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之歌——厦门马拉松纪实

朱树生

<p class="ql-block">  厦门,因其岛屿形状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飞鹭,且岛上白鹭众多,故又称其为鹭岛,似乎比其本名更有诱惑力,让人向往。另外一个让人必达的原因是因为这是大陆离台湾省的金门岛最近的地方,最近处只有十公里,可以在岛上远眺金门,还可以乘坐游艇近距离接近这块被我们炮轰了30年,如今成了沟通海峡两岸不可或缺的“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地。当然还有其四面临海,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同时,那一首唱了40多年的《鼓浪屿之波》更是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人心驰神往,急切地盼望着去感受那充满激情和浪漫的鼓浪屿之波。</p><p class="ql-block"> 早在2013年,曾因优秀的业绩获得公司的奖励旅游,第一次感受了厦门这块宝地,也乘坐摩托艇近距离观赏了金门岛,自然也感受了“鼓浪屿之波”,还参拜了郑成功雕像,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和其他一些风景名胜,如鹭岛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2013在鹭岛</p> <p class="ql-block">当年拍摄时,正好一只飞鹭落在鹭岛女神雕像的发髻上</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因为参加保险行业的一场盛会,带上单车去了厦门,然后独自一人骑行回来,总行程超过一千公里。那几天,骑着单车,绕岛一圈,几乎跑遍了岛上的每一条主要街道,相信无数人都看到了我车后架上的那面小旗,才知道了这位“小伙”不远千里来自于安徽的安庆,而且知道了“无偿献血,救人利己”这个事实。</p> <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厦门到安庆单人独骑</p> <p class="ql-block">在厦门大学门前</p> <p class="ql-block">  自从2023年4月跑马拉松以来,一共参加了十几场比赛,目标地自然首选有名的城市和级别更高的赛事。厦门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为中国唯二最高级别的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比北京马拉松的级别还要高,无疑是众多跑者梦寐以求首选的比赛。去年的厦门马拉松我是在家里看的直播,当时也才跑几个半程,并没有想到能够跑上全程,因为厦门只有全程,所以还没有那个去厦门“试试”的奢望,但当看到电视上我曾经去过的地方,又想到了两次去厦门的经历,心理就萌动了什么时候何不来一场全程?也许哪一年就可以去厦门“试试”?说试就试,当年的怀宁马拉松我就报了全程,结果这一年跑了六场全程,最好成绩跑到了336,在我这个年龄段就相当不容易了。于是,就想着厦门一定要去!但厦门马拉松每年的中签率非常低,2024年的中签率只有5%。然而,不是有那个谁说过了,“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也许实现了呢?”看来我这个“小目标”也是要定的,不管最终能不能中签,首先报名再说。后来才知道,今年的报名人数超过18万,仅有35000人才能够参赛,除去部分直通名额,整体中签率也仅仅只有11.8%,我却“不幸”中了!我的“小目标”终于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每一个比赛地,我们当然不只是比赛,参观一下当地的景点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两次来过厦门,但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的年代,厦门也一定日新月异。比赛的前一天,和2019年一样,再次骑上一辆单车沿环岛路的比赛赛道一路骑行,当然这次骑的不是我自己那辆“老伙计”,而是租用了一辆小黄车。再次去厦门大学大门口打卡留照,从手机里翻看到5年前在同一处拍下的照片,感觉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意气风发”了,惭愧之余又想到,当年我还跑不了马拉松呢,现在却能跑进大众选手中的精英水平了,又有了几分开心。</p> <p class="ql-block">5年后我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还登上了当年还没有建成的山海步道,让我欣赏和羡慕的是这条山海步道,从海边一直延伸到了东坪山的最高处,全程31公里。其中的“盼归塔”屹立在步道靠岛的最南端,可对望金门、俯瞰鹭岛独特的南部海景,桥面呈环形拥抱主塔,仿佛盼望着失散的孩子早日归来,又像一座灯塔,照亮漂泊的游子回家的路。看着不远处的金门岛,我就想,虽然就是两兄弟,又离得这么近,怎么又那么远呢?到底是什么才导致这么多年的隔离,历史还是政治,外因还是内在?我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山海步道</p> <p class="ql-block">盼归塔</p> <p class="ql-block">步道上遥望金门</p> <p class="ql-block">塔边的有关金门岛的介绍牌匾</p> <p class="ql-block">  在步道上我还想到,要是我们经常能够到这步道上来跑个二三十公里,那以后的比赛,什么样的坡度的赛道都会如履平地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自然就是想着能够怎么把明天的比赛跑好了。首先肯定还是想着能够PB,但更想着能否跑进330,那就有6分多钟的距离,可不是小数。想法是好的,但理想和现实有时可能还隔着一座高山,有时可能仅仅只差几秒。无论最终差多少,首先要做的只能是一个字:跑!</p> <p class="ql-block">  刚中签时就听过几个跑过的跑友说过,厦马的赛道不好跑,一是坡道不少,而且温度较高,晒;二是要来回经过号称离海面最近,单边跑经长度2.9公里的演武大桥。虽然大桥上风光无限,但要你跑过去却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海风可不一定都是顺着你的,而且上桥总会有长的坡度。但我想,既然跑马拉松,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赛道和环境,我们要跑的就是要这样充满魅力的赛道。而且同一场赛事,对每一个参赛者都是平等的,没什么可怕。头一天我租车在赛道上骑行也是为了能够更多的了解熟悉赛道,虽然感受到了赛道有一些坡度,但也并不是那么可怕,只是不能上演武大桥骑个来回。</p> <p class="ql-block">充满魅力和挑战的演武大桥(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比赛这天一大早,还是骑上小黄车来到了起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35000人,这是我参加的人数最多的一场赛事。到底是国际白金标赛事,各项准备工作井井有条,我被分在了G区,第四枪出发。等我出发,第一枪的已经跑出了七八公里了。随着人流,被裹挟着过了拱门,头一公里是跑不开的,慢慢的才宽松一些。</p> <p class="ql-block">如海的人流</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这次的目标是跑进330,理论配速是一公里4分59秒,加上跑动的路线和手表的定位误差,根据过往的经验,我必须要保持手表报告的平均每公里配速在4分50秒左右才能保证达到330的成绩,每5公里的用时要保持在24分左右才可以,还要考虑不同的路况产生的误差,前面欠下的后面必须要补上,心里也就一直关注着平均配速和实际用时及跑过的距离,恨小学算术没有学好。还好,前20公里都按这个计划达成了,跑到半程时,看实际用时为1小时44分左右,乘以2就是3小时28分,只要后半程不太掉速,基本是可以跑进330了,心里油然产生了一点点窃喜。而且当时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那就这样跑吧!</p> <p class="ql-block">赛道边面对金门岛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大幅标语,展现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信念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大部队经过演武大桥</p> <p class="ql-block">  然而,马拉松毕竟是一场对人的生理、身体和心理长时间长距离的挑战,不到终点一切都不可知。等往回跑下了演武大桥后到了28公里,又有一个长的缓坡,要想保持速度,必须要增加体力的付出。也可能就在这段路上打乱了节奏,跑过这一段,身体出现了反应,腿部有了一点点似乎要抽筋的感觉,这个信号不能不重视,如果真的出现了抽筋,那一定会前功尽弃,要做的只能是放慢速度,调整目标,那就是不进330了,而是跑进336,达成PB。于是脑子里又在做另外一道算术题,剩下的距离用什么样的配速才能跑进336。跑着跑着,算着算着,就这样一公里一公里的接近终点,但两条腿还是不由自主的不听使唤,也就不去想不去算了,管他跑进多少,只要不抽筋就行了。其实这时的速度和平时比起来也并不慢,每公里的用时还在530左右,等跑过终点拱门,手表的用时为3:38:54,等拿到手机,官方提供的数据也是这么多,我还是超过了北京海淀的成绩59秒,而海淀的跑道和天气比这要好很多的,也是所有7场比赛的最二好成绩,我又一次战胜了自我,以超过大众选手同年龄段精英组11分多的成绩完成了2025年全球第一场国际田联的白金标赛事!</p> <p class="ql-block">官方数据</p> <p class="ql-block">手表数据</p> <p class="ql-block">  等过了终点,倚在赛道边的护栏上,每一个刚刚完赛的选手似乎都是老朋友一样,主动地相互打招呼,询问用时,来自哪里。甚至瘫倒在地上,尽情地舒展满是疲惫的身体,虽然满身的酸痛,但却如同刚刚完成一场大的战役一样,痛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我的住地离终点还有5公里,虽然刚刚跑过42.195公里,虽然有单车可以骑回去,但我还是决计沿着刚刚跑过的赛道走回去。有很多完赛后骑车从我身边路过的选手,每一个都像熟人一样,和我相互招手致意。看到路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警察,每一个安保,每一个医务人员,每一个大学生志愿者,每一个环卫工人,我都要向他们伸出大拇指,和他们说一声辛苦了,他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要知道,这好几千人,最早的要在凌晨三点就到了赛道上各司其职,一直要坚持到下午两点多比赛结束甚至还要做很多的善后工作,可以想象没有这些人的付出,比赛是不可能正常进行的。</p> <p class="ql-block">看到环卫工人正在打扫赛道,我深有感触</p> <p class="ql-block">  其中迎面遇到两位往回走的女大学生志愿者,我们相互打过招呼后,还微笑的说给我一根香蕉,我接过香蕉并谢过,再慢慢的品尝,感觉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水果。甚至遇到每一个路边的观众,他们都给我报以赞许,说真不简单,我也和不少人有了一些交谈,其中和一位同我看起来差不多年龄的人相互问起了属相,知道我属兔后,他说比我小,还说“怪不得属兔的,能跑。”哈哈</p> <p class="ql-block">  回来的路上,比赛还没有结束,很多的人在逆着我的方向跑向终点。我不停地给他们加油,看到有些离终点不远的人在走,我就和他们说,一定要跑过终点,绝不能走,还真有人听到我这样说,果真的又跑起来了。要知道,这些人比我要多跑两个多小时,一定比我更累更不容易,其实马拉松比赛的胜者不只是第一名,有时最后一名同样会被报以掌声,这就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不管成绩多少,安全完赛最好。”</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心里不由得哼唱起了另外一首歌“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心上的人儿在我的心坎里飘呀飘,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虽然我知道这“绿岛”不是这鹭岛,但我更知道这“绿岛”就在这鹭岛正对面,而且发音相近,同宗同源。事实上,我一踏上这鹭岛,还真把“绿”误认为就是“鹭”,其实这也并不错,如同本文开篇所言,很多人就是为了这“绿岛”才上了这“鹭岛”,这何不是绿岛和鹭岛的迷人之处呢!</p><p class="ql-block"> 感谢你,鹭岛!你的美丽贯穿在我42.195公里的每一步,遍布我在岛上的96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鹭岛,明年我还要来!</p> <p class="ql-block">一起去厦门的跑友吴教授</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日落</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金门</p> <p class="ql-block">赛前一天晚上的金星伴月,右下方正好飞过一民航飞机,甚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