拿或者是你学中医就不得不学阴阳,而且你必须用阴阳学说来指导我们的一些疾病。阴阳其实很简单,什么叫阴阳呢?我们中医上会把两类事物给其归类,就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对立的两方面,一个叫阴,一个叫阳。万事万物皆可以称为阴阳,比如我们经常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火为阳,水为阴,这个就是一个性质的一个对立的一个概括,但是一定是两类物质,任何脱离了一个,放了一个东西,只说单一的一方面儿说是阴阳,其实都是不对的,因为它是两方对立的一个物质力量。 </p><p class="ql-block"><b>1、阴阳的基本概念 </b></p><p class="ql-block"><b>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所谓“阴阳着,一分为二也”。 </b></p><p class="ql-block"><b>其演化形式 最初涵义:日光的向背(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 </b></p><p class="ql-block"><b>逐步引申:两类属性事物的代表(温热明亮为阳,寒凉晦暗为阴); </b></p><p class="ql-block"><b>扩大形式:自然界某些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那我们来看看啊,就是什么是阴?什么是阳?阴阳最开始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指自然界中,在山的向阳面叫阳,山背阳面的叫阴。后来就慢慢的引申到两类不同的一个事物,温热的、明亮的就是阳。温热的(比如太阳、火);寒冷的、晦暗的(太阳对应的是月亮,火对应的是水)这都是为阴的。最后扩大成为了我们对某两种关联的一个事物,称之为阴阳。其实我们身体里面都是有阴阳的,阴是滋润我们身体的,阳是温煦我们身体的。那我们身体一阴一阳是协调的,一旦某一方面失衡,就会导致疾病。所以我们中医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比如左手是阴右手是阳,阴滋润着阳,不让阳太盛,阳温煦的水不能太多,造成身体的凉,这是阴阳的基本概念。那我们来看看,我们把阳和阴归了归类。 </p><p class="ql-block"><b>来自对太阳的观察 </b></p><p class="ql-block"><b>原始的含义——日光的向背 </b></p><p class="ql-block"><b>阳:太阳-明亮-温暖-上升-运动-兴奋-男 </b></p><p class="ql-block"><b>阴:月亮-晦暗-寒冷-下降-静止-抑制-女</b></p><p class="ql-block">一般明亮的、温暖的、向上的、动得比较快的、或者兴奋的,甚至我们说的男性别的男女的男,也属于阳的内容。那么相对应的,月亮、晦暗的、比较寒冷的、或者往下的、或者往里收的、或者静止的,或者是性别的女性,这都是阴和阳的不同的范畴。我们来看看阴阳的规律,在方位上:上为阳下为阴,外面是阳,里边是阴,东方太阳升起来属阳,西方的太阳落下来是阴,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春夏往上升的时候是阳,秋冬往里降、往下收的时候为阴,温热的是阳,寒冷的是阴。湿度上,干燥的是阳,而湿润的是阴,重量上轻的为阳,因为轻呢,他比较动的比较快,轻的往上飘的这叫为阳,如果重的、沉的往下沉的,这叫阴。性状上清的为阳,因为清是往上的,重浊的一般是往下的为阴。亮度上,明亮的就是阳,晦暗的(比较暗淡的)是阴,事物的状态上,如果亢进的、兴奋的或者是往上弥散的这些东西呢,就是阳,衰退的、抑制的、静止的属阴。这是阴阳的一个分类。那我们来看看阴阳学这个是要干嘛呢? </p><p class="ql-block"><b>2、阴阳的特性 </b></p><p class="ql-block"><b>①.普遍性: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客观事物 </b></p><p class="ql-block"><b>②.相关性: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有内在的联系 </b></p><p class="ql-block"><b>③.相对性:可转换、可改变、不是绝对不变的 </b></p><p class="ql-block"><b>④.可分性:无限可分性</b></p><p class="ql-block">主要是它能广泛地用于各种事物,而且它是同一范畴、同一层次里是有内在联系的,或者相对的,阴阳它是对立统一的,是可以相互的转化或者可以改变的。因为它是不停的在动的。你想一下我们的春夏秋冬是不是阳盛必往阴上转,冬天最冷了以后,阴盛了也必定会往阳上来转。所以有相对性。第四是可分性,就是无限的可分,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比如男女,男的属于阳,女的属阴,上为阳,下为阴,那么脏为阴腑为阳,就无限无限的可分。所以我们就说任何一个东西呢,有无限的可分性。这就是阴阳的一个属性。 </p><p class="ql-block"><b>3、阴阳的关系 </b></p><p class="ql-block"><b>①.对立制约:在统一体中相互斗争制约排斥 </b></p><p class="ql-block"><b>②.互根互用:不可离开对方,相互依存 </b></p><p class="ql-block"><b>③.消长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处于运动变化中(此消彼长,此消皆长)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④.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b></p><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看阴阳的关系,第一个阴阳是相互制约。大家知道这个就可以啦,就一定是小儿推拿里面,这个必须得知道,就是它是相互制约的,阳不让因阴太多,阴不能让阳太多,这第①个相互制约。那么阳会不会伤到阴呢?第③个它一定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阳多了,太阳多了会把水耗干了,对吧!那么水多了,太阳会不会就会不热了?就下来了,所以这其实是阴阳有一个消长平衡。第②个意思是阴阳互根互用,不离开对方。①和③呢,是我们要常用到的,是常见病里的。②和④大家理解一下就行了。②呢,就是互根互用,阴阳都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第④呢,相互转化就是刚才我讲的春天、夏天,夏季最热的时候,一定会往下慢慢的开始转凉。冬天最冷的时候呢,一定也会慢慢儿慢慢儿往热上转,这是相互转换。这就是阴阳学说。总的阴阳学说,大家就只需要知道阴属于什么类的?阳属于什么类的?那么阴阳之间呢,是相互对立的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消长平衡的,就是阴多了就会伤到我们的阳,阳多了就会伤到阴,阴阳是相互的消长平衡的。阴阳学说在应用里,首先在养生防病方面,那我们都会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用于疾病的治疗,如果阳多了呢,我们就去清阳,清热。如果阴少呢,我们就补一补阴。如果阳少了呢,我们就补补阳,所以就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就是谁多就去清,然后谁少呢就去补。从小儿离开了母体,他就开始了自己的一个阴阳平衡。讲到这儿的时候,大家想一下,最开始我们讲的时候说“稚阳未生,稚阴未长”是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孩子的阴阳就特别容易失衡。所以呢,我们说阴阳的变化,其实阴阳学说也是我们治疗小儿疾病的一个最主要的一点,那么阴阳平衡是维持小儿健康的基础,是生命的根源,阴阳平衡不能破坏,小儿一般阴阳失去平衡了,就容易生病,甚至死亡,这个死亡呢,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更重要的亡阳和亡阴,这个大家不要觉得说特别的恐怖,大家知道哦,阴阳平衡,其实是维持我们的健康的一个基础,就可以了。这是阴阳学说的全部内容。我们来讲一下五行学说,那么五行学说呢,跟阴阳学说是一样的,也是我们中医里的一个基础的一个理论,那么阴阳呢是一分为二的,是两种事物。第一种是阴,一种是阳,它代表了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行学说</b></p><p class="ql-block"><b>1、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乃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而且这五者之间具有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从而构成了物质世界。因此亦可以发展成为探索万物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五行学说。</b></p><p class="ql-block">五行呢,是五类,是分属的不同的一类性质的东西的代表。我们经常会说,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最基本的物质。我们也是把万事万物的构成的一个特点,跟这五类的东西所对应一下。这个五行学说呢,其实也是指导我们常见病的一个特点,因为我们的脏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的就是这个木火土金水。我们的五情——忧思悲恐惊等等的这种情绪也是对应的五行学说。如果我们把五行学说学好的话,是可以指导我们的一些脏腑病的治疗。我们来看看五行学说啊,首先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的物质,而且这五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把我们的脏腑、情志、饮食等等,按照这样的运动顺序,去对应一下,也能去指导治疗。</p><p class="ql-block"><b>2、五行的基本概念</b></p><p class="ql-block"><b>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b></p><p class="ql-block"><b>“五”是指木火土金水的五种基本物质。</b></p><p class="ql-block"><b>“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行的变化。</b></p><p class="ql-block"><b>因此,可将“五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b></p><p class="ql-block">那我们来看看运动变化。其实就是五行,他之间呢,有一定的规律,就是我们经常会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就这样的一个相生的一个行列和次序,和他们之间的一个变化。比如我们经常说:金克木、土克水、水克火是不是有典型的这种相生相克的一些特点,所以我们根据这个之间的物质和他的不同的相生相克,这是我们的五行学说里学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b>3、五行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看看五种东西的不同特点。</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叫“木曰曲直”,曲是弯曲,直呢是伸直。它其实很矛盾,对吧?就说明木头又能弯能直,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木”的特点。木呢,我们叫有曲有直,大家想下木头主干很硬,树枝呢,要伸展开就要生长、条达,所以它的特点叫生长、生发、条达,它引申就是这一类。那我们会说,哎,什么时候伸展条达呀,生长生发呀,春天。春天跟木特点就很对应,小儿会不会发展特别快,那木就偏旺,木偏旺的话,脏腑里肝对应木,所以肝常有余,偏火偏旺。这是一类的引申义。我们先一个一个把基本含义读懂了再引申,我们之后还会再反复地讲。</p><p class="ql-block">再看下一个叫“火曰炎上”,什么叫火曰炎上,你说火苗是往上走的?还是火苗往下走的?火苗一定是往上窜的,是吧!所以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上火上火,所以火的特点较炎热、上升,火曰炎上。在我们的引申义里,只要是向上的、蒸腾的一类的物质可能就属于火的范畴。</p><p class="ql-block">再来看“土爰稼穑”这两个字呢,“稼”就是春种,那“穑”呢,就是收。其实最简单,我们的“土”经常说一句话,其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脾胃就属于土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再来看金,叫“金曰从革”从是顺从,革是向下。大家看金的特点是沉降类的,你看那些刀、剑、剪刀等等的这些金属的东西呢,都是一些沉降的、顺从的这样的一个特点。它给人的感觉呢是肃杀、沉降、收敛、清洁的,所以我们说金的特点比较旺的话,会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往下降的、沉降,金属沉的,那么我们的肺,肺气是不是有一部分的气?主要是往下肃降的,所以我们要对应的是这个金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来看水,“水曰润下”润滋润下、向下就说明我们这个水的特点是往下流,水的特点是滋润,是下行,是寒冷,是闭藏的,所以这个下其实是往里收,是闭藏的意思。那我们看看水的特点,引申成这样的话,是不是跟我们的人体的肾就很像了?</p><p class="ql-block">那我们讲五脏象学说的时候呢,还会把五行里对应的各个脏腑的特点对应一下。所以五行大家只用知道它的一个稍微的理解引申义就可以了。不要去会背啊,自然界的五行和人体的五行有很多的可以引申到一类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我们说的五音,还有五体。这个特点呢,我们是分开了,我们首先看看木,对应的肝、对应的春天,这几个是比较重要。对应的眼睛、对应的泪、对应的五情里的怒,这是木。火对应的心,对应到我们的喜、对应的夏天、对应的红色等等。今后我们会反复去说,大家知道就可以,是五行的特点的引申的一些规律和含义。</p><p class="ql-block"><b>4、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b></p><p class="ql-block">土,刚才说了它是承载的功能,是滋养的功能,那它跟脾胃就很像对吧,跟脾胃下啊,跟我们的肌肉比较丰厚,对应长夏,与长夏这个时间点儿相应。金与肺相应,对应鼻、悲,还跟秋天相应。水与肾相应。五行其实是一类东西的一个分数的特点,只要符合五行的都可以归到这一类。大家知道自然界的五行的特点和人体的五行的特点,了解就可以了。我们重点讲一下五行的相生相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五行,因为我们要用五行指导治病。那么我们的脏腑功能,心肝脾肺肾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重点讲一下五行的相生相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五行,因为我们要用五行指导治病。那么我们的脏腑功能,心肝脾肺肾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会画这个图,这个图特别简单,第一:木火土金水,大家先把这五个字儿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出来。然后顺时针的方向,这就是相生。相克是什么,画一个五角星的方向,从水开始水画一个五角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大家来看这个五角星,所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大家要知道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生。相克呢,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其实这是很简单的内容,火旺了,水就能扑灭,对吧!火呢,能把金熔化掉,金属能去伐木头,对不对?木生长的比较结实的话,能把这些土呢固定到一块儿,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水土流失,是不是就要靠种一些木来治理这一块儿。土克水,这个更容易啦,如果发洪水的话,是不是叫水来土掩,对吧。这是一定的相生和相克的关系,特别容易,就按照我讲的这个顺时针和五角星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相生相克的关系是要干嘛呢,大家来看每一个,木,它能跟脏腑功能相关,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还有颜色青赤黄白黑,然后就可以知道我们的辨证,里面的五色(面色里的五色),还有我们的脏腑里的五色。那么五行的相生相克,这个图呢,不要求大家会背,只要了解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果说你的木病了,会不会影响到火?如果这样的话,叫母病及子,如果你的木病了,然后那你会不会影响到水(肾),那么就叫子病及母,所以大家了解就可以了,这个不需要大家会背。 </p><p class="ql-block"><b>5、五行的生克异象</b></p><p class="ql-block"><b>相生的异象:母子相及</b></p><p class="ql-block"><b>相克的异象:相乘——倍克,相侮——反克</b></p><p class="ql-block"><b>原因:“太过”“不及”</b></p><p class="ql-block">相克,正常的相克呢,是我们说的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但是如果说万一木太盛了太多了,它反过来克到金,这叫相侮。木本来是克土的,但是太多了,把土克的太重了,这叫相乘。其实这都是不对的。正常的是我们的相生相克而已,但是如果太过叫相侮,如果克的比较多了,叫相乘,我们的相生相克,这个图呢,不要求大家会背。在这儿理解就行了,相乘太过或者不及。</p> <p class="ql-block"><b>6、五行学说的应用 </b></p><p class="ql-block"><b>母病及子: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b></p><p class="ql-block"><b>相乘:抑木扶土 </b></p><p class="ql-block"><b>相侮:佐金平木</b></p><p class="ql-block">这种在小儿常见病里呢,只有几个需要大家理解的,第一个叫“滋水涵木”。滋水涵木呢,就是我们说肝太虚了,我们可以补肾,为什么呀,母病及子。虚则补其母。“培土生金”,肺虚了我们怎么办呢?补脾呀,土生金,所以子病,金不足了,那么咳嗽也会更重。所以这是我们常见的小儿的疾病里,要知道这几个。下面这两个呢,也不经常用,但大家得知道。“抑木扶土”,就是很多孩子肝火特别旺,不怎么爱吃饭了,特别是我们的小儿多动症里,我们应该去平木,就是清肝,然后补脾胃,小儿常见病里我们重点要补脾胃。“佐金平木”,就是有时候我们要使肺气,要多锻炼,然后我们的木可能也就降下来了,这是金和木的一个关系。这是五行学说的运用里面,大家把这三点记住就行了。这是小儿常见病里常用到的,就是肝血如果虚了,我们可以去补肾,如果肺气比较弱,小儿经常感冒或咳嗽的话,我们可以用“培土生金”的方法去补脾胃。如果说咳嗽比较久了,我们可以补肾止咳嗽,如果说我们的肾气虚呢,我们可以锻炼,去补肾气,是这个意思,这是金和水的关系。那我们知道小儿的常见的生理病理特点,然后还有五行和阴阳的基本的内容,是本课的主要内容,需要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这是我们的指导的一个理论学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