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连日来,我们围着整个罗浮山景区云游,除了飞云顶因体力不支没上去,其它地方几乎都转了个圈。我们这次来罗浮山是非常幸运的,天空湛蓝湛蓝,阳光灿烂,气温介于10至22度之间,虽然是冬天,却看不出有絲毫的寒意。罗浮山果然是座名符其实的仙山,我感到这里充满了灵气:古树参天,梅花吐香,泉水淙淙,怪石嶙峋。每一处都留有古代名人的墨宝足迹,每个景点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罗浮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无限的魅力,令我们一次再次地造访,毫无厌倦之意。</p> <p class="ql-block">小洞天紧挨着冲虚古观,十分清静。</p> <p class="ql-block">"稚川丹灶"旁有八角形水池,为"洗药池",相传是葛洪和妻子鲍姑当年洗制中草药的地方。罗浮山是一个天然的医药宝库,据统计,山上有植物3000余种,而药用植物便有1240多种,较珍贵的有金耳环,救心应,还魂草,金锁匙,七叶一枝花、马戟、灵芝等。民间曾传说:“罗浮十八面,面面有珍宝,若然无菖蒲,也产黄莲与甘草。”据说葛洪和夫人鲍姑在罗浮山居住36年,经常上山采药,而这个水池就洗过1000多种药材。</p> <p class="ql-block">洗药池旁有一苍劲巨石,呈椭圆形,宽4米,高3米,这是古钓鱼台,临池的巨石上有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题咏:“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返,古池冷浸梅花月”,下署“庚戌秋为冲虚观主题。”另外在此诗上角有毛鹤翔刻“祁子隐居”四字,在1988年,洗药池被列为第三批博罗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罗浮山是天然的中草药库,晋朝葛洪在这里发现并记载了1200多种草药,潜心完成了200多部著作。同时罗浮山还是岭南广府传统凉茶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她的灵感来源于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葛洪曾在罗浮山修道炼丹,并编著了这部古代医疗“急救手册”。屠呦呦在研究过程中,受到《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使用的启发,最终成功发现了抗痛青蒿素,为人类抗疟药物开拓了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我国使用中草药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代表的是"五行"的不同能量,通过中草药配伍,具有防病治病,健康益寿的功效,使人体遭到破坏的阴阳动态平衡得以恢复。中药”一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原是一种药物分类术语,指无毒或有毒,既能补虚又能祛邪的中品药物。后来,随着外来药物的输入,为便于区分,人们逐渐把中国传统药物称为“中药”。</p> <p class="ql-block">洗药池附近有东坡亭,于清朝道光年间为纪念苏东坡的"东坡山房"而建造。在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贬惠州,年近六旬的他登临罗浮山,传说他在此搭建山房,拟学葛洪修炼丹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亭为四角形,每角由青石方柱撑起,亭柱上刻有对联:"丹灶药池留胜迹,鸟声花影得仙机。”写出苏东坡厌恶官场黑暗,渴望幽闲恬静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葛洪字稚川,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家学者、炼丹家和医学家。他在罗浮山炼丹九年,最终在朱明洞前“肉身飞升”,只留下了一副衣冠,邓岳将其衣冠埋葬在罗浮山,形成了供后人拜祭的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葛洪的衣冠冢墓前看到正在燃烧的腊烛和纸钱,估计是有人在这里祈求家人平安无恙。</p> <p class="ql-block">从葛洪衣冠冢到元帅楼的路上,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树林,有些古树已生存几百年仍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清澈的山泉从谷中潺潺流过,滋润着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这是一个神仙修练的好地方,难怪古人对罗浮山评价如此之高。</p> <p class="ql-block">层峦叠翠、林水相依,是如今罗浮山的生态写照。鲜为人知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罗浮山森林覆盖率只有 20%。1956年,在国家号召下,罗浮山林场成立,开始了半个多世纪持续至今的植树造林。现在罗浮山高达 97.43%的森林覆盖率,成为“物种基因宝库”。</p> <p class="ql-block">罗浮山元帅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因十大元帅中的七位曾在此疗养度假而得名。这座小楼采用苏联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装饰,功能布局完整,设有警卫楼和岗楼,现在主要作为参观场所向游客开放,展示元帅们当年使用过的日常器具。</p> <p class="ql-block">罗浮山的“朱明洞”名称来源于古代对天象的解释和对地理方位的描述。根据《尔雅》的解释,“朱明”是指夏天,因为夏天在方位上属于南方,颜色为赤,故称为“朱明”。因此,“朱明洞”可能是因其地理位置朝向南方而得名。此外,罗浮山的“洞天”概念在道教中象征着神仙居住的地方,罗浮山有18大洞天和72小洞天,朱明洞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洞天。</p> <p class="ql-block">秦朝时安期生曾在此寻找长生不老药。汉朝朱真人在此建朱子庵设朝斗坛,修炼太清神丹。东晋葛洪在此炼成九转金丹成道。</p> <p class="ql-block">朱明洞洞门外右侧有一巨石,据《罗浮山志》记载,此石便是苏东坡曾在此获得六条铜鱼,一条铜龙的“朝斗坛”。历史上骚人雅士每聚会此间,吟诗作赋,至今,仍是游人留连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朱明洞天景区内有白莲湖、会仙桥、星宿广场、冲虚古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元帅楼、大礼堂、将军楼、东坡亭、洗药池、稚川丹灶、飞来石等建筑及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朱明洞天是罗浮山十八洞天之首,是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朱明洞天前临溪涧,背靠青山,林木参天,内套桃源洞、蓬莱洞、蝴蝶洞、青霞洞、两仪洞、泉源洞、梅花洞共7个小洞天。</p> <p class="ql-block">罗浮山朱明洞青霞谷内,林泉静谧,鸟鸣山幽,静静伫立着一栋仿古建筑——朱明书院,门前矗立着岭南先贤、明代理学家湛若水的雕像。透过雕像,仿佛看到数百年前湛若水在此讲学传道的场景,儒家入世思想在他身上迸发出夺目光芒。</p> <p class="ql-block">这幢将军楼是建国初期由周总理审批,前苏联专家设计,林彪及贺龙负责指挥建造的元帅将军楼,新中国成立后曾有500多名元帅及将军在此疗养。如今看到这简陋的建筑使人感慨万分,不由想起唐朝诗人崔颢的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岁月不饶人,又有谁能抗拒这人生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将军楼旁的世纪铜钟。</p> <p class="ql-block">古木绕藤,满目苍翠。</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四角双燕亭,传说因葛洪弟子黄野人在此处网得双燕,故称双燕亭。亭额为清代东莞陈伯陶书,有联云:“陵谷未稍沉,立马山头看百粤;风雨时离合,流觞亭外正三春。”</p> <p class="ql-block">仙人遗落的靴子→遗履轩</p> <p class="ql-block">在双燕亭的旁边有一块紧靠岩侧、清爽平滑的石板,就是仙人床。“仙人卧榻”四个字是空瞻道人题刻。据传葛洪跟他妻子鲍姑,在山上采集中草药材,累了,就在此休息,也是他们夏日纳凉憩息的地方,虽然这石块不足六尺,但奇特无比,传说只要在上面躺上片刻,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而且还可以治疗腰酸腿痛。据说,当年孙中山携廖仲恺游罗浮山时,曾卧此石,并风趣地说:“仙榻睡一睡(躺一躺),长命又富贵”。 </p> <p class="ql-block">让我也来睡一睡,新年喜迎平安又健康。😀</p> <p class="ql-block">植物王国中也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树木。</p> <p class="ql-block">罗浮山蝴蝶洞位于云峰岩下,是罗浮山十八洞天之一。蝴蝶洞为天然石洞,洞内野藤缠蔓,溪水潺潺,洞外树木葱茏,花草飘香,洞从山腰处穿插而过,全长300多米。</p> <p class="ql-block">罗浮山的泉源洞,洞内有一大石隙,可仰视天空,名为一线天。洞口有一连理枝树,传说很早之前大旱,皇帝命令道士筑坛求雨,官员趁机勒索民众银两,雨没求到而民生更艰难了。一对青年男女为解除旱患,踏遍罗浮十八面山,终于在此处寻得一泉眼,为搬开大石而累倒泉旁,后长出古榕和相思树,相互缠抱在一起,至今泉水长流不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根缠石,仙气飘飘。</p> <p class="ql-block">狮子峰是罗浮山有名的景点之一,山峰形状像狮子,用风水学解释这是护卫冲虚古观的神兽。狮子峰不算太高,在山顶可以一览无遗看到罗浮山下的秀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建设中的狮子峰玻璃空中漂流滑道,是使用高强度透明三层钢化夹胶玻璃建造,既保证了安全性,又提供了全景视野,让游客在漂流过程中可以欣赏到周围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狮子峰旁有一座山叫麻姑峰,麻姑是道教中有名的神仙,据传东汉时麻姑相貌秀美,因此很喜欢梳妆打扮,传说有一次她来到狮子峰,发现这里有一块光亮如镜的大石头,雨水淋过之后,就如镜面一样,于是她选定这里作为她的梳妆台。</p> <p class="ql-block">霓裳飞涛是一块大巨石,上面下雨时有瀑布倾流飞泻,瀑布会随季节水量变化呈现出妖娆多姿的形态,岩石上方刻有“飞涛”二字,还有一精致小桥,名为霓裳。</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有条分叉路可登罗浮山高峰飞云顶,听说还要走六、七公里的山路,听了都害怕。再说,我们第一次来罗浮山时已经坐缆车去过飞云顶,这次不去就算了。</p> <p class="ql-block">罗浮山被古人认为是"龙气"所聚之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军师刘伯温曾测算出罗浮山有"真龙横卧罗浮峰,百里盘桓豪气冲"之势。罗浮山以其雄伟壮丽的山势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著称,拥有432座山峰和980处飞瀑名泉,被誉为“岭南第一山”和“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此外,罗浮山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和历史名人,如苏轼等曾在此留下不朽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这是条天然的山缝,巨石被鬼斧神工劈开两边,人也可以钻进去。</p> <p class="ql-block">旷心亭位于狮子峰顶,亭子上方和下方都设有观赏平台,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可以眺望到山下的白莲湖、冲虚观、罗浮大道、以及远处的层叠山峦和村舍。</p> <p class="ql-block">哈!终于攀上狮子峰顶了,“狮峰”两个红顶大字写得好有气魄。</p> <p class="ql-block">刻有“云游”两字的巨石上有一块突兀的石块,名“飞来石”。这“飞来石”的来历有着神奇的传说:相传明代时,有一天夜里,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地动山摇,第二天道士出门就发现云峰岩上屹立着一块原先并没有的大石头,据说这是上天从广西桂林月亮山调来镇守蓬莱仙道的神物。也传说,这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流星石。不管传说是否真实,人们相信,这是带来好运的吉祥石。</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有众多巨大岩石堆砌在两旁。拾级而上,可见到岩石刻有“登云梯”“蓬莱径”“云根”“云游”等字样,另外一石壁上有副楹联:“石径有尘雨洗,洞门无锁云封”。</p> <p class="ql-block">在朱明洞景区,可以见到一巨石上刻着“桃源洞天”四个字,这是沈廷芳于乾隆丁丑年所写。这四个字不仅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观,还让人联想到古时这里满山桃树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新年重上罗浮山,感到这座古老的仙山与上两次比较,变得更美丽,更深奥,更陶醉。现在交通这么方便,有机会还要继续来这里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欣赏岭南第一山如诗如画的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