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国的废墟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云海观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刚过去的2024年,读书圈内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这本书是麻省理工大学阿西莫格鲁、芝加哥大学罗宾逊两位教授合著的一本经济学著作。去年10月,他们二位与麻省理工另一位教授约翰逊,被共同授予诺贝尔奖经济学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湖南科技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这本书的中译版,作为高校的经济学教材使用,在市场上一直默默无闻。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后,《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连续印刷两次,“为什么有的国家总是搞不好”成为热议话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从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史等角度,分析国家间贫富差距的原因,批驳了文化论、宗教论、地域论等既往理论,得出结论:实行单一威权的汲取型制度,还是采取多元和谐的包容型制度,是一个国家成败与贫富的肇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氏等三位教授的获奖成果,是他们早在2002年借助数理模型,共同研究、分析了各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证明出制度比文化、地理等因素,更占据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经济学中的“制度”(institution)特指管理社会经济行为的法律政策机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为什么会失败》采取畅销书的写法,将古往今来国家间贫富差距,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因素联系起来,跨越时空和地域地比较,把创造财富的经济增长动力,归结为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根源则是支持“创造性毁灭“的包容型制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到中国明清两朝,再到拉美、非洲,作者用大量国别案例详尽地论证政治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保证,巧妙地将“制度“和”体制“(system)融合在一起,让这部作品超越了经济学范畴,得出惧怕变革的汲取型制度是国家贫穷根源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两位教授列举了英国,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英国前殖民地国家的历史发展案例,证明保护私人产权和知识产权、充满激励机制的包容型制度,是推动技术进步、积累财富之本。篇幅之长,令这本书可以改名叫做《英美国家为什么会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案例分析中,遗漏了前英国殖民地--印度次大陆以及东南亚、西亚中东诸国。在阿氏二人推出这本书的同时,印度畅销书作家米什拉写出新书《从帝国的废墟上》,有意在诺奖得主留下的空白上,指出他们立论的缺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帝国废墟上》分析英国在亚洲殖民扩张经济历史。英国利用工业革命成功的先发优势,包括尖船利炮,打开了古老的东方的大门。英国在占领的亚洲国家实施殖民政策,与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政策并无二致。以甘地、梁启超为首的亚洲知识阶层,为建立民族国家进行艰苦探索,但他们帮助建立起来的国家,全部输在起跑线上,成立时就注定会失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度全盘英国化,却始终没能跻身富有国家之列。西亚的阿拉伯民族,经奥斯曼和不列颠两大帝国碾压。在战争赢家们的操纵下,曾经的阿拉伯帝国被分裂为二十多个国家。有石油的如沙特,富了起来,没有石油的如阿富汗,则穷得叮当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在亚洲的前殖民地中,唯一富裕起来的例外是新加坡。新加坡经济起飞依靠美国在亚洲打的两场战争带来的“红利”,那个时期的新加坡以酷刑和威权闻名于世。新加坡暴富的成功案例,没有被《国家为什么失败》收入书中详细分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在香港实施殖民统治长达157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一直采取汲取型制度措施。拿到越南战争红利的港英当局,开发九龙新界的动机是以经济繁荣换取回归谈判的筹码。当策略化为泡影后,才快速建立起“包容型制度”,收买人心,制造麻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国家为什么失败》中的“国家”(n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natio,意为“民族”。书中将“国家”作为政治体概念使用和比较,却未提及国家的民族体特征。用民族体概念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国家形成,可以得出政治制度不是主导国家贫富充要条件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前英国殖民地转变为现代国家过程中,没有被民族历史包袱拖累,数量稀少的原居民很快灭绝,英国殖民者迅速把工业革命的技术和相应的政治制度移植到这些地区,这些国家的经济在建国前后轻松地完成工业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她们的原宗主国英国,地理和历史特征与这几个富有国家类似。英伦三岛孤悬在欧亚大陆之外,被罗马人追杀的凯尔特人踏上不列颠岛时,没有发现任何原居民的痕迹。此后,不列颠诸岛被北欧、西欧四个民族四次“征服”,盎格鲁-萨克森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此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马灯般变换的不列颠国王,从未有过东方王朝皇帝那样的绝对权力,最后一统天下也是政治妥协的结果。十三世纪承认私人产权的《大宪章》,是国王为抗击法兰西王子入侵向贵族求援的“保证书”。《大宪章》签署后,欧洲大陆的新兴商人阶层向伦敦转移财富和产业,为高度依赖贸易的英国经济,持续注入资本和人才。日后美国的发展,几乎与英国早年如出一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因包容型制度率先进入工业化,向海外人口众多的民族殖民扩张时,并未将工业革命后的最新技术向这些古老国家转移,却象西班牙在南美洲一样,采取了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工业品的汲取型政策。技术封锁至今都是先进富国打压、遏制落后穷国的“卡脖子”手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的民族体特征,为国家注入自私的动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自私的“无形之手”会令每个人受益的假设,在地球村中并不适用。“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马太效应,仿佛是铁律。实行英国政体的英联邦56个国家中,富国仅有5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质疑《国家为什么失败》,并不否认作者定义的包容型制度是国家富裕、人民幸福的必要条件。只是仅有这个条件并不保证一定就能富起来,况且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不经过动乱轻易具备这个条件。这个简单道理,似乎不需要诺贝尓经济学奖得主论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英文版封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