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长征路(二十三):镇远

苍山一飞鹰

文字:苍山一飞鹰<div>图片:苍山一飞鹰</div><div>视频:苍山一飞鹰</div><div>美篇号:1751699</div><div><br></div> <h5>镇远古城</h5> 贵州·镇远 从隆里到镇远160多公里,走高速只需2小时,众多的隧道不仅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在炎热的天气它还是天然的空调,隧道内凉爽,内外温差可达10℃以上。<div><br>  下高速不远,就看见路边有一座雕塑,三面飘扬的红旗造型代表红军长征先后三次经过镇远,第一次是红六军团,第二次是中央红军右路纵队,第三次是红二红六军团。</div><div><br></div><div> 1934年12月25日,中央红军右路纵队红九军团和红一军团15师43团,攻克镇远古城,阻击了国民党薛岳、吴奇伟的中央军,成功掩护右路主力通过镇远。其实红军过镇远,还有佯动的含义,给国民党造成一种红军还要北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假象,以保证中央军委纵队顺利突破乌江。</div><div><br></div> <h5>红军征战镇远雕塑</h5> 看过雕塑,我们进入镇远县城。<br><br> 镇远历史悠久,自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但“镇远”之名的使用却始于宋宝佑六年(1258年),晚了1000多年。但这丝毫不影响镇远古城的魅力,一大堆名头让人眼花缭乱,比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世界十大最佳旅游胜地之一、 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十大古城等。<div><br>  为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行包装宣传,常有夸大之辞,实属正常,我本不以为意,可走进古城才发现,这里确实很美,绝非浪得虚名。别处地方要到景区才美,而镇远古城不用,它就是景区。</div><div><br></div> <h5>㵲阳河</h5> 镇远以河为界分为府城和卫城,北府南卫,府卫相拱,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在此交汇,㵲阳河呈“S”形穿城而过,形成“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卫”的格局,状如八卦,故镇远又有 “太极古城”之称。山、水、城镇融为一体,相得益彰。<div><br>  我们下榻的民宿在联合街,紧靠㵲阳河南岸,新大桥横跨㵲阳河,将府卫两城相连,我们便信步于山水和街巷间,轻松而适意。</div><div><br></div> <h5>一水分府卫(左卫右府)</h5> 碧绿的河水清澈透明,温润如玉,山映于水,柳舞于岸,游船缓缓划过,宛如一幅浓艳的油画,看一眼如饮甘露琼浆,不知不觉就醉了。石屏山在㵲阳河北侧,重岩叠障,雄伟险峻,像一面大屏风,对外犹如镇远古城的天然屏障。林则徐过镇远,写下“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的诗句。<div><br>  1934年12月25日红军与据守镇远的国民党黔军第五旅旅长蒋德铭部激战,直到傍晚时分才攻占了卫城,然后穿过长街,绕道青龙洞,在祝圣桥击溃守敌,占领了镇远府卫两城。如今,老桥仍在,和多座新桥一样飞架于㵲阳河上,如丝带一般连通两岸。</div><div><br></div> <h5>祝圣桥(远处为青龙桥)</h5> 镇远古城,自古是湘楚中原通往滇黔至东南亚“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水陆重镇,商旅不绝,贸易繁荣,石屏山下㵲阳河两岸码头密集,最多时有20多个,至今仍有许多码头在用。<div><br>  难怪当年红军占领镇远古城,除了缴获的战略物资,还在古城购买了大量的生活用品。时近新年,据说其他部队都在杀猪宰羊准备过节,可占领镇远的红军对穿新衣服更感兴趣,他们把县城商铺里的所有布匹都采购一空。1934年12月27日撤离那天,镇远百姓看见红军官兵人人都穿着新装,气势昂扬地走出古城。</div><div><br></div> <h5>新中街</h5> 沿着新中街、兴隆街一路漫步,浓荫遮道,两边店铺云集,却喧而不闹。<div><br></div><div> 在纵横交错狭窄幽深的古巷里,流动着人文遗迹的独特风韵;在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青砖黛瓦间,雕刻着古城风貌的千年时光。</div><div><br></div> <h5>古巷(仁寿巷)</h5> 如果说古井、古巷、古民宅还羞羞答答散落于现代文明的洪波中,那㵲阳河边山崖绝壁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六百年来一直卓尔不群,傲然挺立。<div><br></div><div> 这些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将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干栏式结构巧妙结合,成了山地贴崖建筑的典范,令人叹绝的“南方悬空寺”。到今天,它依然大大方方的站在那,毫不逊色,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从容与自信。</div><div><br></div> <h5>青龙洞古建筑群</h5> 走进镇远博物馆,不仅能看到古城的历史,还能看到镇远为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这里放着一块生锈的钢锭,可斑斑锈迹并不能掩盖它的光芒,因为它是产自青溪铁厂的“天字一号”钢锭。钢锭的旁边还有一块耐火砖,这是当时青溪铁厂从英国谛塞德购入的建厂材料,见证了钢锭的诞生。<div><br>  青溪铁厂,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位于清溪镇上河坝。1885年贵州巡抚潘尉奏请朝廷开办铁厂,批准后即以“官商合办”方式开始筹办,从英国购进机器设备和附属设施,请来法国技术人员,建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重工业青溪铁厂,比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还要早4年。青溪铁厂1890年6月1日正式投产,浇铸出 “天字一号”钢锭。这块钢锭曾激起无数国人实业强国的梦想,也开启了中国近代钢铁重工业的先河。</div><div><br></div> <h5>镇远博物馆</h5> <h5>天字一号钢</h5> 行至民主街,见到气派的天后宫,不禁驻足。<div><br></div><div> 天后宫原名太妃庙,是福建会馆商人作为祭祀海神玛祖的专用场所,清康熙年间升格为天后,改为天后宫。后经战火损毁,现在看到的天后宫为清代闽籍商人捐资重建。红军长征到镇远,曾在这里召开过群众大会。</div><div><br></div> <h5>天后宫</h5> 我们迷恋镇远的美景,长久地徘徊于㵲阳河边,看着快艇载着游客在水面上飞驰,水花飞溅,我和他们都有了同样的快意山水。<div><br>  暮色渐起,华灯初上,古城仿佛换了一套妆容,那是华贵的晚礼服,正款款步入辉煌的殿堂。江边的饭店灯火通明,开始摆出桌椅迎客,不过这个时节游客还不是太多,正正好,太多就太闹了。我们找个位置坐下,点一碗豆花面,吹着江风,简单而丰厚,美食和美景在这一刻的交融应该是人间最仙的事吧。</div><div><br></div> <h5>暮色㵲阳</h5> <h5>豆花面</h5> 有诗曰:<br><br> 一水分府卫,九山抱古城。<br> 青峰迎碧浪,古巷照红灯。<br> 岁月桑田梦,流年沧海声。<br>  不辞孤旅客,常做太极人。<div><br></div> <h5>古城夜景</h5> <h1><i><font color="#ff8a00">(未完待续......)</font></i></h1><div><i><font color="#ff8a00"><br></font></i></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1月</h3> <h1>附图:</h1> <h5>新大桥上</h5> <h5>㵲阳河两岸</h5> <h5>打卡青龙洞</h5> <h5>镇远古城</h5> <h5>锁江阁</h5> <h5>古城夜色</h5> <h5>仅供参考</h5>