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柿之乡"一恭城

昌邑樵夫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地:桂林市恭城县</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11月3-4日</p><p class="ql-block">‍拍摄工具:尼康器材、苹果手机14</p><p class="ql-block">‍图/文/编:昌邑樵夫(火火的牛)</p><p class="ql-block">‍2025.01.07于南昌高新</p> <p class="ql-block">每到深秋,全國各地晚熟水果纷纷登场,最吸引摄影人的,恐怕要数红中透着水晶般诱人可口的大红柿!据悉,全国产柿大省非广西壮族自治区莫属,而广西又以恭城县为最大,品种多品质好,好柿之人由此记住了她一一恭城。</p><p class="ql-block">‍恭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区内的一个瑶族自治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出土的青铜器表明,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人居住活动。恭城的文化深受中原、楚地和越地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此外,恭城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和传统习俗著称。这里是“中国月柿之乡”,以盛产月柿而闻名。同时,恭城的油茶习俗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恭城油茶蜚声遐迩,是恭城瑶族最具特色的传统饮食,2019年创造“最多人同时一起打油茶”吉尼斯世界纪录。瑶族文化传统保留完好,盘王节、婆王节、花炮节等瑶族节庆活动极具特色,这些已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恭城歺饮代表店一恭城油茶小镇</p> <p class="ql-block">恭城的位置:她处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县、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县、灵川县,北临灌阳县,县城距桂林市108公里。</p><p class="ql-block">‍恭城县名由来: 恭城县始建于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最初名为“茶城县”。据传是因该地域生态环境、水土宜种植茶树,所产茶叶品质优良,常作贡品入朝并受皇帝喜好。根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宋代御史周渭看到当地百姓因繁重的茶税而生活困苦,他便奏请朝庭将“茶城县”改为“恭城县”,由此,朝廷就不会再将其视为贡茶出产地,从而免去了茶税,以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p> <p class="ql-block">恭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恭城茶江风景(古称乐川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恭城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县,全县主要以瑶、壮、汉三大民族为主,同时全县尚有苗族、彝族、黎族、侗族、回族、满族、土家族、布依族、仫佬族、高山族、傣族、毛南族、蒙古族、佤族、藏族、水族、仡佬族、纳西族、朝鲜族、京族、畲族、傈僳族、维吾尔族、景颇族、土族、拉祜族共计26个少数民族。(2015年恭城地情官网数据),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恭城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245432人。恭城有"中国长寿之乡"之称,2013年统计,全县90岁以上老人1205人,百岁以上老人33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茶江晨光</p> <p class="ql-block">茶江晨光</p> <p class="ql-block">茶江风景</p> <p class="ql-block">茶江风景</p> <p class="ql-block">茶江沿岸风景</p> <p class="ql-block">恭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恭城红岩村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红岩村风雨廊桥</p> <p class="ql-block">柿园</p> <p class="ql-block">中国柿子博览园</p> <p class="ql-block">柿园</p> <p class="ql-block">恭城历史悠久,县城存有大量明清古建筑群及大量民间古老街道,这些都值得游览参观。到此旅游她的"三庙二馆"是必须一游…恭城武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清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兵燹,清同治元年(1862年),再度重修。</p> <p class="ql-block">恭城武庙</p> <p class="ql-block">前殿</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晨钟</p> <p class="ql-block">正殿与后殿</p> <p class="ql-block">前殿走廊</p> <p class="ql-block">厢房</p> <p class="ql-block">暮鼓</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恭城文庙即孔庙,又称学宫,是祭祀孔子的祠庙,位于桂林市恭城县西山南麓,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四大孔庙之一。</p><p class="ql-block">文庙,清咸丰四年(1854年)又毁于兵燹,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新修复。以后曾修葺二十多次。196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并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座北朝南,南偏东6度,俯视茶江,背靠印山,依山而建,逐层布置,显得庄严肃穆。全庙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p> <p class="ql-block">文庙</p> <p class="ql-block">祭祀孔子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文庙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前的状元桥</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状元桥</p> <p class="ql-block">侧面看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边房</p> <p class="ql-block">另一角度看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后墙房顶和后殿</p> <p class="ql-block">另一角度看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恭城太和老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太和老街临街老房</p> <p class="ql-block">湖南会馆与周王庙携手相邻,是桂林旅游区域中著名的清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为当时的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面积1847平方米。会馆座西北朝东南,由门楼、戏台、正厅、迥廊、后厅及左右厢房组成。2006年5月提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商会全景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湖南商会会馆</p> <p class="ql-block">湖南商会会馆</p> <p class="ql-block">周渭祠即周王庙或嘉应庙,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祀庙。位于恭城县城东,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周渭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由戏台(毁于三十年)、门楼、大殿、后殿及左右厢房组成。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周谓祠堂</p> <p class="ql-block">周渭祠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清风廊</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的礼義廉耻石碑</p> <p class="ql-block">祠院中的警示警钟</p> <p class="ql-block">院中一古迹</p> <p class="ql-block">周谓座塑像</p> <p class="ql-block">大殿堂</p> <p class="ql-block">祭祀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院中的殿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