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谓《夫子庙堂碑》,又名《孔子庙堂碑》,是由唐代书法大家虞世南撰文并书丹的。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文所记,为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该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虞世南,初唐四大家之一。字伯施,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父亲是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而他的兄弟则是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这样的家庭背景,无疑为他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虞世南与欧阳询同为书法界的佼佼者,先后在隋炀帝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等人的麾下担任要职。后随李世民灭窦建德,成为秦王府参军,不久转任记室参军。他的政治才华和书法技艺,使他成为了太宗的得力助手,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虞世南的书法艺术深受智永和尚的影响,后者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擅长楷书和草书,是隋唐时期学书者的宗匠。虞世南继承了王羲之的书法真传,他的书法作品不择纸笔,却注重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和秃笔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孔子庙堂碑》的点画非常简约,但并不简单。初看似乎没有什么“技法含量”,露锋起笔,回锋收笔。仔细观察其线条像天生的美人不施粉黛、不事雕饰,却精神内敛、端庄典雅。尤其是一些主笔画,如长撇、长捺,请爽而劲健;横折处用转笔法,线条厚实、遒劲,是对“外柔内刚”的最好诠释,所有这些全得力于篆法用笔。篆法用笔,在唐楷中本就寥寥无几,而像虞世南在《孔子庙堂碑》中运用的如此纯熟、自如,更属凤毛麟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令后人称憾的是,此碑的原石早毁。武周长安三年(703),武则天命相王李旦重刻又毁。传世本多为重刻、翻刻。现存刻石两块。一块存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俗称《西庙堂碑》,宋王彦超重刻于陕西西安。正书35行,行64 字。碑末增“王彦超再建,安祚刻字”一行9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时,碑石断为三截,第二行“虞世”二字完好。碑的背面刻宋敦《兴颂砰》,宋唐英篆书,天禧三年(1019)五月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一块现存山东成武博物馆,俗称《东庙堂碑》,碑身高2.08米,宽0.89米,厚0.22米,字33行,行满格33字。《东庙堂碑》无刻立年月,有人认为是宋代刻,也有人认为是元代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该碑没有碑座,应该是镶嵌于墙壁之上的,碑体残缺,局部碑文剥落。该碑原是成武县文庙内之物,文革时期被县副食品加工厂用于做糖块的砧板,后又改用于机座(现碑体上留有8个直径1厘米当时为稳定机座时打的穿)。弃用后被县剧团当作门口的接脚石。直到20世纪80年代被追回入藏成武县文物管理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