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进入腊月,冬阳仍暖。走在一条商业小街上,看到一个地摊小贩正在贩卖着过年的福字挂件、窗花、灯笼,满地的大红春联映红了我的双眼,这才抖地感到又一个"年"的脚步迫近了。可此时的我早已没有了以往对"过年"的期盼,甚至萌生了逃避"过年"的心理。我木然兀立在冬风中,不由想起童年时代那浸满"年味"的过年趣事一一丝暖意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幅,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这首代代流传的童谣,道出那个时代的孩子对年的一种热切期盼。每当我想起这首童谣,年的甜蜜记忆清晰浮现眼前……</p><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二十三,年的气息就渐浓起来,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年的味道。扎灯笼、囤年货、刻挂贴、写春联、买鞭炮......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小年夜这一天,按照传统习俗,很多家庭要行送灶神的礼仪。母亲会准备一个小火盆,烧上一盆火,口中默默祈愿:诚心恭神上天,期盼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我们一家人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八那天,母亲和好了面,到了腊月二十九就开始蒸馒头了。这个馒头一定要蒸的既好吃,又好看,这样才能讨来吉利,赢来蒸蒸日上的好年景。除了蒸馒头外,还要蒸年糕、蒸花卷、蒸一些小动物造型的豆包。蒸豆包时要在豆包顶端用胭脂点一个小红点,预示喜庆吉祥。</p> <p class="ql-block">因为从除夕直到正月十五,要跨越长达半个月的年,为了保证年节里一家人能吃好用足,家里腾出一个中号的陶瓷小缸,放置户外,将蒸炸好的豆包干粮、油炸糕、丸子,还有肉啊、鱼啊、鸡啊装在缸里冷冻起来,随吃随拿。记得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每次哆哆嗦嗦跑到外面,掀开小缸,但见缸中物满身披着霜花,冻硬成石头状。因为那个年代,生活副食品十分匮乏,每个家庭生活也不富裕,所以家中那个过年时装满年货的小缸就成了我们舌尖上最大的诱惑。</p> <p class="ql-block">终于等到除夕那一天了!窗台上的仙人健也适时前来赶场,红里透着紫蓝色的花蕊呈半开状,煞是好看。这时家里缓好一盆花盖冻梨,炒好半锅喷香的瓜籽,装满一盘橘子瓣水果糖,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实在惬意极了!当然我们小男孩会急不可耐地将早已准备好的小鞭装满衣兜,手里提着纸糊的小灯笼,跑到房前屋后疯上个大半夜。</p> <p class="ql-block">除夕新年的钟声就要响起的时候,不知谁家率先燃起了一挂鞭,随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在房前屋后四处响起。摩术弹、窜天猴狭着风声“嗖嗖”地冲上天空。孩子们手中舞动着缤纷的呲花,点燃了飞旋的转盘,欢娱着,跳跃着,甭提多高兴了。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夜空,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人们在阵阵的爆竹声中依依送走了旧岁,喜迎一个更加充满蓬勃希望的新年到来。</p> <p class="ql-block">岁月倥惚匆匆过,时光蹁跹又一年。如今,又要"过年"了,但总觉得年的味道已渐行渐远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当今的人们,尤其我们的孩子这一代随时都能享受比以前父辈过年都要丰富许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坐在家里随心所欲"指点江山",点最好吃的"美味佳肴",购款式更新颖、更时尚的新衣靓装,看充满玄疑的精彩大片、劲爆十足的演唱会,"过年"对他们这一代人而言,已然没有什么诱惑力了,反倒更像一个没有多少亲情、愈发索然无味、再平常不过的"大长假"而已。而快节奏、高压力、高消费的生活,外出打工、频频的加班也往往使很多人来不及过一个消停的年,为了生计、为了赚钱又要马不停蹄地进行一次次辛苦的奔赴。</p> <p class="ql-block">以前过年,有血浓于水的亲情血脉传承,有难以割舍的亲朋间走亲串友的情感纽带联结,只有真情相融,鲜于功利算计,它让我们彼此的心紧紧地联在一起,一起哭,一起笑,同频共振,共赴难关。因此,尽管那时人们的生活相对清苦,但仍然觉得是那样的美好和甜蜜,那样的让人回味和眷恋。</p><p class="ql-block">"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的国"。只有每个家庭点亮亲情的阳光,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多一些真情的交融,少一点儿功利的色彩,同时也用我们良好的家风引领我们的孩子走出自我的空间,带着浓浓的亲情和一颗感恩的心,同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一同围坐在一起,看看春晚,聊聊家常,嗑点儿瓜子,尽享天伦之乐,体验传统"年味"的魅力,展现"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骨肉亲情,进而绘聚成一股股温暖的力量,形成团结向上的合力,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祥和,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满幸福!</p><p class="ql-block">呼唤传统"年味"回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