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今年七十周岁,进入老年行列已有些岁月了。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几乎全部是且行且认知,且行且感悟(这些感悟都滞后于时节)。那些耳熟能详的祖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都没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不临头,不忧不愁。到哪山,砍哪柴,相信船到弯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老化衰退的内容逐渐多了起来,力不从心不由自主的内容也随着多了起来。再关注一下年逾七旬老人的景况,所见所闻所遇似乎都在告诫:要对更老的将来未雨绸缪,不然临渴也掘不动井了,车到山前可行的路也无力走了。那么该怎样未雨绸缪呢?我的看法是力求做一个明智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何为明智的老人呢?首先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退休之后于社会便是无用之人,过去的成就与辉煌(如果有)可以回忆不可以拿出来炫。闲居久了难免冬烘迟钝,曾经的思想活跃、反应敏捷难再,可以与好友闲聊不可以对年轻人指点江山,更不能指手画脚。退休后或学歌练舞,或琴棋书画,或舞文弄墨。有人竖大拇指是对你老有所为的鼓励,可以与朋友切磋交流,不可自以为是,更不能自鸣得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要自爱。人老了都希望受人尊重,若要人家尊重你,你先得自爱。一要穿着得体整洁,不能邋里邋遢。二要言谈举止得当,不能倚老卖老。三要和颜悦色待人,不能老气横秋。四要对别人的礼遇(如斑马线上司机的等待,公交地铁上的让座,包括对子女的孝敬)表示谢意,不能当作应该。五要不断地学习诸如就医、出行、购物等手机操作,适应当今社会这些方面的需求,不能事事求人。</p> <p class="ql-block">三要尽可能保持自理能力。人到晚年身体最糟糕的状况莫过于不能自理,生活离不开别人的照料,内心一定凄凉。保持自理能力需要自身的高度关注和坚持不懈。安全必须高度关注,才能避免意外。老人最经不住的是摔倒,摔倒易骨折,一旦骨折自己痛苦累及家人。因此,老不做少事,别爬高下低,别雨天走滑路,骑车让快递小哥,过斑马线绿灯也要观察车辆,走路不能看手机等等,等等。这不是胆小怕死,而是避免死不了也活不好的尴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不懈就是坚持必要的运动,自己能做的事坚持做下去。身体这部机器已老化,如果常时间不动必然功能退化甚至丧失。每天坚持慢跑或快走,坚持活动关节,坚持做买菜做饭清洁卫生等家务活,坚持自己的爱好。当然锻炼身体与做家务事都要以不疲劳为限,因为疲劳有害健康(将一根铁絲反复撅就能撅断,这是铁絲疲劳的原故)。有人说人老要会享福,家务活找家政包揽,行动如有不便找做家政的侍候。享这种福的结果一定是过早失去自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四要培养内心的安宁。人老之后对遇到的一切都要从容面对坦然接受,尤其是虽不如意但无法改变的内容。看事物看它积极的一面,看人看他的优点,与人交流只栽花不栽刺,叙情谊远是非。忆往昔多想阅历的丰富,努力的成功,别人的认可,贵人的相助,其它的统统忽略。如此心中定会充满阳光,自感岁月一定静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要培养独自可做的再老也能做的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亲朋好友逐渐减少,相聚的活动逐渐减少,能够坐在一起谈谈心的人就更少。我见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因驾四轮电瓶车去看望好友,不慎摔倒致胳膊骨折。平素孝顺的子女带着抱怨的安抚,让老人无言以对的不快。这位老人对我说:人到高龄最难耐的是孤寂,没人谈心甚至没人说话。以前的爱好有的一个人玩不了,有的人老了也玩不了。可见人到了一定的高龄,需要有独自可做再老也能做的爱好,并且这些爱好有心灵活动才能避免孤寂。我想看书、写字、听书、听音乐、看电视、养花之类都应属于再老一人也可做的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无法知道终点在哪里,也无法知道怎样到达终点,这是天注定的。生命的长度与生活的质量相比,当然生活质量更为重要,为更老未雨绸缪的意义在于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尽人事。这不正是明智之举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