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三日

玉指禅

<p class="ql-block"><b>第一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20日,晴。坐了一宿的绿皮火车,到了普兰店,马不停蹄登上从普兰店至皮口大巴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大巴车靠停在广鹿岛对岸,然后乘客轮到广鹿岛。广鹿岛坐落在大连长海县,是辽宁省著名风情海岛之一。</p> <p class="ql-block">  广鹿岛地处北纬39度寒暑交替地带,富裕而神秘。冷暖洋流带来丰富的物质在这里交汇,因此海鲜肥美,闻名于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与朋友一起来,一是为了散心;二是冲着海鲜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  朋友事先联系妥当,老板来码头接我们。面包车把我们接进了明海渔家民宿,老板是个女的,四十几岁的年龄,皮肤黝黑,快人快语。撂下行囊休息片刻,第一件事就是到码头市场买海鲜。海鲜刚从海里打捞上来,个大肉肥,十分饱满。买来生蚝、螃蟹、五彩贝和琵琵虾, 在渔家民宿加工, 加工之后 (加工费每样十元)便可大快朵颐。</p> <p class="ql-block">  九月海鲜最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对海鲜的喜欢,只是局限在“吃” 上,满足口腹之欲,而不是 “品”</span>。第一次用盆来盛螃蟹和虾,光这气势也足以让人震撼。螃蟹透红鲜亮,大虾饱满多汁,甜滋滋鲜凌凌,味道极美。我吃着海鲜,想起清朝状元叫林召棠写的那螃蟹诗: “执杯持螯螯,足了一生事。”真不愧是状元,把吃螃蟹当做人生大事,我还真没有这个境界。</p> <p class="ql-block">  酒足饭饱,只想到海边散步消食,借海风醒酒。来海岛自然要亲近大海。自脚骨折之后,在家休养半年有余,心情一直沉闷,久处一室,忘记了窗外的春夏秋冬。心似乎麻木了,真的需要一缕阳光和微微海风吹拂,吹开那扇关闭已久的心扉。</p> <p class="ql-block">  老伴和朋友为了照顾我,常扶我走路,有些伤我自尊。我说想一个人在海边坐坐,他们才离去。脚踝依然红肿,行路艰难,坐在海边那一刻,心反到平静了下来。斜晖夕照,涨潮时分。看游人在沙滩上散步,听海浪拍岸的声响,心里生出有一番感慨。</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潮,有起有落。我如今正是人生低谷时期,潮水退尽,满眼黄沙,只有不急不躁,潜心静养,修炼身心,才能走出低谷,迎来 “海上明月共潮生”。</p> <p class="ql-block">  广鹿岛的秋天,海风劲吹,凉意浓浓,抬头远望,在山头一轮明月已经冲破云翳,海面上波光粼粼,潋滟千里。</p><p class="ql-block"> 要涨潮了,我喃喃的说。此时潮水已悄悄漫过不远处的礁石,像一本厚重的书卷,一页页翻起,讲述着古老而跌宕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第二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21日,晴空万里。大潮将起,正是赶海的好日子。据当地渔民说,每逢初三和十八是大潮,潮水要退到离海岸几里地以外,平日里不见滩涂,要露出本来的面目。</p> <p class="ql-block">  相比南海,广鹿岛的海叫做肥海,微生物多,贝壳之类的海鲜特别肥厚。第一次赶海有些兴奋,早早借来赶海工具,一把钩子两个铁耙和水桶之类的容器,想着潮水退尽,好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游客赶海拾到海参、螃蟹,这种诱惑,让我们对赶海充满想象力。想象中,赶海是件十分惬意的事。在海滩上散步,随意捡几个螃蟹、海螺,或者在哪个水洼发现一只落潮被困的大石斑鱼,下水捉鱼,水花飞溅,那种场景令人神往。然而赶海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惬意。</p> <p class="ql-block">  涨潮是有时间的,我们赶海这天应该是中午十二点左右。简单吃了口饭,便催促女老板快些送我们去滩涂赶海。</p><p class="ql-block"> 女老板看着我们急吼吼的样子说,急啥呢?我们说:去晚了,恐怕没有了。只见女老板神秘一笑说:去了你就知道了。女老板帶我们去了盐场。</p><p class="ql-block"> 盐场,是广鹿岛从前是晒盐的地方,平缓辽阔,一望无际。此地景很美,刚来时看到这片海滩沙鸥翔集,渔船点点,而今天却是一片裸露的沙砾和搁浅的渔船。</p> <p class="ql-block">  赶海又叫赶小海,这个叫法有些微妙。不知道 “小”字,是指海小还是海货小,或者兼而有之,然而这些小海货鲜美,赶海人赶来的海货大多留着自己享用。</p><p class="ql-block"> 迫不及待走进滩涂深处,没有想象中的遍地海货,随手可拾。碰到几个当地赶海人,用铁爪耙子使劲扒着海滩,一问才知,他们在扒海蚬子。盐滩蚬子极多,黑色,大小如拇指。</p> <p class="ql-block">  赶海,十分辛苦,尤其是扒蚬子。“扒” 是当地人叫法,非常形象。蚬子隐藏在滩涂泥里,潜伏极深,并与黑泥同流合污,不易发现。用铁钩或铁耙子,把沙砾、海泥一层层扒开,才能见到蚬子。烈日炎炎,蹲在滩涂上,一层层扒着泥沙,腰酸背痛,一会儿功夫便大汗淋漓。我们足足在滩涂上扒了两个多小时,才算有点收获,又在海边拾到了几只七彩贝,才勉强凑足了小半桶。</p><p class="ql-block"> 黑石礁,是我们去的另一处赶海的地方。去之前女老板特意准备了木凳,调侃说:大哥有脚伤,可坐在木橙上打蛎子。老伴和朋友以为“蛎子”是“粟子”,就问老板,用不用爬树?女老板笑的前仰后合。到了海边,我们寻不到粟子树,看见一群扎着花头巾的渔家女,蹲在礁石上刨海蛎子,这才恍然大悟。</p> <p class="ql-block">  黑石礁的地势险峻 ,山崖下面裸露着礁石,犬牙交错,步步惊心。海蛎子生长在礁石上,远远看去星星点点,与礁石融为一体,很难分离,因此要用锐利的器物把壳敲碎,取出肉来。海蛎子味美,是鲜中极品。敲壳取肉说易实难,要有耐心。</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赶海,老伴与朋友的脸几乎变成了褐色的礁石,手也划出几道口子,但她们笑容灿烂,从中看出,那是收获的快乐。试想,与海共同呼吸,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种感觉平时很难体验得到。</p> <p class="ql-block"><b>第三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22日,海天一色。我们租了一条机动船,向鸟岛进发。鸟岛当地人称矾砣子,岛上栖息着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等30余种珍稀鸟类,是名副其实的鸟岛。</p><p class="ql-block"> 何谓 “砣”?大于礁石小于岛者为砣。为什么唤作 “矾砣子”呢?到了鸟岛,才明白其中玄机。</p> <p class="ql-block">  鸟岛很小,几乎全是礁石,礁石大部分是白色。我问船老大,白色礁石是怎么回事?船老大说:白色是鸟粪。每年成千上万只鸟在此繁衍生息,年年吃喝拉撒,能不白吗?自此我恍然大悟。 矾,白也。“矾砣子” 就是“白砣子”,如果真的叫“白砣子”,太直白了。“矾” 字形象而贴切,使你不得不佩服当地渔民的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船老大年越古稀,一张海风吹皱的脸,有些沧桑。他个头不高也不魁伟,身板很挺拔。</p> <p class="ql-block">  从广鹿岛到鸟岛行船大约一小时,一路上船老大手扶舵把,一脸严肃,可到了鸟岛,他打开了话匣子。船老大介绍,这个时间来鸟岛不是时候,最好在端午节前后,各种鸟来岛上产蛋,黑压压遮天蔽日。我问船老大,眼下那些鸟哪去了,船老大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凉了,带孩子飞走了。沉默一会儿他又说,</span>不知飞到哪去了。</p><p class="ql-block"> 听船老大的话,有些伤感,我们何尝不是一只候鸟呢?子女在外地工作繁忙,我们每年都要去南方照看孙女,自感肩上担子很重。又是一年黄叶纷飞,我们又将启程南去。这种境遇,像不像四处漂泊的无根浮萍呢?</p> <p class="ql-block">  海面上起风了。船老大说:回去吧,没什么好看的了。此时天上飘来的白云,越聚越多。白云生处有人家。那人家,是不是我心心念念的故乡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初稿于大庆 </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8日整理于三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