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从军出陇坂,骑马度关山。关山之美,美在文字里流淌着的旷古诗意。那是一种伴随着陇头歌辞,传唱至今的文化血脉,一种足以让人抬头仰望,穿越了时代,在历史长河中,被打上了风尘岁月的胎记,折射出人文情怀与苍凉之美的象征。陇头流水,流离山下。透过古代诗人的吟叹,眼前的陇山,伴随着远古的足音,让人顿觉有一种悲凉、愁苦的情绪弥漫了心头。时光在流逝,关山依旧在。此情可待,时光在流走。思想的羽翼,徜徉在古代旅行者西行的叹息里,总是摇曳着无限的况味,让人在品味和回忆的瞬间,头脑里滋生出穿越千年的感动,令人心驰神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十三首诗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人寻味。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诗中的山岚、溪水、古刹、渔船,乃至一草一木都显得寥萧淡泊,有世外之意。想来是诗人的情致渗透到作品的形象里,从而构成这样一种特殊的意蕴,反映了诗人“老去溪头作钓翁”的归隐之情。当然,这不过是他仕进绝望的痛苦的另一种表现罢了。诗人在诗中着意刻画了田园生活的安逸,流露出浓厚的归隐情绪,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无奈之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长相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赋予情感,抒写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这三首诗内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是孟浩然诗集中少有的一组边塞诗。诗中写胡地的乐器琵琶、羌笛和胡笳,诗人因听到悲愁的边地乐曲,悲叹昭君出塞的艰辛,遥想边关将士的思乡愁苦,创造出一个关山夜月,胡乐盈耳,征人望乡,愁思萦回的境界。这组诗出语自然,不事雕琢,意境浑厚,感情真切、含蕴,词气苍然,哀思无限。这首诗出语自然,不事雕琢,浑然天成,创造了统一的富有特色的氛围,显示出浑厚的诗的意境。感情的表达真切、含蕴,萦回荡漾于全诗。全诗虽无警策之句,却显示出完整美和自然美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秋兴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八首诗构成一个完整的乐章,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穿插着轻快欢乐的抒情。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诗人的思想情绪。全诗感物伤怀,借深秋衰惨冷寂之景抒写人之暮年知交零落、漂泊无依、空怀抱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悲壮苍凉,意境深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南乡子·画鸭懒熏香》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一首,离别相思之词。采取华丽字眼,描写居室、器物,用以衬托主人公的身份与生活。上片用比喻和对照的手法展现女主人别后独处的孤寂与惆怅。下片开拓出一个梦中境界,笔法可谓奇诡。这一首,离别相思之词。采取华丽字眼,描写居室、器物,用以衬托主人公的身份与生活。上片用比喻和对照的手法展现女主人别后独处的孤寂与惆怅。下片开拓出一个梦中境界,笔法可谓奇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念的人果然在梦中出现了。可惜梦中欢会仍然短暂,然而,尽管只是梦中仓促一晤,也足以令人难以忘怀,此情此景,无情之人也得断肠。何况我辈多情之人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诗作。此诗通过明末清初歌妓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全诗巧妙地将吴三桂、陈圆圆同吴王夫差、西施联系起来,同时又运用不少史书典故入诗,从而使诗篇笼罩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全诗以吴三桂降清为主线,以陈圆圆的复杂经历为副线,围绕“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主旨,通过倒叙、夹叙、追叙等方法,将当时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连接起来,做到了开阖自如,曲折有致。其次,诗的语言晓畅,艳丽多彩,且富于音乐的节奏。而顶针手法的熟练运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而且使叙事如串珠相连,自然而洒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从军行》是隋代诗人卢思道的诗作。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征战将士英勇奋战,长戍不归的戎马生活。后半部分写将士和他们妻子的两地相思,表现离别之情和厌战情绪。全诗语多排偶,七言转韵,音节自然,近似唐人歌行之体。卢思道《从军行》既继承了古题多写军旅生活之传统,又有自己的发展和创新:变短小的五言诗为七言歌行长篇,把“征夫思妇”结合在一起,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融柔婉轻倩的情调于刚健俊逸的风格之中,对仗工整,用典贴切,较好地融合了南北诗风。这首诗总体上风格刚劲雄健,体现了北人豪放旷达的性格。在悲凉气氛的烘托下,表现征人思妇离别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情兼哀怨,内有苍劲的骨力,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关山月》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说来,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是此诗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陆游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